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表达能力提出“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真情是文章的灵魂,抒写真情实感是一篇作文自成高格的关键因素。然而,当评改学生的作文时,我们常常感到面对的并非是有着青春年华、健康体魄的中学生所写的文章,所读到的并非个性飞扬、生气勃勃,而是少年老成、干瘪生涩的语句。当写作主体迷失了自我,缺少真情实感,写作就谈不上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作文就缺少生命力,难以叩开读者的心扉。
学生作文缺少真情实感,自然有学生的因素,也有教师的原因。
一、作文缺失真情实感的原因及表现
(一)学生缺少生活感悟,缺少阅读积累
没有生活经验就没有创造的灵感和激情。大部分学生害怕写作文,是因为他们生活面相对较狭窄,加上缺少对生活的观察、体悟,素材少没话可写。学校给学生提供的课外阅读条件有限,许多学校没有开设阅读课。这都影响学生阅读的拓展、深入以及对生活的体验、感悟。表现在写作上,一是搜肠刮肚却理屈词穷,无话可说;二是泛泛而谈,蜻蜓点水,有所感却感而不深,缺乏动人之处,“为赋新诗强说愁”;三是照搬所谓的“满分作文”,随意拼凑,人云亦云导致不知所云。
(二)学生缺少思辨精神和创造性表述
学生缺少丰富的生活经历、阅读积累和情感体验,就难以获得独特的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受,就会缺少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表现在写作上就是内容空洞、感情虚假,甚至无病呻吟,缺乏理性精神,缺少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如考场作文的雷同现象:写逆境磨砺人,大多数学生就引用屈原、司马迁的事例;写如何战胜挫折,大量学生就捏造父母双亡的故事来博取评卷老师的同情;谈及表现文章的文采,学生就堆砌李白、杜甫、陶渊明的诗文词句。
(三)作文教学强调写作的功利性,偏重技巧,缺少真情的培养
从写作主体看,多数学生学习作文不是出于兴趣、爱好,而是为了应付考试,主体性发挥不出来。其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对作文思想感情的标准的理解有偏差,作文教学过于强调文章的功利性目的。表现为:要求学生的作文必须表达伟大的理想、积极的人生意义,抒发健康高尚的情感。学生的写作如同带着镣铐跳舞,不敢表达真情实感,只能讲大话、空话、套话来取悦评卷老师,赢得更高的分数,很难达到心灵的自由,享受不到创作的乐趣。朱光潜认为这是“把人的一部分天性摧残了,人不是全人而是畸形人”。(朱兴潜《说美感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生写作能力差,教师往往归结为写作技巧的缺乏,教学上不断灌输有关写作技巧的理论。文体写作的训练是一种固定模式。如,教学生写材料作文的套路就是:开头概述,分析材料,提出论点;中间举例;最后回应材料,总结全文。反复训练这样一种模式,就把作者的情感世界、理性精神排除在外,这不是写作而是造文。又比如所谓的“万能开头”、“万能结尾”,是强调学生对范文的模仿,特别是临近考试要求学生记忆、背诵几篇范文。这些都不能使学生真正形成写作能力。
追求写作技巧,必须建立在较深厚的阅读基础之上。培养情感比训练模式、讲求技巧更重要。情感是写作的内驱力,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了情感,文章形式也就水到渠成。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和真,只有这样,才有美和真的写作。
二、引导学生拨响真情实感的琴弦,使作文焕发生命力
(一)关注、感悟生活,扩大阅读积累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教师平时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生活,关注和思考身边的事件,直面人生的真善美、假丑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历史忧患感。“写作是反映生活的。离开生活,写作就没有了灵魂,没有血肉。”(刘国正《刘征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可以以日记、周记、随笔等作为平时作文训练的主要形式,给学生一个自由写作的空间,让他们怎么想就怎么写,心口如一、口手如一。体裁题材不限,可诗可文,可叙可议,最好采用随笔的形式。这样就能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写出多姿多彩的文章。
北大钱理群教授说:“学校教育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人类与民族精神文明的精华正凝聚于其中。阅读经典可以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占据了精神的制高点,这对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发展意义绝对不可低估。”他强调了中学生阅读经典的重要性。语文新教材精选了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文章,这些文章为写作提供了范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精心学习课文,借助对课文内容的剖析,领悟作者表现生活、传达感情的技巧,揣摩作者的匠心独运。积累写作素材,我们不仅让学生在课内获得,更重要的是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品位,增长了见识,又积累了写作素材。
(二)给学生自由写作的空间,培养思辨精神,构建自我精神世界
刘勰在《文心雕龙
学生作文缺少真情实感,自然有学生的因素,也有教师的原因。
一、作文缺失真情实感的原因及表现
(一)学生缺少生活感悟,缺少阅读积累
没有生活经验就没有创造的灵感和激情。大部分学生害怕写作文,是因为他们生活面相对较狭窄,加上缺少对生活的观察、体悟,素材少没话可写。学校给学生提供的课外阅读条件有限,许多学校没有开设阅读课。这都影响学生阅读的拓展、深入以及对生活的体验、感悟。表现在写作上,一是搜肠刮肚却理屈词穷,无话可说;二是泛泛而谈,蜻蜓点水,有所感却感而不深,缺乏动人之处,“为赋新诗强说愁”;三是照搬所谓的“满分作文”,随意拼凑,人云亦云导致不知所云。
(二)学生缺少思辨精神和创造性表述
学生缺少丰富的生活经历、阅读积累和情感体验,就难以获得独特的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受,就会缺少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表现在写作上就是内容空洞、感情虚假,甚至无病呻吟,缺乏理性精神,缺少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如考场作文的雷同现象:写逆境磨砺人,大多数学生就引用屈原、司马迁的事例;写如何战胜挫折,大量学生就捏造父母双亡的故事来博取评卷老师的同情;谈及表现文章的文采,学生就堆砌李白、杜甫、陶渊明的诗文词句。
(三)作文教学强调写作的功利性,偏重技巧,缺少真情的培养
从写作主体看,多数学生学习作文不是出于兴趣、爱好,而是为了应付考试,主体性发挥不出来。其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对作文思想感情的标准的理解有偏差,作文教学过于强调文章的功利性目的。表现为:要求学生的作文必须表达伟大的理想、积极的人生意义,抒发健康高尚的情感。学生的写作如同带着镣铐跳舞,不敢表达真情实感,只能讲大话、空话、套话来取悦评卷老师,赢得更高的分数,很难达到心灵的自由,享受不到创作的乐趣。朱光潜认为这是“把人的一部分天性摧残了,人不是全人而是畸形人”。(朱兴潜《说美感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生写作能力差,教师往往归结为写作技巧的缺乏,教学上不断灌输有关写作技巧的理论。文体写作的训练是一种固定模式。如,教学生写材料作文的套路就是:开头概述,分析材料,提出论点;中间举例;最后回应材料,总结全文。反复训练这样一种模式,就把作者的情感世界、理性精神排除在外,这不是写作而是造文。又比如所谓的“万能开头”、“万能结尾”,是强调学生对范文的模仿,特别是临近考试要求学生记忆、背诵几篇范文。这些都不能使学生真正形成写作能力。
追求写作技巧,必须建立在较深厚的阅读基础之上。培养情感比训练模式、讲求技巧更重要。情感是写作的内驱力,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了情感,文章形式也就水到渠成。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和真,只有这样,才有美和真的写作。
二、引导学生拨响真情实感的琴弦,使作文焕发生命力
(一)关注、感悟生活,扩大阅读积累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教师平时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生活,关注和思考身边的事件,直面人生的真善美、假丑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历史忧患感。“写作是反映生活的。离开生活,写作就没有了灵魂,没有血肉。”(刘国正《刘征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可以以日记、周记、随笔等作为平时作文训练的主要形式,给学生一个自由写作的空间,让他们怎么想就怎么写,心口如一、口手如一。体裁题材不限,可诗可文,可叙可议,最好采用随笔的形式。这样就能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写出多姿多彩的文章。
北大钱理群教授说:“学校教育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人类与民族精神文明的精华正凝聚于其中。阅读经典可以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占据了精神的制高点,这对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发展意义绝对不可低估。”他强调了中学生阅读经典的重要性。语文新教材精选了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文章,这些文章为写作提供了范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精心学习课文,借助对课文内容的剖析,领悟作者表现生活、传达感情的技巧,揣摩作者的匠心独运。积累写作素材,我们不仅让学生在课内获得,更重要的是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品位,增长了见识,又积累了写作素材。
(二)给学生自由写作的空间,培养思辨精神,构建自我精神世界
刘勰在《文心雕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