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谷艺萌,女,汉族,甘肃庆阳人,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2级传播学研究生。
王静茹,女,汉族,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2级传播学研究生。
摘要:精英史观和人民群众史观的观点历来是史家辩论的话题。那么,历史到底是由谁创造的?本文试图探讨这个问题。
关键词:乌合之众;精英史观;人民群众史观
英雄豪杰与民众在历史上的作用孰轻孰重,历来是史家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精英史观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辩论也是没有休止和输赢。从史书记载的角度看来,历史上的好汉或者枭雄及他们的帮手的地位是十分不平衡的,研究和记录英雄的著作千百年来不绝如缕,但对作为帮手的“乌合之众”却鲜有记载。这么看来,改变或维持历史方向的似乎是遍布于这个世界大大小小的帝王将相,无名小卒只是扮演了“无理性”的追随者角色。但是如果没有这些默默无闻的人民群众,只有英雄和精英,历史是否能够被创造被改变呢?所以,历史到底是由谁来创造,我们必须追根究底问个清楚。
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要弄清楚两个概念。第一,什么是历史?《现代汉语词典》上有四种解释: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经历;2、过去的事实;3、过去事实的记载;4、指历史学。本文中指的是前三种历史。第二,何为创造历史?狭义上,创造历史的第一层含义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第二层含义是指主宰历史命运、决定历史发展总的方向、面貌和进程;广义上,“创造”指的就是在历史活动中起作用的力量。本文指的是第二层含义,强调的是对历史发展方向的决定作用。
一、英雄的历史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说道“历史告诉我们,当文明赖以建立的道德因素失去威力时,它的最终解体总是由无意识的野蛮群体完成的,它们被不无道理的称为野蛮人。创造和领导着文明的,历来就是少数知识贵族而不是群体。群体只有强大的破坏力。”[1]显然勒庞认为历史是英雄的历史。因为在他看来,“群体永远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地,会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2],正是由于群体的无主见无理性,才需要有英雄出现来带领群体,来掌控历史。为了说明历史的创造者是英雄人物,勒庞对群体心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首先,勒庞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群体进行了定义,“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3],也就是勒庞所说的“心理群体”,心理群体一旦形成,无意识现象便随之而来。也就是说,在集体心理中,群体一般只有很普通的品质,它只会变得更加的平庸,而不会变得像我们平常所说的这样“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其次,勒庞认为群体固然经常是犯罪群体,然而它也常常是英雄主义的群体。勒庞承认正是群体而不是孤立的个人,会做出慷慨赴难捍卫祖国这种类似的英雄行为。但勒庞表示,“如果以为群体中的革命本能处在主导地位,那就完全误解了它们的心理。群体强烈地受着无意识因素的支配,因此很容易屈服……对它们撒手不管,它们很快就会对混乱感到厌倦,本能地变成奴才。”[4]所以群体必须要有领袖,只有领袖才能将它们有效地转变成实践的力量,才能带领他们做出改变历史创造历史的举动。
最后,勒庞认为群体必须要有英雄领导的背后,其实是群体对英雄的渴望与崇拜,是其天生的奴性使之追随英雄。“在群体的灵魂中占上风的,并不是对自由的要求,而是当奴才的欲望……群众不管需要别的什么,他们首先需要一个上帝。”[5]也就是说,一群人就会像温顺的羊群,没了头羊他们就会不知所措,羊群必然要有头羊,而羊群对头羊的追随更是天性使然。
因此,“一旦舞台布置就绪,一个卓越的领袖就是不可少的。没有他,就不会有群众运动可言。”[6]群体心理即是无意识的领地,无意识的群体无法做出英明的决策,无意识的群体必然要求一个英雄来领导。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什么是人民群众史观呢?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人民群众,“严格地说,‘人民’是相对‘敌人’而言,‘群众’是相对于‘领导’而言,把它们在一起联用,不尽妥当。不过考虑到‘人民’有时也泛指以劳动者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因而这里仍依习惯用法。”[7]在人教版的高三政治课本中是这样表述的,“人民群众……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8]由此可见“人民群众”这个表达方式暗含了“精英”属于人民群众这一观点。
对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观点,我们无法否认勒庞口中的“乌合之众”的巨大作用。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杰出人物的作用,“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这句话不无道理。勒庞的一个比喻很是恰当的解释了这句中国古语,群体运动的兴起是给领袖人物的出现搭台,然后领袖人物才能带领群体做出改变历史的行动,领袖起到的凝聚作用对于群体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我肯定领袖人物的作用,因为在一个群体中,总是会有人拥有一般人所不及的能力与见地,他们便是众人心中的英雄。人民群众史观将英雄和人民群众等而视之,我认为这种等同是不合理的。作為生命个体而言,人人确实平等,但是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被附加了很多的外在因素,诸如社会地位,财富等,这些都昭示着不平等。因此,与其将英雄划入人民群众的范围,倒不如让英雄就是英雄,人民群众自有其不可磨灭的伟大作用和创造历史的能力。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在于他们能够左右英雄。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英雄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领袖人物不顾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选择,那么人民群众也能够将其推翻。
三、时间创造了历史
勒庞在书中过多强调了群体的负面形象,他表现出对群体力量逐日壮大,并且已经威胁到西方文明的担忧,因为他认为群体有着可怕的抱负和破坏性。对于这种预示,勒庞表现了自己的不知所措,“想要看到平衡的恢复,除了依靠时间,再无他法。”[9]勒庞这里所说的平衡指的是一种新的统治形式,即精英人物对群体的重新统治和带领。
勒庞在看待历史的矛盾心情中摇摆于两种对立倾向间的困境我们有目共睹,因此他在书的结尾部分写到,“时间在做完其创造性工作之后,便开始了破坏的过程,不管是神仙还是人,一改无法逃出他的掌心。一个文明在达到一定的强盛和复杂程度之后,它便会止步不前,而一旦止步不前,它注定会进入衰落的过程。”[10]在勒庞发现现代社会群体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的时候,不愿承认这一发现的他找到了创造历史的新的对象——时间。但将创造历史归于时间,或许未免有些牵强,太过否定人类能动性。
四、结语
历史到底是由谁创造的?我不否认英雄在历史上的作用,也肯定群众对历史做出的贡献,而时间对于历史的重要自是不言而喻。或许弗洛伊德对勒庞的评价还算公正:勒庞只是问题的发现者,并没有对它们做出解释。我认为不管是哪种观点都不甚精准,或许“创造”这个词与历史搭配在一起就是不对的,这些说法似乎是在说历史是人们的动机和观念随心所欲地创造的,显然事实并非如此。因此我认为只能这样表述:历史是人人的历史。即,所有的人都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人们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物,历史有人们主观意愿成分的参与,也有作为历史构成部分的参与。(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2][3][4][5][9][10][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6]埃里克霍弗,狂人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梁永安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甄铭,应当继续坚持和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J]学术界.1987(10)
[8]《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7
王静茹,女,汉族,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2级传播学研究生。
摘要:精英史观和人民群众史观的观点历来是史家辩论的话题。那么,历史到底是由谁创造的?本文试图探讨这个问题。
关键词:乌合之众;精英史观;人民群众史观
英雄豪杰与民众在历史上的作用孰轻孰重,历来是史家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精英史观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辩论也是没有休止和输赢。从史书记载的角度看来,历史上的好汉或者枭雄及他们的帮手的地位是十分不平衡的,研究和记录英雄的著作千百年来不绝如缕,但对作为帮手的“乌合之众”却鲜有记载。这么看来,改变或维持历史方向的似乎是遍布于这个世界大大小小的帝王将相,无名小卒只是扮演了“无理性”的追随者角色。但是如果没有这些默默无闻的人民群众,只有英雄和精英,历史是否能够被创造被改变呢?所以,历史到底是由谁来创造,我们必须追根究底问个清楚。
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要弄清楚两个概念。第一,什么是历史?《现代汉语词典》上有四种解释: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经历;2、过去的事实;3、过去事实的记载;4、指历史学。本文中指的是前三种历史。第二,何为创造历史?狭义上,创造历史的第一层含义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第二层含义是指主宰历史命运、决定历史发展总的方向、面貌和进程;广义上,“创造”指的就是在历史活动中起作用的力量。本文指的是第二层含义,强调的是对历史发展方向的决定作用。
一、英雄的历史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说道“历史告诉我们,当文明赖以建立的道德因素失去威力时,它的最终解体总是由无意识的野蛮群体完成的,它们被不无道理的称为野蛮人。创造和领导着文明的,历来就是少数知识贵族而不是群体。群体只有强大的破坏力。”[1]显然勒庞认为历史是英雄的历史。因为在他看来,“群体永远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地,会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2],正是由于群体的无主见无理性,才需要有英雄出现来带领群体,来掌控历史。为了说明历史的创造者是英雄人物,勒庞对群体心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首先,勒庞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群体进行了定义,“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3],也就是勒庞所说的“心理群体”,心理群体一旦形成,无意识现象便随之而来。也就是说,在集体心理中,群体一般只有很普通的品质,它只会变得更加的平庸,而不会变得像我们平常所说的这样“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其次,勒庞认为群体固然经常是犯罪群体,然而它也常常是英雄主义的群体。勒庞承认正是群体而不是孤立的个人,会做出慷慨赴难捍卫祖国这种类似的英雄行为。但勒庞表示,“如果以为群体中的革命本能处在主导地位,那就完全误解了它们的心理。群体强烈地受着无意识因素的支配,因此很容易屈服……对它们撒手不管,它们很快就会对混乱感到厌倦,本能地变成奴才。”[4]所以群体必须要有领袖,只有领袖才能将它们有效地转变成实践的力量,才能带领他们做出改变历史创造历史的举动。
最后,勒庞认为群体必须要有英雄领导的背后,其实是群体对英雄的渴望与崇拜,是其天生的奴性使之追随英雄。“在群体的灵魂中占上风的,并不是对自由的要求,而是当奴才的欲望……群众不管需要别的什么,他们首先需要一个上帝。”[5]也就是说,一群人就会像温顺的羊群,没了头羊他们就会不知所措,羊群必然要有头羊,而羊群对头羊的追随更是天性使然。
因此,“一旦舞台布置就绪,一个卓越的领袖就是不可少的。没有他,就不会有群众运动可言。”[6]群体心理即是无意识的领地,无意识的群体无法做出英明的决策,无意识的群体必然要求一个英雄来领导。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什么是人民群众史观呢?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人民群众,“严格地说,‘人民’是相对‘敌人’而言,‘群众’是相对于‘领导’而言,把它们在一起联用,不尽妥当。不过考虑到‘人民’有时也泛指以劳动者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因而这里仍依习惯用法。”[7]在人教版的高三政治课本中是这样表述的,“人民群众……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8]由此可见“人民群众”这个表达方式暗含了“精英”属于人民群众这一观点。
对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观点,我们无法否认勒庞口中的“乌合之众”的巨大作用。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杰出人物的作用,“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这句话不无道理。勒庞的一个比喻很是恰当的解释了这句中国古语,群体运动的兴起是给领袖人物的出现搭台,然后领袖人物才能带领群体做出改变历史的行动,领袖起到的凝聚作用对于群体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我肯定领袖人物的作用,因为在一个群体中,总是会有人拥有一般人所不及的能力与见地,他们便是众人心中的英雄。人民群众史观将英雄和人民群众等而视之,我认为这种等同是不合理的。作為生命个体而言,人人确实平等,但是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被附加了很多的外在因素,诸如社会地位,财富等,这些都昭示着不平等。因此,与其将英雄划入人民群众的范围,倒不如让英雄就是英雄,人民群众自有其不可磨灭的伟大作用和创造历史的能力。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在于他们能够左右英雄。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英雄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领袖人物不顾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选择,那么人民群众也能够将其推翻。
三、时间创造了历史
勒庞在书中过多强调了群体的负面形象,他表现出对群体力量逐日壮大,并且已经威胁到西方文明的担忧,因为他认为群体有着可怕的抱负和破坏性。对于这种预示,勒庞表现了自己的不知所措,“想要看到平衡的恢复,除了依靠时间,再无他法。”[9]勒庞这里所说的平衡指的是一种新的统治形式,即精英人物对群体的重新统治和带领。
勒庞在看待历史的矛盾心情中摇摆于两种对立倾向间的困境我们有目共睹,因此他在书的结尾部分写到,“时间在做完其创造性工作之后,便开始了破坏的过程,不管是神仙还是人,一改无法逃出他的掌心。一个文明在达到一定的强盛和复杂程度之后,它便会止步不前,而一旦止步不前,它注定会进入衰落的过程。”[10]在勒庞发现现代社会群体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的时候,不愿承认这一发现的他找到了创造历史的新的对象——时间。但将创造历史归于时间,或许未免有些牵强,太过否定人类能动性。
四、结语
历史到底是由谁创造的?我不否认英雄在历史上的作用,也肯定群众对历史做出的贡献,而时间对于历史的重要自是不言而喻。或许弗洛伊德对勒庞的评价还算公正:勒庞只是问题的发现者,并没有对它们做出解释。我认为不管是哪种观点都不甚精准,或许“创造”这个词与历史搭配在一起就是不对的,这些说法似乎是在说历史是人们的动机和观念随心所欲地创造的,显然事实并非如此。因此我认为只能这样表述:历史是人人的历史。即,所有的人都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人们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物,历史有人们主观意愿成分的参与,也有作为历史构成部分的参与。(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2][3][4][5][9][10][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6]埃里克霍弗,狂人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梁永安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甄铭,应当继续坚持和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J]学术界.1987(10)
[8]《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