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或许杨宪益本人也会大跌眼镜,没想到自己的过世竟然如此热闹。这个生前低调的老人,去世的时候,反而在主流和边缘文化圈都引起不小的轰动。有些媒体不吝笔墨,把他捧为“士大夫”、“革命者”,杨先生在世的话,或许又会写首打油诗来调侃这戴得过大的帽子。其实那些痛心疾首的人们,未见得读过他的诗与文,“士大夫”与“革命者”的赞誉,是倾慕他恣意风流的人生。是的,他的烟与酒,他美丽的妻子戴乃迭,还有他们长达70年的爱情,是足以让人羡慕的了。
90岁爱情,只求忘记她
曾经有年轻的后生拜访他,问到他怀念爱人的最好方式,杨宪益的答案只有三个字忘记她。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杨宪益这个名字,是和戴乃迭联在一起的。真实生活里,杨宪益总是和戴乃迭一同出现,似乎自从1940年他们结婚回到中国之后,除了“文革”入狱的四年外,他们就再没有分开过。从20岁到90岁的70年间,他们一起把唐朝的诗和清朝的小说翻译成英文,再在封面署上两人的名字,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同时出现在各种宴会之中。这样不离不弃的爱情,稍显古典了,今天的人们能欣赏,但有点难以企及。
1999年戴乃迭去世之后,杨宪益就搬到了后海边僻静的院落,和女儿住在一起。一生爱书的杨宪益,晚年并没有太多书相伴;一生爱喝的酒,最后几年也被医生完全禁止;最爱的妻子早他10年过世。杨宪益95岁的时候,经过了所有的一切,四大皆空。去年曾经有年轻的后生拜访他,问到他怀念爱人的最好方式,杨宪益的答案只有三个字:忘记她。
北京的大街上依然响着滥情的歌,我们把爱情看得那么重,重得不敢轻易许下承诺。而爱情对于94岁的杨宪益来说,只剩忘记而已。今天,杨宪益和戴乃迭都已离去,人们去翻阅那些他们共同翻译的作品,去读杨宪益为戴乃迭写的悼亡诗,来说服或者证明,在2009年的北京,依然存在着可以一生一世的爱情。是啊,人类都已经进入21世纪,流行小说和音乐教的是人们怎么迅速走出失恋的阴影,电视里最火的故事是男人和女人如何为了房子而奋不顾身,不要说一生一世的爱情了,又有谁还会去写悼亡诗呢?可是读到“自首同归我负卿”,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会为这殇之痛而感动,会想要“白首同归”的承诺,会期盼垂垂老矣的时候还有一个人能让自己惦记着该如何忘记。
牛津的诗与酒
他与她谈论文学,谈论中国,她教会了他吸烟。这样的恋爱,谈起来太让人着迷。
在映着爬山虎绿影的房间里,杨宪益常常坐在窗边,他背后的墙上,挂着他的朋友们为他和戴乃迭画的画像。那些画像里外的人,都在迅速地离去。杨宪益对别人说自己谈了70年恋爱,他用的是“恋爱”——这个充满激情与行动力的词,而又“谈”了长达70年,那该是多么有劲的70年啊。
1937年,这个外表文弱而纤细的中国男生,在牛津挥洒着青春。带着富家子的浪荡与不羁,他在古老的学院里调笑、捣蛋、醉酒、作诗,与美丽的传教士家庭的女儿相遇。老中国的文化投射在他身上是文雅的气质与外表,而在杨宪益内心,却是对竹林七贤那狂狷的向往,这如海水与火焰的对立特质在杨宪益身上奇特的统一在一起,所以多年之后,戴乃迭会笑称,她当年爱上的不是杨宪益,而是杨宪益背后的中国。
那个时期的戴乃迭,最为人所知的是这张与杨宪益结婚时拍的照片。每次看到这张照片,都觉得戴乃迭清澈的眼神中有种穿透的力量。那种透彻,就像摒弃掉一切背景的黑白照片,远方与过去,都是灰白的底子,只有“人”具体而微。
16岁就上了牛津,划船、喝酒、抽烟,用微醺的语调读诗,和一个中国男生谈恋爱。想象中的她应该是一个潇洒佻达的女子,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牛津,过着如此恣意的人生。她也很美;年轻而又美丽,在英国又爱读诗的女子,很容易让人想到林徽因。可是戴乃迭却远没有林徽因左右逢源的社交天分,现实中的她,其实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她所有的语言与激情,都要用笔与纸来传递。这种内敛的气质,被杨宪益解读为朴素,他说戴乃迭身上有连中国小姐身上都少有的质朴。他与她谈论文学,谈论中国,她教会了他吸烟。这样的恋爱,谈起来太让人着迷。四年之后,她跟他回到了中国。那是1941年,烽火燎原。
出生津门的富家子和传教士家庭的英国小姐,颠簸在闷热的黄鱼车上,往来于溽热的川黔之地。那确实是非常艰苦的岁月,戴乃迭生下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才23岁,也不懂怎么抱孩子,戴乃迭一手夹着孩子,一手夹着香烟的形象,在杨宪益晚年的记忆里都还非常鲜明。
她也是一个直率的女子。刚到中国的时候,国民党政府教育部的次长曾经邀请戴乃迭加入国民党,而她在那正式的宴会上,对次长大人说出了四个字“君子不党”;在中央大学工作的时候,她会毫不保留自己对时政的观点,甚至批评风头正健的三青党,以至于长期被特务机关视为英国共产党间谍。
而关于杨宪益与戴乃迭的合作翻译,一直有一个美丽的传闻,故事中,风流多才的杨宪益手持书卷来回踱步之间,唐朝的诗文就变成现代的英文脱口而出,而每当他吟完一句,戴乃迭打字机敲打的嗒嗒之声也恰好停止。人们用这个故事赞美他们夫妻比肩的才情与默契。才情与默契是事实,杨宪益接受采访时常常说到他和夫人之间默契很多,不用说话也可以互相明白。然而,选择翻译为一生的职业,却并非出于非常浪漫的原因。1941年他们辗转于战火纷飞的西南后方,在各大高校谋求教职。据杨宪益的妹妹回忆,杨宪益原本是想研究中国古代史,可是戴乃迭不善言辞,无法胜任教书的工作,只能读书,翻译。杨宪益为了让妻子在学术上有所成就,接受了梁实秋主持的北碚国立翻译馆的工作,翻译《资治通鉴》,这就是两个人合作翻译的开始。耗时三年译成的《资治通鉴》在战火中丧失,然而,这个举动却改变了他们的后半生,他们对彼此和对文学的爱,在他们终身事业中也找到了交集,从此后,《红楼梦》、《儒林外史》、《老残游记》、《诗经》,一部部中国文学经典,他们俩合力把它们介绍到全世界。
他们一直形影不离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即使爱情完美如戴乃迭和杨宪益。
戴乃迭和杨宪益的母亲都曾对他们的婚姻有过很不好的预言,认为文化的隔阂会让他们很快就离婚。他们倒是克服掉了文化的差异,相守了一生。然而,戴乃迭母亲的另一个预言却一语成谶,他们的儿子最终自焚杀死了自己。
这对直率而狂狷的夫妻,在“文革”之中,自然会受到不小的冲击,而他们的教养与经历,却不足以支持他们顺应阶级斗争的洪流。所以,当灾难来临之时,他们对坐一晚,用白兰地度夜,酒喝到三分之二的时候,他们被抓进了监狱,一别四年。
关押的时候,杨宪益最关心的是戴乃迭的生死,每次被提审,都会问询妻子的情况,他深怕她敏感的文人神经,不足以扛过这前所未有的压力。然而,即使在狱中,戴乃迭也保持着惯有的通脱与文明,她用牙刷刷牢房的墙,教狱友唱歌,对送饭的狱警说谢谢,就像杨宪益最喜欢的秦汉时代的人一样,戴乃迭刚毅而洒脱。
如果说这段完美的爱情有什么不完美,那就是戴乃迭晚年的遭遇。这个在“文革”中被冤入狱,都能保持尊严的女子,却在出狱之后被丧子之痛打击崩溃。她的精神一蹶不振,酗酒,身体越来越差。杨宪益用全部的爱意与耐心照顾她的生活与精神。他们的老朋友无法忘记,80多岁的杨宪益给80多岁的戴乃迭系上餐巾,像哄孩子一样耐心地喂她吃饭的样子。更后来,戴乃迭甚至无法和老朋友同席吃饭,杨宪益就把那幅著名的郁风为戴乃迭画的画像放在座位旁边她本来该坐的位子。是的,他们一直都形影不离。
编辑 王琳璐
90岁爱情,只求忘记她
曾经有年轻的后生拜访他,问到他怀念爱人的最好方式,杨宪益的答案只有三个字忘记她。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杨宪益这个名字,是和戴乃迭联在一起的。真实生活里,杨宪益总是和戴乃迭一同出现,似乎自从1940年他们结婚回到中国之后,除了“文革”入狱的四年外,他们就再没有分开过。从20岁到90岁的70年间,他们一起把唐朝的诗和清朝的小说翻译成英文,再在封面署上两人的名字,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同时出现在各种宴会之中。这样不离不弃的爱情,稍显古典了,今天的人们能欣赏,但有点难以企及。
1999年戴乃迭去世之后,杨宪益就搬到了后海边僻静的院落,和女儿住在一起。一生爱书的杨宪益,晚年并没有太多书相伴;一生爱喝的酒,最后几年也被医生完全禁止;最爱的妻子早他10年过世。杨宪益95岁的时候,经过了所有的一切,四大皆空。去年曾经有年轻的后生拜访他,问到他怀念爱人的最好方式,杨宪益的答案只有三个字:忘记她。
北京的大街上依然响着滥情的歌,我们把爱情看得那么重,重得不敢轻易许下承诺。而爱情对于94岁的杨宪益来说,只剩忘记而已。今天,杨宪益和戴乃迭都已离去,人们去翻阅那些他们共同翻译的作品,去读杨宪益为戴乃迭写的悼亡诗,来说服或者证明,在2009年的北京,依然存在着可以一生一世的爱情。是啊,人类都已经进入21世纪,流行小说和音乐教的是人们怎么迅速走出失恋的阴影,电视里最火的故事是男人和女人如何为了房子而奋不顾身,不要说一生一世的爱情了,又有谁还会去写悼亡诗呢?可是读到“自首同归我负卿”,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会为这殇之痛而感动,会想要“白首同归”的承诺,会期盼垂垂老矣的时候还有一个人能让自己惦记着该如何忘记。
牛津的诗与酒
他与她谈论文学,谈论中国,她教会了他吸烟。这样的恋爱,谈起来太让人着迷。
在映着爬山虎绿影的房间里,杨宪益常常坐在窗边,他背后的墙上,挂着他的朋友们为他和戴乃迭画的画像。那些画像里外的人,都在迅速地离去。杨宪益对别人说自己谈了70年恋爱,他用的是“恋爱”——这个充满激情与行动力的词,而又“谈”了长达70年,那该是多么有劲的70年啊。
1937年,这个外表文弱而纤细的中国男生,在牛津挥洒着青春。带着富家子的浪荡与不羁,他在古老的学院里调笑、捣蛋、醉酒、作诗,与美丽的传教士家庭的女儿相遇。老中国的文化投射在他身上是文雅的气质与外表,而在杨宪益内心,却是对竹林七贤那狂狷的向往,这如海水与火焰的对立特质在杨宪益身上奇特的统一在一起,所以多年之后,戴乃迭会笑称,她当年爱上的不是杨宪益,而是杨宪益背后的中国。
那个时期的戴乃迭,最为人所知的是这张与杨宪益结婚时拍的照片。每次看到这张照片,都觉得戴乃迭清澈的眼神中有种穿透的力量。那种透彻,就像摒弃掉一切背景的黑白照片,远方与过去,都是灰白的底子,只有“人”具体而微。
16岁就上了牛津,划船、喝酒、抽烟,用微醺的语调读诗,和一个中国男生谈恋爱。想象中的她应该是一个潇洒佻达的女子,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牛津,过着如此恣意的人生。她也很美;年轻而又美丽,在英国又爱读诗的女子,很容易让人想到林徽因。可是戴乃迭却远没有林徽因左右逢源的社交天分,现实中的她,其实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她所有的语言与激情,都要用笔与纸来传递。这种内敛的气质,被杨宪益解读为朴素,他说戴乃迭身上有连中国小姐身上都少有的质朴。他与她谈论文学,谈论中国,她教会了他吸烟。这样的恋爱,谈起来太让人着迷。四年之后,她跟他回到了中国。那是1941年,烽火燎原。
出生津门的富家子和传教士家庭的英国小姐,颠簸在闷热的黄鱼车上,往来于溽热的川黔之地。那确实是非常艰苦的岁月,戴乃迭生下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才23岁,也不懂怎么抱孩子,戴乃迭一手夹着孩子,一手夹着香烟的形象,在杨宪益晚年的记忆里都还非常鲜明。
她也是一个直率的女子。刚到中国的时候,国民党政府教育部的次长曾经邀请戴乃迭加入国民党,而她在那正式的宴会上,对次长大人说出了四个字“君子不党”;在中央大学工作的时候,她会毫不保留自己对时政的观点,甚至批评风头正健的三青党,以至于长期被特务机关视为英国共产党间谍。
而关于杨宪益与戴乃迭的合作翻译,一直有一个美丽的传闻,故事中,风流多才的杨宪益手持书卷来回踱步之间,唐朝的诗文就变成现代的英文脱口而出,而每当他吟完一句,戴乃迭打字机敲打的嗒嗒之声也恰好停止。人们用这个故事赞美他们夫妻比肩的才情与默契。才情与默契是事实,杨宪益接受采访时常常说到他和夫人之间默契很多,不用说话也可以互相明白。然而,选择翻译为一生的职业,却并非出于非常浪漫的原因。1941年他们辗转于战火纷飞的西南后方,在各大高校谋求教职。据杨宪益的妹妹回忆,杨宪益原本是想研究中国古代史,可是戴乃迭不善言辞,无法胜任教书的工作,只能读书,翻译。杨宪益为了让妻子在学术上有所成就,接受了梁实秋主持的北碚国立翻译馆的工作,翻译《资治通鉴》,这就是两个人合作翻译的开始。耗时三年译成的《资治通鉴》在战火中丧失,然而,这个举动却改变了他们的后半生,他们对彼此和对文学的爱,在他们终身事业中也找到了交集,从此后,《红楼梦》、《儒林外史》、《老残游记》、《诗经》,一部部中国文学经典,他们俩合力把它们介绍到全世界。
他们一直形影不离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即使爱情完美如戴乃迭和杨宪益。
戴乃迭和杨宪益的母亲都曾对他们的婚姻有过很不好的预言,认为文化的隔阂会让他们很快就离婚。他们倒是克服掉了文化的差异,相守了一生。然而,戴乃迭母亲的另一个预言却一语成谶,他们的儿子最终自焚杀死了自己。
这对直率而狂狷的夫妻,在“文革”之中,自然会受到不小的冲击,而他们的教养与经历,却不足以支持他们顺应阶级斗争的洪流。所以,当灾难来临之时,他们对坐一晚,用白兰地度夜,酒喝到三分之二的时候,他们被抓进了监狱,一别四年。
关押的时候,杨宪益最关心的是戴乃迭的生死,每次被提审,都会问询妻子的情况,他深怕她敏感的文人神经,不足以扛过这前所未有的压力。然而,即使在狱中,戴乃迭也保持着惯有的通脱与文明,她用牙刷刷牢房的墙,教狱友唱歌,对送饭的狱警说谢谢,就像杨宪益最喜欢的秦汉时代的人一样,戴乃迭刚毅而洒脱。
如果说这段完美的爱情有什么不完美,那就是戴乃迭晚年的遭遇。这个在“文革”中被冤入狱,都能保持尊严的女子,却在出狱之后被丧子之痛打击崩溃。她的精神一蹶不振,酗酒,身体越来越差。杨宪益用全部的爱意与耐心照顾她的生活与精神。他们的老朋友无法忘记,80多岁的杨宪益给80多岁的戴乃迭系上餐巾,像哄孩子一样耐心地喂她吃饭的样子。更后来,戴乃迭甚至无法和老朋友同席吃饭,杨宪益就把那幅著名的郁风为戴乃迭画的画像放在座位旁边她本来该坐的位子。是的,他们一直都形影不离。
编辑 王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