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与植物学的传播和发展(1760-1830)

来源 :科普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xx03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在18世纪的欧洲文化中盛行,其中植物学似乎更具女性气质,在社会看来更适合女性参与。林奈性分类系统和双名制命名法的确立简化了植物学,使植物学更加容易学习。18世纪60年代,林奈植物学流行于欧洲尤其是英国,大量女性参与到植物学的学习、研究和传播中,一直持续到19世纪30年代,植物学开始职业化和男性化。受到卢梭《植物学通信》的影响,女性作家们以书信和对话体的形式撰写了大量植物学普及读物。女性投身植物学的原因各异,但她们在参与植物学的传播和研究中同样都面临性别的困境。 Science flourished in European culture in the 18th century, in which botany seemed more feminine and socially more suitable for female particip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innaeus taxonomic system and the dual nomenclature simplifies botany and makes botany easier to learn. In the 1860s, Linnaeus botany was popular in Europe, especially the United Kingdom. A large number of women participated in botany learning, research and dissemination until the 1830s. Botany began to become professional and masculine. Influenced by Rousseau’s Botany Communication, women writers wrote a large number of popular books on botany in the form of letters and dialogues. Women engage in botany for different reasons, but they also face the same gender predicament involved in the dissemination and research of botany.
其他文献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每天都耳闻无数的科技进步.很容易对生物科技对我们世界的巨大改变变得不甚敏感,最近出版的《自然》子刊Nature Outlook((自然展望》以专题形式就此做了某种
小学生是社会化的初阶段,帮助他们消除障碍,发展与人和谐共处的人际交往能力,将使他们拥有幸福的童年,并为幸福人生打下基础。学校中,学生之间由于年龄、智力、身心发展水平相近,志
7月6日。第五届广东省科普作品大赛表彰大会在广东科学馆举行。在参赛的全省共500多份作品当中,广州动物园编撰的《动物故事会》脱颖而出,荣获二等奖。
2002年6月29日,《科普法》颁布并实施。《科普法》的颁布是我国科普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它将普及科学技术上升为国家的意志,上升为全
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了《科普法》。《科普法》的颁布,是我国科普工作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盼望已久的一件喜事,它
《科普法》虽然规定了科普的内容包括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但实际上我国科学技术普及的内容主要注重科学技术的工具性,更关注科学技术对物质文明的作用,弱化了国民科学精神、
王英先生的沙龙报告以动漫为切人点,论述了科普与动漫相结合的产业化发展之路。他认为,科普和动漫是相互依存和优势互补的关系,也是天然的盟友,二者的亲密合作,必将对科普事业和动
自然类博物馆价值体系可以用一个坐标系似的“十字星”系统来描述。纵轴表示自然类博物馆通过其研究、传承功能实现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历史意义的价值;横轴表示自自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利用互联网络提供各类服务的形式不断推陈出新,时下“微博热”现象无疑为科普工作开拓了一片广阔的空间。通过对微博传播特性分析,从打造科普微博的权威性
随着我国科普事业发展,如何完善该领域的有效激励制度已提上日程。参考国外科学传播奖项的设置,将给我们有益启示。本文选取西方发达国家中最具代表性的英国和美国,对两国的2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