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针对高职院校现阶段与企业合作过程中,所出现的汽修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以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武汉江城露宝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合作的成功案例,探讨在现阶段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过程中所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及应对方式,主要是探索能够促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企业指导老师教学能力建设、推进产教融合促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1 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直以来,很多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虽然不断学习吸收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也建设了一大批实训基地,与企业之间有人员往来,但从教学效果来看收效甚微,能实现真正意义上使学生所学与现代企业所需零距离接缝的寥寥无几。因为,多数院校都只停留在“共建实训基地”、“共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中浅层次合作阶段,合作广度和深度不够;甚至有不少院校和企业只是形式上的合作,与企业仅仅签订了一张协议,没有实质的合作内容,没有真正发挥企业在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作用。
2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2.1 学校自身合作能力不足
首先,在师资上,很多的高职院校教师“双师型”队伍建设不够完善,很多老师是从校门出来又直接进了校门,总体而言,他们的优点是理论水平高,缺点是知识应用能力不强。主要是他们缺乏实际的企业工作经历,生产实践能力不够。由于对企业的生产、管理、运营没有直接参与过,更就无从谈起为企业解决真正的技术问题,也即无法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导致企业热情不够,参与校企合作的兴趣不大,这就严重阻碍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的可能。
2.2 企业指导老师理论水平不能完全胜任教学需求
企业指导老师,由于他们由于长期从事一线生产或维修岗位,所以工作经验丰富,具备大量的现实应用案例技术。但是他们也有缺点,由于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理论学习;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教学技巧、教学理论和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等专门学习及培训。所以他们在讲授教学内容过程中,特别是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很难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容易理解并乐于接受,担任学生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困难。
2.3 企业经济利益回报时间长,积极性不高
企业与学校追求目标不相同,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企业最大的热情。多数企业只对能有立竿见影效益的成熟技术或相关项目感兴趣,他们意识不到高素质型的技术工人是其保证产品质量,也是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的必要条件,所以没有去主动承担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热情,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是政府的事情”,“我培养了学生,毕业后不留在我们自己的企业,那不是为他人种树吗……”这些认识严重影响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2.4 校企合作形式化严重
目前,校企合作大多数是合建几个设备简陋的实训室,或简单地购置几台落后于教学需求的设备,当企业生产需要要用工时,来学校招聘廉价的学生当劳动力;如果学生独自去人才市场谋职,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因为他们在校期间相应的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应用没有跟上社会上的技术更新;最后,由于企业自身利益因素,很少有企业将自己单位的高级别人才投入到学校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导致企业没有真正承担实践技能操作的教学任务。这些形式化严重的校企合作形式挫伤校企双方继续合作的热情与积极性,阻碍了校企的深入开展,难形成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
3 破解校企合作坚冰的对策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取决于学校和企业,还涉及到国家相关的法律保障、政策支持等。但作为教育的主体,学校不能被动地去坐等法律的保障、政策的支持及企业认识的转变,而是应积极主动认识自身的不足,勇于采取措施、考虑校企利益关切,积极推动校企合作进度,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3.1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教学服务能力
学校想为企业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学校的教师就必须熟悉企业的生产、管理、动作模式,清楚生产流程、制作工艺及操作规程。湖北生态信息机电学院利用与企业共同创设的实习基地,兴办专业产业,为汽车专业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参加实践、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提供了条件和机会,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教师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这有利于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高教学的质量,对学校建立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老师经常利用课余或下班休息时间,向企业指导老师学习技能操作,获取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升自己的实操教学能力。
3.2 校企互动,为企业指导老师培训、学习创造条件
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不管是老师还是企业的有经验员工,都应该做一个终身学习的人。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接受新的教育理论及教学方法。由于社会发展迅猛,企业指导老师的技术水平和文化理论知识也需要与时俱进。在企业指导老师能抽出时间的前提下,学校可以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比如近几年,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就为企业指导老师提供国培、省培的机会,让企业指导教师也接受新知识、新理论,有利于学生成才的培养;利用教师信息化比赛的机会,把企业指导老师拉入合作团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他们接触到当前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他们的教学服务水平。
3.3 通过服务创收,协力推进产教融合,打造4S店一体化办学模式
还是以湖北生态工程技术学院与武汉江城露宝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合作为例,通过校企合作真实汽车4S店,利用学校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免费为企业提供水、电、场地等支持,通过对外有偿服务,业务包括汽车美容、保养、清洗、打蜡、喷漆、钣金、贴膜、故障检修等服务,让学生在真实的汽车服务项目中,学习到真正的实用技能知识,同时也让企业每天都有看得见的收益。因为照顾到了企业的利益需求,使得企业愿意并乐于扎根学校,这样学校也做到了引企入校,实现了送教入企,真正做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体化模式。
3.4 校企合作共建真实4S店一体化办学模式及严格的实习指导老师选拔
目前,由校企双方共同出资共建汽车实训工厂,其教學环境建设及硬件配置与市场接轨,严格参照4S店的标准设置建立。从车主接待、调度派工、进程控制、质量检验、结算收银到服务交车,都是当前4S店服务中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的工作能力与实际岗位需求实现无缝对接;同时,汽车实训工厂秉承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质量从优的态度,对于企业指导老师的挑选,要求是从事汽车后市场行业多年,有丰富的汽车维修经验的大师傅。保证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些基础的、流程化的专业技能。
4 结语
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学生培养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紧密结合,所以我院毕业生业务技能强、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喜爱,致使学生一毕业就被用人单位抢光的局面出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必然趋势,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在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校企合作理论体系比较健全,实践操作比较规范。就我国职业教育而言,如何建立校企合作有效的支撑体系?如何充分调动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都应是校企合作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高奇峰.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校中厂”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
[2]喻涛.中职汽修专业与4S店一体化办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1).
[3]胡伟卿,关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发展趋势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4(24).
[4]高小六,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6).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1 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直以来,很多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虽然不断学习吸收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也建设了一大批实训基地,与企业之间有人员往来,但从教学效果来看收效甚微,能实现真正意义上使学生所学与现代企业所需零距离接缝的寥寥无几。因为,多数院校都只停留在“共建实训基地”、“共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中浅层次合作阶段,合作广度和深度不够;甚至有不少院校和企业只是形式上的合作,与企业仅仅签订了一张协议,没有实质的合作内容,没有真正发挥企业在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作用。
2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2.1 学校自身合作能力不足
首先,在师资上,很多的高职院校教师“双师型”队伍建设不够完善,很多老师是从校门出来又直接进了校门,总体而言,他们的优点是理论水平高,缺点是知识应用能力不强。主要是他们缺乏实际的企业工作经历,生产实践能力不够。由于对企业的生产、管理、运营没有直接参与过,更就无从谈起为企业解决真正的技术问题,也即无法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导致企业热情不够,参与校企合作的兴趣不大,这就严重阻碍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的可能。
2.2 企业指导老师理论水平不能完全胜任教学需求
企业指导老师,由于他们由于长期从事一线生产或维修岗位,所以工作经验丰富,具备大量的现实应用案例技术。但是他们也有缺点,由于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理论学习;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教学技巧、教学理论和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等专门学习及培训。所以他们在讲授教学内容过程中,特别是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很难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容易理解并乐于接受,担任学生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困难。
2.3 企业经济利益回报时间长,积极性不高
企业与学校追求目标不相同,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企业最大的热情。多数企业只对能有立竿见影效益的成熟技术或相关项目感兴趣,他们意识不到高素质型的技术工人是其保证产品质量,也是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的必要条件,所以没有去主动承担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热情,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是政府的事情”,“我培养了学生,毕业后不留在我们自己的企业,那不是为他人种树吗……”这些认识严重影响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2.4 校企合作形式化严重
目前,校企合作大多数是合建几个设备简陋的实训室,或简单地购置几台落后于教学需求的设备,当企业生产需要要用工时,来学校招聘廉价的学生当劳动力;如果学生独自去人才市场谋职,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因为他们在校期间相应的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应用没有跟上社会上的技术更新;最后,由于企业自身利益因素,很少有企业将自己单位的高级别人才投入到学校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导致企业没有真正承担实践技能操作的教学任务。这些形式化严重的校企合作形式挫伤校企双方继续合作的热情与积极性,阻碍了校企的深入开展,难形成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
3 破解校企合作坚冰的对策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取决于学校和企业,还涉及到国家相关的法律保障、政策支持等。但作为教育的主体,学校不能被动地去坐等法律的保障、政策的支持及企业认识的转变,而是应积极主动认识自身的不足,勇于采取措施、考虑校企利益关切,积极推动校企合作进度,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3.1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教学服务能力
学校想为企业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学校的教师就必须熟悉企业的生产、管理、动作模式,清楚生产流程、制作工艺及操作规程。湖北生态信息机电学院利用与企业共同创设的实习基地,兴办专业产业,为汽车专业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参加实践、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提供了条件和机会,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教师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这有利于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高教学的质量,对学校建立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老师经常利用课余或下班休息时间,向企业指导老师学习技能操作,获取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升自己的实操教学能力。
3.2 校企互动,为企业指导老师培训、学习创造条件
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不管是老师还是企业的有经验员工,都应该做一个终身学习的人。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接受新的教育理论及教学方法。由于社会发展迅猛,企业指导老师的技术水平和文化理论知识也需要与时俱进。在企业指导老师能抽出时间的前提下,学校可以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比如近几年,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就为企业指导老师提供国培、省培的机会,让企业指导教师也接受新知识、新理论,有利于学生成才的培养;利用教师信息化比赛的机会,把企业指导老师拉入合作团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他们接触到当前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他们的教学服务水平。
3.3 通过服务创收,协力推进产教融合,打造4S店一体化办学模式
还是以湖北生态工程技术学院与武汉江城露宝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合作为例,通过校企合作真实汽车4S店,利用学校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免费为企业提供水、电、场地等支持,通过对外有偿服务,业务包括汽车美容、保养、清洗、打蜡、喷漆、钣金、贴膜、故障检修等服务,让学生在真实的汽车服务项目中,学习到真正的实用技能知识,同时也让企业每天都有看得见的收益。因为照顾到了企业的利益需求,使得企业愿意并乐于扎根学校,这样学校也做到了引企入校,实现了送教入企,真正做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体化模式。
3.4 校企合作共建真实4S店一体化办学模式及严格的实习指导老师选拔
目前,由校企双方共同出资共建汽车实训工厂,其教學环境建设及硬件配置与市场接轨,严格参照4S店的标准设置建立。从车主接待、调度派工、进程控制、质量检验、结算收银到服务交车,都是当前4S店服务中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的工作能力与实际岗位需求实现无缝对接;同时,汽车实训工厂秉承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质量从优的态度,对于企业指导老师的挑选,要求是从事汽车后市场行业多年,有丰富的汽车维修经验的大师傅。保证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些基础的、流程化的专业技能。
4 结语
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学生培养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紧密结合,所以我院毕业生业务技能强、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喜爱,致使学生一毕业就被用人单位抢光的局面出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必然趋势,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在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校企合作理论体系比较健全,实践操作比较规范。就我国职业教育而言,如何建立校企合作有效的支撑体系?如何充分调动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都应是校企合作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高奇峰.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校中厂”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
[2]喻涛.中职汽修专业与4S店一体化办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1).
[3]胡伟卿,关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发展趋势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4(24).
[4]高小六,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