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眶沟通性支气管源性囊肿一例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xiaoguai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 男,66岁.左眼视力进行性下降2个月入院.查体:左眼睑下垂,眼裂小,眼球内上方眶内可扪及一质韧光滑的肿物,眼球受推挤而轻度向左外下方斜视,各方向活动稍受限,双瞳孔直径2.5 mm,光反射灵敏.视物重影,辐辏反射差,视力0.2.头颅CT示左前颅底及眶内椭圆形等密度肿物,眶壁破坏,挤压左眼球,周围无水肿.头颅MRI示:左前颅底及眶内椭圆形肿物,等T1长T2信号,冠状位见肿瘤自颅内突入眶内,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术前拟诊:表皮样囊肿。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术后短期并发症(术后即刻至术后60 d).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114例垂体瘤患者行内镜经鼻蝶窦手术的临床资料,记录短期并发症的发生,探讨其发生的原因.结果 本组114例垂体瘤患者行内镜经鼻蝶窦手术,肿瘤全切89例,次全切除11例,部分切除14例,其中死亡3例.28例患者出现11种短期并发症,同时出现4种
目的 探讨磁共振氰质子波谱成像(~1H-MRSI)在胶质母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胶质母细胞瘤,术前均行常规MRI及~1H-MRSI检查,根据常规MRI及~1H-MRSI特点预测其病理性质.并总结出本组病例~1H-MRSI特点.结果 29例中,术前预测正确25例,典型的胶质母细胞瘤的~1H-MRSI表现为NAA明显降低,Cho升高,肿瘤内或边缘Cr/NAA比率显著升高,
脑血管痉挛(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迟发性脑作用.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是一类广泛分布于高等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非组DNA结合蛋白,具有胞外促炎性反应因子的作用[1];它是一种新的晚期炎性反应介质,可分泌到胞质乃至胞外[2],并作为重要的炎性反应因子在机体炎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期刊
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方法学的指导.方法学大体分为高层次的哲学方法、中层次的自然科学一般方法、低层次的各学科的专业方法.自然科学工作者大多热衷于自然科学的一般方法和各学科的专业方法的学习和研究,而对哲学方法不够重视。
期刊
患者女,66岁.入院前1个月出现头痛、头晕、行走不稳.查体:左上下肢肌力Ⅳ级,右上下肢肌力Ⅴ级.无明显视力视野改变.深浅感觉正常.辅助检查:CT示右顶枕叶4 cm ×4 cm×3 cm大小等密度占位,内侧似附着于大脑镰,内见钙化,增强后明显强化;MRI示右顶枕叶T1低信号占位,内见囊变,增强后明显强化.拟"脑膜瘤"行手术.术中见肿瘤质韧、色灰白、境界清、供血一般、深部部分钙化,与脑膜无关联,分块全
期刊
目的 探讨前循环动脉瘤术中破裂的预防、显微手术处理技巧和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5月132例患者(135个动脉瘤)显微夹闭术中再破裂的7例前循环动脉瘤的处理,其中后交通动脉瘤2例,前交通动脉瘤2例,大脑中动脉瘤2例,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1例.结果 7例术中再破裂动脉瘤均被成功夹闭,患者根据GOS评分标准,3例术后恢复良好,2例中残,1例重残,1例死亡.结论 颅内动脉瘤的术
本文总结2例骶前脊膜膨出(Anterior sacral meningocele,ASM)患者的处理得失并回顾性分析该类疾病的正确诊断与治疗,从而减少失误的发生,提高疗效。
期刊
患者女,419岁.因头痛、右眼视力下降1个月于2006年8 月3日入院.查体:右眼颞侧视野变窄,视力下降,余无特殊.外院头颅MRI示垂体腺瘤,大小约1.5cm×1.5 cm×1.0 cm。
期刊
目的 研究miR-451对胶质瘤细胞株A172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 合成寡核苷酸miR-451拟似物(miR-451 mimics)转染胶质瘤细胞以上调miR-451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转染后miR-451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目标蛋白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MTT法评价细胞生长和增殖的生物学特征变化.结果 转染miR-451 mimics后,real-time PCR
脊髓脊膜膨出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先天异常.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22例脊髓脊膜膨出患儿,其中合并脑积水14例.现就诊断与治疗情况作一报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