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的民族宗教,在华夏文化史上长期与儒,释鼎足而立,盛传不衰,既各有教旨,自成一体,又交叉授粉,相互融合,共同创造出灿烂夺目的中国传统文化。在道教文化体系中,音乐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创始不久,就视音乐为通神达圣的捷径,长生成仙的梯航,弘扬道要的工具。道士大都会吟唱经韵音乐,主持科仪的法师更是精通音乐的专家。在近两年的悠久历史中,在特殊的社会条件下,道教创造发展了内容丰厚,风格独特的宗教科仪音乐体系,以独有的艺术形式和手法表现神学信仰和宗教情感,成为了解道教文化奥秘的一个特殊窗口。
“我们在聆听道乐时,明显感受到其风格韵味十分古雅奇妙,独具一格,犹如初见一朵养在深山人未始的奇异,不禁为她那奇特风姿而赞叹不已。”蒲亨强在《神圣礼乐》中对武当道乐如是说,大量事实证明,聆听过道教音乐的人,都因它悠缓的节律,优婉的音调,连同道人那安详宁静的神态,使听者获得了一种奇特的审美效应,如春风拂面,如甘泉潺潺注入心田,使人顿时感受到全身心的松驰、宁静、红尘烦恼顿时消失。这种直捣灵魂深处的感动确实难以言喻。勉强形容,它仿佛一种万象清明,物云皆闲,心宁无波,无遮无碍的境界,明显具有导人入静,无欲无念的心理效应。
在中国传统美学中,“韵”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基本范畴,这里我们只着重探讨它与道教审美风格的关系。首先应注意到一个特殊现象,在中国音乐中(除佛教音乐外),以道乐对韵的使用最广意义最深。早在科仪音乐创始的魏晋时期,有关科书经典就提到了“钧”(韵),此后千年的科仪音乐史上,韵也不断的发展,它的语义也在不断地衍生。韵最早也最多的语义是作为仙乐的统称,如“九天之钧”、“天钧”(魏晋)、“晋韵”(南宋)、“阴韵”(元代)、“声韵”(明代)、“法韵”(清代)。清代后也用“钧乐”特指器乐曲牌,或用作道乐典谱书名,以至于有象征道派、地域风格的全真韵、东北韵,具分类意义的大韵、小韵、忏韵、走马韵,与曲名连用的澄清韵、清虚韵等。虽然,“韵”在道教音乐的概念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已是道教仙乐的代名词,但道教如此重视“韵”的使用,其符号意义并不仅止于此,其中还暗含道家的审美观念。
韵最先是一个音乐术语,最早见于汉末蔡邕《蔡中朗集·外集三·弹琴赋》,“繁弦既抑,雅韵乃杨”。此韵字与“繁”对比,以“雅”限定,暗示了音乐清素,简约的乐风《广雅》曰:“韵,和也,从音,员声”,“韵”即“和”,指和谐的音声,魏晋时期,玄学道学人物将韵广泛用于人伦鉴识,用来形容人的神态姿貌和人格情调,并多与玄、道、远、淡、神、雅、清、情、素等字连用,开始成了一个浸透道家情趣的审美范畴。自梁天监中画家谢赫《古画品录》提出“气韵生动”的美学范畴,韵进入艺术领域,从此成为一千多年流注不绝的艺术审美范畴,至此,韵作为艺术风格范畴仍保留了它最先作为音乐术语时所内涵的清雅阴柔属性,据徐在复观研究,“气韵”观念代表绘画中两种极致之美的形象气,实指表现在作品中的阳刚之美,而韵,则指表现在作品中的阴柔之美。徐先生还指出,气韵观念的出现,是以庄学为背景的,庄学的清、虚、玄、远、实为“韵”的性格、内容,超拔世俗之谓清,清则韵,韵则远,远则玄,故晋代有清韵、远韵、玄韵的观念,以韵为阴柔美,在宋以后已成为音乐家和一般人的审美共识。
作为一种审美艺术,道乐的风格特点与道学哲学精髓有密切的对应性。道学家哲学的代表著作是成书于战国中期的《老子》,原著不过五千言,但内容广博精微,对中国哲学的道教学术均有深远影响,综观全书,在相反相成的辩证基调中,明显贯穿着对阴、柔、虚、静等女性特征的偏重和崇拜,可以说是一部阴柔哲学、女性赞歌。在此书中,老子用一系列人们熟悉而勿易于体悟的阴性事物“水”“谷神玄牝”、“婴儿”等比喻“道”的特点,极力推崇“阴柔”,提出“柔弱胜刚强”的指导思想,如《第八章》以水妙喻道的哲学,以上“上善若水”为提纲,说明人要效法自然之道,做到如水一样至柔宽容,因为水的柔弱特征正是“道”的本质体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水虽柔弱卑下而又無坚不克,道也是如此。他还从事物转化的性质来证明这一点——万物草木活时的状态是柔软,死的状态就变得枯硬,所以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存。在古代易学中,水属阴,通女性,教老子又通过赞美女性器官来喻“道”的境界。《第六章》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勤。”以“谷神”喻阴户,“玄牝”喻阴道,以之象征天地之根,万物之源,具有生生不已的特性,世界上一切动植物,虽然是由牡(雄性代号)牝两性的结合而延续生命,但个体生命都是从阴性的空洞器官中出生的,人通过养静,养神而到达“谷神”(幽静深远)的境界,便找到了“玄牝之门”、生命之源,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了。老子还以婴儿作榜样,证明柔弱是道德的本质,“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骨柔精弱而握固”,说明人若能修养到达柔弱如婴儿的状态,便可到达道的至境。这也是后世道教“返老还童,长生不死”的理论依据。
以下略举几例以描述韵的风格,道教以韵代称仙乐,多用“清淡、玄、虚、冷”等字眼形容,多以“凤、鸾、窈窕”来比拟,则无异于间接指明了韵的阴柔属性,如《步虚忧乐慧词》:“虚歌自然生……清歌宫商和”;“法容和清琴,音响自然成,玄歌唱妙曲。”《金章十二篇》:“八音虚中弹,紫凤唱灵风。”《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礼赞》:“雅歌三天上,……由此步玄音。”《诸真歌颂》:“玄唱种福田……清唱扶桑际……玄吟五老会。”“鸾唱华盖间,凤钧导龙轺。”《白鹤洞之六》:“白鹤飞来通吉信,清音齐逐返风香。”《阳歌九章》之一:“清韵阳歌梵,飘飘激十方》。”之七,“冷冷高仙客,窈窕咏阳歌。”《阴歌九章》之三:“阴歌悲且哀”,之八:“冷冷阴妙诵”。
韵之形式在腔型特征上明显体现了平和从容的运动形式和安详恬静的情感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道乐曲调运动和典型样式必然是平滑柔和的链条式运动,排斥生硬,突兀的锯齿型、直降直升型旋法,体现出宁静柔美的情调。韵的节奏在本质上排斥或淡化强弱对比和周期循环,体现出一种非常自由的写意风格,而与机械的节拍形式相对立矛盾,在这种对立关系中,体现了道人内在生命力的脉动。道的境界是混沌,自然和自由无羁的,道人以心灵去贴近,参与这一境界时,往往采用非理性直觉,联想思维形式,其时空观念十分模糊自由而博大深远,同时道人的唱歌实际上兼是一种修道养生的炼功行为,其呼吸遵循气功态的意念和气息控制,运气连贯平滑,呼吸细微绵,心态宁静淡泊,一切都自然而然地进行,因此,韵的节奏也体现出自由、适意,从容的美感。此外,韵在速度、力度和唱法上也有一些明显特色:速度不急不燥,力度不强不弱,宁静平稳而无高潮点,唱词含糊地飘浮于圆滑连贯的旋律线中,使音响效果呈现自然平衡,沉着庄严,但缺乏激情和变化感。显然,这些特征都一致体现出无冲突性的宁静、和谐、柔弱美感,而这种内向含蓄的美感与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重要审美范畴——“阴柔”一脉相通。
以现代人的欣赏眼光来看,道乐能准确表达道教徒与世无争清心寡欲的宗教观念和追求单纯、虚静、柔和的审美情趣,归根结底,道人唱韵时并不以“表演”的心态去追求哗众效果的形式运动以达到媚俗的功利目的。道乐还可使人的血液流动减慢,身心放松,在静若止水的状态中,最大限度地防止体内能量的耗散,保养生命元素精气神。至今,道教音乐仍在中国大地回响,仍在继续给人以美的享受,仍珍藏着尚待开发历史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这些正在并将继续为那些在学术之路上挥汗披荆的跋涉者提供无穷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蒲亨强.神圣礼乐[M].成都:巴蜀书社出版社,2000.
[2]南怀瑾著.禅宗与道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
[3]林语堂著.老子的智慧[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2006.
“我们在聆听道乐时,明显感受到其风格韵味十分古雅奇妙,独具一格,犹如初见一朵养在深山人未始的奇异,不禁为她那奇特风姿而赞叹不已。”蒲亨强在《神圣礼乐》中对武当道乐如是说,大量事实证明,聆听过道教音乐的人,都因它悠缓的节律,优婉的音调,连同道人那安详宁静的神态,使听者获得了一种奇特的审美效应,如春风拂面,如甘泉潺潺注入心田,使人顿时感受到全身心的松驰、宁静、红尘烦恼顿时消失。这种直捣灵魂深处的感动确实难以言喻。勉强形容,它仿佛一种万象清明,物云皆闲,心宁无波,无遮无碍的境界,明显具有导人入静,无欲无念的心理效应。
在中国传统美学中,“韵”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基本范畴,这里我们只着重探讨它与道教审美风格的关系。首先应注意到一个特殊现象,在中国音乐中(除佛教音乐外),以道乐对韵的使用最广意义最深。早在科仪音乐创始的魏晋时期,有关科书经典就提到了“钧”(韵),此后千年的科仪音乐史上,韵也不断的发展,它的语义也在不断地衍生。韵最早也最多的语义是作为仙乐的统称,如“九天之钧”、“天钧”(魏晋)、“晋韵”(南宋)、“阴韵”(元代)、“声韵”(明代)、“法韵”(清代)。清代后也用“钧乐”特指器乐曲牌,或用作道乐典谱书名,以至于有象征道派、地域风格的全真韵、东北韵,具分类意义的大韵、小韵、忏韵、走马韵,与曲名连用的澄清韵、清虚韵等。虽然,“韵”在道教音乐的概念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已是道教仙乐的代名词,但道教如此重视“韵”的使用,其符号意义并不仅止于此,其中还暗含道家的审美观念。
韵最先是一个音乐术语,最早见于汉末蔡邕《蔡中朗集·外集三·弹琴赋》,“繁弦既抑,雅韵乃杨”。此韵字与“繁”对比,以“雅”限定,暗示了音乐清素,简约的乐风《广雅》曰:“韵,和也,从音,员声”,“韵”即“和”,指和谐的音声,魏晋时期,玄学道学人物将韵广泛用于人伦鉴识,用来形容人的神态姿貌和人格情调,并多与玄、道、远、淡、神、雅、清、情、素等字连用,开始成了一个浸透道家情趣的审美范畴。自梁天监中画家谢赫《古画品录》提出“气韵生动”的美学范畴,韵进入艺术领域,从此成为一千多年流注不绝的艺术审美范畴,至此,韵作为艺术风格范畴仍保留了它最先作为音乐术语时所内涵的清雅阴柔属性,据徐在复观研究,“气韵”观念代表绘画中两种极致之美的形象气,实指表现在作品中的阳刚之美,而韵,则指表现在作品中的阴柔之美。徐先生还指出,气韵观念的出现,是以庄学为背景的,庄学的清、虚、玄、远、实为“韵”的性格、内容,超拔世俗之谓清,清则韵,韵则远,远则玄,故晋代有清韵、远韵、玄韵的观念,以韵为阴柔美,在宋以后已成为音乐家和一般人的审美共识。
作为一种审美艺术,道乐的风格特点与道学哲学精髓有密切的对应性。道学家哲学的代表著作是成书于战国中期的《老子》,原著不过五千言,但内容广博精微,对中国哲学的道教学术均有深远影响,综观全书,在相反相成的辩证基调中,明显贯穿着对阴、柔、虚、静等女性特征的偏重和崇拜,可以说是一部阴柔哲学、女性赞歌。在此书中,老子用一系列人们熟悉而勿易于体悟的阴性事物“水”“谷神玄牝”、“婴儿”等比喻“道”的特点,极力推崇“阴柔”,提出“柔弱胜刚强”的指导思想,如《第八章》以水妙喻道的哲学,以上“上善若水”为提纲,说明人要效法自然之道,做到如水一样至柔宽容,因为水的柔弱特征正是“道”的本质体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水虽柔弱卑下而又無坚不克,道也是如此。他还从事物转化的性质来证明这一点——万物草木活时的状态是柔软,死的状态就变得枯硬,所以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存。在古代易学中,水属阴,通女性,教老子又通过赞美女性器官来喻“道”的境界。《第六章》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勤。”以“谷神”喻阴户,“玄牝”喻阴道,以之象征天地之根,万物之源,具有生生不已的特性,世界上一切动植物,虽然是由牡(雄性代号)牝两性的结合而延续生命,但个体生命都是从阴性的空洞器官中出生的,人通过养静,养神而到达“谷神”(幽静深远)的境界,便找到了“玄牝之门”、生命之源,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了。老子还以婴儿作榜样,证明柔弱是道德的本质,“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骨柔精弱而握固”,说明人若能修养到达柔弱如婴儿的状态,便可到达道的至境。这也是后世道教“返老还童,长生不死”的理论依据。
以下略举几例以描述韵的风格,道教以韵代称仙乐,多用“清淡、玄、虚、冷”等字眼形容,多以“凤、鸾、窈窕”来比拟,则无异于间接指明了韵的阴柔属性,如《步虚忧乐慧词》:“虚歌自然生……清歌宫商和”;“法容和清琴,音响自然成,玄歌唱妙曲。”《金章十二篇》:“八音虚中弹,紫凤唱灵风。”《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礼赞》:“雅歌三天上,……由此步玄音。”《诸真歌颂》:“玄唱种福田……清唱扶桑际……玄吟五老会。”“鸾唱华盖间,凤钧导龙轺。”《白鹤洞之六》:“白鹤飞来通吉信,清音齐逐返风香。”《阳歌九章》之一:“清韵阳歌梵,飘飘激十方》。”之七,“冷冷高仙客,窈窕咏阳歌。”《阴歌九章》之三:“阴歌悲且哀”,之八:“冷冷阴妙诵”。
韵之形式在腔型特征上明显体现了平和从容的运动形式和安详恬静的情感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道乐曲调运动和典型样式必然是平滑柔和的链条式运动,排斥生硬,突兀的锯齿型、直降直升型旋法,体现出宁静柔美的情调。韵的节奏在本质上排斥或淡化强弱对比和周期循环,体现出一种非常自由的写意风格,而与机械的节拍形式相对立矛盾,在这种对立关系中,体现了道人内在生命力的脉动。道的境界是混沌,自然和自由无羁的,道人以心灵去贴近,参与这一境界时,往往采用非理性直觉,联想思维形式,其时空观念十分模糊自由而博大深远,同时道人的唱歌实际上兼是一种修道养生的炼功行为,其呼吸遵循气功态的意念和气息控制,运气连贯平滑,呼吸细微绵,心态宁静淡泊,一切都自然而然地进行,因此,韵的节奏也体现出自由、适意,从容的美感。此外,韵在速度、力度和唱法上也有一些明显特色:速度不急不燥,力度不强不弱,宁静平稳而无高潮点,唱词含糊地飘浮于圆滑连贯的旋律线中,使音响效果呈现自然平衡,沉着庄严,但缺乏激情和变化感。显然,这些特征都一致体现出无冲突性的宁静、和谐、柔弱美感,而这种内向含蓄的美感与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重要审美范畴——“阴柔”一脉相通。
以现代人的欣赏眼光来看,道乐能准确表达道教徒与世无争清心寡欲的宗教观念和追求单纯、虚静、柔和的审美情趣,归根结底,道人唱韵时并不以“表演”的心态去追求哗众效果的形式运动以达到媚俗的功利目的。道乐还可使人的血液流动减慢,身心放松,在静若止水的状态中,最大限度地防止体内能量的耗散,保养生命元素精气神。至今,道教音乐仍在中国大地回响,仍在继续给人以美的享受,仍珍藏着尚待开发历史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这些正在并将继续为那些在学术之路上挥汗披荆的跋涉者提供无穷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蒲亨强.神圣礼乐[M].成都:巴蜀书社出版社,2000.
[2]南怀瑾著.禅宗与道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
[3]林语堂著.老子的智慧[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