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6月5日晚7点整,全国观众惊奇地发现,两张年轻的新面孔出现在了《新闻联播》的主播台前,其中那个漂亮的女主播立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0秒、9秒、8秒……眼前红色的提示器不断地变换着数字,那是《新闻联播》直播前的倒计时。如今,回想起6月5日晚那些跳动的数字,李梓萌的心绪不由得回到了从前。
幸运之神如此眷顾我
李梓萌,原名李萌,是一个地道的沈阳女孩。1977年出生的她,18岁时就已经身高1.74米,出落成一副模特身材。
梓萌的小学时代是在沈阳市和平区第一小学度过的。她现在还与很多小学老师、同学保持着很好的联系。在这其中,最让梓萌牵挂的,是当年的班主任老师蒋秀英。“她是教语文的,是当时沈阳市最好的语文老师,不夸张地说,没有她的教育和培养,就没有今天的我。她培养了我演讲、主持、写作的才能,还推荐我去参加各种比赛,鼓励我全面发展。”梓萌感激地说道。
梓萌上中学后,在沈阳市第126中学及东北育才学校的教育培养下,有了更多播音主持方面的锻炼。但实际上,那时的她还没有奢望日后从事风光而又迷人的主持人职业。因为她觉得当主持人是很光鲜,但自己还不够格。
高三那年,各高校发来招生简章。和老师研究报考院校的时候,细心的梓萌突然在如山的院校材料中发现了北京广播学院。细细研究起来,她知道了:许多天天在电视上看到的“国脸”都是在这所大学里成长起来的。于是,她暗暗下定了决心。
然而,想要考入北京广播学院,当上一名主持人,专业考试这一关是必须要通过的。梓萌虽然自信,但她其实并没有接受太多的专业训练,她对与那么多高手过招还心存忐忑。
梓萌的专业考试经历颇具戏剧性:“那时的专业考试共分三次,要从近3000人中挑出10个,然后把录像带送到北京,由那里的老师定。初试就像海选,分十几个考场,读文章并回答老师的问题;复试时又把我们带进了电台的直播间,围绕一个话题进行现场评论;第三轮才会到辽宁电视台进行录像,决定进京的人选。虽然前两轮都顺利通过了,但到第三轮时,我还是心里没底,甚至都不想去考了!我记得最后一轮录像那天,我差点都忘了考试的事,正好和妈妈一起路过辽宁电视台才想起来。我毫无准备,头发乱糟糟的就进去了。进了电视台,我才发现考生多得把楼梯都占满了,而且所有人都在精心地化妆、背台词,我在其中是最不像考生的一个,这下子我就更没信心了。考试出来后,监考老师跟我说了句‘你还不错’,最后公布结果,没想到我的专业成绩居然是全省第一名。”
1992年,梓萌如愿进入理想中的大学。可大学生活刚开始,她却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心理调整期。在这里,她突然发现自己从小到大一直伴随的优越感消失了。“我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一个省平均还不到两个,他们都是综合素质特别好的才子、才女,而学校对我们的要求又特别高,所以我突然发现自己一点都不突出,很多人都比我强。”认识到了差距,天生不服输的她便开始对专业课下“狠手”:白天拉着室友练习仪态,晚上躲在被窝里研究发声。她如此疯狂,甚至被同学赠了个“播音疯子”的“光荣称号”。同时,为了锻炼能力,她在课余时间跑到一些经纪公司打工,凭借招人喜爱的外形,为香烟做促销主持人,为手机做促销小姐,为名车做过解说员。
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勤奋刻苦的梓萌终于用实力获得了幸运之神的眷顾。大四实习时,她幸运地走进了中央电视台。能跟邢质斌、李瑞英等播音界前辈学习,让她一直感恩命运。
有人情味儿的主播才是好主播
1996年,梓萌正式分配到央视。和别人一样,刚入职场的她还是很青涩害羞的小女孩,处处都小心翼翼。进入办公室的第一天,她紧张得一直不敢抬头。快下班时,她偶然一瞥,正巧看到《新闻联播》的著名播音员李瑞英走进来,她紧张得一下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李瑞英看到她这个样子后笑了,拍拍她的肩膀,告诉她随便些,她紧张的神经方才松弛下来。
刚开始,梓萌只是做些幕后文案之类的工作,但她兢兢业业,能力出色,台里领导也渐渐注意到了这个才华横溢的女孩。2000年,正赶上台里上新节目,在一位前辈的推荐下,梓萌得到了在《整点新闻》中出镜的机会。
梓萌知道机会难得,那几天她都兴奋异常,睡不好觉,一直在琢磨自己如何来个完美亮相。对她来说,挑战确实是巨大的,最大的难点是直播,根本不允许出错。每每想到这些,这个一向开朗乐观的女孩不由得心中忐忑。
上阵前的几次演练中,梓萌突然找不到感觉了!这很致命!听着耳边一片否定的声音,她心情沮丧极了。离开播只有几个小时了,梓萌去演播室配合工作人员进行调光和调音等准备工作。可谁也没想到,当她坐上了主播台的位子,又忽然变得自信了,一切变得自如。节目一开始,她非常放松地来了两句开场白——耳机里,制片人告诉她:“对了,就是这个感觉!”
梓萌的心中豁然开朗。“这句话就像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不仅让我找到自信,也让我开始有意识地寻找属于自己的风格。”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她果然没有辜负所有人的期望,主持虽略显青涩,但她清新、亲和的风格还是受到了台里上下的一致好评。当然,她也偶尔会有犯迷糊的时候。一次走下播音台,李瑞英大姐特意过来提醒她:你衣服的扣子位置不对。从那一刻起,她更深地体会到一点:做一名央视的新闻播音员,连细节都不能马虎。她也感激前辈们的提携。“他们就是这样,时刻关注你的成长,却一点儿也不打击你,给你不断学习进步的信心。”
工作渐渐步入正轨,梓萌对主持人这一行业有了更多的体会。一次,同事收到了一封小观众的来信,信中写道:我真羡慕你们每天早晨开着红色的跑车、后面跟着宠物小狗、走上央视主播台的样子。同事读完信,大家都笑了。可笑过之后,梓萌心想:观众的这种想法也许有些天真,可仔细想来,这不正是观众对我们主持人给予的极大关注吗?
越体会到观众的深切期盼,梓萌越觉得自己要更加努力,带给他们最好的新闻节目。渐渐地,她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自己对新闻节目的理解——有人情味儿的主播才是好主播。因此,她也沿着这个思路努力塑造着自己的独特风格。
坚持我独特而低调的风格
幸运之神继续眷顾着梓萌。《国际时讯》栏目要开播了,主持人虚位以待。“《国际时讯》的制片人和主编对于选择主持人是很慎重的,从北京多个名牌院校挑来各路精兵强将轮番试镜,当时我在《整点新闻》,播音组的老师觉得我业务能力还可以,就推荐我去试一试,结果经过反复磨合,在老师的鼓励和领导的信任下,我很幸运地和《国际时讯》一起走过了开播的第一天和日后的风风雨雨。”
《国际时讯》播出后,梓萌的知名度得到了空前提高,她时尚、大方和充满亲和力的播报风格迅速赢得了观众的认可,不少专家称,她成功地突破了传统播音的严肃性和规则性,体现出了新时代播音的崭新内涵。而观众之所以喜欢她,理由是她的主持亲切自然,区别于其他主持人:她总是略微倾斜地坐在桌前,语言轻松活泼,好像身边的一个朋友在向你讲述今天发生的新鲜事儿。
不过,当然也有不同评价:有观众认为她的动作和表情太夸张,“眉毛挑得太高”,“晃来晃去的,都快从屏幕里跳出来了”,等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这种风格开始被更多的观众接受。“我一直在寻找着一种个人的独有的风格,做播音这行,不能只当一个传声筒,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做进一步的加工,把它真正变成‘我的新闻’,只有这样,从自己口中播出的新闻才能有一种人情味儿,更为观众所接受。”
被人喜欢是要付出代价的。而梓萌的代价就是又一个栏目——《文化报道》的主持工作派到了她头上。她的休息时间变得越来越少。从《整点新闻》到《国际时讯》,再到《文化报道》,梓萌当起了晚睡早起的工作狂人。刚开始,由于一时半会还没从工作状态平复下来,她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早上起来却又困得要死。她觉得自己必须要坚持,一个月之后,她终于适应了这种节奏。可谁知道她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
在问起怎么看待自己的幸运时,梓萌给出了一个很理性的回答:“我觉得幸运与坎坷并不矛盾。”
如果我们把她的这句话拆解开来,那就是:天道酬勤,幸运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梓萌小时候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做一个行踪诡秘的间谍,现在回头想想,她置之轻松一笑:“每个小女孩都是爱做梦的,但长大后,就自然不自然地寻找适合自己的梦去实现了。”
正因为梓萌这四五年的辛苦努力,现今,幸运之神才得以把一份更大的幸运放在了她的手中。今年6月5日晚7时整,人们在《新闻联播》节目中见到了她。这位被誉为“央视最新潮、最时尚、最靓丽的播音主持人”的女孩,这一次,将其代表的“青春活力”与《新闻联播》代表的“传统稳健”实现了成功对接。
在越来越被关注的同时,对于这个重大机遇的来临,梓萌有着很清醒的头脑:“我知道自己和前辈比还差得很远,坚守风格的同时,我要向他们多学习。”
对李梓萌的采访即将结束时,她告诉我,她其实是个很低调的人,她一再地对我说:“我从没奢望过登陆《新闻联播》。而且我是一名新闻工作者,不是一个明星。”
处于这么高的起点,又拥有如此平和的心态,还怕未来走不远吗?
(责编/俞媛媛)
E-mail:[email protected]
10秒、9秒、8秒……眼前红色的提示器不断地变换着数字,那是《新闻联播》直播前的倒计时。如今,回想起6月5日晚那些跳动的数字,李梓萌的心绪不由得回到了从前。
幸运之神如此眷顾我
李梓萌,原名李萌,是一个地道的沈阳女孩。1977年出生的她,18岁时就已经身高1.74米,出落成一副模特身材。
梓萌的小学时代是在沈阳市和平区第一小学度过的。她现在还与很多小学老师、同学保持着很好的联系。在这其中,最让梓萌牵挂的,是当年的班主任老师蒋秀英。“她是教语文的,是当时沈阳市最好的语文老师,不夸张地说,没有她的教育和培养,就没有今天的我。她培养了我演讲、主持、写作的才能,还推荐我去参加各种比赛,鼓励我全面发展。”梓萌感激地说道。
梓萌上中学后,在沈阳市第126中学及东北育才学校的教育培养下,有了更多播音主持方面的锻炼。但实际上,那时的她还没有奢望日后从事风光而又迷人的主持人职业。因为她觉得当主持人是很光鲜,但自己还不够格。
高三那年,各高校发来招生简章。和老师研究报考院校的时候,细心的梓萌突然在如山的院校材料中发现了北京广播学院。细细研究起来,她知道了:许多天天在电视上看到的“国脸”都是在这所大学里成长起来的。于是,她暗暗下定了决心。
然而,想要考入北京广播学院,当上一名主持人,专业考试这一关是必须要通过的。梓萌虽然自信,但她其实并没有接受太多的专业训练,她对与那么多高手过招还心存忐忑。
梓萌的专业考试经历颇具戏剧性:“那时的专业考试共分三次,要从近3000人中挑出10个,然后把录像带送到北京,由那里的老师定。初试就像海选,分十几个考场,读文章并回答老师的问题;复试时又把我们带进了电台的直播间,围绕一个话题进行现场评论;第三轮才会到辽宁电视台进行录像,决定进京的人选。虽然前两轮都顺利通过了,但到第三轮时,我还是心里没底,甚至都不想去考了!我记得最后一轮录像那天,我差点都忘了考试的事,正好和妈妈一起路过辽宁电视台才想起来。我毫无准备,头发乱糟糟的就进去了。进了电视台,我才发现考生多得把楼梯都占满了,而且所有人都在精心地化妆、背台词,我在其中是最不像考生的一个,这下子我就更没信心了。考试出来后,监考老师跟我说了句‘你还不错’,最后公布结果,没想到我的专业成绩居然是全省第一名。”
1992年,梓萌如愿进入理想中的大学。可大学生活刚开始,她却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心理调整期。在这里,她突然发现自己从小到大一直伴随的优越感消失了。“我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一个省平均还不到两个,他们都是综合素质特别好的才子、才女,而学校对我们的要求又特别高,所以我突然发现自己一点都不突出,很多人都比我强。”认识到了差距,天生不服输的她便开始对专业课下“狠手”:白天拉着室友练习仪态,晚上躲在被窝里研究发声。她如此疯狂,甚至被同学赠了个“播音疯子”的“光荣称号”。同时,为了锻炼能力,她在课余时间跑到一些经纪公司打工,凭借招人喜爱的外形,为香烟做促销主持人,为手机做促销小姐,为名车做过解说员。
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勤奋刻苦的梓萌终于用实力获得了幸运之神的眷顾。大四实习时,她幸运地走进了中央电视台。能跟邢质斌、李瑞英等播音界前辈学习,让她一直感恩命运。
有人情味儿的主播才是好主播
1996年,梓萌正式分配到央视。和别人一样,刚入职场的她还是很青涩害羞的小女孩,处处都小心翼翼。进入办公室的第一天,她紧张得一直不敢抬头。快下班时,她偶然一瞥,正巧看到《新闻联播》的著名播音员李瑞英走进来,她紧张得一下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李瑞英看到她这个样子后笑了,拍拍她的肩膀,告诉她随便些,她紧张的神经方才松弛下来。
刚开始,梓萌只是做些幕后文案之类的工作,但她兢兢业业,能力出色,台里领导也渐渐注意到了这个才华横溢的女孩。2000年,正赶上台里上新节目,在一位前辈的推荐下,梓萌得到了在《整点新闻》中出镜的机会。
梓萌知道机会难得,那几天她都兴奋异常,睡不好觉,一直在琢磨自己如何来个完美亮相。对她来说,挑战确实是巨大的,最大的难点是直播,根本不允许出错。每每想到这些,这个一向开朗乐观的女孩不由得心中忐忑。
上阵前的几次演练中,梓萌突然找不到感觉了!这很致命!听着耳边一片否定的声音,她心情沮丧极了。离开播只有几个小时了,梓萌去演播室配合工作人员进行调光和调音等准备工作。可谁也没想到,当她坐上了主播台的位子,又忽然变得自信了,一切变得自如。节目一开始,她非常放松地来了两句开场白——耳机里,制片人告诉她:“对了,就是这个感觉!”
梓萌的心中豁然开朗。“这句话就像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不仅让我找到自信,也让我开始有意识地寻找属于自己的风格。”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她果然没有辜负所有人的期望,主持虽略显青涩,但她清新、亲和的风格还是受到了台里上下的一致好评。当然,她也偶尔会有犯迷糊的时候。一次走下播音台,李瑞英大姐特意过来提醒她:你衣服的扣子位置不对。从那一刻起,她更深地体会到一点:做一名央视的新闻播音员,连细节都不能马虎。她也感激前辈们的提携。“他们就是这样,时刻关注你的成长,却一点儿也不打击你,给你不断学习进步的信心。”
工作渐渐步入正轨,梓萌对主持人这一行业有了更多的体会。一次,同事收到了一封小观众的来信,信中写道:我真羡慕你们每天早晨开着红色的跑车、后面跟着宠物小狗、走上央视主播台的样子。同事读完信,大家都笑了。可笑过之后,梓萌心想:观众的这种想法也许有些天真,可仔细想来,这不正是观众对我们主持人给予的极大关注吗?
越体会到观众的深切期盼,梓萌越觉得自己要更加努力,带给他们最好的新闻节目。渐渐地,她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自己对新闻节目的理解——有人情味儿的主播才是好主播。因此,她也沿着这个思路努力塑造着自己的独特风格。
坚持我独特而低调的风格
幸运之神继续眷顾着梓萌。《国际时讯》栏目要开播了,主持人虚位以待。“《国际时讯》的制片人和主编对于选择主持人是很慎重的,从北京多个名牌院校挑来各路精兵强将轮番试镜,当时我在《整点新闻》,播音组的老师觉得我业务能力还可以,就推荐我去试一试,结果经过反复磨合,在老师的鼓励和领导的信任下,我很幸运地和《国际时讯》一起走过了开播的第一天和日后的风风雨雨。”
《国际时讯》播出后,梓萌的知名度得到了空前提高,她时尚、大方和充满亲和力的播报风格迅速赢得了观众的认可,不少专家称,她成功地突破了传统播音的严肃性和规则性,体现出了新时代播音的崭新内涵。而观众之所以喜欢她,理由是她的主持亲切自然,区别于其他主持人:她总是略微倾斜地坐在桌前,语言轻松活泼,好像身边的一个朋友在向你讲述今天发生的新鲜事儿。
不过,当然也有不同评价:有观众认为她的动作和表情太夸张,“眉毛挑得太高”,“晃来晃去的,都快从屏幕里跳出来了”,等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这种风格开始被更多的观众接受。“我一直在寻找着一种个人的独有的风格,做播音这行,不能只当一个传声筒,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做进一步的加工,把它真正变成‘我的新闻’,只有这样,从自己口中播出的新闻才能有一种人情味儿,更为观众所接受。”
被人喜欢是要付出代价的。而梓萌的代价就是又一个栏目——《文化报道》的主持工作派到了她头上。她的休息时间变得越来越少。从《整点新闻》到《国际时讯》,再到《文化报道》,梓萌当起了晚睡早起的工作狂人。刚开始,由于一时半会还没从工作状态平复下来,她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早上起来却又困得要死。她觉得自己必须要坚持,一个月之后,她终于适应了这种节奏。可谁知道她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
在问起怎么看待自己的幸运时,梓萌给出了一个很理性的回答:“我觉得幸运与坎坷并不矛盾。”
如果我们把她的这句话拆解开来,那就是:天道酬勤,幸运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梓萌小时候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做一个行踪诡秘的间谍,现在回头想想,她置之轻松一笑:“每个小女孩都是爱做梦的,但长大后,就自然不自然地寻找适合自己的梦去实现了。”
正因为梓萌这四五年的辛苦努力,现今,幸运之神才得以把一份更大的幸运放在了她的手中。今年6月5日晚7时整,人们在《新闻联播》节目中见到了她。这位被誉为“央视最新潮、最时尚、最靓丽的播音主持人”的女孩,这一次,将其代表的“青春活力”与《新闻联播》代表的“传统稳健”实现了成功对接。
在越来越被关注的同时,对于这个重大机遇的来临,梓萌有着很清醒的头脑:“我知道自己和前辈比还差得很远,坚守风格的同时,我要向他们多学习。”
对李梓萌的采访即将结束时,她告诉我,她其实是个很低调的人,她一再地对我说:“我从没奢望过登陆《新闻联播》。而且我是一名新闻工作者,不是一个明星。”
处于这么高的起点,又拥有如此平和的心态,还怕未来走不远吗?
(责编/俞媛媛)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