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者,均符合2000年第6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肝硬化诊断标准[1],并经B超、X线、胸穿检查证实有胸水,排除因结核、肿瘤、心脏病、肾病等病因引起的胸水。2000~2006年单纯肝硬化病人并发胸水者12例,男9例,女3例。发病年龄32~67岁,平均42.65岁。其中,慢性肝炎病史10年以上者8例,5~8年2例,5年以下2例。12例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均为阳性,表明肝硬化系乙型肝炎病毒所致。
诊断标准:根据2000年11月叶任高教授主编第5版《内科学》。①明确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②具有胸腔积液体征并经胸腔穿刺抽出胸水或胸透、胸部平片及B超检查发现有胸腔积液。③排除结核、肿瘤、心脏病、肾脏病以及低蛋白血症等原因引起的胸腔积液。
临床特征:多以发热、胸痛、胸闷气促、腹胀、食欲下降、上腹部隐痛、全身乏力、大便溏泻为主要表现,个别有咳嗽(干咳)。
西医治疗:主要是护肝、利尿,对积液量较多者给予适当抽液,白蛋白低者给予补充,以及对症支持治疗。
中医治疗:按中医辨证分型,肝肾阳虚型方药以真武汤加黄芪25g,大腹皮20g。肝肾阴虚型方药以一贯煎加白芍15g,鳖甲20g,柴胡15g。脾失健运型方药以枳实消痞散加黄芪25g。治疗20天为1个疗程,每天1剂。服用:温服法,分2次饮用。在治疗过程中必须食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15天结束服药后必须进行1次B超或胸透照片检查,以了解掌握积液消退进展情况。如胸水、腹水未消退或消退不理想者,继续下一个疗程服药,直至积水完全消退为止。一旦积水消失后,必须巩固疗效,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防止病情出现反复。12例胸水消退开始时间为服药后5~40天,平均18.5天。
疗效标准:①治愈:胸水或腹水全部消失,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且随访1年内无再出现积液者。②显效:胸水或腹水基本消退,临床症状好转。③无效:临床症状、体征积水无消退或恶化者。
结 果
本组12例经1~4个疗程治疗后,其中治愈11例,占91.67%,显效1例,占8.33%。总有效率(治愈+显效)达100%。12例胸水消退开始时间为服药后5~40天,平均时间为18.5天。
讨 论
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低蛋白血症。②门脉高压:本组表现门脉高压者13例。③腹压增高:本组2例抽取腹水后胸水明显减少。
肝性胸水的临床表现与胸水量有关。肝性胸水多为漏出液,也偶可呈血性,有人报道13例中1例为血性胸水,认为血性胸水可因横膈小泡破裂所致。本组1例为血性胸水,经胸膜活检排除了肿瘤与结核,肝性胸水主要应和结核性胸膜炎、肿瘤性胸膜炎相鉴别。偶尔胸水也可并发脓胸,应以适当抗生素治疗。
有报道,对于对顽固性肝性胸水的治疗可以试用以下方法:①胸腔闭式引流加胸膜粘连术;②横膈裂孔修复胸术[2];③经颈静脉肝内门脉系统分流,降低门脉压可减少胸水;④腹腔和胸腔静脉分流术[2];⑤胸膜粘连术[2,3]:一般引流胸水后向胸腔多次注入四环素水溶液或50%葡萄糖液,可促使胸膜粘连和纤维化,堵塞横膈的小孔,使胸腔积液消失。但均具有多种损伤及不良反应,有一定的治疗风险,医疗成本亦高。本文12例未采用以上手术疗法。
本病的保守治疗方法,除一般对症治疗外,单用利尿剂无明显效果,本组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遇呼吸困难明显者,适量抽取胸水以缓解症。临床证实,中西医综合治疗费用较低,且安全简便有良效。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24-329.
2 郭耀辉.肝性胸水的诊治.临床肝胆病杂志,1995,11(2):66-68.
3 林丽立,甘华田.肝性胸腔积液58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23(9):576.
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者,均符合2000年第6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肝硬化诊断标准[1],并经B超、X线、胸穿检查证实有胸水,排除因结核、肿瘤、心脏病、肾病等病因引起的胸水。2000~2006年单纯肝硬化病人并发胸水者12例,男9例,女3例。发病年龄32~67岁,平均42.65岁。其中,慢性肝炎病史10年以上者8例,5~8年2例,5年以下2例。12例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均为阳性,表明肝硬化系乙型肝炎病毒所致。
诊断标准:根据2000年11月叶任高教授主编第5版《内科学》。①明确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②具有胸腔积液体征并经胸腔穿刺抽出胸水或胸透、胸部平片及B超检查发现有胸腔积液。③排除结核、肿瘤、心脏病、肾脏病以及低蛋白血症等原因引起的胸腔积液。
临床特征:多以发热、胸痛、胸闷气促、腹胀、食欲下降、上腹部隐痛、全身乏力、大便溏泻为主要表现,个别有咳嗽(干咳)。
西医治疗:主要是护肝、利尿,对积液量较多者给予适当抽液,白蛋白低者给予补充,以及对症支持治疗。
中医治疗:按中医辨证分型,肝肾阳虚型方药以真武汤加黄芪25g,大腹皮20g。肝肾阴虚型方药以一贯煎加白芍15g,鳖甲20g,柴胡15g。脾失健运型方药以枳实消痞散加黄芪25g。治疗20天为1个疗程,每天1剂。服用:温服法,分2次饮用。在治疗过程中必须食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15天结束服药后必须进行1次B超或胸透照片检查,以了解掌握积液消退进展情况。如胸水、腹水未消退或消退不理想者,继续下一个疗程服药,直至积水完全消退为止。一旦积水消失后,必须巩固疗效,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防止病情出现反复。12例胸水消退开始时间为服药后5~40天,平均18.5天。
疗效标准:①治愈:胸水或腹水全部消失,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且随访1年内无再出现积液者。②显效:胸水或腹水基本消退,临床症状好转。③无效:临床症状、体征积水无消退或恶化者。
结 果
本组12例经1~4个疗程治疗后,其中治愈11例,占91.67%,显效1例,占8.33%。总有效率(治愈+显效)达100%。12例胸水消退开始时间为服药后5~40天,平均时间为18.5天。
讨 论
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低蛋白血症。②门脉高压:本组表现门脉高压者13例。③腹压增高:本组2例抽取腹水后胸水明显减少。
肝性胸水的临床表现与胸水量有关。肝性胸水多为漏出液,也偶可呈血性,有人报道13例中1例为血性胸水,认为血性胸水可因横膈小泡破裂所致。本组1例为血性胸水,经胸膜活检排除了肿瘤与结核,肝性胸水主要应和结核性胸膜炎、肿瘤性胸膜炎相鉴别。偶尔胸水也可并发脓胸,应以适当抗生素治疗。
有报道,对于对顽固性肝性胸水的治疗可以试用以下方法:①胸腔闭式引流加胸膜粘连术;②横膈裂孔修复胸术[2];③经颈静脉肝内门脉系统分流,降低门脉压可减少胸水;④腹腔和胸腔静脉分流术[2];⑤胸膜粘连术[2,3]:一般引流胸水后向胸腔多次注入四环素水溶液或50%葡萄糖液,可促使胸膜粘连和纤维化,堵塞横膈的小孔,使胸腔积液消失。但均具有多种损伤及不良反应,有一定的治疗风险,医疗成本亦高。本文12例未采用以上手术疗法。
本病的保守治疗方法,除一般对症治疗外,单用利尿剂无明显效果,本组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遇呼吸困难明显者,适量抽取胸水以缓解症。临床证实,中西医综合治疗费用较低,且安全简便有良效。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24-329.
2 郭耀辉.肝性胸水的诊治.临床肝胆病杂志,1995,11(2):66-68.
3 林丽立,甘华田.肝性胸腔积液58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23(9):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