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七西区调整井区块,属于老油区。由于老油区长期注水开采,破坏了地层原来的压力系统,同一口井内多套压力系统并存。所有这些均严重影响了七西区井的固井质量。文中结合七西区调整井的地质特点,针对七西区固井工艺技术难点,总结出了一套解决七西区井区固井过程中"易漏"、油、气、水窜(侵)的固井工艺技术,大大提高了七西区的固井质量。
关键词:调整井;固井;双凝;水泥浆;水泥浆外加剂
七西区调整井区块,由于长期的注水开采,加之水驱油过程中油水界面运移不平衡,地层结构遭到破坏。平面上,同一层面内出现压力差,油水处于活动状态;地层纵向剖面上,同一口井内存在多套压力系统,甚至层与层之间相互窜通。形成了平面差异较大、地下层间压差大、底层流体复杂等地质环境。
井下作业公司首次介入七西区。陌生的区块,采取何种固井工艺技术来确保固井质量,成为在大规模投入开发七西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七西区固井工艺技术难点分析
尽管在钻井或进入目的层前,进行了停注、泄压等措施,但从总体来看,井下的油水层依旧处于活动状态。由于一口井中多套压力系统并存,给提高顶替效率、侯凝过程中水泥浆失重时压稳问题及安全施工带来了很大困难,主要表现在:(1)周围存在的注水(气)井,都有一定的关井压力,对固完井后水泥浆侯凝影响很大,影响到水泥封固质量。(2)侯凝过程中水泥浆处于失重状态,上部压力不能往下传递时,活动的高压油、气、水层很容易侵入水泥环,严重影响固井质量。(3)七西区K1tg—T3b地层压力系数0.9—1.1,T2k2、T2k1地层压力系数1.3。根据固井设计,水泥浆封固段较长,近1400m。在固井过程中,如何确定前置液数量、组分和施工排量,确保在固井过程中不发生漏失,是固井工程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2.七西区固井工藝技术研究
2.1水泥浆性能要求
合适的稠化时间,在固井施工中,为了保证固井质量,一般要求稠化时间在确保施工顺利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短。主要是同高压油、气、水层入侵争抢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水窜发生。在七西区,使用平衡压力固井计算软件,计算出注水泥加顶替时间约为70min,再附加安全值30min,稠化时间确定为100min左右。水泥浆失水要求,水泥浆的过大失水能改变水泥浆的流变特性,缩短稠化时间,致使水泥浆增稠或“骤凝”,造成还空桥堵、憋泵。在七西区,控制水泥浆API失水量小于100ml。水泥浆流变特性,由于固井封固段长、易漏,要求水泥浆应该具有很好的流动性、触变性。从而达到降低环空摩阻、提高顶替效率、防漏的目的。在七西区,控制水泥浆初稠在18-22BC。
2.2减少动态干扰
调整井注水泥后,水泥浆在凝固过程中受到地下动态的干扰。因此,钻井施工前,将同区块临近注水(气)井(500m范围)停注、泄压,消除水泥浆侯凝时动态油气水对水泥环的干扰,为水泥浆提供一个“安静”的侯凝环境
2.3采用双凝水泥浆体系
调整井固井,为了防止侯凝过程中水泥浆失重时动态高压油气水进入水泥环,必须改善水泥浆的性能,尽量调节水泥浆性能成为直角凝固水泥。在现场,采用“两凝水凝浆”体系:前三分之二灰浆密度控制在1.80-1.85g/cm3,水泥浆稠化时间控制在150-160min.。后三分之一灰浆密度控制在1.90-1.92g/cm3,水泥浆稠化时间控制在100-110min。水泥浆从下往上逐渐凝固。下部处于危险状态时,上部水泥浆呈液态,仍保持较高的静液柱压力,依然可以传递压力。当上部水泥浆失重降至水柱压力时,下部早已凝固,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油、水窜。而且由于前三分之二灰浆密度控制在1.80-1.85g/cm3,降低了环空液柱压力,也达到了固井过程中防漏的目的。
2.4.防漏措施
先期堵漏,下套管前通井至完钻井深,大排量洗井二周,然后按10%的浓度比例在钻井液中加综合堵漏剂5t,配制密度1.47g/cm3的堵漏钻井液60m3。泵注堵漏钻井液至裸眼井段,关闭防喷器,小排量蹩压3~4MPa,反复数次稳压至3MPa以上。合理的施工排量,根据平衡压力设计,采取多次分阶段连续降排量顶替的方法(简称平衡压力连续变排量顶替),控制还空流体上返速度,降低循环压耗,达到防漏的目的。在实际施工时,通过水泥车上柴油机换档、变油门就很容易实现连续变排量顶替。(1.5m3/min↘0.5m3/min)。
2.5.替净技术
水泥环封隔质量的关键是提高顶替效率。没有良好的顶替,其他任何措施都不会对质量起作用,但顶替效率又一直是固井过程中最难控制的一个问题。控制井眼狗腿度,虽然是直井,但在有狗腿的地方,套管易于偏心,不利于提高顶替效率。最起码要符合设计的标准。固井前充分洗井并调整钻井液性能,通过多年的固井实践,我们充分认识到:在固井前充分洗井、调整钻井液性能,被证明是一项提高固井质量的有效措施。充分洗井,可以冲洗掉井壁上的虚泥饼和扩径处的“死”泥浆,有利于水泥与地层的胶结;提高钻井液流动性能,降低摩阻,最大限度的提高顶替效率。优选前置液体系,正确使用套管扶正器,合理确定扶正器加放位置及使用数量,流变学和水动力学证明:在偏心环空中水泥浆顶替过程极易发生窜槽,窄边间隙小,液体流动阻力大,流速小,易滞留钻井液,反之宽边间隙大,液体流动阻力小,流速高,水泥浆易发生窜槽。因此,套管居中问题直接关系到固井质量的好坏。
3.现场应用
七西区是井下作业公司首次介入,由于固井经验不足,前期(8口井)固井声幅评价:优质井2口,优质率仅为25%;合格井4口,合格率75%;不合格井2口,不合格率25%。
通过加强对七西区固井工艺技术的研究,在后期(9口)的固井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固井声幅评价优质井7口,优质率77.78%;合格井2口,合格率100%;无不合格井。
4.几点认识及下步打算
(1)开展调整井快速钻井工艺技术的研究,以期为固井提供一个良好的井眼。(2)由于长期注水开采、注采不平衡及层间窜流,严重影响了调整井的固井质量。(3)为水泥浆提供一个安静的候凝环境,减少动态干扰,对提高调整井固井质量十分必要。(4)固井水泥浆配方:G级油井水泥+[4%GS-1+0.4%SXY-2+0.8%DS-B1+0.5%DL500+0.1%ST500L](湿混)+44%H2O,能够满足七西区固井的质量要求。(5)调整井固井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程。必须全面、系统地分析影响固井质量的各个因素,从各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争取将影响固井质量的每项因素减小到最低限度。(6)现场施工中,由于水泥浆稠化时间很短,增加了施工的危险性。因此,在固井施工要求固井机具状况完好,上水良好,不刺不漏,施工连续,一气呵成。(7)切实做到“三压稳”,即固井前压稳,固井过程中压稳和候凝过程中水泥浆处于失重状态时的压稳,特别是在水泥浆失重时的压稳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蒋希文编著《钻井事故与复杂问题》石油工业出版社
[2]张德润张旭编著《固井液设计与应用》石油工业出版社
[3]刘希圣主编《钻井工艺原理完井工程》,石油工业出版社
[4]鄢捷年主编《钻井液工艺学》,石油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调整井;固井;双凝;水泥浆;水泥浆外加剂
七西区调整井区块,由于长期的注水开采,加之水驱油过程中油水界面运移不平衡,地层结构遭到破坏。平面上,同一层面内出现压力差,油水处于活动状态;地层纵向剖面上,同一口井内存在多套压力系统,甚至层与层之间相互窜通。形成了平面差异较大、地下层间压差大、底层流体复杂等地质环境。
井下作业公司首次介入七西区。陌生的区块,采取何种固井工艺技术来确保固井质量,成为在大规模投入开发七西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七西区固井工艺技术难点分析
尽管在钻井或进入目的层前,进行了停注、泄压等措施,但从总体来看,井下的油水层依旧处于活动状态。由于一口井中多套压力系统并存,给提高顶替效率、侯凝过程中水泥浆失重时压稳问题及安全施工带来了很大困难,主要表现在:(1)周围存在的注水(气)井,都有一定的关井压力,对固完井后水泥浆侯凝影响很大,影响到水泥封固质量。(2)侯凝过程中水泥浆处于失重状态,上部压力不能往下传递时,活动的高压油、气、水层很容易侵入水泥环,严重影响固井质量。(3)七西区K1tg—T3b地层压力系数0.9—1.1,T2k2、T2k1地层压力系数1.3。根据固井设计,水泥浆封固段较长,近1400m。在固井过程中,如何确定前置液数量、组分和施工排量,确保在固井过程中不发生漏失,是固井工程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2.七西区固井工藝技术研究
2.1水泥浆性能要求
合适的稠化时间,在固井施工中,为了保证固井质量,一般要求稠化时间在确保施工顺利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短。主要是同高压油、气、水层入侵争抢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水窜发生。在七西区,使用平衡压力固井计算软件,计算出注水泥加顶替时间约为70min,再附加安全值30min,稠化时间确定为100min左右。水泥浆失水要求,水泥浆的过大失水能改变水泥浆的流变特性,缩短稠化时间,致使水泥浆增稠或“骤凝”,造成还空桥堵、憋泵。在七西区,控制水泥浆API失水量小于100ml。水泥浆流变特性,由于固井封固段长、易漏,要求水泥浆应该具有很好的流动性、触变性。从而达到降低环空摩阻、提高顶替效率、防漏的目的。在七西区,控制水泥浆初稠在18-22BC。
2.2减少动态干扰
调整井注水泥后,水泥浆在凝固过程中受到地下动态的干扰。因此,钻井施工前,将同区块临近注水(气)井(500m范围)停注、泄压,消除水泥浆侯凝时动态油气水对水泥环的干扰,为水泥浆提供一个“安静”的侯凝环境
2.3采用双凝水泥浆体系
调整井固井,为了防止侯凝过程中水泥浆失重时动态高压油气水进入水泥环,必须改善水泥浆的性能,尽量调节水泥浆性能成为直角凝固水泥。在现场,采用“两凝水凝浆”体系:前三分之二灰浆密度控制在1.80-1.85g/cm3,水泥浆稠化时间控制在150-160min.。后三分之一灰浆密度控制在1.90-1.92g/cm3,水泥浆稠化时间控制在100-110min。水泥浆从下往上逐渐凝固。下部处于危险状态时,上部水泥浆呈液态,仍保持较高的静液柱压力,依然可以传递压力。当上部水泥浆失重降至水柱压力时,下部早已凝固,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油、水窜。而且由于前三分之二灰浆密度控制在1.80-1.85g/cm3,降低了环空液柱压力,也达到了固井过程中防漏的目的。
2.4.防漏措施
先期堵漏,下套管前通井至完钻井深,大排量洗井二周,然后按10%的浓度比例在钻井液中加综合堵漏剂5t,配制密度1.47g/cm3的堵漏钻井液60m3。泵注堵漏钻井液至裸眼井段,关闭防喷器,小排量蹩压3~4MPa,反复数次稳压至3MPa以上。合理的施工排量,根据平衡压力设计,采取多次分阶段连续降排量顶替的方法(简称平衡压力连续变排量顶替),控制还空流体上返速度,降低循环压耗,达到防漏的目的。在实际施工时,通过水泥车上柴油机换档、变油门就很容易实现连续变排量顶替。(1.5m3/min↘0.5m3/min)。
2.5.替净技术
水泥环封隔质量的关键是提高顶替效率。没有良好的顶替,其他任何措施都不会对质量起作用,但顶替效率又一直是固井过程中最难控制的一个问题。控制井眼狗腿度,虽然是直井,但在有狗腿的地方,套管易于偏心,不利于提高顶替效率。最起码要符合设计的标准。固井前充分洗井并调整钻井液性能,通过多年的固井实践,我们充分认识到:在固井前充分洗井、调整钻井液性能,被证明是一项提高固井质量的有效措施。充分洗井,可以冲洗掉井壁上的虚泥饼和扩径处的“死”泥浆,有利于水泥与地层的胶结;提高钻井液流动性能,降低摩阻,最大限度的提高顶替效率。优选前置液体系,正确使用套管扶正器,合理确定扶正器加放位置及使用数量,流变学和水动力学证明:在偏心环空中水泥浆顶替过程极易发生窜槽,窄边间隙小,液体流动阻力大,流速小,易滞留钻井液,反之宽边间隙大,液体流动阻力小,流速高,水泥浆易发生窜槽。因此,套管居中问题直接关系到固井质量的好坏。
3.现场应用
七西区是井下作业公司首次介入,由于固井经验不足,前期(8口井)固井声幅评价:优质井2口,优质率仅为25%;合格井4口,合格率75%;不合格井2口,不合格率25%。
通过加强对七西区固井工艺技术的研究,在后期(9口)的固井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固井声幅评价优质井7口,优质率77.78%;合格井2口,合格率100%;无不合格井。
4.几点认识及下步打算
(1)开展调整井快速钻井工艺技术的研究,以期为固井提供一个良好的井眼。(2)由于长期注水开采、注采不平衡及层间窜流,严重影响了调整井的固井质量。(3)为水泥浆提供一个安静的候凝环境,减少动态干扰,对提高调整井固井质量十分必要。(4)固井水泥浆配方:G级油井水泥+[4%GS-1+0.4%SXY-2+0.8%DS-B1+0.5%DL500+0.1%ST500L](湿混)+44%H2O,能够满足七西区固井的质量要求。(5)调整井固井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程。必须全面、系统地分析影响固井质量的各个因素,从各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争取将影响固井质量的每项因素减小到最低限度。(6)现场施工中,由于水泥浆稠化时间很短,增加了施工的危险性。因此,在固井施工要求固井机具状况完好,上水良好,不刺不漏,施工连续,一气呵成。(7)切实做到“三压稳”,即固井前压稳,固井过程中压稳和候凝过程中水泥浆处于失重状态时的压稳,特别是在水泥浆失重时的压稳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蒋希文编著《钻井事故与复杂问题》石油工业出版社
[2]张德润张旭编著《固井液设计与应用》石油工业出版社
[3]刘希圣主编《钻井工艺原理完井工程》,石油工业出版社
[4]鄢捷年主编《钻井液工艺学》,石油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