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来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暖,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也给我国的自然环境带来的极大的伤害,地质灾害的发生率逐年扩大,为了保障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地质灾害减轻战略,本文从地质灾害的含义和属性入手,分析了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制定了减轻战略。
[关键词]地质环境变化 地质灾害 减轻战略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8-393-1
1地质灾害的含义与属性
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等,造成地址灾害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是地球内部的动力,另一种是人力作用或者宇宙变化造成的。
自然、社会、资源三种是地质灾害的基本属性,这三种属性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互相贯通,统一在一个整体内,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要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地质灾害的属性,通过对其科学的利用和整合,这样有效的制定出防灾减灾策略,有利于减少灾害的危害范围。
2地地质灾害的防治体系
地质环境的变化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地域性和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是由于地质环境的变化带来的,人们可以通过地质环境的变化特征来分析和研究,利用环境变化来服务于人,来减轻地质灾害其对人的危害。
2.1我国地址灾害的基本情况
我国地大物博,地形复杂,因此我国地质灾害复杂,种类多样,波及范围广,伤亡人数众多,汶川地震、唐山大地震等等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山区和地壳板块交接的地方,地质灾害的发生的概率比较高,危害范围广,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由于地球表层内外动力长期作用造成的;同时,由于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造成了破坏,森林被伐,植被破坏,土壤酸碱程度加深,加重了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影响了人们的收入,导致地质灾害的波及范围广、频率高。
2.2地质灾害的防治体系
地质灾害的防治体系包含了很多的内容,地质灾害的防治首先需要进行区域环境的调查,详细了解环境中的安全隐患,评价其危险程度,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完善调查体系,为以后的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其次地质灾害的预警是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与本地区的实际地址环境相结合,对于即将发生的灾害公布于众,是可能受到波及范围的人员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由于目前国际技术水平有限,因此针对很多的地质灾害还不能够进行有效的预警;同时搬迁治理体系是针对一些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不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组织居民进行搬迁工作,这样有利于保障人的安全;最后,是应急处置体系,是通过建立应急准备机构和体系等方式,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信息平台和技术装备等方式,实现对地质灾害的有效掌控,只有这样制定出的策略才能够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地质灾害的发生并非人力能够阻止,人只能巧用心之,加以利用才能将灾害转化为主动灾害。
3地质灾害的减轻战略
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制定可行的地质灾害减轻战略,想要真正的实现减少灾害的发生概率,减少人员伤亡,首先需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要明确地质灾害的属性,掌握地质环境的变化趋势。
3.1提高对地质灾害的预防
想要彻底的减轻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首先需要重视地质环境的变化,立足全局,对于地质变化频繁的地区要加强监控,掌握地质灾害的动态变化过程,对于出现的特殊情况要加强监督和预测,如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要提前做好预警工作,设置典型区域,重点监督,并作出相应的准备工作,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同时,针对地质环境的异常变化,工作人员要格外注意,组织专家组进行科学的研究和讨论,通过合理的分析,制定出科学的、实效性高的地质灾害减轻战略。
3.2制定科学有效的策略
有效的战略方案是提高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一切工作的依据,这就需要工作人员逐渐的完善,因此在设计防灾减灾策略时,想要真正的达到减少灾害的目的,实现地质环境变化与地质灾害减轻战略的有效实施,要将这两种方法相结合,实时检测地质环境变化,同时要借鉴相关的防灾减灾的有效策略,始终将减灾作为工作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灾害的而发生,同时制定的方案策略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用科学的方法和理论为依据,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手段,这样制定出来的策略才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
3.3动员人的力量
防灾减灾工作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所有人民的事情,因此在制定地质环境变化与地质灾害减轻战略时,要将人的因素考虑其中,人民是一切力量的源泉,同时在提高全体人民意识的同时,还需要国家要积极的组织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他们是进行战略整合的关键,因此要尽力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增加他们对先进的技术的利用能力,工作人员还要自主的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教训,同时还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预防灾害的目的。
4总结
新时期世界经济和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不断加深,很多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和经验在各国之间传播,因此给我国防灾减灾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地质情况复杂,近些年来环境问题逐渐严峻,因此我国地质灾害的种类繁多,再加上我国地大人多,灾害危机的范围广,威胁大,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更加需要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将地质环境变化与地质灾害减轻战略相结合,降低灾害的损失,提高积极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振耀.中国的自然灾害与灾害管理[R]2004年亚洲减灾会议,北京,2011.
[2]刘传正.重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基本问题[J].自然灾害学报.2006, 15 (3) :24-30.
[3]李铁峰.区域地质灾害评价预警的递进分析理论与方法[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4 , 31 (4) -.1-9.
[关键词]地质环境变化 地质灾害 减轻战略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8-393-1
1地质灾害的含义与属性
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等,造成地址灾害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是地球内部的动力,另一种是人力作用或者宇宙变化造成的。
自然、社会、资源三种是地质灾害的基本属性,这三种属性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互相贯通,统一在一个整体内,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要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地质灾害的属性,通过对其科学的利用和整合,这样有效的制定出防灾减灾策略,有利于减少灾害的危害范围。
2地地质灾害的防治体系
地质环境的变化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地域性和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是由于地质环境的变化带来的,人们可以通过地质环境的变化特征来分析和研究,利用环境变化来服务于人,来减轻地质灾害其对人的危害。
2.1我国地址灾害的基本情况
我国地大物博,地形复杂,因此我国地质灾害复杂,种类多样,波及范围广,伤亡人数众多,汶川地震、唐山大地震等等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山区和地壳板块交接的地方,地质灾害的发生的概率比较高,危害范围广,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由于地球表层内外动力长期作用造成的;同时,由于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造成了破坏,森林被伐,植被破坏,土壤酸碱程度加深,加重了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影响了人们的收入,导致地质灾害的波及范围广、频率高。
2.2地质灾害的防治体系
地质灾害的防治体系包含了很多的内容,地质灾害的防治首先需要进行区域环境的调查,详细了解环境中的安全隐患,评价其危险程度,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完善调查体系,为以后的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其次地质灾害的预警是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与本地区的实际地址环境相结合,对于即将发生的灾害公布于众,是可能受到波及范围的人员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由于目前国际技术水平有限,因此针对很多的地质灾害还不能够进行有效的预警;同时搬迁治理体系是针对一些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不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组织居民进行搬迁工作,这样有利于保障人的安全;最后,是应急处置体系,是通过建立应急准备机构和体系等方式,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信息平台和技术装备等方式,实现对地质灾害的有效掌控,只有这样制定出的策略才能够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地质灾害的发生并非人力能够阻止,人只能巧用心之,加以利用才能将灾害转化为主动灾害。
3地质灾害的减轻战略
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制定可行的地质灾害减轻战略,想要真正的实现减少灾害的发生概率,减少人员伤亡,首先需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要明确地质灾害的属性,掌握地质环境的变化趋势。
3.1提高对地质灾害的预防
想要彻底的减轻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首先需要重视地质环境的变化,立足全局,对于地质变化频繁的地区要加强监控,掌握地质灾害的动态变化过程,对于出现的特殊情况要加强监督和预测,如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要提前做好预警工作,设置典型区域,重点监督,并作出相应的准备工作,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同时,针对地质环境的异常变化,工作人员要格外注意,组织专家组进行科学的研究和讨论,通过合理的分析,制定出科学的、实效性高的地质灾害减轻战略。
3.2制定科学有效的策略
有效的战略方案是提高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一切工作的依据,这就需要工作人员逐渐的完善,因此在设计防灾减灾策略时,想要真正的达到减少灾害的目的,实现地质环境变化与地质灾害减轻战略的有效实施,要将这两种方法相结合,实时检测地质环境变化,同时要借鉴相关的防灾减灾的有效策略,始终将减灾作为工作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灾害的而发生,同时制定的方案策略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用科学的方法和理论为依据,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手段,这样制定出来的策略才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
3.3动员人的力量
防灾减灾工作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所有人民的事情,因此在制定地质环境变化与地质灾害减轻战略时,要将人的因素考虑其中,人民是一切力量的源泉,同时在提高全体人民意识的同时,还需要国家要积极的组织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他们是进行战略整合的关键,因此要尽力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增加他们对先进的技术的利用能力,工作人员还要自主的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教训,同时还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预防灾害的目的。
4总结
新时期世界经济和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不断加深,很多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和经验在各国之间传播,因此给我国防灾减灾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地质情况复杂,近些年来环境问题逐渐严峻,因此我国地质灾害的种类繁多,再加上我国地大人多,灾害危机的范围广,威胁大,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更加需要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将地质环境变化与地质灾害减轻战略相结合,降低灾害的损失,提高积极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振耀.中国的自然灾害与灾害管理[R]2004年亚洲减灾会议,北京,2011.
[2]刘传正.重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基本问题[J].自然灾害学报.2006, 15 (3) :24-30.
[3]李铁峰.区域地质灾害评价预警的递进分析理论与方法[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4 , 31 (4)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