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西方互文性理论的历史背景和定义做了具体的介绍。分别考察了以克里斯蒂娃和巴特为代表的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发展,详细介绍了互文性的文学理论特征以及互文性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在文学研究方面与传统文学研究理论方法的差异。
[关键词]互文性 文本理论 文学批评
中图分类号:I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2-0214-01
“互文性”的英文为“intertextuality",源于拉丁文“intertexto",前缀“inter'’的意思为互相的、彼此之间的;后缀 “texto"本意为织物、编织品。因此,该词的原意即为纺织时线与线的交织与混合。另外,从文本理论上分析,“互文”说明了不确定和不固定,某一文本可与其它任何现有的文本构成互文关系;“性”是某物确定、固定的特征,而“互文性”这一说法就是把这两种互为矛盾的性质组合在一起。这样,有人把“互文性”译为“文本间性”、“跨文本性”或者“文本互涉”,我们就较容易理解了。
以质疑原创性和作者权威为出发点的互文性概念,其本身的“著作权”问题却是少见地无可争议,几乎人人都承认它的发明者是法国批评家克里斯特瓦。“互文性”这一术语最早由克里斯蒂娃在《符号学:解析符号学》一书中提出,在随后的《小说文本:转换式言语解构的符号学方法》中,以一章的篇幅详细论述了“互文性”概念的内涵。而在《受限的文本》中,克里斯蒂娃给“互文性”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她这样写道:“文本是由许多文本的排列和置换,具有一种互文性:一部文本的空间里,取自其它文本的若干部分相互交汇与中和”。1966—1968年间,克里斯特瓦先后在《巴赫金,词语、对话和小说》、《封闭的文本》和《文本的结构化问题》这三篇论文中使用了一个由她自己根据几个最常用的法语词缀和词根拼合而成的新词——互文性(intertextualite)。这三篇论文是互文性概念的原始出处。其中第一篇文章尤其为学术界所熟悉,因为它在提出互文性理论的同时,也首次向西方批评界介绍了俄国文论家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按照托多罗夫的说法,“互文性”一词其实就是巴赫金“对话主义”的法文翻版。不过,正如克里斯特瓦本人后来所承认的那样,她发表这篇论文,并不仅仅是为了介绍巴赫金,而是为了“从中抽取出一个与当前最先进的理论研究相吻合的内核”,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法国的“尖端研究”。她所说的“尖端研究”指的是围绕着《如是》杂志和“如是”理论研究小组而展开的文学探索。“如是”小组对传统文学观的批判主要针对以理性主体为中心的作者、意义、真理、创作意图等概念而展开。在主体批判的基础上,他们反对结构主义的封闭的作品观和研究方法。结构主义把文本设想成一个自足的语言实体,意义只存在于语言的封闭结构内部的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中。“如是”小组的理论家们则认为,写作产生出文本或话语,文本或话语不是语言学家所研究的“结构”,不能单纯地用语言学来把握,还应该借助其他人文科学的方法。这种反对结构的思想也意味着对“代码”、“系统”之类的结构主义基本概念的批判。
克里斯蒂娃对互文性本体論意义特别关注,互文性的其它一些特征由她的导师罗兰·巴特进一步发挥,并提出一些重要见解,使互文性理论发展成为较成熟的理论形态。罗兰·巴特的互文性理论与克里斯蒂娃的有所不同,他将互文性的研究重心偏向读者的一边“作家”、“可读文本”、“可写文本”是他互文性理论研究的三部曲。巴特用了很长的篇幅来介绍克里斯特瓦的互文性概念和建立在这一概念上的文本理论,非常明确地把具有互文性特征的“文本”作为一个有特殊理论意图的新概念提出来,使它区别于传统文人所推崇的“文章”或语言学家所研究的“语篇”。对照克里斯特瓦的相关论文和巴尔特的这个词条,我们可以确认,该词条所说的“文本理论”基本上是对克里斯特瓦的文本生产观的转述和梳理,巴尔特显然也认同这种思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它的酝酿过程。这种并非巴尔特本人原创的理论,经过他富有魅力的文笔的提炼和点化,变得比较容易消化,尽管其中的内容依然相当高深。
“互文性”在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转型之时问世。作为转型时的一种文本理论,他连接起西方20世纪前后两个时期的文本理论。互文性理论引入文学批评,突破了结构主义方法的局限,将历时性研究纳入文学研究,把社会历史、意识形态、他人话语等诸多外部因素当作文本重新纳入文学研究的视野,把文本看作是一个自身包含多种声音的意指过程,以此质疑文本的同一性,自足性和原创性。
互文性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理论,它本身涵盖了许多重大的文学问题,如:文学的意指作用问题、意义生产过程问题、阅读与感知模式问题、文本结构母体与变体问题、文学的来源及其影响问题、文学修辞性问题、文学与批评关系问题、本间关系问题、文学史研究模式问题、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关系问题、艺术文学与文化和历史关系问题等,层面十分广阔,事实上已成为当代文学理论中内涵最为复杂的范畴之一,其涉及的“互文性”概念为当代西方主要批评理论所广泛运用,与它本身的包容性恐怕不无关系。
当我们以互文性理论同传统文学研究作比较时,其差异自然凸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文学研究强调原文本或前文本是意义的来源;互文性理论则重视文本间的相互指涉,传统的来源一影响研究侧重历时性的展开,互文性理论更看重文本意义的共时性展开,并在此基础上有效的弥合了共时和历时的界限。其次,传统文学研究中,总是存在所谓的主体性因素,其主体因素的权威性清晰可见,形成了文学的不平等对话和交流,而互文性理论着重强调的是一种各因素相互的作用,在作用过程中,不分先后,求同存异,促进了意义增值。再次,传统文学研究相信文本有终极意义而批评也能获得最终的求解;互文性理论则否认文本存在终极意义,强调文本意义的不可知性或流动性,从而更重视批评的过程而不是结果。第四,传统文学研究以封闭的作者和文本为研究中心,而互文性理论中,强调文本流动性并强调读者与批评的作用,而且注重作者与读者双重的身份和姿态转换。最后,互文性理论突破了传统文学研究封闭的研究模式,把文学纳入到与非文学话语、代码或文化符号相关联的整合研究中,大大拓展了文学研究的范围,形成一种开放性的研究视野。总之,互文性理论突出地强调文本内容之间与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将文本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加以审视,突出了文本与文化表意实践之间的关系,极大限度地解放了文学研究的视野,这是互文性理论最具特色和最富贡献的一面。
在中国今后的文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文性这种工具,将它的优点发扬光大。同时,我们的文学理论构建体系中,正需要互文性这种理论的补充和丰富。
[关键词]互文性 文本理论 文学批评
中图分类号:I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2-0214-01
“互文性”的英文为“intertextuality",源于拉丁文“intertexto",前缀“inter'’的意思为互相的、彼此之间的;后缀 “texto"本意为织物、编织品。因此,该词的原意即为纺织时线与线的交织与混合。另外,从文本理论上分析,“互文”说明了不确定和不固定,某一文本可与其它任何现有的文本构成互文关系;“性”是某物确定、固定的特征,而“互文性”这一说法就是把这两种互为矛盾的性质组合在一起。这样,有人把“互文性”译为“文本间性”、“跨文本性”或者“文本互涉”,我们就较容易理解了。
以质疑原创性和作者权威为出发点的互文性概念,其本身的“著作权”问题却是少见地无可争议,几乎人人都承认它的发明者是法国批评家克里斯特瓦。“互文性”这一术语最早由克里斯蒂娃在《符号学:解析符号学》一书中提出,在随后的《小说文本:转换式言语解构的符号学方法》中,以一章的篇幅详细论述了“互文性”概念的内涵。而在《受限的文本》中,克里斯蒂娃给“互文性”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她这样写道:“文本是由许多文本的排列和置换,具有一种互文性:一部文本的空间里,取自其它文本的若干部分相互交汇与中和”。1966—1968年间,克里斯特瓦先后在《巴赫金,词语、对话和小说》、《封闭的文本》和《文本的结构化问题》这三篇论文中使用了一个由她自己根据几个最常用的法语词缀和词根拼合而成的新词——互文性(intertextualite)。这三篇论文是互文性概念的原始出处。其中第一篇文章尤其为学术界所熟悉,因为它在提出互文性理论的同时,也首次向西方批评界介绍了俄国文论家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按照托多罗夫的说法,“互文性”一词其实就是巴赫金“对话主义”的法文翻版。不过,正如克里斯特瓦本人后来所承认的那样,她发表这篇论文,并不仅仅是为了介绍巴赫金,而是为了“从中抽取出一个与当前最先进的理论研究相吻合的内核”,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法国的“尖端研究”。她所说的“尖端研究”指的是围绕着《如是》杂志和“如是”理论研究小组而展开的文学探索。“如是”小组对传统文学观的批判主要针对以理性主体为中心的作者、意义、真理、创作意图等概念而展开。在主体批判的基础上,他们反对结构主义的封闭的作品观和研究方法。结构主义把文本设想成一个自足的语言实体,意义只存在于语言的封闭结构内部的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中。“如是”小组的理论家们则认为,写作产生出文本或话语,文本或话语不是语言学家所研究的“结构”,不能单纯地用语言学来把握,还应该借助其他人文科学的方法。这种反对结构的思想也意味着对“代码”、“系统”之类的结构主义基本概念的批判。
克里斯蒂娃对互文性本体論意义特别关注,互文性的其它一些特征由她的导师罗兰·巴特进一步发挥,并提出一些重要见解,使互文性理论发展成为较成熟的理论形态。罗兰·巴特的互文性理论与克里斯蒂娃的有所不同,他将互文性的研究重心偏向读者的一边“作家”、“可读文本”、“可写文本”是他互文性理论研究的三部曲。巴特用了很长的篇幅来介绍克里斯特瓦的互文性概念和建立在这一概念上的文本理论,非常明确地把具有互文性特征的“文本”作为一个有特殊理论意图的新概念提出来,使它区别于传统文人所推崇的“文章”或语言学家所研究的“语篇”。对照克里斯特瓦的相关论文和巴尔特的这个词条,我们可以确认,该词条所说的“文本理论”基本上是对克里斯特瓦的文本生产观的转述和梳理,巴尔特显然也认同这种思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它的酝酿过程。这种并非巴尔特本人原创的理论,经过他富有魅力的文笔的提炼和点化,变得比较容易消化,尽管其中的内容依然相当高深。
“互文性”在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转型之时问世。作为转型时的一种文本理论,他连接起西方20世纪前后两个时期的文本理论。互文性理论引入文学批评,突破了结构主义方法的局限,将历时性研究纳入文学研究,把社会历史、意识形态、他人话语等诸多外部因素当作文本重新纳入文学研究的视野,把文本看作是一个自身包含多种声音的意指过程,以此质疑文本的同一性,自足性和原创性。
互文性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理论,它本身涵盖了许多重大的文学问题,如:文学的意指作用问题、意义生产过程问题、阅读与感知模式问题、文本结构母体与变体问题、文学的来源及其影响问题、文学修辞性问题、文学与批评关系问题、本间关系问题、文学史研究模式问题、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关系问题、艺术文学与文化和历史关系问题等,层面十分广阔,事实上已成为当代文学理论中内涵最为复杂的范畴之一,其涉及的“互文性”概念为当代西方主要批评理论所广泛运用,与它本身的包容性恐怕不无关系。
当我们以互文性理论同传统文学研究作比较时,其差异自然凸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文学研究强调原文本或前文本是意义的来源;互文性理论则重视文本间的相互指涉,传统的来源一影响研究侧重历时性的展开,互文性理论更看重文本意义的共时性展开,并在此基础上有效的弥合了共时和历时的界限。其次,传统文学研究中,总是存在所谓的主体性因素,其主体因素的权威性清晰可见,形成了文学的不平等对话和交流,而互文性理论着重强调的是一种各因素相互的作用,在作用过程中,不分先后,求同存异,促进了意义增值。再次,传统文学研究相信文本有终极意义而批评也能获得最终的求解;互文性理论则否认文本存在终极意义,强调文本意义的不可知性或流动性,从而更重视批评的过程而不是结果。第四,传统文学研究以封闭的作者和文本为研究中心,而互文性理论中,强调文本流动性并强调读者与批评的作用,而且注重作者与读者双重的身份和姿态转换。最后,互文性理论突破了传统文学研究封闭的研究模式,把文学纳入到与非文学话语、代码或文化符号相关联的整合研究中,大大拓展了文学研究的范围,形成一种开放性的研究视野。总之,互文性理论突出地强调文本内容之间与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将文本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加以审视,突出了文本与文化表意实践之间的关系,极大限度地解放了文学研究的视野,这是互文性理论最具特色和最富贡献的一面。
在中国今后的文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文性这种工具,将它的优点发扬光大。同时,我们的文学理论构建体系中,正需要互文性这种理论的补充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