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国内,农村污水尚未得到很好的处理,排放比较随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保护水环境,这是促进农业生产、打造和谐乡村的前提。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科学治理,有助于缓解农村现行的污水排放窘境,优化生活条件,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本文围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污水处理带来更多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2-0266-02
引言
工农业生产在国内已有迅猛的发展,人数剧增,环境污染加剧,均为巨大的威胁,同时也带来沉痛的恶果。生活污水,可以说是农村地区水环境遭到污染的直接原因。农村人口相对比较分散,人数却相当多。少有地区会对生活污水采取有效的收集或是处理方案。上述,同样也是水环境严重受扰的首要原因。对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作出创新研究,找到和农村生活污水配套的处理技术和方案,这项工作相当迫切[1]。
1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处理的现状和特点
1.1现状:
中国有诸多的农村人口,每日均会排放大容量的生活污水。然而,它的处理率相当低,对环境带来巨大的污染。有数据显示,农村年均排放的生活污水大概有90多亿t,人粪尿年年均达到2.6亿t。长时间以来,资金欠缺以及未注重保护水环境等,使得96%左右的村庄均无排水渠道,也没有任何的污水处理系统。显然,这就破坏了农村现行的生态环境,对地方居民自身的饮用水安全也带来巨大的威胁。既有的污水处理技术尽管可行,不过运行成本和管理要求相对偏高,很难在农村地区进行全面地推广。所以,低耗、成本小的污水處理技术,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农村环境[2]。
1.2农村生活污水特点
(1)水质特点:
农村生活污水,大多是源自炊事、洗涤、沐浴以及厕所冲洗等排放的废水。大致有下列特征:分布比较广,相对分散,多数农村并未设计排放管网;生活污水没有很高的浓度、且水质有较强的波动。不过,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在性质上没有过多的差异。水中大多没有重金属或是毒害物质,氮、磷含量相对较小,有明显的可生化性。厕所、养殖畜禽两处排放出来的污水,其水质相对偏差。不过,经化粪池处理后可用作肥料。
(2)水量特征:
农村居民住的比较分散,没有足够的供水量,排放出来的生活污水相对也偏少。考虑到居民大多有相似的生活规律,其污水排放量在早晨、晚间要比白天多的多。而到了夜间,其排水量相对会减小,或是断流。水量变化系数大,是农村地区比较典型的特征。
2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原则
2.1因地制宜:
生活污水,切不可局限于某种单一的模式。应结合镇村自身的功能、地形地貌以及人口,当地地质或是气候等相关因素。利用技术分析与对比,挑选集中或是分散化的处理措施。同时,需引入科学、恰当的处理技术。例如:针对分布相对聚集的村落,通过统一集中的方式进行处理;而分布相对分开的自然村落,建议选择单独处理。经济水平较高、用地比较少的镇村,建议挑选厌氧+好氧联用的一体化设备。用地面积相对充裕、且气候比较合适的镇村,可以考虑人工湿地或是稳定塘等常见的生态处理技术[3]。
2.2维护管理简便:
在农村,技术水平比较滞后,也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污水处理设施未能有效地投产,也很难进行统筹维护。所以,农村可以挑选维护需求量相对偏小、管理方便的处理技术。
2.3运行费用低廉:
在农村区域,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无需太多的运行成本,也没有足够的经费来源。而城鎮污水处理中,比较普遍的好氧处理技术也大多由于成本高,无法在农村进行大范围地推广。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需考虑生态或是厌氧处理法,降低污水实际的处理能耗。
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探讨
3.1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
净化沼气池技术,属于对生活污水进行分散处理的特殊装置。它将生物厌氧消化+好氧过滤进行统筹,将生物、物理或是化学三种不同的处理结合在一起。通过好氧过滤或是多层次净化,来对污水中掺杂的污染物进行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在厌氧发酵处理后均会释放沼气。污水中,很多有机物均已被去除,可以进行净化。沼气,还可当作是浴室或是家庭常用的炊用能源。厌氧发酵过后,水分可以用于浇灌用水,也可用于景点。农村很多农作物秸秆或是人畜粪便等常见的原料,同样可当作沼气发酵。利用厌氧发酵处理过后的粪便(沼渣或是沼液),磷或是钾的营养成分基本上毫无损失。相反,它们能够转换为活性态养分—农用沼肥,用于取代化肥。根据农村地区的改厨、或是改圈,猪舍以及生活排放的污水能够进行同时处理。沼气池内,经过厌氧发酵可用作农肥。管网对沼液进行收集和净化之后,其水质才能符合国家标准[4]。
3.2土壤地下渗滤处理技术:
土壤地下渗滤处理系统,最早是由日本负责开发,多针对浅层土壤。地下渗滤,即利用毛管浸润以及渗透双重作用,让污水可以从地层渐渐地扩散至周围。经过滤以及沉淀,同时还包含吸附等诸多程序,让污水获得充分地净化。实践得知:滇池附近,选择地下渗滤来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引入间歇配水。水力负荷控制在8cm/d,系统则能够将80%左右的COD予以去除,而NH3-N和TP各自的去除率依次为90%、95%。不少学校纷纷将地下渗滤当作是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比较关键的设施,也有不错的成效。吨水投资大概600~1300元,成本大约是0.18~0.30元/m3。地下渗滤,由于水力负荷相对较小、占地面积比较大等,处理1m3污水占地大多控制为6~8m2。恰当的土层配置,有助于增强系统本身的渗透性能,水力负荷能够上升到40cm/d。
3.3稳定塘处理系统:
稳定塘,即人工修整,铺设了围堤或是防渗层的某种池塘。它引入了水生生物系统,借助生物自身的净化功能,让污水有较好的净化。该种工艺无需太高的基建成本,且费用比较少,没有污泥处理。不过,其有机负荷相对偏低、且占地面积比较大、且气候条件对处理效果有较大的干扰。为改善稳定塘自身的处理能力及其效果,学者们引入了高效藻类塘,借助藻类挥发的氧气,对菌藻共生关系进行有效利用,对污染物作出了科学处理。现阶段,太湖地区构建了高效藻类塘系统,用于对当地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和试验。 3.4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人工湿地,即以污水处理为目的,借助工程手段来对自然湿地系统进行模拟的构筑物。构筑物底端,根据某种特定的坡度来对级配填料进行填充。例如:碎石或是沙子。填料表层土壤中,可以栽种有助于污水特处理、成活率比较突出、且周期相对偏长的水生植物。利用生态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及其水生植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对污染物进行有效去除。人工湿地,有较强的经济性,能够对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净化机理相对繁琐,植被系统对其有很大的帮助。笔者研究发现:太湖地区构建了水稻湿地系统。该系统对氮有不错的去除效果,同时也可以减少化肥的用量以及水源灌溉。
4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对策
4.1把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借助新农村建设的优惠政策,对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生活污水源自不同的方面,应当根据改厕、改厨以及改圈等相关工作,设立相应的处理设施[5]。应当形成科学的政策法规、协调良好的监督管理,引入前沿的水污染综合治理技术,注重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加速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区域的水环境。
4.2合理利用处理后生活污水,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处理过后的生活污水,很多均可就地回用,用于绿地肥料。不仅处理了农村区域的生活污水,同时也能够减少化肥的用量,控制农业成本,幫助农民真正地创收,推动农业的均衡发展。有些省份将沼气作为纽带,构建了生态模式,将种养业之间进行结合,建立起“猪-沼-菜(渔、林果)”为支撑的生物链工程。自此,农民地区的生活和生产能源均做到了生态循环,并有不错的效果。
4.3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农村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
生活污水处理,属于波及面相对偏广的综合工程。应当由地方政府共同引导、携手推进,各地村民也需积极地参与、行动。所以,政府需考虑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状况,借鉴国家扶持或是农民支持等诸多方式,筹集足够的资金,构建多元化投入的良性机制。同时,应当引入农村污水处理配套的优惠政策,如税收或是信贷优惠等,鼓动社会力量以及闲散资金更多的投放到污水处理,让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得到高效地处理。
4.4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建设的规划:
應当参照国外前沿的处理技术,对厌氧或是好氧生物人工处理技术进行有效结合,构建经济水平、地方特点以及自然条件相配套的污水处理工艺或是管理模式。生活污水治理,必须和地方的经济结构优化进行协调,生产绿色的产品。生态治污期间,需利用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确保动植物的正常生长。
5结语
农村经济已有不错的发展,各地消耗的水资源也越来越多,排放的污染物显著加剧。生活污水,上升为农村水环境持续恶化的根本原因。生活污水引起的环境污染,对水源地居民的用水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淡水资源危机。到最后,对人畜生存带来不便。所以,在政府倡导生态文明的现代,对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进行控制、治理,该项工作极为关键。我们应当对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进行改善,创新运用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完善各地的资源化设施。
参考文献
[1]何安吉,黄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及改进设想[J].环境科技,2010,23(3):68-71.
[2]王志强,李黎,罗海霞,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5):2957-2959.
[3]谢礼国,张照清,谭铭卓,等.层次分析法优选三峡库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1(s1):20-22.
[4]程炜,范建伟.我国南方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探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9,27(10):35-37.
[5]童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0).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2-0266-02
引言
工农业生产在国内已有迅猛的发展,人数剧增,环境污染加剧,均为巨大的威胁,同时也带来沉痛的恶果。生活污水,可以说是农村地区水环境遭到污染的直接原因。农村人口相对比较分散,人数却相当多。少有地区会对生活污水采取有效的收集或是处理方案。上述,同样也是水环境严重受扰的首要原因。对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作出创新研究,找到和农村生活污水配套的处理技术和方案,这项工作相当迫切[1]。
1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处理的现状和特点
1.1现状:
中国有诸多的农村人口,每日均会排放大容量的生活污水。然而,它的处理率相当低,对环境带来巨大的污染。有数据显示,农村年均排放的生活污水大概有90多亿t,人粪尿年年均达到2.6亿t。长时间以来,资金欠缺以及未注重保护水环境等,使得96%左右的村庄均无排水渠道,也没有任何的污水处理系统。显然,这就破坏了农村现行的生态环境,对地方居民自身的饮用水安全也带来巨大的威胁。既有的污水处理技术尽管可行,不过运行成本和管理要求相对偏高,很难在农村地区进行全面地推广。所以,低耗、成本小的污水處理技术,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农村环境[2]。
1.2农村生活污水特点
(1)水质特点:
农村生活污水,大多是源自炊事、洗涤、沐浴以及厕所冲洗等排放的废水。大致有下列特征:分布比较广,相对分散,多数农村并未设计排放管网;生活污水没有很高的浓度、且水质有较强的波动。不过,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在性质上没有过多的差异。水中大多没有重金属或是毒害物质,氮、磷含量相对较小,有明显的可生化性。厕所、养殖畜禽两处排放出来的污水,其水质相对偏差。不过,经化粪池处理后可用作肥料。
(2)水量特征:
农村居民住的比较分散,没有足够的供水量,排放出来的生活污水相对也偏少。考虑到居民大多有相似的生活规律,其污水排放量在早晨、晚间要比白天多的多。而到了夜间,其排水量相对会减小,或是断流。水量变化系数大,是农村地区比较典型的特征。
2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原则
2.1因地制宜:
生活污水,切不可局限于某种单一的模式。应结合镇村自身的功能、地形地貌以及人口,当地地质或是气候等相关因素。利用技术分析与对比,挑选集中或是分散化的处理措施。同时,需引入科学、恰当的处理技术。例如:针对分布相对聚集的村落,通过统一集中的方式进行处理;而分布相对分开的自然村落,建议选择单独处理。经济水平较高、用地比较少的镇村,建议挑选厌氧+好氧联用的一体化设备。用地面积相对充裕、且气候比较合适的镇村,可以考虑人工湿地或是稳定塘等常见的生态处理技术[3]。
2.2维护管理简便:
在农村,技术水平比较滞后,也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污水处理设施未能有效地投产,也很难进行统筹维护。所以,农村可以挑选维护需求量相对偏小、管理方便的处理技术。
2.3运行费用低廉:
在农村区域,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无需太多的运行成本,也没有足够的经费来源。而城鎮污水处理中,比较普遍的好氧处理技术也大多由于成本高,无法在农村进行大范围地推广。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需考虑生态或是厌氧处理法,降低污水实际的处理能耗。
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探讨
3.1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
净化沼气池技术,属于对生活污水进行分散处理的特殊装置。它将生物厌氧消化+好氧过滤进行统筹,将生物、物理或是化学三种不同的处理结合在一起。通过好氧过滤或是多层次净化,来对污水中掺杂的污染物进行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在厌氧发酵处理后均会释放沼气。污水中,很多有机物均已被去除,可以进行净化。沼气,还可当作是浴室或是家庭常用的炊用能源。厌氧发酵过后,水分可以用于浇灌用水,也可用于景点。农村很多农作物秸秆或是人畜粪便等常见的原料,同样可当作沼气发酵。利用厌氧发酵处理过后的粪便(沼渣或是沼液),磷或是钾的营养成分基本上毫无损失。相反,它们能够转换为活性态养分—农用沼肥,用于取代化肥。根据农村地区的改厨、或是改圈,猪舍以及生活排放的污水能够进行同时处理。沼气池内,经过厌氧发酵可用作农肥。管网对沼液进行收集和净化之后,其水质才能符合国家标准[4]。
3.2土壤地下渗滤处理技术:
土壤地下渗滤处理系统,最早是由日本负责开发,多针对浅层土壤。地下渗滤,即利用毛管浸润以及渗透双重作用,让污水可以从地层渐渐地扩散至周围。经过滤以及沉淀,同时还包含吸附等诸多程序,让污水获得充分地净化。实践得知:滇池附近,选择地下渗滤来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引入间歇配水。水力负荷控制在8cm/d,系统则能够将80%左右的COD予以去除,而NH3-N和TP各自的去除率依次为90%、95%。不少学校纷纷将地下渗滤当作是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比较关键的设施,也有不错的成效。吨水投资大概600~1300元,成本大约是0.18~0.30元/m3。地下渗滤,由于水力负荷相对较小、占地面积比较大等,处理1m3污水占地大多控制为6~8m2。恰当的土层配置,有助于增强系统本身的渗透性能,水力负荷能够上升到40cm/d。
3.3稳定塘处理系统:
稳定塘,即人工修整,铺设了围堤或是防渗层的某种池塘。它引入了水生生物系统,借助生物自身的净化功能,让污水有较好的净化。该种工艺无需太高的基建成本,且费用比较少,没有污泥处理。不过,其有机负荷相对偏低、且占地面积比较大、且气候条件对处理效果有较大的干扰。为改善稳定塘自身的处理能力及其效果,学者们引入了高效藻类塘,借助藻类挥发的氧气,对菌藻共生关系进行有效利用,对污染物作出了科学处理。现阶段,太湖地区构建了高效藻类塘系统,用于对当地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和试验。 3.4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人工湿地,即以污水处理为目的,借助工程手段来对自然湿地系统进行模拟的构筑物。构筑物底端,根据某种特定的坡度来对级配填料进行填充。例如:碎石或是沙子。填料表层土壤中,可以栽种有助于污水特处理、成活率比较突出、且周期相对偏长的水生植物。利用生态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及其水生植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对污染物进行有效去除。人工湿地,有较强的经济性,能够对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净化机理相对繁琐,植被系统对其有很大的帮助。笔者研究发现:太湖地区构建了水稻湿地系统。该系统对氮有不错的去除效果,同时也可以减少化肥的用量以及水源灌溉。
4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对策
4.1把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借助新农村建设的优惠政策,对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生活污水源自不同的方面,应当根据改厕、改厨以及改圈等相关工作,设立相应的处理设施[5]。应当形成科学的政策法规、协调良好的监督管理,引入前沿的水污染综合治理技术,注重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加速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区域的水环境。
4.2合理利用处理后生活污水,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处理过后的生活污水,很多均可就地回用,用于绿地肥料。不仅处理了农村区域的生活污水,同时也能够减少化肥的用量,控制农业成本,幫助农民真正地创收,推动农业的均衡发展。有些省份将沼气作为纽带,构建了生态模式,将种养业之间进行结合,建立起“猪-沼-菜(渔、林果)”为支撑的生物链工程。自此,农民地区的生活和生产能源均做到了生态循环,并有不错的效果。
4.3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农村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
生活污水处理,属于波及面相对偏广的综合工程。应当由地方政府共同引导、携手推进,各地村民也需积极地参与、行动。所以,政府需考虑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状况,借鉴国家扶持或是农民支持等诸多方式,筹集足够的资金,构建多元化投入的良性机制。同时,应当引入农村污水处理配套的优惠政策,如税收或是信贷优惠等,鼓动社会力量以及闲散资金更多的投放到污水处理,让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得到高效地处理。
4.4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建设的规划:
應当参照国外前沿的处理技术,对厌氧或是好氧生物人工处理技术进行有效结合,构建经济水平、地方特点以及自然条件相配套的污水处理工艺或是管理模式。生活污水治理,必须和地方的经济结构优化进行协调,生产绿色的产品。生态治污期间,需利用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确保动植物的正常生长。
5结语
农村经济已有不错的发展,各地消耗的水资源也越来越多,排放的污染物显著加剧。生活污水,上升为农村水环境持续恶化的根本原因。生活污水引起的环境污染,对水源地居民的用水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淡水资源危机。到最后,对人畜生存带来不便。所以,在政府倡导生态文明的现代,对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进行控制、治理,该项工作极为关键。我们应当对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进行改善,创新运用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完善各地的资源化设施。
参考文献
[1]何安吉,黄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及改进设想[J].环境科技,2010,23(3):68-71.
[2]王志强,李黎,罗海霞,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5):2957-2959.
[3]谢礼国,张照清,谭铭卓,等.层次分析法优选三峡库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1(s1):20-22.
[4]程炜,范建伟.我国南方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探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9,27(10):35-37.
[5]童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