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力的合成》的教学,应用探究式教学让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 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在于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关键词:新课改 观念 探究式 方法
作为一名在教学第一线的普通物理老师,我很幸运地参加了我省首轮课改实验工作。这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因为新的物理课程无论在课程中的结构、内容,还是评价等方面,都比原来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一年多的课改教学实践和探索,给我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味和深思的小插曲,现在通过一堂物理课,谈谈我对新课改的一些体会。
我在设计人教版必须1《力的合成》课堂教学时,先对整个这一节课的内容与旧教材进行了对比,力的概念与三种常见的力的之后就安排了力的合成,这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崭新内容。各种教材无论怎样改革,都没改变这一点,这就是编者要从学习兴趣上,从时间安排上,强调力的合成的工具和基础地位。对于平行四边形定则,在本节教材内容上,学生的实验由原来的验证性实验变为了探究性实验,对于这样一个全新的知识,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才更加深刻,另外,学生对矢量运算完全陌生,放慢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切身体验,也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矢量合成的法则。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实验探究力的合成规律。通过实验得到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猜想它们之间所遵循的运算规律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物理教育教学仍普遍采用教师单向注入、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重视物理结果的教学,忽视物理过程的经历;而这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因此在课的引入上利用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引人了等效替代的思想,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得到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给出的实验仪器,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找出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当然,在实际探究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能力不同,最终,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出合力与分力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但由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亲身的体验,对探究结果的讨论,以及教师的评价,并结合最后的验证,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定则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这节课中,变教学过程为学习过程,把教学活动中教师传递学生接受的过程变成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探索的学习过程。其中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也是一名普通的合作学习者,同学生一起互动探究,以教材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未知领域,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课堂作为学生成长发展的场所,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我,体验到学有所用,拥有成就感,这样才能真正使课堂开放,有活力,充满生机。
一堂课让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体会,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观念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那么教育观念的转变就可以改变一位教师的命运。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 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 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形式上可以是多种形式,灵活应用。从教学方式上来说,它可以科学知识为主线,插入具体问题和应用实践背景资料,也可以问题和应用为中心,逐步渗透科学知识和科学观念的教学;从教师作用上来说,它可以教师引导为主,也可以学生活动为主;从应用范围上来说,它可围绕某一探究活动进行整个单元的内容的教学,也可用于教学过程的某一环节,实际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最难把握的是提出问题这个要素。任何探究活动都是围绕“问题”而展开的,没有问题,便谈不上探究,而且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更能引发其探究兴趣,保证探究活动更好地进行。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能力是保证物理教学中有效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前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分析和发现隐藏于物理情境中的相关信息和内在的知识联系,据此去大胆猜想、探究,独立自主地提出有关物理问题并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一般说来,提出的问题通常有常规问题和非常规问题(如开放性问题、探索性问题等),重点应考虑非常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远离课堂教学目的的问题,教师既要保护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又要善于诱导学生把问题引向教学目标,并开展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讨论。当然,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是要逐渐培养的,刚开始,多数问题由老师提出,根据情境找出疑问,把它清晰的表述出来,教师经常这样做,时间久了,学生遇到相似的场景时会不自觉地在心里产生疑问,逐渐学会怎样提出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面对新课改,我惊喜的发现,原来教学也可以是一种“沟通”、一种“合作”、一种“交流”、一种“分享”,这种氛围中的学生,也是敢想、敢说、敢做,也是乐于展现自我的。而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需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逐步适应不断变革的教育形势,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的“新教师”。让我和我的学生们在新课改的浪潮中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关键词:新课改 观念 探究式 方法
作为一名在教学第一线的普通物理老师,我很幸运地参加了我省首轮课改实验工作。这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因为新的物理课程无论在课程中的结构、内容,还是评价等方面,都比原来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一年多的课改教学实践和探索,给我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味和深思的小插曲,现在通过一堂物理课,谈谈我对新课改的一些体会。
我在设计人教版必须1《力的合成》课堂教学时,先对整个这一节课的内容与旧教材进行了对比,力的概念与三种常见的力的之后就安排了力的合成,这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崭新内容。各种教材无论怎样改革,都没改变这一点,这就是编者要从学习兴趣上,从时间安排上,强调力的合成的工具和基础地位。对于平行四边形定则,在本节教材内容上,学生的实验由原来的验证性实验变为了探究性实验,对于这样一个全新的知识,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才更加深刻,另外,学生对矢量运算完全陌生,放慢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切身体验,也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矢量合成的法则。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实验探究力的合成规律。通过实验得到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猜想它们之间所遵循的运算规律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物理教育教学仍普遍采用教师单向注入、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重视物理结果的教学,忽视物理过程的经历;而这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因此在课的引入上利用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引人了等效替代的思想,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得到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给出的实验仪器,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找出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当然,在实际探究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能力不同,最终,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出合力与分力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但由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亲身的体验,对探究结果的讨论,以及教师的评价,并结合最后的验证,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定则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这节课中,变教学过程为学习过程,把教学活动中教师传递学生接受的过程变成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探索的学习过程。其中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也是一名普通的合作学习者,同学生一起互动探究,以教材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未知领域,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课堂作为学生成长发展的场所,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我,体验到学有所用,拥有成就感,这样才能真正使课堂开放,有活力,充满生机。
一堂课让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体会,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观念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那么教育观念的转变就可以改变一位教师的命运。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 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 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形式上可以是多种形式,灵活应用。从教学方式上来说,它可以科学知识为主线,插入具体问题和应用实践背景资料,也可以问题和应用为中心,逐步渗透科学知识和科学观念的教学;从教师作用上来说,它可以教师引导为主,也可以学生活动为主;从应用范围上来说,它可围绕某一探究活动进行整个单元的内容的教学,也可用于教学过程的某一环节,实际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最难把握的是提出问题这个要素。任何探究活动都是围绕“问题”而展开的,没有问题,便谈不上探究,而且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更能引发其探究兴趣,保证探究活动更好地进行。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能力是保证物理教学中有效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前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分析和发现隐藏于物理情境中的相关信息和内在的知识联系,据此去大胆猜想、探究,独立自主地提出有关物理问题并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一般说来,提出的问题通常有常规问题和非常规问题(如开放性问题、探索性问题等),重点应考虑非常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远离课堂教学目的的问题,教师既要保护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又要善于诱导学生把问题引向教学目标,并开展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讨论。当然,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是要逐渐培养的,刚开始,多数问题由老师提出,根据情境找出疑问,把它清晰的表述出来,教师经常这样做,时间久了,学生遇到相似的场景时会不自觉地在心里产生疑问,逐渐学会怎样提出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面对新课改,我惊喜的发现,原来教学也可以是一种“沟通”、一种“合作”、一种“交流”、一种“分享”,这种氛围中的学生,也是敢想、敢说、敢做,也是乐于展现自我的。而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需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逐步适应不断变革的教育形势,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的“新教师”。让我和我的学生们在新课改的浪潮中一起学习、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