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核因子(NF)-κB在心肌早期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18只山羊随机分为单纯体外循环(CPB)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再灌注加特异性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组.建立山羊CPB模型,心脏行缺血60min,恢复血流再灌注90min,PDTC组在心肌缺血前应用PDTC(100mg/kg).于心肌再灌注后,测量血流动力学数据及测定局部心功能,并应用脱氧核苷酸末
【机 构】
:
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胸心外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胸心外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胸心外科,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胸心外科研究所,第二军医大学长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核因子(NF)-κB在心肌早期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18只山羊随机分为单纯体外循环(CPB)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再灌注加特异性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组.建立山羊CPB模型,心脏行缺血60min,恢复血流再灌注90min,PDTC组在心肌缺血前应用PDTC(100mg/kg).于心肌再灌注后,测量血流动力学数据及测定局部心功能,并应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数量,同时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EMSA)法检测心肌组织中NF-κB的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能引起典型心肌缺血损伤的组织学改变,IR组NF-κB在缺血心肌组织中大量激活,心肌组织中NF-κB的活性水平显著高于CPB组(P<0.05);而PDTC组再灌注60、90min后,NF-κB的核转录活性明显减弱,显著低于IR组(P<0.05);IR和PDTC组中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11.2±0.4)%和(6.4±0.2)%,心肌损伤显著减轻(P<0.05).结论 NF -κB在心肌早期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PDTC通过抑制NF-κB的核转录活性,从而减轻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方法用16S~23Sr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PCR(ITS-PCR)技术,对6株质控菌和171株已通过AutoScan-4微生物分析仪鉴定过的CNS临床分离株进行分型鉴定.结果质控菌株及经API Staph系统确证的11种CNS得到各自不同的ITS-PCR电泳类型,建立了该技术在本实验室的CNS初级数据库,包括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人
比较了不同浓度(0.625~10.0μmol/L)的钙离子载体(A23187)结合DMAP(2 mmol/L)处理对经体外成熟培养后去除透明带的猪卵母细胞孤雌激活效果.孤雌激活卵采用微穴法(WOWs)体外培
目的 评价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在老年及瓣膜钙化程度重的患者中的6个月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行PBMV患者 682例,以血液动力学评价术前及术后即刻左房压、肺动脉平均压、二尖瓣跨瓣压差及二尖瓣瓣口面积;超声心动图评价术前和术后6个月二尖瓣口面积及跨瓣压差. 结果 PBMV有效缓解二尖瓣口的机械性狭窄,引起左房压、二尖瓣跨瓣压,肺动脉压力下降及二尖瓣口面积(MVA)增加,两组患者均获益,老年
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是导致肝癌发生的重要原因.HBV整合是致癌的可能机制之一.传统上,HBV整合位点的鉴定主要通过反复的筛选肝细胞癌(HCC)基因文库获得.现报道一种快速分离鉴定HBV整合位点的新方法,为探讨肝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手段。
经肛门环扎式结肠肛管吻合术是一种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术后需在肛门内置入1根支撑吻合管,于术后10d左右拔出.报告了对192例行该术式患者支撑吻合管的护理,主要为密切
目的 观察低潮气量(VT)通气对非紫绀型先心病患儿心内直视术中血气和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3~6岁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患儿,有肺血增多,心功能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小VT组(A组,VT为7 ml/kg)、对照组(B组,VT为9 ml/kg),每组20例.选择小儿标准频率,固定吸呼比,全麻插管后至手术结束行间歇正压机械通气,分别于切皮前、转流前、缝皮后即刻记录生命体征、呼吸力学指标并行动脉血气分
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ofkappaB,NF-κB)是一种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1956年由Sen和Baltimore等[1]从成熟的B淋巴细胞中提取的一种能与免疫球蛋白κ轻链基因增强子特定
目的 探讨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在腰椎间盘切除术后脊柱失稳再手术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总结1997年5月~2002年8月收治的采用后路椎管减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腰椎失稳再手术病例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28~64岁,平48.5岁.再手术距初次手术时间2~10年,平均5年8个月.病程6个月~3年,平均1年6个月.单节段病变17例,双节段病变6例.所有患者初
目的 研究胰岛素增敏剂-匹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中的抗炎作用。方法 选择健康成人20例(对照组),2型糖尿病35例(糖尿病组),测定两组人群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
目的 利用人白细胞介素(IL)-10和肝再生增强因子(ALR)构建融合基因hIL-10/ALR和真核表达载体,验证其在肝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以富含疏水氨基酸(Gly-Ser)n的相应寡核苷酸接头序列为媒介,通过hIL-10和hALR克隆载体构建真核质粒表达载体pcDNA3hIL-10/ALR,纯化后转染L02肝细胞,并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其表达.结果成功构建hIL-1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