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英格玛·伯格曼是20世纪全球电影大师之一。他将电影艺术带进深不可测的内心世界,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丰富的视觉意象、闪回和极端特写等手法,展现心灵深处的憧憧幽影,以及人和上帝或人和死亡的关系…… 瑞典的电影巨人英格玛·伯格曼终于离开了这个让他纠缠不清的世界。伯格曼终其生都在纠缠,都在探讨几乎同样一些问题,那就是上帝,死亡,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在他的所有作品中都保持了一个完整连贯的心理状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格玛·伯格曼是20世纪全球电影大师之一。他将电影艺术带进深不可测的内心世界,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丰富的视觉意象、闪回和极端特写等手法,展现心灵深处的憧憧幽影,以及人和上帝或人和死亡的关系……
瑞典的电影巨人英格玛·伯格曼终于离开了这个让他纠缠不清的世界。伯格曼终其生都在纠缠,都在探讨几乎同样一些问题,那就是上帝,死亡,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在他的所有作品中都保持了一个完整连贯的心理状态,这种直白与冲动的表达、隐秘而又大胆的暴露,就像个孩子一样毫不隐讳却又矛盾重重。电影是他思考的工具,但胶片只能记录下他的思考过程,最终的结果却又是不能穷尽一切。
对于电影——这种光与影的艺术,英格玛?伯格曼有其独特的追求与固执:
彩色电影早在1957年就已出现了,然而伯格曼还是坚持拍摄黑白电影。于是,伯格曼的黑白光影世界就成为我们记住他的一个标志。他觉得“彩色菲林在技术上而言过于完美,想让拍出的东西不美丽都很困难”。
对光的使用,伯格曼有一种近乎迷恋的狂热劲头。伯格曼显然将光理解为情绪或者情感对应物,虽然追求黑白光影,伯格曼却一直坚持尽可能少地使用人工光,所以伯格曼对光的使用也还算不到表现主义的类别里面去。
伯格曼曾经说过电影和音乐很像,但和文学无关。就认为剧本对于电影而言是必须的但却是不可信赖的,因为基于文字的剧本更多的是理性和意志力,然而基于影像的电影却更需要直觉或者幻觉,音乐也是如此。
“电影主要的是韵律,那是连续场景中的呼吸”,伯格曼如是说,他显然也忠实地实践了他自己的这个观点。
其他文献
6月11日第2届大学生影像节在中国传媒大学大礼堂圆满落幕。至此,历时3个月、覆盖全国233所高校、参赛作品超过2200件的百万大学生影视盛宴在一片耀眼的镁光灯中完美落幕。 当晚红地毯上中国影视娱乐界的众星云集,王学兵、陈坤、邵兵、范冰冰、满江、苗圃、张含韵、厉娜、谭维维、李勤勤、高晓松等纷纷应邀出席。创维数码控股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郑建中、创维北京分公司总经理潘志锋、创维广告部总监助理郭韶华出席晚
20多年来,“雪龙号”上海籍船员郭广生已记不清自己在南极住了多少天,为企鹅拍了多少个特写。虽然拍DV纯粹是在南极工作期间的种业余消遣,但郭广生和朋友都没有想到,临到退休,这一业余爱好却为他带来了一份意想不到的收获——在刚刚结束的由SMG五岸传播和纪实频道主办的“动物星球DV总动员”全国DV短片大赛中郭广生自己拍摄编辑的短片《南极纪事》捧走了唯一的一等奖。这个作品的获奖用五岸传播杨文红总经理和纪实频
《DV@时代》你们为什么把这次在“艺术空间”举行的纪录片论坛命名为“纪录片在学院”呢? 胡 我们这次展映的地点是在吴文光先生的艺术空间“草场地工作站”,那里从前更多的是向社会上的纪录片作者开放的拥有很多固定的来自社会的观众。而作为电影学院导演系的研究生群体去展映影片对于草场地工作站来说可能还是第一次。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展映机会能跟学院之外的纪录片人有一个碰撞并且探讨一下在学院内外成长起来的纪
【技术背后】 新媒体是眼下人们耳熟能详的新名词之一由于其市场前景十分可观因此新媒体吸引了电视与电信两个行业的关注。一时间PTV、VOD、手机电视、多媒体广播、3G、WiFi、流媒体、P2P等新名词与新概念蜂拥而至好不热闹。这里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下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新概念。 从输变电网到固定电话网从天然气管网到给排水管网广义的网络无所不在。然而可以说网络一词是随着因特网的流行才真正被大众所熟知的。
在前两期的《DV@时代》杂志中向读者朋友们介绍了Pacle studio 10软件的采集和基本的编辑功能。相信初学的朋友定对studio10有了个初步的认识了,在编辑操作中Studio。10加入了关键帧功能使消费级的用户们也可以感受到专业非编软件的编辑功能带来的乐趣。 下面我们就向Studio 10爱好者们介绍一下如何在studio中进行特效关键帧的设置。 第一,正常编辑的程序是将视频编辑整理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纪录片方向研究生毕业作品展映影片介绍 2003年的秋天,一批来自各地的年轻人,汇聚到北京电影学院。他们中间有教师、记者、广告人,还有医生。尽管各自的身份迥异,却都是为着同一个目的而来:那就是希望借助影像,在表达各自看法的同时,寻找真实的价值所在。这样的找寻成为一种线索,贯穿了之后整整三年的学习生活。有幸的是,因为手中的摄影机,他们的触角不再局限于这高高的象牙塔和艺术殿堂之中,而
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定了每年的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我国自1987年开始中国消费者协会及地方各级协会都会在每年的3月15日举办些大规模的消费者维权知识的宣传活动而每年的3月1 5日也就成了打假抓质量的高峰期也是消费者维权行动最受关注的日子。然而在商品经济社会每年次的维权日是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维权需要的因此“天天3.15”的社会规则就势在必行了。但是社会媒体以及各级消费者协会
笔者在大学生涯中以第一作者身份拍摄了两部校园DV剧,分别是《路》和《彳亍》,在取得各种辉煌的背后,深知创作校园DV的苦与乐,在此,将自己创作DV作品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总结出来,借助《Dv@时代》这个大平台。希望能看到更多的学生DV人和DV爱好者不断涌现,从而在全国各高校普及Dv文化,让更多的朋友能实现自己的影视梦。 团队建设 不管大家DV技术如何,影视知识多么丰富,能聚在一起做DV
12月中旬的北京已经相当寒冷但是位于北五环一个叫草场地的偏僻村庄,却聚集了一批热情四溢的纪录电影爱好者。12月8日晚7时“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纪录片方向研究生毕业作品展映”在“草场地工作站”拉开序幕。开幕式由此次影展的策展人胡刘斌主持他同时也是此次参加交流的六个作者之一。在谈及此次展映的初衷和由来时他说正如他在策展人语中所提及的:“这次展映实际上是这些作者希望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大家视野中的一次努力以
说起我的DV生活可以套用《DV365》的:话天天DV、天天精彩! 1998年随着上海的纺织行业关停并转我也随之涌入了下岗行列 时间本来天天上下班的我一度没了方向。在单位我是个五级检修工由于工种比较单一,所以要在社会上找到合适的工作是比较困难的。那时一连几个月我吃不香睡不好。我反复问自己,难道离开单位给我重新安排工作的这条路我就没别的路可走了吗?我不相信,于是我暗自转劲,下决心一定要自己走出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