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心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时间对2013年1-6月的325例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流程护理;将2013年6-12月的376例患者的采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成立心梗急救小组实施一体化救治;开启急救绿色通道;与手术室病房护士做好病情的密切交接;给患者实施无缝隙一体化的优质护理。结果:优化组抢救成功率医生及患者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1);优化组平均接诊分诊评估心电监护静脉采血静脉用药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实施优化护理流程抢救,可增强护理工作的科学性条理性,提高抢救效率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流程;优化;抢救
近年数据显示,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工作压力的加大,其发病率不断增高,发病年龄也有年轻化的趋势,为急诊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方法,该治疗方法可以早期实施对心肌的再灌注,对于挽救心肌和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1]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建议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Door to balloon,D2B)应控制在90 min之内[2][3]以往的急救模式注重对患者的急救处理如抢救生命,对症处理,患者转运等而对患者的一体化救治及转诊流程中的无缝隙交接不够重视可能延误患者的救治时间增加转诊中意外事件的发生为了更好地配合抢救工作,对心梗的急救护理模式进行改良对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无缝隙急救护理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持续剧烈胸痛>30 min,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相邻2个或2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 0.1 mV;心肌损伤标记物:急诊可急查TNI、BNP20分钟可出报告结果,其值异常升高(注:符合前两项条件时,可先按STEMI处理,避免因为等待心肌标志物检测的结果而延误PCI治疗的时间)
1.2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由急诊接诊持续剧烈胸痛> 30 min,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相邻2个或2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转送入我院导管室或心血管内科:使用计算机随机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对照组患者87例,男女比例为49:38,年龄最大为76岁,最小为47岁,平均为(66.93±5.29)岁;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13例,合并高血脂9例,合并糖尿病5例,有吸烟史23例 实验组患者88例,男女比例为51:37,年龄最大为79岁,最小为52岁,平均为(67.53 ± 5.15)岁;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15例,合并高血脂8例,合并糖尿病6例,有吸烟史25例 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性别比 平均年龄 合并症等差异使用统计学处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由接诊护士按常规急救护理原则进行治疗护理,开放静脉通路吸氧监护,积极配合医生做心电图采血做相关的生化出凝血时间以及心肌受损标志物的检查,遵医嘱止痛以及抗凝药物的使用,急救原则抢救生命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对症处理由支助人员和护士转运至心血管内科做进一步的处理。观察组采用优化无缝隙急救护理实验组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
1.2.2 观察组采用优化无缝隙急救护理
1.2.2.1 组织管理 成立急诊科护士5人及护士长1人的急救小组团队,均接受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知识和技能培训,设置5组,实行8h连续不间断工作制,团队由护士长统一指挥发挥各专科互相协调的功能,给予患者一体化救治。
1.2.2.2 建立绿色通道联合处理 与120急救中心建立联系,120接诊病人后初步判断病人情况,将病人的病情基本情况电话通知急诊科,使医师和护士在病人到达之前做好各项准备[4],接诊病人由急诊科医生做出初步判断,护理急救小组各司其职给病人做心电图,吸氧,心电监护,在其左手,给予浅静脉置管,建立静脉通路,采血检查TNI,BNP(可在20分钟内出报告结果)电解质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糖等,遵医嘱扩管镇痛等对症药物的应用,通知心血管内科医生急会诊,会诊医生在5分钟内到达(我科建立有急会诊登记本记录有通知医生时间、通知责任人、医生达到时间和医生签名),由心血管科医生病人家属做术前谈话及签知情同意书,于此同时由护理组长电话通知心导管室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由医生护士全程陪护实施转运,转运途中备齐抢救用物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与导管室病房护士做好病情交接安全地转运患者。
1.2.2.3 总结改良急救护理路径,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学习,扩展服务内容优化护理服务 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学习优质护理服务内涵积极改善拓展服务的态度和内容,以为病人争取时间和安全为第一任,并指导患者如何在手术中进行配合 密切地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是否有心肌梗死并发症心律失常 休克 心力衰竭等,并判断患者用药后的效果对有恐惧和焦虑的患者,护士要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情绪。
讨论:优化护理流程是根据迈克尔哈默所提出的作业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理论,对现有的常规护理流程进行重新设计重建整合删减,建立流畅的护理服务链[5],而急救质量可以从根本上影响急救患者的转归迅速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6]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的救治越早,患者的获益也就越大使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手术具有较好的效果,优化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给予患者一体化救治稳定了患者及家属情绪减少并发症及意外的发生,让患者能够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完成手术。
综上所述,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PCI救治中效果好,可以缩短治疗和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通过一整套程序化护理,使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护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使护士在急救工作中既有明确的分工,又能密切地合作,做到有序高效地完成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 为患者渡过急性期提供了有力保障,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2):707.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3]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
[4]高吉霞郑钒陈寿权等.医院急诊科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J.医学与社会201023467—69.
[5]柳俊李群芳胡梦含.中法院前急救管理模式比较J.医学与社会200124955—57.
[6]王莉,任凤荣,朱纪芬.基层医院再造优化门急诊护理流程的做法与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725-5726.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流程;优化;抢救
近年数据显示,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工作压力的加大,其发病率不断增高,发病年龄也有年轻化的趋势,为急诊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方法,该治疗方法可以早期实施对心肌的再灌注,对于挽救心肌和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1]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建议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Door to balloon,D2B)应控制在90 min之内[2][3]以往的急救模式注重对患者的急救处理如抢救生命,对症处理,患者转运等而对患者的一体化救治及转诊流程中的无缝隙交接不够重视可能延误患者的救治时间增加转诊中意外事件的发生为了更好地配合抢救工作,对心梗的急救护理模式进行改良对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无缝隙急救护理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持续剧烈胸痛>30 min,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相邻2个或2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 0.1 mV;心肌损伤标记物:急诊可急查TNI、BNP20分钟可出报告结果,其值异常升高(注:符合前两项条件时,可先按STEMI处理,避免因为等待心肌标志物检测的结果而延误PCI治疗的时间)
1.2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由急诊接诊持续剧烈胸痛> 30 min,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相邻2个或2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转送入我院导管室或心血管内科:使用计算机随机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对照组患者87例,男女比例为49:38,年龄最大为76岁,最小为47岁,平均为(66.93±5.29)岁;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13例,合并高血脂9例,合并糖尿病5例,有吸烟史23例 实验组患者88例,男女比例为51:37,年龄最大为79岁,最小为52岁,平均为(67.53 ± 5.15)岁;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15例,合并高血脂8例,合并糖尿病6例,有吸烟史25例 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性别比 平均年龄 合并症等差异使用统计学处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由接诊护士按常规急救护理原则进行治疗护理,开放静脉通路吸氧监护,积极配合医生做心电图采血做相关的生化出凝血时间以及心肌受损标志物的检查,遵医嘱止痛以及抗凝药物的使用,急救原则抢救生命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对症处理由支助人员和护士转运至心血管内科做进一步的处理。观察组采用优化无缝隙急救护理实验组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
1.2.2 观察组采用优化无缝隙急救护理
1.2.2.1 组织管理 成立急诊科护士5人及护士长1人的急救小组团队,均接受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知识和技能培训,设置5组,实行8h连续不间断工作制,团队由护士长统一指挥发挥各专科互相协调的功能,给予患者一体化救治。
1.2.2.2 建立绿色通道联合处理 与120急救中心建立联系,120接诊病人后初步判断病人情况,将病人的病情基本情况电话通知急诊科,使医师和护士在病人到达之前做好各项准备[4],接诊病人由急诊科医生做出初步判断,护理急救小组各司其职给病人做心电图,吸氧,心电监护,在其左手,给予浅静脉置管,建立静脉通路,采血检查TNI,BNP(可在20分钟内出报告结果)电解质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糖等,遵医嘱扩管镇痛等对症药物的应用,通知心血管内科医生急会诊,会诊医生在5分钟内到达(我科建立有急会诊登记本记录有通知医生时间、通知责任人、医生达到时间和医生签名),由心血管科医生病人家属做术前谈话及签知情同意书,于此同时由护理组长电话通知心导管室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由医生护士全程陪护实施转运,转运途中备齐抢救用物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与导管室病房护士做好病情交接安全地转运患者。
1.2.2.3 总结改良急救护理路径,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学习,扩展服务内容优化护理服务 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学习优质护理服务内涵积极改善拓展服务的态度和内容,以为病人争取时间和安全为第一任,并指导患者如何在手术中进行配合 密切地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是否有心肌梗死并发症心律失常 休克 心力衰竭等,并判断患者用药后的效果对有恐惧和焦虑的患者,护士要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情绪。
讨论:优化护理流程是根据迈克尔哈默所提出的作业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理论,对现有的常规护理流程进行重新设计重建整合删减,建立流畅的护理服务链[5],而急救质量可以从根本上影响急救患者的转归迅速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6]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的救治越早,患者的获益也就越大使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手术具有较好的效果,优化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给予患者一体化救治稳定了患者及家属情绪减少并发症及意外的发生,让患者能够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完成手术。
综上所述,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PCI救治中效果好,可以缩短治疗和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通过一整套程序化护理,使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护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使护士在急救工作中既有明确的分工,又能密切地合作,做到有序高效地完成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 为患者渡过急性期提供了有力保障,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2):707.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3]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
[4]高吉霞郑钒陈寿权等.医院急诊科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J.医学与社会201023467—69.
[5]柳俊李群芳胡梦含.中法院前急救管理模式比较J.医学与社会200124955—57.
[6]王莉,任凤荣,朱纪芬.基层医院再造优化门急诊护理流程的做法与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725-5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