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际合作交流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对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学生的文化能力还不能满足跨文化交流的需要,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亟待加强。本文阐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含义,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讨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意识;文化教学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含义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从不同的侧面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论述。
Bennett & Allen 曾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做了描述,他们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三层含义:(1)超越民族中心主义思想的能力。(2)善于欣赏其他文化的能力和能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恰当表现的能力。(3)在各种跨文化交际场合中,能够根据具体的、不同的交际对象,调整自己的文化框架,以便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科学家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描述帮助我们认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并且对跨文化教育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跨文化交际学”学科专门研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互动过程中的矛盾、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这为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了指导,从而推动了外语教学的发展。
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1.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社会的需要是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大动力。传统的英语教学把精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语言运用与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学生缺乏恰当地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主体地位也得不到体现,无法尽快培养出合格的跨世纪外语人才。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应贯彻语言的交际性原则,把教学过程变成语言交际过程。
2.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当我们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我们必须要对说话人的意图进行预测。正因为交际与文化的这种关系,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就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把文化渗透到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样才可能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
1.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和内容。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主要渠道,要改变原来以语言点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取跨文化教学。一方面,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形式,逐步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力。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内容教学中要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介绍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风俗习惯以便学生在进行跨文化语言交际时更好地进行语言交流。
2.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的手段是多样的。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发展,通过网络进行跨文化交际已成为社会发展和人际交往的必然要求。因此,学校有必要利用网络媒介,普及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教师应利用多媒体网络系统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环境,做到课本内容的有效扩展和延伸。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在网上结交外国朋友、观赏外国电影、看英文电子报纸等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及西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交际礼仪等。
3.有效发挥第二课堂的平台作用。开辟第二课堂,以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实践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因此,还要有效地开辟第二课堂,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不同类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投入跨文化交际的现实情境中,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触和交往,体验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学校可通过英语角、英语协会、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体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学生能用正确的表达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
4.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前提。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不仅依赖于教材的恰当运用、课堂教学的改革和课外活动的展开,更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具有强烈的跨文化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和包容性。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历史等相关知识,不断完善自我,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新世纪的人才。
总之,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极其重要。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体现在对文化知识和交际技能的掌握上,而且体现在能够灵活地处理在交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上。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必须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到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中,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人才,有效地应对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陈俊森.跨文交际与外语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大学出版社,2006.
[2]程维捐.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J].九江学院学报,2011,(04).
[3]王平.外语教学和外语交际能力培养刍议[J].福州大学学报,2001,(54).
[4]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意识;文化教学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含义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从不同的侧面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论述。
Bennett & Allen 曾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做了描述,他们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三层含义:(1)超越民族中心主义思想的能力。(2)善于欣赏其他文化的能力和能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恰当表现的能力。(3)在各种跨文化交际场合中,能够根据具体的、不同的交际对象,调整自己的文化框架,以便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科学家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描述帮助我们认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并且对跨文化教育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跨文化交际学”学科专门研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互动过程中的矛盾、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这为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了指导,从而推动了外语教学的发展。
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1.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社会的需要是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大动力。传统的英语教学把精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语言运用与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学生缺乏恰当地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主体地位也得不到体现,无法尽快培养出合格的跨世纪外语人才。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应贯彻语言的交际性原则,把教学过程变成语言交际过程。
2.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当我们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我们必须要对说话人的意图进行预测。正因为交际与文化的这种关系,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就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把文化渗透到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样才可能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
1.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和内容。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主要渠道,要改变原来以语言点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取跨文化教学。一方面,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形式,逐步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力。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内容教学中要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介绍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风俗习惯以便学生在进行跨文化语言交际时更好地进行语言交流。
2.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的手段是多样的。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发展,通过网络进行跨文化交际已成为社会发展和人际交往的必然要求。因此,学校有必要利用网络媒介,普及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教师应利用多媒体网络系统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环境,做到课本内容的有效扩展和延伸。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在网上结交外国朋友、观赏外国电影、看英文电子报纸等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及西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交际礼仪等。
3.有效发挥第二课堂的平台作用。开辟第二课堂,以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实践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因此,还要有效地开辟第二课堂,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不同类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投入跨文化交际的现实情境中,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触和交往,体验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学校可通过英语角、英语协会、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体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学生能用正确的表达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
4.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前提。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不仅依赖于教材的恰当运用、课堂教学的改革和课外活动的展开,更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具有强烈的跨文化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和包容性。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历史等相关知识,不断完善自我,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新世纪的人才。
总之,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极其重要。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体现在对文化知识和交际技能的掌握上,而且体现在能够灵活地处理在交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上。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必须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到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中,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人才,有效地应对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陈俊森.跨文交际与外语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大学出版社,2006.
[2]程维捐.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J].九江学院学报,2011,(04).
[3]王平.外语教学和外语交际能力培养刍议[J].福州大学学报,2001,(54).
[4]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