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后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本文从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模式、对象、形式、内容、方法、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它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存在的问题,望和同行商榷。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后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和继发性水电解质紊乱。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等组织慢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甚至衰竭。重症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紊乱。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四大类,其中2型糖尿病占90%左右。糖尿病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庭、各级政府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健康教育的定义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或群体改变不良行为,以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及其过程.
1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模式
1.1以医院为中心。临床医护人员的参与可以弥补预防工作人员的紧缺;临床医生有其独特的优势,患者对其劝告及建议有很多的依从性。但与病人接触时间有限,只能讲解最主要的原则。应致力于研究和开发临床医生参与预防的优势与潜力的方法和技术。
1.2以社区为中心。我国政府和全社会对慢性病防控工作越来越重视,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模式。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全科医生,医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没有配套政策,不容易吸引社区居民,开展活动需要多部门配合才能完成,造成社区健康教育一种尴尬的局面。
1.3一体化模式。指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协调,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施管理和评价,综合医院、健康教育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掌握社区糖尿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流行情况的一种模式。
2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对象、形式、内容、方法
2.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教育对象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病人,应该包括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个层面。包括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家属、陪护人员,乃至整个家庭、社区、社会。
2.2教育的内容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饮食、运动、药物、监测、心理、预防并发症、低血糖和紧急并发症的处理、糖尿病足及皮肤护理指导等。
2.3教育的形式在医院有专题讲座、小组讨论和示教、床旁单个教育指导、病友经验交流、阅读糖尿病知识手册、门诊随诊、电话随访与咨询指导、糖尿病主题宣传活动、病友联谊活动、糖尿病儿童夏令营活动等。
2.4教育方法充分利用現代化手段,报纸、杂志、书刊、广播、电视、录像、网络、手机短信、多媒体等,用幻灯、投影、录像系统讲解糖尿病知识,展示食物模型讲解均衡饮食、食品交换法,在糖尿病教室和住院部走廊、社区宣传栏以图片、文字形式宣传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运用新型教育工具,看图对话工具对患者进行现场情景演练,增进病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吸收。
3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3.1对客观指标的影响
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体重指数、对2型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
3.2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所谓生存质量是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人们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功能、社会能力以及个人整体情形的一种感觉体验。并发症、伴发焦虑、抑郁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改善不良情绪是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3.3对患者心理的影响
心理因素是指影响疾病过程的认知与价值体系、个性、情感、态度以及行为方式等。一旦患上糖尿病,就要求患者坚持良好的行为习惯方式,在饮食上要求严格遵守糖尿病饮食原则,每天坚持用药、定期就诊,定期检测血糖等生化指标等。
3.4对相关治疗费用的影响
大部分基层糖尿病患者认为目前治疗药物较贵,经济很难承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病返贫者屡见不鲜。
4糖尿病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4.1糖尿病教育虽然普遍开展起来,但缺乏系统全面的对教育效果评价和分析的方法,特别是缺乏大样本、长时间的对糖尿病教育效果的纵向追踪研究。
4.2教育主要采用讲座形式,说教性强,实践不足。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患者文化程度的不同,医患、护患之间缺乏足够时间的互动、交流,患者技能掌握和应用不足。
4.3尚缺乏对个体化特征评价健康问题、明确教育目标、实施教育、评价效果。缺乏针对个人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行为方式、文化背景、个性特征、应对方式等变量对教育
效果影响的深入研究和制定个体化教育方案。
4.4教育内容应由医生、护士、营养师、运动专家、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等专业人员组成教育团队,满足糖尿病患者对改变生活。
4.5教育的组织、管理力量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糖尿病教育的发展。
4.6对糖尿病卫生经济学缺乏研究。教育要讲究成本—效益与成本—效果分析,应建立客观的效益评价标准,引导政府政策的制定,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组织和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EB/OL].[2007-12-30]
[2]高瑾,韩秋菊.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4(2):220-221
[3]陈凤华,韩蔚,等.健康教育对促进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及降低医疗费用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6,(15):434-436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后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和继发性水电解质紊乱。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等组织慢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甚至衰竭。重症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紊乱。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四大类,其中2型糖尿病占90%左右。糖尿病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庭、各级政府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健康教育的定义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或群体改变不良行为,以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及其过程.
1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模式
1.1以医院为中心。临床医护人员的参与可以弥补预防工作人员的紧缺;临床医生有其独特的优势,患者对其劝告及建议有很多的依从性。但与病人接触时间有限,只能讲解最主要的原则。应致力于研究和开发临床医生参与预防的优势与潜力的方法和技术。
1.2以社区为中心。我国政府和全社会对慢性病防控工作越来越重视,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模式。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全科医生,医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没有配套政策,不容易吸引社区居民,开展活动需要多部门配合才能完成,造成社区健康教育一种尴尬的局面。
1.3一体化模式。指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协调,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施管理和评价,综合医院、健康教育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掌握社区糖尿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流行情况的一种模式。
2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对象、形式、内容、方法
2.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教育对象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病人,应该包括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个层面。包括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家属、陪护人员,乃至整个家庭、社区、社会。
2.2教育的内容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饮食、运动、药物、监测、心理、预防并发症、低血糖和紧急并发症的处理、糖尿病足及皮肤护理指导等。
2.3教育的形式在医院有专题讲座、小组讨论和示教、床旁单个教育指导、病友经验交流、阅读糖尿病知识手册、门诊随诊、电话随访与咨询指导、糖尿病主题宣传活动、病友联谊活动、糖尿病儿童夏令营活动等。
2.4教育方法充分利用現代化手段,报纸、杂志、书刊、广播、电视、录像、网络、手机短信、多媒体等,用幻灯、投影、录像系统讲解糖尿病知识,展示食物模型讲解均衡饮食、食品交换法,在糖尿病教室和住院部走廊、社区宣传栏以图片、文字形式宣传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运用新型教育工具,看图对话工具对患者进行现场情景演练,增进病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吸收。
3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3.1对客观指标的影响
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体重指数、对2型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
3.2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所谓生存质量是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人们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功能、社会能力以及个人整体情形的一种感觉体验。并发症、伴发焦虑、抑郁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改善不良情绪是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3.3对患者心理的影响
心理因素是指影响疾病过程的认知与价值体系、个性、情感、态度以及行为方式等。一旦患上糖尿病,就要求患者坚持良好的行为习惯方式,在饮食上要求严格遵守糖尿病饮食原则,每天坚持用药、定期就诊,定期检测血糖等生化指标等。
3.4对相关治疗费用的影响
大部分基层糖尿病患者认为目前治疗药物较贵,经济很难承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病返贫者屡见不鲜。
4糖尿病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4.1糖尿病教育虽然普遍开展起来,但缺乏系统全面的对教育效果评价和分析的方法,特别是缺乏大样本、长时间的对糖尿病教育效果的纵向追踪研究。
4.2教育主要采用讲座形式,说教性强,实践不足。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患者文化程度的不同,医患、护患之间缺乏足够时间的互动、交流,患者技能掌握和应用不足。
4.3尚缺乏对个体化特征评价健康问题、明确教育目标、实施教育、评价效果。缺乏针对个人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行为方式、文化背景、个性特征、应对方式等变量对教育
效果影响的深入研究和制定个体化教育方案。
4.4教育内容应由医生、护士、营养师、运动专家、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等专业人员组成教育团队,满足糖尿病患者对改变生活。
4.5教育的组织、管理力量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糖尿病教育的发展。
4.6对糖尿病卫生经济学缺乏研究。教育要讲究成本—效益与成本—效果分析,应建立客观的效益评价标准,引导政府政策的制定,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组织和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EB/OL].[2007-12-30]
[2]高瑾,韩秋菊.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4(2):220-221
[3]陈凤华,韩蔚,等.健康教育对促进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及降低医疗费用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6,(15):434-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