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援国法律体系框架下援外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适用实践r——以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修复项目为例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sw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修复项目作为中国政府援助尼泊尔震后重建重点项目之一,在尼泊尔文化遗产分级管理体系下,遵循国际公认文物保护理念,尊重当地的传统做法和工艺,在可行性考察、立项、勘察设计、施工、调查研究及计划开展的遗产监测各个环节,都尊重和遵守受援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必要时应用中国管理方式,以最大限度保留历史信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探寻受援国文化遗产保护制度适用的共性、特性,有助于在对外援助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纳入符合文化遗产工作特点和规律的相关措施,进一步提升援助效果,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发展中贡献中国智慧.
其他文献
位于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的九层神庙建筑群,是马拉王朝晚期风格的纽瓦丽宫殿建筑,其装饰系统映射出王朝更迭的时代特征.斜撑作为九层神庙建筑群最精美的木构件之一,是解读
希瓦古城地处中亚地区阿姆河下游,受中亚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地下水对古城的文化遗迹产生了多种不利影响,如地基不均匀沉降、建筑结构开裂、建筑材料残损等.
肯尼亚、柬埔寨等国家在特殊人文社会环境背景下存在一些文物古迹保护中的特殊现象,在古迹遗址保护和展示利用涉及的土地管理、遗产归属等方面具有一定特色.肯尼亚文物古迹保
吴哥古迹的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可追溯到19世纪后半叶,回顾其百年历程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持续发展期、停滞恢复期、繁荣期五个时期.从最初以单纯的寻宝为目的的发掘、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