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依恋理论的视角解读电影中人物行为选择的必然性--以《海上钢琴师》与《霸王别姬》为例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ua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欣赏是内心情感体验与外在感官愉悦的一次旅行。观众需要通过视听语言的解读和人物故事情节的理解,达到与编剧和导演内心情感的共鸣。因此,理解了人物先后行为的承继性,理解了人物行为选择的必然性,故事情节的逻辑性,也就掌握了编剧和导演想要传达的内心感悟。为了更好地理解电影,观众应尽可能扩充知识面,理解人类心理学研究的一些简单基础理论,如依恋理论,便能轻易解读编剧隐藏在作品中的人类共通的心理感悟。
其他文献
[摘要] 利用电影来传达某种意识形态的做法由来已久,但是成功运用“意识形态腹语术”的电影却为数不多,《阿甘正传》以它独特的取材以及巧妙的“意识形态腹语术”传达出种族和解、社会价值观的回归等方面的意识形态,这部影片堪称电影史上的神话。  [关键词] 《阿甘正传》 意识形态腹语术 意识形态解读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0.019    《阿甘正传》的成功
[摘要]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是一部探索性影片,导演、编剧将当时诸多新语汇和能指注入剧本。长镜头拍摄、循环复现、跳切剪辑等独特手段在时空安排、场景勾勒等方面表现出了独特的魅力,且影片多次使用“复现”这一手段,表达瞬间、破碎、开放等意念,给观众制造一种“迷宫幻象”。  [关键词]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物象 声音 复现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