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园林植被布局方法研究

来源 :中华民居·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FWF1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城市化脚步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追求低碳生活、绿色生活。园林的建设是构建绿色生活的一个主要的体现方面,更多的植被来为我们提供氧气,能让我们在林立的建筑物之中享受清新的空气,能让我们缓解压力、放松心情。但在园林建设过程中的植被布局情况上并不是那么的乐观,存在着选材的盲目性,分布位置的单一性和实用性不强等不合理现象。以下就自己的观点就园林建设中植被分布方法提出一点自己的见解,希望能为园林建设工作者提供一点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植物选择;位置分布;相衬作用;多样性
  前言:
  园林建设工作中,除了需要大型树木来对其视觉效果来进项修饰,还需要草坪、小型的灌木来对整体效果进行修饰补充。园林是一个艺术形式,加入流水、潭水、凉亭、石头、小桥等,经过艺术的加工后,将大自然的山光水色生动的反映于一园之中。园林的主要作用是供人们欣赏、休闲、游憩,植被的和谐搭不仅配构建园林的不同风格和类型,还能对植被进行防病、防虫、灌溉等更好的保护,充分发挥各种植被的作用。对园林的优化方面存在很大意义,必须加大对植被布局合理性的重视。
  一、对植被适应性的了解
  (一)植被对光照条件的不同需求
  园林的设计规划阶段就要对植被进行很好的了解,植被的生存和生长与各自的固有属性密不可分,要尊重植被在环境中长期的适应而形成的固有属性。首先是光照条件,每种植被对光照的需求情况是不一样的。把植被分为阴性植被、阳性植被和中性植被三大类。阳性植被每天都需要很多的光照,需要在完全光照的条件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不能忍受些许的庇荫;而阴性植物刚好跟阳性植被相对立,在遮荫条件下才能正常的生长,不能暴露在强烈的直射光线之下,但也不是说阴性植被就不需要阳光了,大约百分之七十的遮荫条件为宜;中性植被对光的需求量介于阴性植被和阳性植被之间。在园林设计的时候,可以规划在高处或者上层种上阳性植被,中层种植中性植被,下层种植银杏植被和草皮,既起到了相互补充、相互辅衬的作用,又充分、合理的利用了土地资源,整体性效果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二)遵守植被对气温的适应性原则
  不同植被的生长需要不同的气温条件。比如为我国的寒带的东北地区,海拔均在1100m之下, 最高海拔1529m,年均温-2℃到6-7℃之间, 极端低温-50℃,无霜期90-110天, 气候寒冷干燥。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只能存在以针叶林为主的植被。有大面积的樟子松、落叶松林,还有少量以白桦、白杨和山杨为主的阔叶林。为亚寒带的华北地区,气候特点是冬季严寒晴燥, 夏季酷热多雨,年平均气温7.5-15.2℃, 仍以针叶林植被为主。西南区的以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为主地区,资源丰富,植被种类繁多, 针叶树以马尾松、杉木为主,阔叶树以樟科、木兰科、山茶科等种类为主。青藏高原区年平均温度由于海拔较高,年平均温度在0-8℃, 主要树种有长苞冷杉、西藏红杉、华山松、高山乔松、丽江云杉等,阔叶林以高山栎、柳属,、杨属、桦属等为主。不同地区的园林建设需要选择不同的植被,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是最佳的选择。
  (三)植被对水分的不同需求
  不同植被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同,在园林规划时就应该考虑到这个问题,在同一区域内选择水分需求相差不大的植被品种,便于以后的灌溉工作,规划出合理适应的排水系统。旱类植被如白杨、红柳等不适宜与水柳等种植在一起。对于旱类植被来说,过多的水分会影响到自身的生长发育情况,而且过多的水分会使植被根部空气减少,缺氧时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会损伤根部,很容易造成植株窒息而死亡。植被布局时应该做好这些方面的考虑和规划,以免事后造成植被的死亡或者管理不便问题。
  (四)不同植被对土质的要求也不一样
  植被对土壤的需求条件也不相同,土壤性质分为酸性土壤、碱性土壤、中性土壤三类,即使可以通过后天的人为操作来改变土壤性质,但从经济化角度去看,能适应原始的土壤性质是最好的。例如银杏、雪松等植被适宜种植在弱碱性土壤当中,月季、梨树、火炬树、柏树等适宜种植在碱性土壤中,李树、桔树、柚树等适宜种植在碱性土壤中。选择错了土壤的类型会造成植被生长不良,严重者则会造成植被的死亡,造成巨大的损失。
  二、实用性和视觉效果相互兼顾
  植被的搭配不仅要考虑到视觉上的效果,更应该注重实用性。许多地区的园林建设为了吸引人的目光,建设形象化的工程项目,盲目的选择珍贵树种,银杏、水杉等,在运输过程中就面对着很多的问题,还有话费很多人力。财力在后期的养护工作中,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植被只是一个载体,在为我们提供清新空气的同时,展现出其和谐性、科学性、艺术性,不能背离了其“绿色”的理念。在热带地区,园林植被应该多种植阔叶林植被,以能为人们遮荫纳凉为主;在市区中心地带、人流量大、人们活动频繁的区域多种植松科、樟科等香型树木,能分泌出杀灭湿热空气中的一些病原体的物质,提高空气质量,湿空气更加清新怡人。
  三、避免植被的单一性,重视生态平衡
  不能成片的种植相同品种的植被,虽然这样便于管理,但存在的隐患很多。首先是同种植被对光的需求相同,竞争力也就比较大,对刚开始就弱小的植株生长不利;其次,同种植被患病、早虫害等客观条件相同,对病源的扩散、害虫的快速繁衍提供了便利条件。这就更加迫切的需要使园林植被体现出多样性,和谐的发展。混交林就是物种多元化的体现,不仅对空间进行了更好的利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质量,是土壤内氮肥含量、有机质等增多。植株之间的的相互传播花粉、形状相互影响等也能选拔出性状优良的植株,有利于提高园林制备的防御能力。
  四、但将人文理念融入其中,让园林植被与人和谐共存
  城市园林建设的最高目标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适当的融入人文理念,能更加具体的展现出园林的灵性的内在美。人站在主导地位,应该建设处适应自己口味的园林布局,融合丰富的茶文化、酒文化、花文化、竹文化等各个方面,展现出不同的寓意的所要表达的思想。例如贵州省的茶树文化开发有限公司的成立,以研究茶树的历史文化、培育茶树母本园等,研究古茶树的蕴意,把园林的建设提升到文化领域的范畴。把生产过程加入到这样的一个氛围里,从生产到出售都经过这样的一道道包装,身价自然也就涨上去了。这个例子充分展现了贵州的茶文化,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继而的人们经过更加深入的研究,丰富文化的内容,通过合理的安排布置,将园林的文化美誉韵律美充分体现了出来,让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植被,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让园林的文化价值、实用价值、生态价值得到很好的体现,让人们的审美和精神力量的融合,对园林建设意义深远。
  五、结语
  园林设计布局规划越来越重要,需要我们培养专业的人才去适应此类产业性工作,做出更加全面、专业的工作贡献。也需要园林建设工作者的不斷努力,了解、学习园林布局规划的各方面知识来适应自己的工作,使自身能力不断的提高。园林设计规划不能墨守成规,积极主动的发挥创造性思维,综合各种环境、生物因素,合理安排布置,建设出高质量、舒适安全、陶冶身心、放松心情的园林,积极响应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处理好人与植被、植被与植被、植被与环境等多方面的关系,以相互和谐的融合为佳。鼓励园林工作人员对相应的建筑、文化、管理、社会学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了解,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园林建设。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要让工作人员团结起来,组成一个团队,提出各自的见解,为园林建设筹谋划策。分工合作,抓住细节方面,综合的横向发展,最后综合起来就是一件近乎于完美的园林艺术品。园林观赏性和实用型、艺术性的相互融合适应,将更多的人文理念融合到园林建设当中,尽可能合理安排园林植被的布局,建设好园林绿化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正静.探究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寄解决对策[J].中小型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7(12):33-37.
  [2] 孙英,高光林.我国园林设计的不足与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0,3(11):10-14.
  [3]陈柏华.混交林营造的关键技术[J].湖南林业.2009,3(11):10-19.
其他文献
胜利油田长堤地区属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长堤潜山披覆构造,受沉积构造及油藏高度控制,该区储层开发后油水同出,且油层电性特征不明显,表现为低阻油层特征,储层测井评价难度较大。应
高脂血症是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呈直线上升趋势,它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为了进一步明确其病因、发病机制,控制、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及合理用
党建工作是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持,企业凝聚力是维护员工和企业根本利益的利器。新时期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要想把员工很好的团结在党的周围,保证员工队伍的和
期刊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们的环境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园林作为人们休憩的地方,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但目前,我国园林绿化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既影响了园林绿化的效果,也阻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下文就结合工作实际对园林绿化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园林绿化 工程管理 问题 措施  前言  园林绿化工程管理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安全环保工作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安全环保问题是企业生产活动中不可回避、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东北石油局(分公司)深刻吸取“11?22”事故教训,强化”从严管理”,增强广大干部职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