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个新品种亮相黄瓜学术研讨会

来源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_ji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黄瓜生产大国,黄瓜栽培历史超过2000年,栽培面积约占世界黄瓜栽培面积的60%,规模和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黄瓜都有哪些新品种,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黄瓜,如何让黄瓜产业再上一个台阶?
   10月13~14日,由中国园艺学会黄瓜分会主办、南京农业大学承办的第八届中国园艺学会黄瓜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活动在南京农业大学举办。来自全国40多家高校、农科院的300多位專家,就黄瓜遗传育种、栽培、生产等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同期举行的展示观摩活动中,37家国内育种单位提交了68个黄瓜新品种(组合),涵盖中国黄瓜主要生态型,展示了中国黄瓜育种科研工作。
  近20年来,随着中国设施园艺的发展,保护地黄瓜发展势头迅猛,黄瓜设施栽培面积约占42%,其中大棚面积约为23%、节能日光温室面积约为17%、玻璃日光温室面积约为2%。从秧苗培育到果实成熟,短则90d,长则120d,如今人们随时都可以品尝到新鲜黄瓜。
  育种方面,1998年,中国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取得了黄瓜种间杂交的突破,2009年完成了黄瓜基因组测序计划,为黄瓜遗传基础拓宽和重要基因发掘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近年来,由于遗传基础狭窄,黄瓜育种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种质资源的贫乏也极大地限制了重要性
  状遗传机制及优异基因的发掘克隆。因此,建立快速有效的黄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体系,发掘优异基因,是促进黄瓜遗传育种发展的关键环节。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钱春桃介绍,21世纪中国黄瓜遗传育种更需要注重品质育种和抗逆性育种。“特异优良种质资源的缺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把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和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应用到黄瓜育种工作中,以促进黄瓜育种研究高层次多样化发展。”钱春桃说。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陈劲枫及团队从1989年开始,以远缘杂交和细胞工程技术为主要手段,以种质创新和优异基因资源发掘为根本目标,开展了促进黄瓜育种发展的系列研究。
  在种质创新方面,该项目组首次在国际上成功实现了甜瓜属栽培黄瓜与野生酸黄瓜的种间杂交,创制了遗传稳定的异源四倍体新物种,以及异源三倍体和单体异附加系;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黄瓜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优化了培养体系。其培育出的“南水“系列黄瓜新品种目前已在江苏省各地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当前中国黄瓜产业存在着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的问题。黄瓜成片的集约化、规模化种植很少,生产效率不高;农民依据标准生产意识不强,黄瓜连茬、重茬现象普遍,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现象仍然存在,降低了黄瓜的竞争优势;产业一体化经营水平不高,产业组织化程度较低。
  为此,研讨会围绕黄瓜遗传育种、生长发育与生产等主题进行了28场学术大会交流和24个墙报交流,为产业发展贡献智慧。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中,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引下所应该具备的现代教学观:以能力为重点的素质观、以学生为本的人才观,以及教育终
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大学新生数量逐年增加,新生读者的增加给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做好新生服务工作,培养新生的信息意识,提高新生的信息素质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3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 28例和健康对照组28例的静脉血
部分农民调整思路改种茶叶,“这里有较长一段时间不下雨了,茶园土壤有些干燥,影响春茶生长。”今天上午,五指山市水满乡永训村村民王琼香在茶园里给茶树浇水。  记者看到,王琼香的茶园在一个小山坡上,一排排茶树按等高线绕山而上,层次清晰,茶树已经发出嫩芽。虽已是上午9点多,山间仍有少量云雾在飘荡。  而在2年前,这家茶园所在山头还种植着槟榔、芒果以及一些药材等。“水满乡处于五指山脚下,海拔较高,气温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