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只有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才是高效率的管理模式。因为它不仅摒弃了以往班主任任何事情都亲力亲为的旧模式,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班级自我管理的准备——倡导自我教育和班级目标的制订。班级自我管理的基本和前提是自我教育。作为班级管理的班主任,应顺应学生意识发展的规律,激发和引导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使他们达到自我意识的高层次——自我教育。学生有了自我教育的愿望,就会意识到班级和自己都需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班主任应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在全体成员的参与下,制定若干合理而且可行的具体条例与规定。如班级公约、课堂常规、学习纪律、卫生公约等,以引导和规范集体成员的日常道德和学习等行为习惯。
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前,我特别注意班级的干部队伍建设。因为选拔和培养班干部,使之形成坚强的集体核心,再通过他们团结其他集体成员开展集体工作是班级建设的一件大事。
2.班级自我管理的实行——学生个体自我管理的指导。为了强化集体荣誉感,有时候需要将班集体置于年级或学校乃至社会的大集体中,开展班际或校际的集体活动,其教育效果将会更好。为此,要善于设计和组织学生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并有意识地在活动中培养和引导正确的积极的集体舆论。同时要在集体中开展表扬和批评,这对于正确舆论的形成至关重要。要经常表扬好人好事,及时批评、纠正错误行为和一切不利于集体进步、有损集体形象的不良言行,以扶正气、抑制歪风邪气,始终把集体舆论导入正确的方向。要建立班级舆论阵地,如举行班会活动、团队活动等,把准备和组织活动的过程作为培养和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的过程;充分运用黑板报、墙报、专栏和班级日记等,开展教育宣传,强化舆论氛围,促进舆论发展。在正确的舆论面前,集体成员会自觉地调节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改变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行为,把个人置于集体之中,从而促进每个成员健康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唤起人实现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因此,在开展集体活动中,要注重启发和调动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重视每个学生的价值,让他们做集体的主人,在集体活动中唱主角,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适应,实现自我教育。当学生有了自我教育的愿望,并付之行动后,班主任应及时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对教育成效的成员及时鼓励、推广,使学生个体自我管理独立地、主动地、持久地进行下去。
3.班级自我管理的关键——班主任的指导和协调。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中起着主导、决定作用。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班主任长期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一个班集体的凝聚力,首先来自班主任的自身魅力。班主任的形象越完美,越能吸引学生,越具有感召力。
一个值得学生崇敬、信任和爱戴的班主任应该具备崇高的学术形象和人格形象。崇高的学术形象,是班主任以其丰富的学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来的榜样。它是教师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浓厚的文化素养、精湛的专业造诣、广泛的求知兴趣的综合反映。班主任的学术形象越高大,越能博得学生好感,越能感染学生。在现实中,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苛刻,却往往不能原谅老师的才疏学浅或不学无术。有的教师纵然有慈母般的心肠,就因其本身才疏学浅,在学生心目中没有地位,他的思想教育就不灵。从这一意义上说,教好书是育好人的前提。事实上,当今教育战线上的优秀班主任,他们即有一流的教学水平,又有一流的育人方法,因而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中学生的向师性很强,一个具有良好形象的班主任甚至可能成为学生崇拜和模仿的榜样。“亲老师,信其道”,班主任良好的德才学识和情感人格,对中学生的心灵来说,是最直接最有益的阳光和雨露。
4.班级自我管理的延伸——科任教师的关心与参与。一个班级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全体科任老师的共同努力。科任老师关心和参与班级建设,并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对于优秀班集体的形成、巩固、发展和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科任,班主任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学生。其次,在空间范围上,科任教师接触学生远远超过班主任了解学生的空间范围,学生多数的活动空间是和科任教师打交道,科任教师可以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了解学生,这种了解自然更全面。第三是潜移默化、细水长流。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从品德的养成,观点的确立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是基础,对教育内容的领会、接受、内化是关键,实践、认识不断反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第四、班科任教师配合,能更好地进行培优扶差工作。最后,搞好课外活动,也离不开科任的帮助。
(作者单位:福建福鼎市第六中学)
(责任编校:白水)
1.班级自我管理的准备——倡导自我教育和班级目标的制订。班级自我管理的基本和前提是自我教育。作为班级管理的班主任,应顺应学生意识发展的规律,激发和引导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使他们达到自我意识的高层次——自我教育。学生有了自我教育的愿望,就会意识到班级和自己都需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班主任应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在全体成员的参与下,制定若干合理而且可行的具体条例与规定。如班级公约、课堂常规、学习纪律、卫生公约等,以引导和规范集体成员的日常道德和学习等行为习惯。
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前,我特别注意班级的干部队伍建设。因为选拔和培养班干部,使之形成坚强的集体核心,再通过他们团结其他集体成员开展集体工作是班级建设的一件大事。
2.班级自我管理的实行——学生个体自我管理的指导。为了强化集体荣誉感,有时候需要将班集体置于年级或学校乃至社会的大集体中,开展班际或校际的集体活动,其教育效果将会更好。为此,要善于设计和组织学生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并有意识地在活动中培养和引导正确的积极的集体舆论。同时要在集体中开展表扬和批评,这对于正确舆论的形成至关重要。要经常表扬好人好事,及时批评、纠正错误行为和一切不利于集体进步、有损集体形象的不良言行,以扶正气、抑制歪风邪气,始终把集体舆论导入正确的方向。要建立班级舆论阵地,如举行班会活动、团队活动等,把准备和组织活动的过程作为培养和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的过程;充分运用黑板报、墙报、专栏和班级日记等,开展教育宣传,强化舆论氛围,促进舆论发展。在正确的舆论面前,集体成员会自觉地调节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改变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行为,把个人置于集体之中,从而促进每个成员健康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唤起人实现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因此,在开展集体活动中,要注重启发和调动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重视每个学生的价值,让他们做集体的主人,在集体活动中唱主角,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适应,实现自我教育。当学生有了自我教育的愿望,并付之行动后,班主任应及时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对教育成效的成员及时鼓励、推广,使学生个体自我管理独立地、主动地、持久地进行下去。
3.班级自我管理的关键——班主任的指导和协调。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中起着主导、决定作用。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班主任长期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一个班集体的凝聚力,首先来自班主任的自身魅力。班主任的形象越完美,越能吸引学生,越具有感召力。
一个值得学生崇敬、信任和爱戴的班主任应该具备崇高的学术形象和人格形象。崇高的学术形象,是班主任以其丰富的学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来的榜样。它是教师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浓厚的文化素养、精湛的专业造诣、广泛的求知兴趣的综合反映。班主任的学术形象越高大,越能博得学生好感,越能感染学生。在现实中,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苛刻,却往往不能原谅老师的才疏学浅或不学无术。有的教师纵然有慈母般的心肠,就因其本身才疏学浅,在学生心目中没有地位,他的思想教育就不灵。从这一意义上说,教好书是育好人的前提。事实上,当今教育战线上的优秀班主任,他们即有一流的教学水平,又有一流的育人方法,因而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中学生的向师性很强,一个具有良好形象的班主任甚至可能成为学生崇拜和模仿的榜样。“亲老师,信其道”,班主任良好的德才学识和情感人格,对中学生的心灵来说,是最直接最有益的阳光和雨露。
4.班级自我管理的延伸——科任教师的关心与参与。一个班级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全体科任老师的共同努力。科任老师关心和参与班级建设,并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对于优秀班集体的形成、巩固、发展和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科任,班主任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学生。其次,在空间范围上,科任教师接触学生远远超过班主任了解学生的空间范围,学生多数的活动空间是和科任教师打交道,科任教师可以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了解学生,这种了解自然更全面。第三是潜移默化、细水长流。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从品德的养成,观点的确立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是基础,对教育内容的领会、接受、内化是关键,实践、认识不断反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第四、班科任教师配合,能更好地进行培优扶差工作。最后,搞好课外活动,也离不开科任的帮助。
(作者单位:福建福鼎市第六中学)
(责任编校: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