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uce_8_8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围绕学生的发展目标而设计和确定的。新课程的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还给学生一个自主的学习空间,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示个性力量的时间和平台。
  关键词: 创设情景 自主操作 合作交流 质疑问难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广大教师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方法、新路子,但无论何种方法、路子,最终都必须通过学生得以体现效果、发挥作用。因此,广大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育中知识实施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学生参与的机会,提供学生参与的时间、空间,最大效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学习、研究比较、过滤积淀,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知识结构。因此,如何为孩子终身学习打下知识基础、提供方法借鉴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本文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一、创设情景,激发内动力
  
  基础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就无处不在。在学习新知识前只要我们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出发,创设出生活中的数学背景,学生就有兴趣、有动力研究解决学习中的障碍。同时在学习中教师要以研究者、探究者的身份加入进去。因此,做好下面两点是奠定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的关键。
  1.创设生活数学背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布鲁纳也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教学材料的兴趣。因此我们应根据“基础数学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特性,依据学生的生活常识、认知规律、年龄特点,挖掘生活素材,将数学融入生活,利用生活中学生的认知冲突,充分调动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2.树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容的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敢于探索的前提。教师、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分工不同,实践证明,学生更喜欢和学生交朋友,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的教师,这样的教师的教学效果往往是事半功倍。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的差异,关爱每一个学生。学生成功,师生同庆,激励学生争取更大进步;学生遇见学习障碍,师生一起想法克服,共同享受学生进步的快乐;学生失败,教师鼓励,共同寻找原因,再一次携手前进。教师的真诚,换来的是学生的乐学,学生会主动加入到探求知识的队
  伍中来。
  
  二、自主操作,培养动手验证、探究能力
  
  陶行知老先生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目标在于:我们应尽可能使学生牢固掌握科学内容,我们还应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且自动的思想家,这样的学生当他在正规学校的教育结束之后,将会独立地向前迈进。
  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方法解决问题,体会成功的快乐。必须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操作实践的机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动手,才会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在实践中我们可能都有类似的体验,比如在教学“圆锥体积”这节课时,“同底等高”的含义,学生感到既抽象又陌生。我在教学中放手大胆让学生自己尝试探求,引导学生利用学具,实际比较同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外形、内部空间特点,然后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找出两者的关系。学生很快就分别装满水,导入量桶比较,得出了正确的圆锥体积公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摸、量、比等方法,动手、动口、动脑,从感性认识抽象出体积公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又使学生感受到新知识是他们通过自己自主发现的,体验到动手操作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三、合作交流,培养沟通、协作能力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小组(可划定,也可自由组合)合作交流是集思广益解决学生个体难以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学生参与面广,相互学习,整体效果好,而且很多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学生个体受思维习惯、知识面、生活经历等方面的限制,考虑问题很难做到全面系统,而小组合作则可相互启发激励、弥补借鉴,实现优势互补,形成立体、交互、高效的学习网络,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学生人人参与,个个思考,互帮、互学、互练、互查、互评,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学习。同时合作交流的形式能大大减少重复性劳动,使教学活动更趋于优化。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发展,使学生不但自主解决了学习任务,而且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四、质疑问难,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疑,不唯书,不唯师,学生有疑才会有解惑的动力。“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进步”。教师要相信、鼓励学生,及时发现并肯定学生所想、所说、所做中的合理因素,使课堂上处处迸射出创造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逐步培养其创新能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上下求索。
  教育是一项事业。它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子孙的幸福。它更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增强历史的使命感、负重感,为此奉献毕生的精力。
其他文献
STS教育已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学者所认可,体现了一种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教育相结合”的全新教育理念。该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生物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了解科学
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是生物界,动植物与微生物,无论其个体的形象、色彩或者它们的生活行为都是美丽可爱的,使得中学生物学具有十分丰富的美育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去挖掘和提炼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审美因素,并把这些美育因素实施于教学过程中,达到提高学生审美修养、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加强生物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结合生物教育,体现语言美    教学语言是师生之间沟通感情、进行
摘要: 傅斯年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本文对傅斯年的教育思想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傅斯年 教育思想 进步意义 局限性    一、傅斯年简介    傅斯年(1896.3.26—1950.12.20),初字梦簪,字孟真,山东聊城人。著名历史学家。六岁入私塾,十岁入东昌府立小学堂,十一岁读完《十三经》。1909年考入天津府立中学堂,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升入本科国文门。曾著《文学革新申义
会议
首次从绢毛蔷薇和川滇蔷薇的果实中分离出17个化合物,经〈’1〉H-NMR和〈’13〉C-NMR等波谱分析,其中8个分别鉴定为蔷薇酸(1),豆甾醇(2),齐墩果酸(3),槲皮素(4),2α,3α,19α-tr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5),4-0-β-D-glucopyranosyl gallic acid methly ester(6),胡萝卜甙(7),urs-20(30)-en-3-ol(8)。其中1是一个新的化合
我不是你们,但我愿意关注你们的关注;我不是你们,但我愿意惊奇你们的惊奇;我不是你们,但我愿意感受你们的感受……这简单话语强调了师幼之间的一种平等、融洽、互动的关系。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农村经济结构的变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各种信息的流通和交换,闭目塞听、孤陋寡闻的状况得以改观,信息已成为农村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逐步开放的农村社会已把广大农村青少年置身于大量信息环境之中。实践证明,社会信息已成为广大农村青少年除学校之外又一重要的信息源,也已成为影响农村学校德育教育效果的重要外因,其影响不可低估。    一、社会信息对农村学校德育教育的影响    在改革
织英粉(STC)是一种能屏蔽紫外线,吸收微波能的无机矿物填料,它可以把对聚丙烯(PP)有害的光辐照降解因素,通过绢云母的偏光振动,折射、色相干涉,消光屏蔽等作用,把紫外光、微波、红外线吸收转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