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21年泰山科技论坛“妇科肿瘤精准治疗”专题会议于2021年7月16-18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山东省疼痛医学会联合承办,会议紧密围绕国内外妇科肿瘤领域的诊疗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作专题研讨.本文仅对会议中听众反馈的共性问题,结合有关专家观点总结如下.
【机 构】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济南25001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山东滕州277599;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山东济南2771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泰山科技论坛“妇科肿瘤精准治疗”专题会议于2021年7月16-18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山东省疼痛医学会联合承办,会议紧密围绕国内外妇科肿瘤领域的诊疗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作专题研讨.本文仅对会议中听众反馈的共性问题,结合有关专家观点总结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与腹式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科肿瘤专科接受腹腔镜(99例,腹腔镜组)和腹式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131例,腹式组)的Ⅰ A2~Ⅰ B2期(FIGO 2018)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肿瘤结局.结果 腹式组相较于腹腔镜组有更高的切口愈合不良率(8.1% vs.2.0%,P=0.018)及淋巴囊肿发生率(8.4% vs.2.0%,P=0.038),其他近期及远期并
目的 验证运动缩短碘油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延迟片拍摄时间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行碘油HSG且符合入组标准的不孕患者共100例,随机分入运动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运动组要求在HSG术后6h内,累计步行10000步以上;对照组术后6h内避免高强度运动,步行少于3000步.分别摄取两组受试者6h与24h延迟片对盆腔粘连程度进行诊断,并通过Kappa检验评估两个时间点延迟片的诊断一致性.结果 运动组6h与24h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子宫颈癌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探讨妊娠合并子宫颈癌各临床病理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37例妊娠合并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妊娠合并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终止妊娠方式、治疗方案及随访情况.并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7例患者中,早孕期患者5例确诊后即选择终止妊娠,并开始肿瘤治疗;中孕期患者6例中除1例外均一经诊断即选择放弃妊娠,行子宫颈癌治疗;晚孕期的6例在确
目的 探讨≤25岁子宫肌瘤患者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于北京协和医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34例.年龄≤25岁.记录患者一般信息及临床病理特征,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肌瘤的复发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时间8~7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2.5个月.术后复发率13.2%,复发距手术的间隔为6~66个月,中位复发时间为24个月.子宫肌瘤家族史、术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是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缩宫素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催产、引产药物,在有效缩短分娩时间及降低剖宫产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缩宫素的不规范使用也会增加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实践中对于缩宫素的使用剂量、方法、时机以及活跃期是否停用等方面尚未达成一致.因此,寻找缩宫素的最佳用药剂量、把握用药时机、合理规范使用的同时避免不规范使用带来的严重不良结局,是保障用药安全及成功经阴道分娩的关键.
目的 探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疗法对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盆底肌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女保健科盆底中心治疗的93例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均为单胎1次妊娠分娩,且产后1年以上.所有患者予以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盆底康复治疗方法,每次治疗30 min,每周2~3次,共治疗15次.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盆底肌肌电检测等情况.结果 患者年龄为(37.98±
人工破膜(artificial rupture of membrane,ARM)是一种较为古老的诱发宫缩、促进产程进展的手术方式.随着医学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产科工作者基于产程大数据、新产程的研究,对ARM在产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且有关共识与指南已有明确的建议、推荐.文章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讨论了ARM这一手术方式在目前现代产科临床工作中应用.
有关“子宫腺肌症”还是“子宫腺肌病”名称的应用至今仍较为混乱,在各类杂志、著作、媒体中混淆使用不胜枚举,也有不同看法者[1-2],至今尚未定论.国内中文[3]、国内外合著英文[4]《子宫腺肌症》专著“序”中均赞同使用“子宫腺肌症”这一专有名词.rn撇开使用名称的争议,随着对本病认识的加深、研究的深入、诊断技术的进步,子宫腺肌症的医源性致病高危因素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研究发现,其与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等关系息息相关[5],应引起临床医疗工作者的重视.
目的 探讨腹腔镜骶骨固定术(LSC)后60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2月于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因盆腔器官脱垂(POP)行LSC的病例,将术后60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7例纳入研究组;通过研究组手术日期,检索同一术者在此时间点最为接近的LSC患者,按1∶6比例匹配未再入院的42例纳入对照组.研究年龄、BMI、是否绝经、既往盆腔手术史、恶性肿瘤化/放疗史、排便困扰史、围术期合并症、合并其他盆腹腔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症状、
巨大胎儿(macrosomia)是产科常见的胎儿并发症之一,与孕前体重指数(BMI)较高、孕期增重过量、妊娠期糖尿病等高危因素密切相关,会增加剖宫产率,造成包括会阴严重撕裂、肩难产、臂丛神经损伤、新生儿窒息或死亡等多种不良母儿结果.针对巨大胎儿进行准确的临床评估和适时引产终止妊娠有可能避免相关并发症,改善母儿结局.文章总结了巨大胎儿的临床及超声评估和预测方法,并针对催引产干预方法及妊娠结局进行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