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探析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mi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无论是基础建设还是人们日常生活,对于电力能源的整体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力行业的发展。供电配电系统作为整个电网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和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被广泛的运用于各个行业之中,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尤其是在电网供配电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会大幅度提高配电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质量,保障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供配电技术;应用探析
  在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自动化、智能化被逐渐应用于各个行业之中,电力工程中的电气自动智能化也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相比于传统的电力工程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电力工程工作质量和效率,在节省大量人力资源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也逐渐明朗。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及前景进行分析,对于我国电力工程建设以及经济发展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分析
  1.1便于人们进行参数监测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存在能够让供电系统中参数记录工作变得更加简单,针对相应的参数进行自动化计算,同时,对收集和整理后的数据进行保存,可以使得监测人员及时、有效地监控配电系统,如果供电系统中的相关参数出现异常,那么系统就会自动发出预警信号,以使得工作人员能够主动对供电系统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公正,以保证配电系统可以稳定运行。
  1.2便于远程控制
  在供电系统中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远程供电和配电问题,通过远程控制的方式来对整个供电系统进行远程控制,实现自动化监控。通过电子自动化可以实现对不同地区以及自身电力运输能力的合理调度,进而实现各个地区的之间的用电平衡。
  1.3减少人力资源消耗
  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的最大优势是能够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在供电系统中运用自动化控制可以极大程度上改变原有工作人员长期值班的情况,实现自动化工作,解决配电安排的问题。由于人力资源的减少,在供配电系统中人为因素所带来的误差也能够得到改善,进而提高供电系统工作效率。
  2.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途径
  2.1 优化电气自动化的共性水平
  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调度在电力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非常重要,甚至能够对供配电网络的安全造成直接性的影响。在电力系统调度之中,积极有效的措施是对系统进行针对性的优化管理,以使得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够得到最大程度地保障。此外,工作人员还需要对管理体系进行优化,以使得相关技术人员的管理质量可以得到保障,并使得技术人员针对供配电系统进行不断地合理化操作,或是规避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对操作数据不熟悉而导致失误的情况。通过对供配电系统地有效运用可以提高整个电气自动化网络地共享水平,促进网络数据优化整合,保证安全生产。
  2.2 统一自动化技术
  在实际地现实生活中,如果能够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更好地应用则能够使得整个配电系统更加完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监控,进而将因经济停电为电网运转造成影响情况有效规避。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统一管理也能够完全通过电气自动化系统与供配电系统之中进行应用。此外,还能够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合理运用对整个供电区域之中的电力数据进行精准地采集和收集,以对供电区域内的电力运行状况进行调整,使得电气自动化的运用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
  2.3提高供配电网自动化技术
  现阶段,国内电气自动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其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我国电力行业应当充分意识到当前现状及存在的不足,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并完善相应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方案,进而保证我国电力系统能够稳步发展,不断提高自动技术水平。计算机技术在自动化技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关键的构成部分,对促进发电、配电、输电等运行环节等稳定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的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对整个供电配网网络进行优化操作,进而逐步实现对不同区域进行合理调配,当出现供电不足的情况时,可以实现自动切换,进而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数据信息的数字化处理,其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對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电气自动技术可以实现对整个网络系统的实时监控,一旦系统发生故障,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进而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3. 结语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电力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就需要电力行业必须不断创新,不断改革,并积极引入国外先进技术,以进一步推动电力工业的稳定发展。将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供电水平,还能够减少电力工程的整体经济成本,从根本上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赵国铎.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0(20):188-189.
  [2]卢海蛟.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0(20):212-214.
其他文献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病,多见于女性,且随年龄增加患病率增加,无危险因素儿童的患病率为0.05%~1.80%,超过60岁患病率则大于50%。据文献报道,北美洲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触诊检出率为4%~7%,超声检出率高达67%。
为进一步满足听力康复群体的需求,给听力行业中外企业和从业人员提供一个技术和信息交流平台,全面推动我国听力事业的发展,全国助听器人工耳蜗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康复器具协会拟于2011年9月17—19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览馆举办2011年首届中国国际听力康复大会。会议的主题为:“关注听力康复,共享生命健康”。
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主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编号2011-07-01-031,项目负责人马有祥)鼻内镜解剖和手术技术培训班,于2011年9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培训班将邀请国内著名鼻科专家张秋航、陈雷、程雷、魏永祥、马有祥等授课。学习班内容包括鼻腔、鼻窦、颅底解剖及影像学,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使我国高等教育院校的财政预算和财务管理工作发生了极大程度上的改变,但是在整体的财务管理工作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难以适应该校改革的步伐。这种与高校发展不符合的工作很容易使高校在日常工作中出现收支不平衡的现象,以及财务管理工作不稳定的情况。为此,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和财务管理水平,那么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预算和分析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财务分析与管理
期刊
变应性鼻炎(AR)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疾病。AR的诊断依据是联合典型病史和诊断试验结果,但目前尚无确诊AR的金标准。对罹患鼻部症状的患儿进行客观检测,对于明确鼻炎的类型、开展长期系统的治疗以及有针对性地避免接触过敏原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美国变态反应和哮喘及临床免疫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Allergy,Asthma and Immunology,AAAAI)年会于3月18_22日在美国西海岸圣弗朗西斯科举行,来自美国及世界各地的7000余位呼吸科、儿科、变态反应科和耳鼻咽喉科代表参加了会议,凸显了AAAAI的国际化和高水平背景。与往届年会类似,本届大会以全体会议、专题报告、研讨会、辩论会、论文报告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又称为Kikuchi-Fujimoto病(KikuchiFujimoto disease,KFD),或Kikuchi病,是多见于年轻女性的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首诊的临床表现多为颈部淋巴结的肿大,半数以上的患者同时伴有发热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减少[1].病程在数周至6个月不等,超过6个月的患者很
摘要: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关系到建筑工程行业的切实利益,同时也是影响成本预算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并关系到建筑企业今后发展的持续性。然而出现的造价预算超标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利益获取,不利于建筑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甚至威胁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随着建筑行业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造价超预算问题越来越严重,比如建筑行业资金管理方面不够完善、缺乏对整体工程的管控等,对建筑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制约。基
期刊
目的探讨原发性喉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诊断、治疗方法并分析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90年1月至2009年8月诊治的6例原发性喉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临床表现和纤维喉镜活检标本的病理检查确诊原发性喉小细胞癌。本组6例患者中1例放弃治疗,1例行单纯化疗,1例行声门上半喉切除术和辅助放化疗,1例行诱导化疗+放疗+辅助化疗,2例行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辅助化疗。化疗药物包
由王荣光教授编写的《古今名人与耳鼻咽喉疾病》一书已于2010年7月由三晋出版社出版,该书共350千字,大32开本,彩色印刷,图文并茂。全书共有78篇短文,以流畅的笔调,详实的内容介绍了古今名人所患的耳鼻咽喉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