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疑是经过比较充分的分析后提出的疑问。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进行释疑是思维批判性高的重要表现。鼓励和指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质疑问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疑
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敢想;要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问。因此,教师必须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1.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确立学生主体观念,师生平等观念,学术和教学民主观念,倡导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和学术探讨气氛,支持和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质疑、争论;教师要尊重学生,崇尚师生人格的平等,只有师生关系轻松融洽,学生心情才会舒畅,思维才会活跃,才能做到敢想、敢说、敢问。
2.要转变教师的角色。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天真好奇的个性受到压抑,有问题也不敢问、不会问。所以要让学生敢问,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把学生当作课堂学习的主角,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个性化理解与表达,促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勇敢地提出各种问题。
3.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教师在设计课堂激疑时要着眼于学生的“思”。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有意识、有计划地采用多种激疑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兴趣是教师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要打破学生的依赖思想,鼓励学生发问,特别要表扬那些有主见、思维角度新颖的学生。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甚重要,教师也要给予鼓励,赞扬其勇气,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乐疑
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首先要为学生创设提问题的课堂情境,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激发学生去探索、猜想、发现,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1.在数学实验中,启发提问。实验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验,如剪拼实验、测量实验、计算实验、模拟实验等进行观察、发现、猜想。
2.在游戏中,启发提问。游戏中隐藏了许多数学知识,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这一节内容时,可安排这样的游戏:让学生说出某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及二次项系数,由教师猜出方程。一、二……结果一一被我猜中,学生觉得真奇怪,老师怎么知道我们出的方程?这就激起学生的疑问,感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似乎存在某种关系,也就激发了学生质疑探究的积极性。
3.在实践活动中,启发提问。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问题的基础和源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而提出问题。例如:在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时,就遇到许多课本上没有讲到的知识,如有些学生利用在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测量旗杆的高度时,发现旗杆的影子不全在地面上,还有一部分在另一建筑物的墙上,这时怎么办?有的学生在用测量器测量时,发现测量地点到旗杆底部地点距离不能直接量得,中间有杂物挡着,这时又怎么处理?由于测量器较少,有些学生想到能否利用老师的大三角板来测量?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根据当时的情景提出许多在课堂上意想不到的问题。
需注意的是,问题情境的创设,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具有探索性;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基础,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目标,从而激发起学生的认知欲望,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在积极的思维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引导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善疑
学生问“问题”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要做问“问题”的示范,教给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寻找问题的方法。
(1)研究课本,针对课本提出问题。课本是学生最直接的资料,而现在的课本是高度概括化的,要想深刻理解,必须不断地提出问题。(2)辨析错解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堂教学中,经常留一些漏洞,促使学生提高警惕性,养成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因而有利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3)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在解决课本例题、习题的过程中或之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变换问题。常用的方法有:改变条件,引申结论,或改编成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4)逆向思考,提出问题。通过考虑一个命题的逆命题是什么,公式、法则能否利用,如何运用“正难则反”等提出问题。(5)追问过程,提出问题。在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对数学中定义、概念是如何得来的,定理、公式是怎样发现的,它在数学及其他学科和生产实践、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等进行提问。(6)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数学教学中可设置一些“链接”社会生活的生动现象,如储蓄利率问题,个人所得税问题等等,让学生在探究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到学有所用。
“疑”是思维的发动机。黄宗羲说过:“读书始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这种无疑、多疑、解疑的过程就是主动地、积极地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激发、引导、培养、训练,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实践中只要抓住契机,开启学生好疑思维,就一定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疑
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敢想;要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问。因此,教师必须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1.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确立学生主体观念,师生平等观念,学术和教学民主观念,倡导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和学术探讨气氛,支持和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质疑、争论;教师要尊重学生,崇尚师生人格的平等,只有师生关系轻松融洽,学生心情才会舒畅,思维才会活跃,才能做到敢想、敢说、敢问。
2.要转变教师的角色。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天真好奇的个性受到压抑,有问题也不敢问、不会问。所以要让学生敢问,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把学生当作课堂学习的主角,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个性化理解与表达,促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勇敢地提出各种问题。
3.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教师在设计课堂激疑时要着眼于学生的“思”。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有意识、有计划地采用多种激疑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兴趣是教师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要打破学生的依赖思想,鼓励学生发问,特别要表扬那些有主见、思维角度新颖的学生。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甚重要,教师也要给予鼓励,赞扬其勇气,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乐疑
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首先要为学生创设提问题的课堂情境,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激发学生去探索、猜想、发现,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1.在数学实验中,启发提问。实验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验,如剪拼实验、测量实验、计算实验、模拟实验等进行观察、发现、猜想。
2.在游戏中,启发提问。游戏中隐藏了许多数学知识,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这一节内容时,可安排这样的游戏:让学生说出某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及二次项系数,由教师猜出方程。一、二……结果一一被我猜中,学生觉得真奇怪,老师怎么知道我们出的方程?这就激起学生的疑问,感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似乎存在某种关系,也就激发了学生质疑探究的积极性。
3.在实践活动中,启发提问。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问题的基础和源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而提出问题。例如:在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时,就遇到许多课本上没有讲到的知识,如有些学生利用在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测量旗杆的高度时,发现旗杆的影子不全在地面上,还有一部分在另一建筑物的墙上,这时怎么办?有的学生在用测量器测量时,发现测量地点到旗杆底部地点距离不能直接量得,中间有杂物挡着,这时又怎么处理?由于测量器较少,有些学生想到能否利用老师的大三角板来测量?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根据当时的情景提出许多在课堂上意想不到的问题。
需注意的是,问题情境的创设,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具有探索性;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基础,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目标,从而激发起学生的认知欲望,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在积极的思维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引导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善疑
学生问“问题”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要做问“问题”的示范,教给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寻找问题的方法。
(1)研究课本,针对课本提出问题。课本是学生最直接的资料,而现在的课本是高度概括化的,要想深刻理解,必须不断地提出问题。(2)辨析错解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堂教学中,经常留一些漏洞,促使学生提高警惕性,养成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因而有利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3)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在解决课本例题、习题的过程中或之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变换问题。常用的方法有:改变条件,引申结论,或改编成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4)逆向思考,提出问题。通过考虑一个命题的逆命题是什么,公式、法则能否利用,如何运用“正难则反”等提出问题。(5)追问过程,提出问题。在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对数学中定义、概念是如何得来的,定理、公式是怎样发现的,它在数学及其他学科和生产实践、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等进行提问。(6)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数学教学中可设置一些“链接”社会生活的生动现象,如储蓄利率问题,个人所得税问题等等,让学生在探究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到学有所用。
“疑”是思维的发动机。黄宗羲说过:“读书始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这种无疑、多疑、解疑的过程就是主动地、积极地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激发、引导、培养、训练,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实践中只要抓住契机,开启学生好疑思维,就一定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