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学是一种双向活动,师生间亲密无间的情感是连接教与学的坚实基础,是实现学生乐学的前提,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在教学中注重师生间双向交流,做到师生情感融洽尤为重要。本文从人与人之间情感关系入手对搞好教学工作做了探讨。
关键词 情感投入 教学过程师生关系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同样的课程,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方法,以及同样水平的学生,由于教师与学生关系亲密与否,教师所投入情感的多少不同,教学效果则大不相同。由此导致学生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的情绪,当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时,对教师所授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激发强烈的求知欲;相反,当学生对教师产生害怕、厌恶时,就会对教师所授内容产生厌倦。这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因情感因素不同而导致结果不同的现象,就是教学中的“情感效应”。可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因素尤为重要。
一、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情感沟通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一种情感上的沟通,教师所授的知识和学生进行言语交际活动,就会被学生抑制的心理屏障挡回,教学就无法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的情感起着信号、感染和动力的作用,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心理催化作用。心理学认为: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思考,并能克服一切困难。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常常是从最初的愉快感以及多次接触之后发展起来的。当学生经过努力,成绩有所提高,因而受到老师的表扬与肯定时会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更愿意学习;相反,如果学生经过努力学习,但因成绩不及格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讥讽感到失败时,就会厌恶和放弃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经常鼓励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尽量避免他们在学习中产生不愉快的心情,即使是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作为教师也应满腔热情地帮助他、鼓励他,培养他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说,在英语教学中,一般中专学生都会这样认为“如果我会英语,我就不来读中专了,直接读高中上大学好了。”作为一名中专英语教师,既然知道了学生的心理,了解了学生的水平,就应该从情感上亲近这群“差生”,关心和鼓励他们学习,在教学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多学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英语口语或专业术语,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尽量做到因材施教,让他们各有所得,在学习中不断取得一定的成功。当学生学会了说几句英语日常用语,掌握了一些实用的外语知识时,就会具有成就感。反过来,学生的成就感又会对学习外语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如我教过的05计算机班一名学生,他的英语基础差,发音困难,因而就对学习英语逐渐失去了信心。当我了解他的情况后,就经常在晚自习下班时间对他进行个别辅导,适当放慢学习速度,让他慢慢树立学习信心;在课堂上尽量让他朗读些最容易发音的单词和回答最简单的问题,朗读和回答正确时就及时给予表扬,这就使这位学生看到了学好外语的希望,从而学习更加刻苦,每天都会很自觉学英语。经过一年的努力,他的英语单词拼读和记忆都取得很大的进步。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的态度,会明显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爱会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并激发其潜在的能力,使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相反,如果教师不专心于教学,对学生持爱理不理的态度,学生就会对教师反感,对教师所授的课程不感兴趣,从而产生消极情绪。
二、借助情感媒介,让师生产生情感的“双向反馈”,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众所周知,教学是一项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学校,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师生只有配合默契、合作愉快,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用满腔热情的爱去换取学生的亲近和信任,使学生情感这个内因,在教师这个外因的作用下,产生师生情感的“双向反馈”,以借助情感这个媒介,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投入真情实感,以情感为纽带,和学生建立情感“通道”,为尽力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想学生所想,了解学生,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达到积极情感的“正面效应”。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达到这种“移情”心理效应,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用“爱、勤、博、范”要求自己
作为教师,首先在教育思想上要突出一“爱”字,即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忠诚教育事业。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无悔乎”。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教育的作用。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他们之所以能做出卓著的成绩,是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于漪说过“要真心实意地爱学生,热爱学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我们要热爱事业、热爱未来的强烈感情倾注到教育对象上,对他们要充满满腔热情的爱。没有爱,可以说就谈不上教育。”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其次,教师在教学工作要体现出一“勤”字,在教学过程中,勤于学习,勤于实践,善于总结、认真备课,推进教学改革,为提高教学质量而付出自己的辛勤劳动。再次,作为教师,如果教不好功课,就会误人子弟。因此在知识结构上追求一个“博”字,教师要掌握广博知识,特别是以突飞猛进的科技进步为显著标志的今天,教师要不断积累知识,更新知识,充实自我,真正做到博学多才,教书育人。最后,在道德上要树立一个“范“字,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思想品德、治学态度、行为习惯对学生起着直接的影响和熏陶作用。因此,历来教育家都倡导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认真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师表,而且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因此,教师要恪守师德,严于律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
(二)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用“真诚、理解、关心、宽容”对待学生
作为教师应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而不是“唯我独尊”。首先,教师要以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存在偏见,一视同仁。所谓真诚,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要表里如一,既不扬长也不避短。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使学生感到老师亲切可 信,并消除防御机制。其次,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尊重学生,熟悉学生,注意情感沟通,要真正做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学生的感受为出发点,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分担他们的感情,用爱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的热爱。再次,在学习中,所有的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好学生如此,差学生更是如此。当一个差生失败时,情绪上的压抑和创伤,常常表现为失去自信心,甚至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因此更需要老师的关心、鼓励,帮助他树立信心。记得我曾教过的九九电子班一名男生,由于家庭教育不当,以致他的性格很犟,加上他在班上学习成绩很差,跟同学的关系又不好,自己总觉得在老师、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在我第一次上他们班的课时,我觉得他迫切需要老师的关心、爱护,便常常选择恰当的时机跟他相互倾诉心声,从而激发了他学习的积极性,渐渐地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得到了老师、同学的信任,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融洽多了。在2000年全区英语统考中,他考得了80分。最后,在教学上对学生的要求,要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严”。任何一个人都难免不犯错误,尤其是未成年的学生,有意无意的过错随时都会发生,所以做教师的要学会在教育与批评上做到宽容,但绝不能放纵他们,要对他们提出不同的期望和要求,少指责、多教育,用实际行动感染学生,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依赖,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知错就改。
(三)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强烈求知欲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进行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对“学”感兴趣是我们搞好教学工作重要前提,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变得丰富、有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只有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教学实践证明,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是教学成功最重要法宝。“活”的教学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化被动为主动,使学生学得的是学以致用的“活”知识,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实现教学新的飞跃。
总之,要搞好教学工作,就必须在教学中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效应”。教师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编 覃 敏)
关键词 情感投入 教学过程师生关系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同样的课程,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方法,以及同样水平的学生,由于教师与学生关系亲密与否,教师所投入情感的多少不同,教学效果则大不相同。由此导致学生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的情绪,当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时,对教师所授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激发强烈的求知欲;相反,当学生对教师产生害怕、厌恶时,就会对教师所授内容产生厌倦。这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因情感因素不同而导致结果不同的现象,就是教学中的“情感效应”。可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因素尤为重要。
一、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情感沟通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一种情感上的沟通,教师所授的知识和学生进行言语交际活动,就会被学生抑制的心理屏障挡回,教学就无法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的情感起着信号、感染和动力的作用,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心理催化作用。心理学认为: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思考,并能克服一切困难。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常常是从最初的愉快感以及多次接触之后发展起来的。当学生经过努力,成绩有所提高,因而受到老师的表扬与肯定时会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更愿意学习;相反,如果学生经过努力学习,但因成绩不及格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讥讽感到失败时,就会厌恶和放弃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经常鼓励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尽量避免他们在学习中产生不愉快的心情,即使是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作为教师也应满腔热情地帮助他、鼓励他,培养他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说,在英语教学中,一般中专学生都会这样认为“如果我会英语,我就不来读中专了,直接读高中上大学好了。”作为一名中专英语教师,既然知道了学生的心理,了解了学生的水平,就应该从情感上亲近这群“差生”,关心和鼓励他们学习,在教学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多学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英语口语或专业术语,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尽量做到因材施教,让他们各有所得,在学习中不断取得一定的成功。当学生学会了说几句英语日常用语,掌握了一些实用的外语知识时,就会具有成就感。反过来,学生的成就感又会对学习外语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如我教过的05计算机班一名学生,他的英语基础差,发音困难,因而就对学习英语逐渐失去了信心。当我了解他的情况后,就经常在晚自习下班时间对他进行个别辅导,适当放慢学习速度,让他慢慢树立学习信心;在课堂上尽量让他朗读些最容易发音的单词和回答最简单的问题,朗读和回答正确时就及时给予表扬,这就使这位学生看到了学好外语的希望,从而学习更加刻苦,每天都会很自觉学英语。经过一年的努力,他的英语单词拼读和记忆都取得很大的进步。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的态度,会明显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爱会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并激发其潜在的能力,使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相反,如果教师不专心于教学,对学生持爱理不理的态度,学生就会对教师反感,对教师所授的课程不感兴趣,从而产生消极情绪。
二、借助情感媒介,让师生产生情感的“双向反馈”,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众所周知,教学是一项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学校,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师生只有配合默契、合作愉快,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用满腔热情的爱去换取学生的亲近和信任,使学生情感这个内因,在教师这个外因的作用下,产生师生情感的“双向反馈”,以借助情感这个媒介,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投入真情实感,以情感为纽带,和学生建立情感“通道”,为尽力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想学生所想,了解学生,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达到积极情感的“正面效应”。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达到这种“移情”心理效应,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用“爱、勤、博、范”要求自己
作为教师,首先在教育思想上要突出一“爱”字,即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忠诚教育事业。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无悔乎”。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教育的作用。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他们之所以能做出卓著的成绩,是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于漪说过“要真心实意地爱学生,热爱学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我们要热爱事业、热爱未来的强烈感情倾注到教育对象上,对他们要充满满腔热情的爱。没有爱,可以说就谈不上教育。”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其次,教师在教学工作要体现出一“勤”字,在教学过程中,勤于学习,勤于实践,善于总结、认真备课,推进教学改革,为提高教学质量而付出自己的辛勤劳动。再次,作为教师,如果教不好功课,就会误人子弟。因此在知识结构上追求一个“博”字,教师要掌握广博知识,特别是以突飞猛进的科技进步为显著标志的今天,教师要不断积累知识,更新知识,充实自我,真正做到博学多才,教书育人。最后,在道德上要树立一个“范“字,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思想品德、治学态度、行为习惯对学生起着直接的影响和熏陶作用。因此,历来教育家都倡导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认真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师表,而且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因此,教师要恪守师德,严于律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
(二)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用“真诚、理解、关心、宽容”对待学生
作为教师应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而不是“唯我独尊”。首先,教师要以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存在偏见,一视同仁。所谓真诚,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要表里如一,既不扬长也不避短。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使学生感到老师亲切可 信,并消除防御机制。其次,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尊重学生,熟悉学生,注意情感沟通,要真正做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学生的感受为出发点,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分担他们的感情,用爱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的热爱。再次,在学习中,所有的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好学生如此,差学生更是如此。当一个差生失败时,情绪上的压抑和创伤,常常表现为失去自信心,甚至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因此更需要老师的关心、鼓励,帮助他树立信心。记得我曾教过的九九电子班一名男生,由于家庭教育不当,以致他的性格很犟,加上他在班上学习成绩很差,跟同学的关系又不好,自己总觉得在老师、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在我第一次上他们班的课时,我觉得他迫切需要老师的关心、爱护,便常常选择恰当的时机跟他相互倾诉心声,从而激发了他学习的积极性,渐渐地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得到了老师、同学的信任,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融洽多了。在2000年全区英语统考中,他考得了80分。最后,在教学上对学生的要求,要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严”。任何一个人都难免不犯错误,尤其是未成年的学生,有意无意的过错随时都会发生,所以做教师的要学会在教育与批评上做到宽容,但绝不能放纵他们,要对他们提出不同的期望和要求,少指责、多教育,用实际行动感染学生,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依赖,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知错就改。
(三)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强烈求知欲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进行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对“学”感兴趣是我们搞好教学工作重要前提,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变得丰富、有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只有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教学实践证明,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是教学成功最重要法宝。“活”的教学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化被动为主动,使学生学得的是学以致用的“活”知识,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实现教学新的飞跃。
总之,要搞好教学工作,就必须在教学中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效应”。教师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编 覃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