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超滤技术对洱海沉积物溶解性有机氮(DON)进行分子量分级,探究了DON各组分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洱海沉积物总D
【机 构】
: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202235,41103070), 国家水专项“十二五”课题“洱海湖泊生境改善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2012ZX07105004)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超滤技术对洱海沉积物溶解性有机氮(DON)进行分子量分级,探究了DON各组分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洱海沉积物总DON含量ω(DON)为23.46—61.40 mg·kg-1,平均值为37.19 mg·kg-1,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南部〉北部〉中部的趋势;分子量大于1K Da的大分子组分ω(〉1KDa)占ω(DON)的比例为79.1%—93.0%,即洱海沉积物DON是以大分子为主.沉积物DON各组分的芳香性及腐殖化程度较高,芳香
其他文献
通过土柱模拟实验研究了0#柴油及其饱和水溶液在不同含水率的砂土及壤土中的入渗迁移及残留特征.结果表明,柴油在壤土中的入渗速率小于砂土,且随含水率的增加逐渐减小,而柴油
通过室内土培实验,分析添加赤泥、沸石、油菜秸秆、磷矿粉和生物炭等5种改良剂对矿区土壤As的化学形态和生物可给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As主要以残渣态为主.改良剂对As化学
2017年10月19—22日,杭州一、会议主题:环境科学的创新与跨越发展 近年来,我国环境科学相关学科发展迅速,在化学污染物的检测、环境行为、演变趋势、生态效应、毒理与健康风险
流溪河承担了广州市白云区供水的重任,流域内的地下水作为应急水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生态维持作用.为合理开发利用流溪河流域地下水,了解地下水的形成及其离子的迁移和转
选择太湖梅梁湾的表层沉积物作为实验对象,研究了水动力与表面活性剂协同作用下,双酚A吸附行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当CTM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浓度在1.0倍临界胶束浓度(CMC
以焦作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各工艺单元的进出物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品中甲基汞和溶解态甲基汞含量的测定,初步探讨了甲基汞在污水处理厂物料中的赋存特征和迁移过程.结果发现,污水处
通过批试验研究了针铁矿存在时,左氧氟沙星对大肠杆菌的毒性效应以及吸附态的左氧氟沙星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性条件下存在培养基时,左氧氟沙星在针铁矿上4 h可达
本文利用珀金埃尔默FrontierTM红外光谱仪与SpotlightTM 400红外显微化学成像系统联用,对空气中颗粒污染物中(PM)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该方法不仅可以对颗粒物总体的化学成分进
研究了螯合剂EDTA、草酸( OA)、柠檬酸( CA)以及2,2-联吡啶( BPY)对零价铁( ZVI)活化过硫酸盐( PS)降解对氯苯胺( PCA)的影响;考察了溶液中PCA的降解率、PS消耗量和溶液中的Fe^2+含量对反应
大气、植物间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物(POPs)的交换行为是控制POPs进入食物链,及影响其全球范围内迁移、分布的重要环节.本文着重介绍了大气、植物间POPs交换过程方面的研究现状;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