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让学生养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我认为,以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养成为突破口,有助于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本文就对主体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养成做进一步的探究。
【关键词】培养习惯 自主性学习 健康人格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基础教育的基本含义之一,就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努力形成健康人格。学生的发展,不单单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这样才可以促进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一、唤醒意识,让学生树立自主性学习的观念。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一且形成,就会自觉地去学习,就逐渐进人自主性学习的轨道。根根据专家统计,形成良好成绩的各种因素中,学习习惯占33%,学习兴趣占26%,智力占15%,家庭影响占5%,其他占25%。可见,养成良好好的学习习惯有多么重要,而养成自主性学习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学习习惯。当前应试教育几乎占据了整个教学的空间,教师为“近利”而教,学生为“近利”而学,教学活动几乎演变为把学生当作“容器”,教师只是把书本知识直接灌进去的简单的手工劳作,学生就机械地跟着老师走,这不仅与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境界背道而驰,更主要的是忽略了教育主体——学生的感受,不利于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甚至于遏制学生创新意识、自我发展意识的树立和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时注意因材施教,表扬和批评的有机结合,不断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发挥个性特长,逐步树立起自主性学习的观念,不断完善人格。
二、搭建平台,为学生创设自主性学习的情境。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与主动性相反的是被动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分别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过去传统的教学已经形成了一种现象:老师怎么教,就怎么学,教什么,学什么,教多少,学多少。这完全违背了学习的认识规律,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行为是迫于某种外在的压力,而不是来自于内心愿望和强烈的责任感。况且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几种普遍现象:一是丧失自信心;二是怕苦畏难;三是基础差,无从下手……种种现象表明要培养成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教师要注意创设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要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维的空间。教师应创设情境,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质疑、交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从而形成个性,养成学会学习的品质,终生受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挖掘出教材中的情趣因素,创设自主性学习的情境,让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渠道。
三、遵循规律,使学生养成自主性學习的习惯。
调查表明,当前小学生仍存在着不会学,不爱学的状况,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基础差,不想学;二是上课精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脑子爱开小差;三是对所学的知识不能做到课前预习;四是对所学过的知识不能及时地进行复习巩固;五是不能在复习的基础上做作业,有时不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甚至作业质量不高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关。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年龄较小,自我约束和控制的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往往成了“被动性学习”。根据实验调查表明小学生注意持续时间在20分钟左右,他们的有意记忆虽然在增强,但无意记忆仍占一定的优势,情绪和兴趣很容易受不良行为的影响。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会爱学习,会学习,才能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所以,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育规律,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能从求知欲,学习兴趣、思维能力与思维方式等方面对学生深入的培养,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动机和人格特征,从而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
总之,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发展方向,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这种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本身,对于形成自主发展性健康人格,对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左振磊.养成自主性学习习惯 提高自主性学习能力.《新教育》[J],2011(2)
[2]刘冬梅.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教育探索》[J],2009(7)
【关键词】培养习惯 自主性学习 健康人格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基础教育的基本含义之一,就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努力形成健康人格。学生的发展,不单单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这样才可以促进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一、唤醒意识,让学生树立自主性学习的观念。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一且形成,就会自觉地去学习,就逐渐进人自主性学习的轨道。根根据专家统计,形成良好成绩的各种因素中,学习习惯占33%,学习兴趣占26%,智力占15%,家庭影响占5%,其他占25%。可见,养成良好好的学习习惯有多么重要,而养成自主性学习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学习习惯。当前应试教育几乎占据了整个教学的空间,教师为“近利”而教,学生为“近利”而学,教学活动几乎演变为把学生当作“容器”,教师只是把书本知识直接灌进去的简单的手工劳作,学生就机械地跟着老师走,这不仅与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境界背道而驰,更主要的是忽略了教育主体——学生的感受,不利于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甚至于遏制学生创新意识、自我发展意识的树立和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时注意因材施教,表扬和批评的有机结合,不断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发挥个性特长,逐步树立起自主性学习的观念,不断完善人格。
二、搭建平台,为学生创设自主性学习的情境。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与主动性相反的是被动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分别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过去传统的教学已经形成了一种现象:老师怎么教,就怎么学,教什么,学什么,教多少,学多少。这完全违背了学习的认识规律,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行为是迫于某种外在的压力,而不是来自于内心愿望和强烈的责任感。况且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几种普遍现象:一是丧失自信心;二是怕苦畏难;三是基础差,无从下手……种种现象表明要培养成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教师要注意创设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要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维的空间。教师应创设情境,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质疑、交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从而形成个性,养成学会学习的品质,终生受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挖掘出教材中的情趣因素,创设自主性学习的情境,让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渠道。
三、遵循规律,使学生养成自主性學习的习惯。
调查表明,当前小学生仍存在着不会学,不爱学的状况,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基础差,不想学;二是上课精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脑子爱开小差;三是对所学的知识不能做到课前预习;四是对所学过的知识不能及时地进行复习巩固;五是不能在复习的基础上做作业,有时不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甚至作业质量不高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关。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年龄较小,自我约束和控制的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往往成了“被动性学习”。根据实验调查表明小学生注意持续时间在20分钟左右,他们的有意记忆虽然在增强,但无意记忆仍占一定的优势,情绪和兴趣很容易受不良行为的影响。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会爱学习,会学习,才能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所以,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育规律,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能从求知欲,学习兴趣、思维能力与思维方式等方面对学生深入的培养,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动机和人格特征,从而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
总之,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发展方向,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这种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本身,对于形成自主发展性健康人格,对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左振磊.养成自主性学习习惯 提高自主性学习能力.《新教育》[J],2011(2)
[2]刘冬梅.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教育探索》[J],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