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周末的晚上,我绕进了位于东京涩谷一家9层楼的Tower Records,这曾是个声名大噪的唱片店,在唱片生意还红火的时候,全球各地的少年多少有过拿着它家橙色包装袋在朋友面前显摆的日子,那可是新曲入手的极佳证明。
我们都知道,唱片业不景气,这家标榜“No Music,No Life”的公司也不例外,2006年,它关闭了在美国的89家店铺,日本公司则转由电信运营商NTT Docomo控股,迄今仍保有87家实体店。
可眼前的景象让我有些手足无措。Tower Records这家涩谷旗舰店几乎每天都会举办一些配合唱片宣发的活动,比如小型演唱会、签名会什么的,我刚好赶上了一个5人少女团体的新片宣发,一楼大厅挤满了乌压压的男生,偶像一出场,他们就像变魔术一样拉出了毛巾开始齐整地挥舞,口号也是训练有素。
那几位偶像也相当尽责,她们会用眼神照顾到几乎每一个到场歌迷并与之互动,在串场环节,她们回忆出道艰辛,几乎哭出来,恳求歌迷踊跃购买CD,帮她们冲到公信榜前十。
这些到场歌迷定不会让她们失望。类似场景也发生在每一场偶像见面会上,比如去年卖出过一张白金唱片的少女组合AKB48。这个日本国民少女偶像团体在唱片销售方式上饱受诟病—无数粉丝想要参加她们的握手会,但是这个活动的门票都夹在CD里。去任何一个二手唱片行扫一眼就会发现,AKB48的CD总占有大量库存一直贱卖,一些粉丝只是为了获得与偶像多次握手的机会而重复买碟。
唱片公司另一个常用的吸金手段是“初回限定”,一些公司还会发发善心,封入几枚特别的纪念品,更多公司则只是制作两张不同的封面了事,但粉丝还是甘愿为这个看起来明显很疯狂的“收集”癖好付费。
也许你早已习惯亚马逊这些电商对传统唱片行业的颠覆,即便愿意为心仪歌手的新唱片掏钱,也想在网上找些便宜,但是在日本,你得死了这条心—日本的法律规定,CD或者磁带、杂志、书籍、报纸这类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东西,在一定期限内必须维持制作方宣布的统一定价—通常是两三千日元。
这是个明显倾向于版权方的规定。由于租碟店也无法在新唱片宣发期提供这些新碟,所以,除非能等上6个月,等新唱片过了这个保护期,否则你要么忍无可忍去实体店买张CD,要么通过iTunes这类在线商店付费,只是250日元一首歌的价格并不比CD便宜。
至于在线音乐—即便今年LINE Music和Apple Music已经在日本开始了厮杀,但Spotify和Rdio这两家网上音乐流媒体提供商到现在都还没法完全得到日本唱片业的信任—无论怎么抱怨,日本唱片公司面对新的服务平台时,授权速度之慢已经誉满全球。iTunes在2005年就已经进入日本,但直到2012年,它才得以销售索尼旗下的日本音乐。去年,日本市场流媒体支付率还不到6%,与之相对,韩国却拿到了全球最高的42%。
日本并非没有音乐下载服务。主营音乐铃声与下载的RecoChoku曾与多家唱片和艺人经纪公司达成和约,但它的生意模式在iPhone风靡日本后迅速崩溃。
鉴于私自下载音乐在日本属于违法行为,在流媒体服务真正进入日本之前,去租碟店花220日元租张碟自己拷CD,依然是很多日本人获得新曲的最省钱途径。也许很难想象,日本最大的租碟连锁店Tsutaya目前仍然生意红火,在日本拥有超过1400家店铺。
对整个唱片行业来说,2014年是个糟糕的年份,实体收入首次不到整体收入的一半。日本是CD卖得最好的国家,卖出2.26亿张唱片及CD,销售额约2542亿日元(约合135亿元人民币),这些实体销售收入占据整体收入的78%。在德国,这个数据是70%。还没有稳住阵脚的新唱片业,还受不了日本和德国打个喷嚏。
但数字再足以抚慰人心,一想到百万白金销量总是来源于AKB48,唱片行的信心就总是显得有些水分。粉丝的热情也许还足够消费一阵子,只是,想要用版权挡住门户将不再那么容易。毕竟,忍受着全球最高的唱片售价,日本消费者当Hello Kitty似乎已经够久了。
我们都知道,唱片业不景气,这家标榜“No Music,No Life”的公司也不例外,2006年,它关闭了在美国的89家店铺,日本公司则转由电信运营商NTT Docomo控股,迄今仍保有87家实体店。
可眼前的景象让我有些手足无措。Tower Records这家涩谷旗舰店几乎每天都会举办一些配合唱片宣发的活动,比如小型演唱会、签名会什么的,我刚好赶上了一个5人少女团体的新片宣发,一楼大厅挤满了乌压压的男生,偶像一出场,他们就像变魔术一样拉出了毛巾开始齐整地挥舞,口号也是训练有素。
那几位偶像也相当尽责,她们会用眼神照顾到几乎每一个到场歌迷并与之互动,在串场环节,她们回忆出道艰辛,几乎哭出来,恳求歌迷踊跃购买CD,帮她们冲到公信榜前十。
这些到场歌迷定不会让她们失望。类似场景也发生在每一场偶像见面会上,比如去年卖出过一张白金唱片的少女组合AKB48。这个日本国民少女偶像团体在唱片销售方式上饱受诟病—无数粉丝想要参加她们的握手会,但是这个活动的门票都夹在CD里。去任何一个二手唱片行扫一眼就会发现,AKB48的CD总占有大量库存一直贱卖,一些粉丝只是为了获得与偶像多次握手的机会而重复买碟。
唱片公司另一个常用的吸金手段是“初回限定”,一些公司还会发发善心,封入几枚特别的纪念品,更多公司则只是制作两张不同的封面了事,但粉丝还是甘愿为这个看起来明显很疯狂的“收集”癖好付费。
也许你早已习惯亚马逊这些电商对传统唱片行业的颠覆,即便愿意为心仪歌手的新唱片掏钱,也想在网上找些便宜,但是在日本,你得死了这条心—日本的法律规定,CD或者磁带、杂志、书籍、报纸这类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东西,在一定期限内必须维持制作方宣布的统一定价—通常是两三千日元。
这是个明显倾向于版权方的规定。由于租碟店也无法在新唱片宣发期提供这些新碟,所以,除非能等上6个月,等新唱片过了这个保护期,否则你要么忍无可忍去实体店买张CD,要么通过iTunes这类在线商店付费,只是250日元一首歌的价格并不比CD便宜。
至于在线音乐—即便今年LINE Music和Apple Music已经在日本开始了厮杀,但Spotify和Rdio这两家网上音乐流媒体提供商到现在都还没法完全得到日本唱片业的信任—无论怎么抱怨,日本唱片公司面对新的服务平台时,授权速度之慢已经誉满全球。iTunes在2005年就已经进入日本,但直到2012年,它才得以销售索尼旗下的日本音乐。去年,日本市场流媒体支付率还不到6%,与之相对,韩国却拿到了全球最高的42%。
日本并非没有音乐下载服务。主营音乐铃声与下载的RecoChoku曾与多家唱片和艺人经纪公司达成和约,但它的生意模式在iPhone风靡日本后迅速崩溃。
鉴于私自下载音乐在日本属于违法行为,在流媒体服务真正进入日本之前,去租碟店花220日元租张碟自己拷CD,依然是很多日本人获得新曲的最省钱途径。也许很难想象,日本最大的租碟连锁店Tsutaya目前仍然生意红火,在日本拥有超过1400家店铺。
对整个唱片行业来说,2014年是个糟糕的年份,实体收入首次不到整体收入的一半。日本是CD卖得最好的国家,卖出2.26亿张唱片及CD,销售额约2542亿日元(约合135亿元人民币),这些实体销售收入占据整体收入的78%。在德国,这个数据是70%。还没有稳住阵脚的新唱片业,还受不了日本和德国打个喷嚏。
但数字再足以抚慰人心,一想到百万白金销量总是来源于AKB48,唱片行的信心就总是显得有些水分。粉丝的热情也许还足够消费一阵子,只是,想要用版权挡住门户将不再那么容易。毕竟,忍受着全球最高的唱片售价,日本消费者当Hello Kitty似乎已经够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