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职學校以职业化培养为目标,开展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并重的职业教育。中职语文教学,应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可是,形象生动、充满哲理、丰富深邃的语文知识却被标准的“应试”性命题搞得支离破碎。要彻底改变这种倾向,就必须深刻领会中职语文学科的内涵,改进评价方法,把语文从单一的“应试”教学中解放出来,建立一套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科学评价体系,从而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评价方法;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0-0116-02
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以职业化培养为目标,以校企结合开展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并重为培养模式。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应注重传统文化熏陶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最终适应社会的需要。这对强调语文工具性来说,无疑更能体现语文这一基础学科的内涵。
所谓的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而课程评价就是指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采取各种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对课程的价值作出判断并寻求改进课程途径的一种活动。传统的评价体系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评价。
学校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就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综合素质评价落实到位,就意味着素质教育实施到位。由于一贯形成的标准化命题的导向作用,语文教育的文化传统教育、情感熏陶、审美鉴赏等作用被淡化,语文课有潜移默化升华思想感情、激励创造思维的作用,并且有提高口语、书面语表达能力的功能,一句话,形象生动、充满哲理、丰富深邃的语文知识被标准的“应试”性命题搞得支离破碎。这与语文素质教育内涵的要求相差甚远。要彻底改变这种倾向,就必须深刻领会语文学科的内涵,改进评价方法,把语文从单一的“应试”教学中解放出来,建立一套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科学评价体系,全面综合地对学生语文素质进行评价,并让评价成为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激励以及对教师教学和实践的促进。
一、对阅读能力的评价,应着重考查学生诵读及鉴赏理解作品的能力,从而培养传统文化审美意识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十九大提出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学校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各领域。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应注重传统文化熏陶,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现阶段,中职语文教材中大部分课文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优秀文学作品,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时代的主流,并且理解了现实生活的本质,心灵也受到民族精神美的洗涤。这些作品形式多样、构思精巧、语言精练、形象优美、想象驰骋、意境引人入胜,为学生审美教育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像《西洲曲》,诗中描写的那种健康的爱情,动人婉转的语言,和谐流畅的音节,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发了学生审美的意识。
因此,对阅读能力评价时,应着重考查学生诵读及鉴赏作品的审美能力。一方面,每个单元背诵课目应逐标逐人过关,考查形式应多样,可通过让学生上台诵读、同座互背、组长登记过关、开展诗词等传统作品朗诵比赛的形式,对学生在课文精彩文段、内容识记程度、诵读技巧等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并作表建档;另一方面,以测试题或文学评论比赛形式对阅读鉴赏、理解审美能力进行考查。测试题目应力求覆盖面大,能力要求层次适当,题目形式新颖。测试意义不在于给学生一个简单的分数,重要的在于诊断教与学的问题,了解学生对优秀作品的审美意识以便及时补救。对于测试可采用测试统计表,了解学生各个目标的通过情况,逐标逐人进行分类归纳总结,而不采用记分的方法。通过单元测试,对单元教学进行全面反馈,为矫正和补救提供依据。在对学生进行矫正帮助时,方法应灵活多样,运用视听手段矫正,切忌重复原来简单答案的做法,要特别注意了解差生的心理特点,创造性地运用多种达标矫正的方法帮助他们达标。
二、对听说能力的评价,把课堂提问和讨论作为考查内容,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课堂上,教师一方面根据布置学生预习内容或讲授过的内
容设置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要求学生把预习认知和所学的知识
通过回答表达出来,即席发言,以达到检查知识或巩固知识的目的。教师根据提问结果考核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对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成若干等级列入学生平时成绩考核表,作为成绩总评的依据。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并以小组呈现讨论结果来评价小组成员的合作效果,分等级进行评价,列入学生平时成绩考核表,也作为成绩总评的依据。由于分组讨论,全体学生都要求参加活动,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情绪,培养学生钻研问题的能力和合作能力,符合素质教育需要。
课外,可开展古诗文诵读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活动,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评价,同样分等级列入学生平时成绩考核表,也作为成绩总评的依据。
三、对写作能力的评价,应以学生实际生活和时代需要为依据,从而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中职语文教材结构将阅读与写作和口语交际分编,写作、口语交际被摆在与阅读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对写作能力的评价、考查、命题应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需要为依据。写作方面,应多训练写调查报告、课题研究计划总结、传记、读后感、科技说明文、日常应用文书包括网络软文等实用文,以等级作为学生写作能力的评价。
中职学生应重视课外调查研究,可以从课堂上、活动中、习作里对学生写作、口语交际方面的能力以及调查研究能力进行全面评价。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开展一些有意义的闲暇活动作为一种教育途径,其作用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指导中职生闲暇时间进行社会调查、课题研究,是培养中职学生了解社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需要,也是帮助中职学生积极实践、完成综合实践课程的需要,更是培养中职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机。中职生闲暇时间进行社会调查、课题研究,是比较复杂而艰巨的活动,教师要教给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更好地制定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控制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应对课题研究的管理风险,确保有效沟通,从而让学生顺利完成课题研究,并以学生阶段性的调查报告和课题研究成果报告评分等级来评价学生的调查能力、研究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
例如,指导学生对《关于食用含瘦肉精猪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这个课题研究时,让学生通过查询、实地访谈、实验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并要求学生撰写课题计划书、理论研究报告、实验报告、综合研究成果报告、心得体会等,最后教师对这些作业分等级进行评价,有效考评学生的各种能力。
另外,学生的课外读书笔记也作为学习语文考核内容的一个部分依据。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读书笔记检查,并以一定等级进行评价。教师要及时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学生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广泛了,语文的素养就会从整体上提高了。
另外,书写质量也作为评价内容,这要求学生认真规范地写好汉字,训练学生的书写笔法,培养中职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表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评价每个学生语文能力的需要。考核表的评价内容大致包括:(1)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的考核;(2)书本知识考核;(3)能力考核。对这些内容考核,通过课堂提问、课内外作业、各种活动竞赛、单元测试、期中或期终考试、社会实践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得出结果。考核结果按等级分项列入综合素质考核表并输入电脑互联网统一管理。这个考评表按不同等级评定出基础分,作为语文总评成绩参考值。这样,既避免了单一考试造成的失误,又能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职语文教学属于基础教育,有特定的教学规律、教学要求、原则和方法,有自身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教学中既要重视课堂教学,又要重视社会大课堂的语文实践活动;既要重视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又要重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等,使教科书的语文素质要求与专业技术、社会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互为作用,从而为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服务。所以,中职语文教师不能采用“应试语文”的评价方法,备考语文不能只搞“题海战术”,要求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牢牢把握“为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服务”这个大方向。教学中应当从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对待学习的态度与形成的价值观等方面来评价学生。
个性化地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让学生体验成功、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斷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及时改正、取长补短、完善自己。同时这种评价方式,还培养和锻炼了学生与人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评价能力、合作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建立了良好的反思与总结习惯等,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素质评价不仅提出了学生发展的方向,它与高考录取的接轨,使其成为悬在学生头上的尚方宝剑,无形中成了引导学生正向和不断发展有效的外在约束力量。这正是目前学生成长过程中欠缺的东西。
综上所述,教师要明确时代的要求,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把中职语文从单一的“应试”教学中解放出来,建立一套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科学评价体系,站在一个崭新的高度多方面测量学生的语文素质,从而适应中职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兰芳.关于中职语文教学评价方法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53):5.
[2]陕子荣.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与实现[J].学周刊,2017(19):19-20.
◎编辑 李 静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评价方法;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0-0116-02
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以职业化培养为目标,以校企结合开展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并重为培养模式。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应注重传统文化熏陶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最终适应社会的需要。这对强调语文工具性来说,无疑更能体现语文这一基础学科的内涵。
所谓的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而课程评价就是指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采取各种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对课程的价值作出判断并寻求改进课程途径的一种活动。传统的评价体系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评价。
学校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就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综合素质评价落实到位,就意味着素质教育实施到位。由于一贯形成的标准化命题的导向作用,语文教育的文化传统教育、情感熏陶、审美鉴赏等作用被淡化,语文课有潜移默化升华思想感情、激励创造思维的作用,并且有提高口语、书面语表达能力的功能,一句话,形象生动、充满哲理、丰富深邃的语文知识被标准的“应试”性命题搞得支离破碎。这与语文素质教育内涵的要求相差甚远。要彻底改变这种倾向,就必须深刻领会语文学科的内涵,改进评价方法,把语文从单一的“应试”教学中解放出来,建立一套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科学评价体系,全面综合地对学生语文素质进行评价,并让评价成为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激励以及对教师教学和实践的促进。
一、对阅读能力的评价,应着重考查学生诵读及鉴赏理解作品的能力,从而培养传统文化审美意识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十九大提出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学校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各领域。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应注重传统文化熏陶,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现阶段,中职语文教材中大部分课文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优秀文学作品,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时代的主流,并且理解了现实生活的本质,心灵也受到民族精神美的洗涤。这些作品形式多样、构思精巧、语言精练、形象优美、想象驰骋、意境引人入胜,为学生审美教育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像《西洲曲》,诗中描写的那种健康的爱情,动人婉转的语言,和谐流畅的音节,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发了学生审美的意识。
因此,对阅读能力评价时,应着重考查学生诵读及鉴赏作品的审美能力。一方面,每个单元背诵课目应逐标逐人过关,考查形式应多样,可通过让学生上台诵读、同座互背、组长登记过关、开展诗词等传统作品朗诵比赛的形式,对学生在课文精彩文段、内容识记程度、诵读技巧等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并作表建档;另一方面,以测试题或文学评论比赛形式对阅读鉴赏、理解审美能力进行考查。测试题目应力求覆盖面大,能力要求层次适当,题目形式新颖。测试意义不在于给学生一个简单的分数,重要的在于诊断教与学的问题,了解学生对优秀作品的审美意识以便及时补救。对于测试可采用测试统计表,了解学生各个目标的通过情况,逐标逐人进行分类归纳总结,而不采用记分的方法。通过单元测试,对单元教学进行全面反馈,为矫正和补救提供依据。在对学生进行矫正帮助时,方法应灵活多样,运用视听手段矫正,切忌重复原来简单答案的做法,要特别注意了解差生的心理特点,创造性地运用多种达标矫正的方法帮助他们达标。
二、对听说能力的评价,把课堂提问和讨论作为考查内容,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课堂上,教师一方面根据布置学生预习内容或讲授过的内
容设置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要求学生把预习认知和所学的知识
通过回答表达出来,即席发言,以达到检查知识或巩固知识的目的。教师根据提问结果考核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对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成若干等级列入学生平时成绩考核表,作为成绩总评的依据。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并以小组呈现讨论结果来评价小组成员的合作效果,分等级进行评价,列入学生平时成绩考核表,也作为成绩总评的依据。由于分组讨论,全体学生都要求参加活动,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情绪,培养学生钻研问题的能力和合作能力,符合素质教育需要。
课外,可开展古诗文诵读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活动,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评价,同样分等级列入学生平时成绩考核表,也作为成绩总评的依据。
三、对写作能力的评价,应以学生实际生活和时代需要为依据,从而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中职语文教材结构将阅读与写作和口语交际分编,写作、口语交际被摆在与阅读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对写作能力的评价、考查、命题应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需要为依据。写作方面,应多训练写调查报告、课题研究计划总结、传记、读后感、科技说明文、日常应用文书包括网络软文等实用文,以等级作为学生写作能力的评价。
中职学生应重视课外调查研究,可以从课堂上、活动中、习作里对学生写作、口语交际方面的能力以及调查研究能力进行全面评价。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开展一些有意义的闲暇活动作为一种教育途径,其作用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指导中职生闲暇时间进行社会调查、课题研究,是培养中职学生了解社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需要,也是帮助中职学生积极实践、完成综合实践课程的需要,更是培养中职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机。中职生闲暇时间进行社会调查、课题研究,是比较复杂而艰巨的活动,教师要教给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更好地制定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控制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应对课题研究的管理风险,确保有效沟通,从而让学生顺利完成课题研究,并以学生阶段性的调查报告和课题研究成果报告评分等级来评价学生的调查能力、研究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
例如,指导学生对《关于食用含瘦肉精猪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这个课题研究时,让学生通过查询、实地访谈、实验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并要求学生撰写课题计划书、理论研究报告、实验报告、综合研究成果报告、心得体会等,最后教师对这些作业分等级进行评价,有效考评学生的各种能力。
另外,学生的课外读书笔记也作为学习语文考核内容的一个部分依据。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读书笔记检查,并以一定等级进行评价。教师要及时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学生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广泛了,语文的素养就会从整体上提高了。
另外,书写质量也作为评价内容,这要求学生认真规范地写好汉字,训练学生的书写笔法,培养中职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表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评价每个学生语文能力的需要。考核表的评价内容大致包括:(1)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的考核;(2)书本知识考核;(3)能力考核。对这些内容考核,通过课堂提问、课内外作业、各种活动竞赛、单元测试、期中或期终考试、社会实践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得出结果。考核结果按等级分项列入综合素质考核表并输入电脑互联网统一管理。这个考评表按不同等级评定出基础分,作为语文总评成绩参考值。这样,既避免了单一考试造成的失误,又能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职语文教学属于基础教育,有特定的教学规律、教学要求、原则和方法,有自身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教学中既要重视课堂教学,又要重视社会大课堂的语文实践活动;既要重视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又要重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等,使教科书的语文素质要求与专业技术、社会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互为作用,从而为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服务。所以,中职语文教师不能采用“应试语文”的评价方法,备考语文不能只搞“题海战术”,要求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牢牢把握“为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服务”这个大方向。教学中应当从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对待学习的态度与形成的价值观等方面来评价学生。
个性化地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让学生体验成功、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斷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及时改正、取长补短、完善自己。同时这种评价方式,还培养和锻炼了学生与人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评价能力、合作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建立了良好的反思与总结习惯等,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素质评价不仅提出了学生发展的方向,它与高考录取的接轨,使其成为悬在学生头上的尚方宝剑,无形中成了引导学生正向和不断发展有效的外在约束力量。这正是目前学生成长过程中欠缺的东西。
综上所述,教师要明确时代的要求,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把中职语文从单一的“应试”教学中解放出来,建立一套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科学评价体系,站在一个崭新的高度多方面测量学生的语文素质,从而适应中职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兰芳.关于中职语文教学评价方法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53):5.
[2]陕子荣.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与实现[J].学周刊,2017(19):19-20.
◎编辑 李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