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暴风雨后的峭壁 海浪的力度渐渐减轻 峭壁削瘦,腥咸感还没退去 海鸥已在返回海湾的路上 峭壁披戴着柔软的光影 两只木舟披戴着柔软的光影 刚刚,它们被袭击过 类似鞭打或更严酷的刑罚 而此刻,它们沉静而有力度 数算一场又一场的暴风雨 数算胜过暴风雨的力量 风像一只驯良的导盲犬 和主人歇息在石头上。夕阳涂色 它们也格外好看。你会发现 那些石头像有智慧的人 不声不响发出人类最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暴风雨后的峭壁
海浪的力度渐渐减轻
峭壁削瘦,腥咸感还没退去
海鸥已在返回海湾的路上
峭壁披戴着柔软的光影
两只木舟披戴着柔软的光影
刚刚,它们被袭击过
类似鞭打或更严酷的刑罚
而此刻,它们沉静而有力度
数算一场又一场的暴风雨
数算胜过暴风雨的力量
风像一只驯良的导盲犬
和主人歇息在石头上。夕阳涂色
它们也格外好看。你会发现
那些石头像有智慧的人
不声不响发出人类最早的箴言
枉 然
那人轮廓模糊,戴着老式前进帽
在一堵有路灯的墙下弯腰用力
他似乎给每一块面包石注水
光影在他身后挪移,裤脚由白变黑
墙头的鸽子飞远,雕塑马车上的孩子
不情愿地跟着大人回家。打补丁的街道
像有人丢下裁好的半张白纸
丁香树将自己的影子印上去。他仍然
弯腰用力,仿佛给每一块面包石注水
内部光景
跪在哪里,膝下
都不过是一片白雪
选择跪下,是因为
我注定逃不掉
内部的两种光景
一种黑不见底
一种无法抗拒
它们的名字分别叫
律法和盼望
有时,也叫罪与被赎
我成为我自己的张力
我一面脸伏于地
一面心高于天
其实,人间到处白雪
逃不掉的孤独
以冷开始
或者,以冷结束
临风假想
在高处或静寂之夜,我观察你们
垂听你们小声的祈祷。有时
了解你们的心事对我相当有用
我甚至想再离你们近一点。对
你们的气场发表一些看法。特别是
死去的钢琴师和马戏团小丑
或一些临终病人。有些事物确实
在刺激我,让我放心不下
黑夜将尽,我整理雪白的衣袍
芥菜籽的头颅,庞大而拥挤
实验性的效果并不明显。我听到
有人持续祈祷,有人小声哭泣
好听的话
把老式面包撕成细丝
我把自己当麻雀喂。春分已过
房檐滴水,冰凌花顶开冻土
我仍需要穿厚毛衣、厚棉裤
跟了我大半生的身体,不时荡起
水声或风声,它们总是焐不热
它们总是喜欢跟我闹别扭
每天,我去凉台看百合种球发芽
看香葱挤满木槽。它们真厉害
一点儿水和少许阳光就够了
它们从来不辜负季节,像信仰
坚定从容。我庆幸,我的屋檐下
有它们,有栽种花朵植物和鸟鸣的人
在狭小的空间和广阔的内心
我们相依,从不被人知晓。他是
另一只老麻雀,我们是两只
好胃口的家伙。总为一口吃的
说许多知足感恩的话。活着
为下一个春天攒足力气。也为
下一个春天说更好听的话
内心戏
在内心,这是我一个人的节日
我不会对另一个人说,你要记住
记住那些细节,记住街上的人群
记住他们的声音,记住那样一场
别开生面的聚会。记住赵先生说
乱哄哄的,不回家,到处走啥!
是的,记住这些,像一根钢针
挑开我手上的疱疹,挤出细小的水珠
那些仿佛生生不息的有毒的水珠
在后来的许多傍晚,我习惯了
一个人帮我处理疱疹,如同
我习惯他开始成为我的亲人
还有那条陋巷,两个男孩儿
一个中年妇人。他们在故事中
几十年不停地变化,如同我
在故事中不停地变化。在内心
这是我一个人的伤痛,也是
我一个人的节日。外面阴雨连绵
我里面的戏码深度陈腐。除了
我们还活着,彼此关照。夕阳里
仿佛仍然晃动着三十年前的臂膀
一群人举头向天,渴望和鸟儿一起
还原自由与真理与爱应有的样子
夏日片断
召聚孩子们吃饭,我其实
并不擅长同他们说啥
一本正经地说话显然不讨喜
我说的孩子们除了侄子侄女
还有他们的配偶。所以
很多时候,我只是看着他们
听他们聊天,说生意难做
说读大学的孩子生活费超标
说谁谁发达了,谁谁被管教了
在这家我们常来的烧烤店
在嘈杂的环境中,我单单感受
孩子们的神情和交流
外面一直下雨,我们偶尔
也说说他们的父亲、我的兄弟
如果,大哥健在就好了
他会通过家里的微信群
分享我和孩子们的小聚
也许,他会对孩子们说——
吃完饭把你老姑送上楼
会对我说:小红,别让他们喝多了
想到这些,仿佛大哥还活着
一直参与我们的生活
摘树莓的人
摘树莓的人,打开凉台侧门
小心翼翼扶着生锈的铁栅栏
踩在一只废弃的倒扣木桶上
他贴着墙根往前走,走到
栽有树莓的花盆前,摘下
软软的果实,放在白瓷茶杯里
入夏以来,他已经摘了第五次
不声不响地放在我电脑桌前
这时,我可能正在写作或者看电影
不希望被打扰,就像轰蚊子似的
摆摆手。他说托芭儿又红了
摘树莓的人,已经很老
他喜欢喝茶,逗狗,写小说
他是癌症患者,跟朋友打电话时
总爱强调一下这个新身份
時间久了,我似乎已经习惯
他是患者,但更习惯他已被治愈
背负乌云的人
背负乌云的人
知道自己站在了绝处
他的肩胛骨
一阵一阵冒冷风
他有体面的样貌
说体面话,过体面生活
现在,他垂着双手朝下看
他还是忍不住
希望自己成为例外
一个来不及失手的人
他幻想后背生出翅膀
幻想鸟群托住双脚
他站着,想到共情这个词
难过又厌恶地别过头
背负乌云的人
知道自己站在了绝处
风呼啸着,他对自己说
没关系,没关系,没关系
其他文献
乡村学堂 他在祠堂那边晨读 炊烟升起,塔楼上的钟声 就“当当当”地响了起来 他用光,用冰凉的黎明 测量童年的寂寞 他在池塘那边歌唱 微弱的声浪飘过水面 一个自我的大海开始涌动 那么多的时光,那么少的音符 如同一个白色梦境 2021年5月4日脚注 海棠花,从迷雾中现身 反对春天的人心生悲悯 夭折的孩子,从黑土地里 冒出来,他从地下带来一枚月亮 灌木丛下,藏匿着石头的清
純净、透彻,这是育邦诗作一直以来给我的阅读感受,他的诗有着克制的美,言词之间的干净推深了诗的厚度,这种抒情的品质在当代不能说绝无仅有,但确实非常罕见:钻石般的坚硬和璀璨。有一回在富春江畔,就黄公望的话题我和育邦聊了一会儿,黄公望的画笔犹如流水,把胸中的山水泼墨了出来,当时突然想,育邦的诗,和古典的山水画有着不谋而合之处,于萧瑟处见暖意,于简洁里窥深意。 就像我所读到的这首《姑苏见》,猛然间有些陌
“所有人都穿着同样款式的裤子……” 这不是那种甚至在森林里也有可能出现的相似之处,而是一种同一的特征,这是失去了理智的、从一个向两个的变化。 ——Л.安德列耶夫《野兽的诅咒》 所有人穿着一模一样的裤子, 蓄着胡子,穿大衣,戴着圆顶礼帽。 我和街上每个人都相像 在拐角处完全迷失了自己…… 我怎能不与人交换个性: 他变成了我,而我变成了他—— 我已经被满满的千篇一律包围 我全然害怕
海子石 我从荒野来 与雨水和诗人一道来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太阳花是我新娘 石匠为我命名 穿泳裤的上帝和我 是天空的两个守门人 诞生了,就不会消失 血液比骨头和时间更久远!海子纪念馆 十月,海子纪念馆 和故乡的水稻一起长成 旺盛低于稳重 古朴顶着先锋 从陽光房到消防道 从底层到二楼 走遍每个角落,只需一炷香距离 拍下几十张照片 抒发一些感言 那时,窗外田野上
读胡亮的诗,你须得一步一停,细细赏玩;但凡步伐稍微加快,就可能错过别样的景致。关于这一点,胡亮在《放慢》中已抛出了暗示,“要让写作放慢,让春风一毫米一毫米地吹过/驴耳朵”。为了不辜负这份精心的慢,读者的阅览也得慢下来。要慢到什么程度呢?——慢到从毫厘内攫出小小的钻石。 如果诗意可以用尺度来衡量,那么胡亮笔下的诗意,就蜿叠在毫米之间。他这组短诗,仿似假山或盆景,工致细微,机密诡谲。又仿似山中耕地,
始于“雪”,结于“铁”;以诗意的澡雪开端,以“铁和残酷现实”收束,《窥豹录》在诗艺与现实交织的广阔空间中蕴蓄了批评家的风骨与气度。与其深厚的底蕴相比,阅读胡亮的文学批评,最拂动人心的,是其文字中绵延的汉语之美与辉光:“顶上雪何谓?白发也。心头雪何谓?死灰也……”以诗论诗,一路挥洒而下,尽是英萃华章,以诗性的语言阐发诗,与诗共生,与诗同在。如《周梦蝶》一文:以“先说其作为寒士的孤危之诗”,“再说其作
1 去年写的一首诗 在梦中 踩着太空步 刚刚再读它 已是一具尸体 棺材丢在树林里2 上午做的事,下午不要告诉别人 需要沉淀 直到谁都不再拿它当回事3 一个人默默地执着地做一件事 大家都默默看着他 都知道那是他的反抗,但又不方便直说4 树林里的鸟鸣 比湖泊里的鸟鸣更悦耳 前者像歌唱 后者像周迅和人吵架5 踮着脚尖儿骂街 也没用 你一张嘴,就犯了罪 等着枪吧
乡村晨曲(一) 雾开细雨半遮羞,杨柳河边影自留。 远眺新楼拔地起,近观美景满眸收。(二) 花香鸟语恋蝶痴,嫩蕊初开挂满枝。 妖影娇姿抒玉韵,朝阳酿就万篇诗。(三) 初露朝阳放彩霞,何来妙曲透窗纱。 归巢紫燕门前语,蝶舞蜂拥醉万家。(四) 雄雞报晓幕帷拉,小调常哼桑梓夸。 重唱鸡鸭鹅吊嗓,牛犊羊崽唤爹妈。(五) 波底鱼翔抖绿萍,乡村晨曲摄双瞳。 木桥观景风吹雾,小鸟啼声入画屏。(
在这里,我想首先谈到始于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胡适、鲁迅等大人物,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我不准备谈及他们在思想史意义上的革命性贡献;恰好相反,是要谈及新文化运动的某些影响以便引出本文的主要观点。有道路,就有阴影,新文化运动也是如此。那么,新文化运动都有哪些消极后果呢?我认为,至少要从两个方面来谈:一个是文化极端主义,一个是语言极端主义。文化极端主义,就是说,文化必称西方。语言极端主义,就是说,
应许之地 我想从事某种孤寂的工作 比如测量海岸线的曲度 和浪涌在各种天气下的高差 以及不同季节里海浪的颜色 如果它变得越来越深 我就会向海上的人预警 洋流正在发生错乱 海沟里的史前史 即将随着火山灰冲出海面 一朵像明天一样大的蘑菇云 在海面上隆隆作响 此时我会发出惊叹 像时间吐出一座冰山渴 睡 熄灯后我一直坐在沙发上 对室内的一切感到亲切又陌生 顶灯和筒灯都不再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