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高级)的全面铺开,广大中小学教师运用计算机软件制作教学课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它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为一体,产生了生动活泼的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记忆效果;同时,它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表现力、参与性和受控性强的特点,既能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情趣,提高了能力。毫无疑问,这是历史的进步,也是对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促进。然而,在探索中我们也发现,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时,部分人走进了误区。
一、思想认识的误区
教育理念决定教育行为,在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问题上也是如此。因此,我们首先要提高认识,走出以下几个思想认识的误区。
1.多媒体技术是可有可无的。语文教学从来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传道”往往靠的是教师的抽象讲解与学生的心领神会。现在,要求教师借助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悟道”,而运用多媒体技术是其中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因为,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辅助,可以创设情境,增强趣味性和直观性;可以补充资料,增加信息容量,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增强语文课的渗透性和开放性;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师生角色转换,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可见,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有着独特的优势,并非是可有可无的。
2.多媒体技术可以替代传统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比传统的手段有更大的优越性,但我们不能因此陷入“技术万能”的误区。运用多媒体技术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出发,只有使用得当才会收到好的效果,否则,可能事与愿违。目前,在一些地区和学校片面追捧、滥用多媒体技术,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而其所用的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这样,多媒体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也就违背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初衷。
3.多媒体技术将削弱甚至取代教师的作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是一场革命,必将带来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是教师角色的转换。传统的教师重在教,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现代教师不是唯一的信息源,网络等媒体将与教师共同分享知识传递的权威。但是,计算机不应该也不可能取代教师的角色和功能,因为,教师与学生现场互动的生成性资源是计算机所替代不了的。
二、教材处理和素材选择的误区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中小学使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还存在着三个倾向。
1.摒弃教科书,一味求新。有的教师在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往往花很多时间去查找课本上没有的文字、图形、图像等,反而忽略了教科书上本来就有的图文资料。这不仅浪费了很多时间,而且脱离了课本,不利于学生对教材的领会和把握。
2.偏离重难点,一味求大。由于多媒体提供材料的方便快捷,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高密度和大容量,置教学的重难点于不顾,拼命地搜集和使用资料,并大量地揉合在一个课件中,课堂上不厌其烦地传递给学生。然而,学生的接受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过多的资料使他们目不暇接。一堂课“灌”下来,虽说教学内容丰富,但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却很少,重难点也没有突破,大容量却导致了低效益。
3.忽视实效性,一味求“花”。很多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培训,将Power-Point、Authorware、3DMAX、Flash等软件应用于教学,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是,不少课件的背景、装饰图案五彩缤纷,许多与教学无关的插图、动画、音响等花哨的东西充斥课件,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注意力。一堂课“演”下来,学生或兴奋过度,或疲惫不堪,对本课内容却不得要领,结果是事倍功半。
三、教法运用的误区
现代多媒体技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手段。但任何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都各有其长短,任何一种课型的教法也不是单一、僵化的。在中小学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防止以下几种倾向。
1.重现代技术,轻传统艺术。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应该批判地继承发扬,不能因引入多媒体技术而邯郸学步、数典忘祖。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只起辅助作用,教师富有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可激发学生的情感,系统优美的板书设计能帮助学生提炼知识,适时巧妙的启发诱导可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因此,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应巧妙结合,有机统一,两者才能相得益彰,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重形象直观,轻思维训练。直观性是语文教学的原则之一。多媒体课件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感官需求,但学生的思维也受到了限制。笔者以为,贯彻直观性原则本没有错,关键是在加强语文教学直观性的同时,教师如何配合CAI课件的演示进行分析综合,对语言文字蕴涵的思想感情进行抽象和概括,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是要传播信息,还要善于整理、加工和解释信息,在图文演示和教师讲解的有机结合中,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3.重课件演示,轻诱导熏陶。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语文教学更是教师以情感、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诱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教师的语言、神态、动作,往往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动因,教学过程需要师生情感的交流。而现在不少语文课堂,CAI课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本应充满师生情感交流的课堂变成教师点鼠标、学生观银幕的“人机对话”。学生得不到教师生动言语的诱导、形象神态的感染。这样的语文教学怎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怎能使学生的品德受到熏陶?
显然,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成绩和问题并存,优势与缺陷同在。我们应该努力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使其更好地为新课程改革服务。
一、思想认识的误区
教育理念决定教育行为,在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问题上也是如此。因此,我们首先要提高认识,走出以下几个思想认识的误区。
1.多媒体技术是可有可无的。语文教学从来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传道”往往靠的是教师的抽象讲解与学生的心领神会。现在,要求教师借助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悟道”,而运用多媒体技术是其中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因为,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辅助,可以创设情境,增强趣味性和直观性;可以补充资料,增加信息容量,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增强语文课的渗透性和开放性;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师生角色转换,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可见,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有着独特的优势,并非是可有可无的。
2.多媒体技术可以替代传统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比传统的手段有更大的优越性,但我们不能因此陷入“技术万能”的误区。运用多媒体技术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出发,只有使用得当才会收到好的效果,否则,可能事与愿违。目前,在一些地区和学校片面追捧、滥用多媒体技术,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而其所用的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这样,多媒体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也就违背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初衷。
3.多媒体技术将削弱甚至取代教师的作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是一场革命,必将带来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是教师角色的转换。传统的教师重在教,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现代教师不是唯一的信息源,网络等媒体将与教师共同分享知识传递的权威。但是,计算机不应该也不可能取代教师的角色和功能,因为,教师与学生现场互动的生成性资源是计算机所替代不了的。
二、教材处理和素材选择的误区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中小学使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还存在着三个倾向。
1.摒弃教科书,一味求新。有的教师在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往往花很多时间去查找课本上没有的文字、图形、图像等,反而忽略了教科书上本来就有的图文资料。这不仅浪费了很多时间,而且脱离了课本,不利于学生对教材的领会和把握。
2.偏离重难点,一味求大。由于多媒体提供材料的方便快捷,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高密度和大容量,置教学的重难点于不顾,拼命地搜集和使用资料,并大量地揉合在一个课件中,课堂上不厌其烦地传递给学生。然而,学生的接受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过多的资料使他们目不暇接。一堂课“灌”下来,虽说教学内容丰富,但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却很少,重难点也没有突破,大容量却导致了低效益。
3.忽视实效性,一味求“花”。很多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培训,将Power-Point、Authorware、3DMAX、Flash等软件应用于教学,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是,不少课件的背景、装饰图案五彩缤纷,许多与教学无关的插图、动画、音响等花哨的东西充斥课件,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注意力。一堂课“演”下来,学生或兴奋过度,或疲惫不堪,对本课内容却不得要领,结果是事倍功半。
三、教法运用的误区
现代多媒体技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手段。但任何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都各有其长短,任何一种课型的教法也不是单一、僵化的。在中小学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防止以下几种倾向。
1.重现代技术,轻传统艺术。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应该批判地继承发扬,不能因引入多媒体技术而邯郸学步、数典忘祖。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只起辅助作用,教师富有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可激发学生的情感,系统优美的板书设计能帮助学生提炼知识,适时巧妙的启发诱导可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因此,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应巧妙结合,有机统一,两者才能相得益彰,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重形象直观,轻思维训练。直观性是语文教学的原则之一。多媒体课件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感官需求,但学生的思维也受到了限制。笔者以为,贯彻直观性原则本没有错,关键是在加强语文教学直观性的同时,教师如何配合CAI课件的演示进行分析综合,对语言文字蕴涵的思想感情进行抽象和概括,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是要传播信息,还要善于整理、加工和解释信息,在图文演示和教师讲解的有机结合中,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3.重课件演示,轻诱导熏陶。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语文教学更是教师以情感、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诱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教师的语言、神态、动作,往往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动因,教学过程需要师生情感的交流。而现在不少语文课堂,CAI课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本应充满师生情感交流的课堂变成教师点鼠标、学生观银幕的“人机对话”。学生得不到教师生动言语的诱导、形象神态的感染。这样的语文教学怎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怎能使学生的品德受到熏陶?
显然,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成绩和问题并存,优势与缺陷同在。我们应该努力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使其更好地为新课程改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