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2016-2019年贵州省国家监测点土源性线虫人群感染情况,为全省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2019年在贵州省9市(州)设立土源性线虫病国家监测点,每年固定监测点8个,流动监测点5~7个.各监测点以县为单位,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等5个片区,每个片区随机抽取1个乡(镇)的1个行政村开展监测.每个行政村整群随机抽取3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不少于200人,每个监测点不少于1000人.收集调查对象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二检)查虫卵,3~9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每年在3个土源性线虫病固定监测点每个村中随机抽取5户家庭,采用改良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检测居民居所附近的田地或菜园土壤中蛔虫卵污染情况,并用盐水分离法进行钩蚴鉴定.采取问卷调查方法,收集监测点的地理环境、经济水平和卫生状况等自然和社会因素信息.分析比较不同监测点、性别、年龄、职业等人群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2016-2019年贵州省每年设立13~15个国家级监测点,各监测点生产方式均以农业为主,饮用水以自来水为主.人均年收入为4911~6686元.2016-2019年无害化厕所覆盖率分别为56.3% (36861/65520)、40.0% (21327/53285)、59.6% (37992/63802)和59.5% (37679/63333).累计调查56598人,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4.9% (2765/56598),2016-2019年分别为8.6%(1130/13158)、5.2% (776/15069)、3.9% (547/14220)、2.2% (312/14151),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间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2.31,P<0.01).蛔虫、钩虫、鞭虫和儿童蛲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2.5%(1415/56598)、1.2% (674/56598)、1.7% (936/56598)和1.6% (130/8158),均以轻度感染为主.9市(州)中,黔东南州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最高,为8.2% (908/11086),不同地区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4.55,P< 0.01).男性、女性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别为4.7%(1322/28286)、5.1%(1443/28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5,P< 0.05).不同年龄组中,≥70岁年龄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最高,为6.3% (270/4276) (x2=98.04,P<0.01).不同民族人群感染率不同,以其他少数民族最高,为8.4% (267/3182) (x2=441.19,P<0.01).职业分布中,学生的感染率最高,为5.6% (987/17612) (x2=121.65,P<0.01).不同文化程度中,文盲的感染率最高,为7.0% (406/5804) (x2=279.00,P<0.01).4年共检测田地和菜园土壤300份,检出人蛔虫卵阳性75份,阳性率为25.0% (75/300),4年土壤中人蛔虫卵阳性率分别为36.0% (27/75)、26.7% (20/75)、25.3% (19/75)和12.0% (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2,P<0.01),未检出钩蚴.结论 2016-2019年贵州省国家监测点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以蛔虫和鞭虫感染为主.女性、≥70岁年龄组、学生、文盲、其他少数民族及黔东南地区居民为重点关注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