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改革与创新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soul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晶与施教的蓝本,凝聚了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感悟,折射着教师的教学理念、理想和追求,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智慧和教学创造力。以往的教案通常是广大教师在长时期教学实践中形成和使用的,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但是,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新课程标准实施的需要,教案还必须不断改革与创新。
  一、 教案理念的改革与创新
  任何一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进步,无不以教育教学理念的变革为先导。有什么样的理念,才有什么样的教案,并服务于什么样的教育教学。
  (一) 由“以师为本”革新为“以生为本”
  所谓“以师为本”,就是以教师为中心,认为课堂就是“教师使用教材来教”,是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而常常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少考虑学生的学情和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教案中教师怎样“教”的轨迹清晰可见,却看不出学生在课堂上怎么“学”的过程和方法。这样的结果虽然便于学生知识的增长,但不利于他们能力的培养。
  所谓“以生为本”,是指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以“怎样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学”为主要思考坐标,强调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重点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到什么程度”等问题,让学生自主发展,达到学会、会学和乐学。在这里,教师以“师生平等互助学习”的伙伴关系,陪着学生实现教学目标。
  (二) 由“教参依赖”革新为“多维关照”
  所谓“教参依赖”,就是教师在备课撰写教案时,习惯于把教学参考书作为教材以外唯一的依靠而加以仰视、搬用和服从,教案中各个条目的设计以及教学效果如何都以教参为准绳,而不考察教参内容有无谬误、有无价值以及深浅如何、对所教学生适用与否,当然也不考虑和利用更多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这种思维定势下产生的教案苍白干瘪,也没有教师本人的性情。
  所谓“多维关照”,就是在研究教参以外,教案设计还要观照其依据课程标准而应有的教学目标、教育理论的支撑,针对的学生群体所能利用的更多资源和应当选择的教学方法等,以使教案内涵丰满,富有潜在的生机与活力。
  (三) 由“看着文本是否完美”革新为“用着效果是否理想”
  长期以来,不少学校都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辛勤工作的教师进行教案检查与评比,并与他们的考核、评优、晋级等切身利益挂钩,而衡量其优劣高下的标准就是教案编写的字数是否足够、格式是否规范、环节是否完整、书写是否工整等。这就使教案在“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和教学思维的目的下走向了反面,异化为师生心智活动的桎梏,使教师们疲于应付而实效甚差。其实,教案的功用只是给教师自己提示备忘的,并不是要展示给旁人看,大可不必“刻意包装”。而且,教师不同、学生不同、教学内容以及其他条件不同,教案也应当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只要是有助于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教案,不论“看着文本是否完美”,都是好教案。“惜时增效、减负增效”应当成为教案撰写秉持的科学理念。
  二、 教案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过去的教案基本上是教师按照“我教你学”的思路来编写。其教学过程完全由教师控制,总是在“导入—教学—巩固—作业—小结”的恒定思路里打转。教案设计的活动是单项、固定的,也是细致的,活动内容、活动时间、学生做什么、教师讲什么,每一个环节都由教师课前在教案中预设。这就冷冻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热情,使他们总处在被动接受中。新课程教学则强调“以学定教”,即根据学生的需要来教学,教案设计要更多地凸显学生活动,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多向互动,让教学始终在“发现问题(自学)—解决问题(质疑)—开发新问题(引导)—解决新问题(训练)”的循环式途径中有效推进。教案也就不应是对课堂情境面面俱到的设定,而只能做大体轮廓上的设想。
  过去的教案基本上是教师依赖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和自己一个人的知识来编写的,教学也就是封闭式的。这样塑造出来的学生也就难免成为一个模型,缺乏个性和新质。新课程教学强调知识来源的广泛性、能力生成的动态性,教师编写教案就不能光看课本、教参,还要关注课本、教参以外更宽广、更生动的世界:图书、报刊、广播、戏剧、影视、网络,还有自然风物、文化遗存、社会焦点、身边琐事、风土人情、街谈巷议,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学资源而反映在教案中——教学有中心、无边界,学生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
  过去的教案有比较固定的环节内容,已基本适应传统的教学。但是,新课程教学还常常需要融入新的构成内容。(1)教学内容(含教材内容)分析,这是一种总体的清醒把握,有助于确定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其中“学习方法研究”侧重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预测和把握;“学习方法要求”侧重学生对教师教的配合。(3)简要说课,目的在于厘清自己如此教学的理性思考。(4)教学信息补充或教学资料摘编,前者主要是归纳整理教学过程中即时即兴生成的有关信息,后者则主要来自于报刊、书籍等课外空间。它们均可成为今后教学的先期投资。(5)课后延展主要是给学生指出由已知而进一步了解相关未知的视野。当然,这里只是为教案内容革新预备了若干候补选项,并非缺一不可。
  三、 教案形式的改革与创新
  教案理念、教案内容的改革创新必然要有教案形式的改革创新来同步配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案外在形式也应当不拘一格、多彩多姿。
  (一) 纸质点批教案
  这是一种微型教案,不要“宏大叙事”,不求“五脏俱全”。书本空白处、方寸卡片上,随处留墨香、随时记灵感。课前准备简易,课堂使用便利。
  (二) U盘文本教案
  这种教案先在电脑上打录而成,然后转存U盘里。好处一是便于大量修改;二是便于安全保存,除了在U盘里存储,还可存于电脑硬盘和个人的E-mail里,可谓“狡兔三窟”“长命不折”;三是携带轻便。
  (三) 课件演示教案
  这种教案把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集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声、光、电有机融合的奇妙世界,信息立体而丰富,感受灵动而清新。
  (四) 教学网页教案
  这种教案是把教案制作成网页传到互联网上,可以弥补多媒体课件播放时间有限、每页容量较小、信息单项传递等局限,便于学生在课上、课下从容地研究和自学。教学网页上设置的“我要评论”互动平台又方便师生就有关问题进行自由讨论。
  (五) 备课博客教案
  这种教案以网络日志的形式,连续把自己的备课结果记录下来,与人交流。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其极为出色的互动功能,和同行进行深度交流,共同提高。博客虽然也以网页的形式呈现,但消解了传统个人主页制作的技术要求门槛,操作非常简便。备课博客可以一人建成和使用,也可以由一个备课组或一个教研组共同建成和使用。
  此外,对有经验、有把握的教师来说,所谓“隐性教案”(或称“腹案”“零教案”,并非“零备课”),是蕴涵在其思想和情感深处的“教案”。它融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底蕴、情感倾向、教育机智、语言表达于一体,并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也可以视之为通常显性教案的补充,可能更适合动态生成型的、充满生命气息的新课堂。
  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晶,而备课既需要集中时间进行,也需要在平时留心。备课的功夫显示于教案,教学的功力源自于恒常。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我们较重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队伍的建设,而忽视中小学中层领导干部(以下简称“中层干部”)队伍的建设。其实,中层干部处于学校工作的关键环节上,常常成为学校工作事务的集合点、工作关系的集中点、工作矛盾的聚焦点,他们的成长直接关系学校发展的前途和希望。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仅不能忽视学校中层干部这支队伍的建设,而且还要加强中层干部这支队伍的建设。  一、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义  (一)中层干部是
与传统的阅读教学相比,“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特别突出了学生先“学”的重要地位,也革新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教师对“先学
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备课”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备课,许多教师和专家纷纷提出了“终生备课”的理念。正如人们常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来形容优秀演员的表演,教师的授课也是如此。优秀教师的每一堂课都凝聚了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思维,并外显在他们的教学行为和方法中。这些教学理念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日积月累之后的沉淀。“终生备课”理念对授课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包括需要教师有更高的人文素养和
目的 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SPC)伴浸润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组织学特征和免疫表型。方法收集乳腺SPC伴浸润性癌8例,总结该组病变的临床资料,采用HE
患者男性,54岁,有尿路结石病史,反复血尿6年,发现右上腹包块就诊。CT扫描示:左肾积水,右肾错构瘤或肾癌可能,肝脏血管瘤.超声检查:左肾大小122mm×65mm,肾窦分离40mm,肾皮质菲薄,最薄
【摘 要】在这个刚刚与课本知识打交道的阶段,多数小学生可能会觉得不适应,除了小部分适应能力强,独立性强的学生。但是,这个阶段却是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本文就如何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习惯提出了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 小学数学 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7.025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识字不多
一、案例实景【案例一】2002年12月,因受制于师资、硬件、经费、管理和质量,余姚市实验学校校一届六次董事会决定,为了办好小学部和初中部,为了持续优质发展,学校停办高中部,从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