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考录取中,对录取结果不满意的考生和家长占绝大多数。所以,我常常会说一句话:“高考录取结束后,是几家欢喜万家愁!”作为志愿填报老师,我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够被自己喜欢又适合自己的高校和专业录取!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在对高校的选择中,不同分数的考生,能够选择报考的高校就只有那么十几所。但是,专业的选择却可以有几百个。即使高校招收文史类考生的专业少,文史类考生对专业的选择也一样有很大的难度,更不用说理工类考生在专业选择中的困难程度了。
在高考志愿填报中,不会选择专业的关键点在于对专业的信息不了解,其中包括专业内涵、专业前景、专业与就业的关系、专业的招生形式、专业的實力水平以及专业的录取规则和录取分数。能够熟练驾驭这些信息,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才能使自己的专业录取满意度高,才能够真正地成为高考的赢家。那么,如何把与专业相关的信息收集完整?如何私人订制属于你的专业?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中国的高校众多,在经过近年来令人眼花缭乱的合并、升格、更名后,要让学生和家长在短时间内从林林总总的高校中,特别是校名已改得面目皆非的高校中找到自己满意的专业,就变得难上加难了。尽管如此,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结合实际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虽然改了校名,但是能反映该高校特色的关键词还保留在其名称中,其优势专业没有变,从高校的称谓上一眼就能看出。如华东石油大学改为中国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学院改为西安石油大学,它们的品牌专业仍在石油方面;如青岛海洋大学改为中国海洋大学,其品牌专业仍在海洋和水产方面;如重庆交通学院改为重庆交通大学,其品牌专业仍在交通运输方面;如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更名为北京建筑大学,其品牌专业仍在土木、建筑方面,等等。
第二种:高校的名称全部改变,与合作伙伴是同一类高校,其优势专业得到了加强,并无多大改变。如中国纺织大学与上海纺织专科学校合并后,更名为东华大学,其强势专业仍然在纺织工程和服装设计方面。还有就是高校名称完全改变,是由几所不同性质的高校合并而成的,其优势专业应该是二者(甚至是多家)相加,可从合并前的高校名称中 “猜出”其优势专业。比如,西南师范大学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后更名为西南大学,其优势专业一下子增加了很多,但是不外乎是原先西南师范大学的强项(如教育学、汉语言文学)和西南农业大学的强项(如农学、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再如,由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合并后的武汉理工大学,其优势专业便是原三所高校的强势专业(如材料科学与工程、轮机工程、车辆工程等)。
第三种:有些高校多次改名(或因合并、升格),从其原有的名称中很难看出其优势专业,只有从其“前身”入手,才能寻找到它的踪迹。如由“院”升“校”的例子——2006年西安工程科技学院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无论从现在的名字还是升格前的名字来分析都猜不出它的优势专业,你可能会猜想是建筑、桥梁、船舶、冶金、地矿,但是该高校的王牌专业其实是纺织工程、服装设计,因为该校在2001年前叫西北纺织工程学院,是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原纺织部直属的全国三大纺织高校之一。
第四种:由几所较大规模的综合性大学合并而成的超大规模高校。这部分高校可能是“强强联合”,也可能是“强弱联合”,加之合并后学科门类繁多,所以填报志愿时,考生需要对这部分高校仔细判别。
最后,我们也可以通过高校往年各个专业的录取分数来判定高校的优势专业。如果高校的某一个专业连续几年的录取分都处于这所高校的最高录取分数的位置,我们就可以推断出该专业是该高校的优势专业。
(一)专业与自身潜能相结合
考生可以从自身潜能出发,全面分析个人的特长所在,判断自己是理性思维占优还是感性思维占优;判断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孰强孰弱。高校不同的专业对学生的个性要求有所不同,例如,对语言文学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适应等方面的能力是学习此类专业的必备素质;又如航空航天类专业,对学习者的物理、数学知识水平的要求较高,同时还要求学习者应具备较强的解决极限难题的能力。对于理工类考生来讲,如果数理化成绩突出,并且动手能力强、思维缜密,可优先选择航空航天类、电气类、材料类、能源动力类、自动化类、土木类、建筑类、机械类专业。如果考生某一科目的成绩突出,则可以结合该科目所对应的专业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如,化学学得较为轻松的考生,就可以选择医学类、材料类、化工与制药类专业。
(二)专业与兴趣爱好相结合
了解是基础,喜欢是动力。考生只有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自身的潜质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考生应该将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因素考虑周全,判断出自己对所报考专业的兴趣是深入的还是浅层的。高校的专业众多,一般都是与高中阶段所学习的课程相对应的。喜欢学习数学的考生,可以选择数学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经济学类专业;喜欢学习物理的考生,可以选择力学类、机械类、电气类、土木类、自动化类、能源动力类专业;喜欢学习生物和化学的考生,可以选择材料类、化工与制药类、医学类、生物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类、轻工类、纺织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植物生产类专业;喜欢学习政治的考生,可以选择哲学类、社会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法学类专业;喜欢学习语文或外语的考生,可以选择中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或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三)专业与自身性格相结合
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不仅仅要考虑自身潜能、兴趣爱好,还要考虑自己的性格特征。性格特征决定一个人的职业发展。无论是性格内向还是性格外向的考生,都应该了解自己的性格所适合从事的职业,再根据职业对专业的要求来选择专业。有些考生对事实、记录、文件、数字程序感兴趣,注意细节,做事情一丝不苟,喜欢处理数据,整理信息,如果是性格较为温和的女生,就适合选择会计学、统计学、档案学、图书馆学等专业;如果是性格外向且喜欢户外活动的男生,则可以选择测绘类、土木类、交通运输类等毕业后会有较多时间在野外工作的专业;如果是性格内向的男生,就可以选择毕业后会长期待在办公室里工作的专业,如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 (四)专业与自身性别相结合
大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某些行业中,男性的比例远远大于女性,或者女性的比例远远大于男性。这或许是造物主的无意安排。在现实中,一些职业的确更适合女性来从事,比如护士;有一些职业更适合男性来从事,比如采矿技术员。在外语类、财经类高校中,你会发现美女如云;而在理工类高校中,则是男子汉的天下。网上曾流传过这样一件趣事: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12级采矿班一共有30个学生,其中男生29人,唯一的女生邬琳是毫无争议的“班花”。然而,“班花”在新学期开学不久,便向学校提出转专业申请,于是,班上29位男生急了,集体写情书挽留“班花”。高校不同专业的男女比例悬殊,由此可见一斑!
据统计,在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中,有七成以上是女生。女性从事医疗、卫生、教育、语言、财经、管理等领域的工作较为普遍。而在大多数工科专业里,男女学生的比例一般都是10︰1。因为在工程技术领域,有很多工作不适合女性。目前,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两院院士中,女性院士仅占5.01%。很多工科专业如土木工程、冶金、道路桥梁、采矿、机械、石油、水利水电、测绘等,都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毕业后工作环境艰苦,在野外工作机会较多,需要从业者具有较好的体力,而这一切正是女性所欠缺的。
(五)专业与家庭的人脉资源相结合
如今,就业市场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在选择专业时,家长根据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来帮助孩子确定专业。有些家长喜欢自己的职业,希望孩子以后也能从事这个行业的工作,有一些家长恰恰相反。但是,无论怎样,考生在选择专业时,还是应该细细思量一下,自己是不是适合父辈们所从事的职业。如果适合,在学习相关的专业和就业过程中的“利”就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自己的确不喜欢也不适合,那就要另当别论了。之所以会有“星二代”,我想“星爸星妈”的人脉资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再比如我们周围,父母是医生孩子也是医生,父母是教师孩子也是教师的例子比比皆是。
(六)专业与自身的发展方向相结合
选择专业,意味着选择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考生要明确职业定位,考虑自己日后想从事何种工作,职业期望值是什么。如,希望在高校工作还是在科研院所工作,希望在企业工作还是在事业单位工作,愿意做事务性的工作还是创新性的工作等。工作内容往往与大学专业的学习内容差别很大。例如,土木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力学、数学知识,对考生的几何绘图能力有一定要求,如果考生在高中阶段擅长这几项,那么选择土木工程专业自然很合适,工作起来也会得心应手;如果考生并不喜欢整天进出建筑施工现场,那么土木工程专业显然就不适合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社会地位与考生的心理期望值有落差。例如,高级护理专业是培养护师的专业,在医院里,护师介于医生和护士之间,负责培训护士,协助医生工作,属于辅助性角色。这对于成绩优异,希望在工作中担任主角的考生来讲,工作以后的心理落差就会很大。
(一)要关注所选专业的社会需求
考生选择专业时,既要考虑当前市场的人才需求形势,又要将眼前与未来发展相结合,不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也不把薪酬待遇作为选择专业的唯一标准。考生及家长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善于发现暂时不被看好,而在将来拥有广阔就业前景的专业。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精神,国家当前优先支持农业、林业、水利、气象、地质、矿业、石油天然气、核工程、软件、微电子、动漫、现代服务业等重点公益、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及新型产业紧缺人才的培养。与上述有关的重点领域12类紧缺人才培养相关的专业,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不妨予以考虑。
(二)选专业要与选学校紧密结合
在志愿填报中,专业和高校是密不可分的“双子星”。同样的专业开设在不同的高校里面,其实力会有所不同。比如,大多数工科高校都开设有电气类、电子信息类、机械类专业,一些以文史类学科见长的高校也开设有这类专业,在工科高校里学习这些专业,显然要比在以文史类学科见长的高校里学习这些专业更有优势。此外,这些专业在不同的工科高校里的实力也不一样。如东南大学的建筑类、土木类专业就要优于机械类专业,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要优于其他专业等。在填报志愿时,有明确的专业目标的考生,要筛选出在准备要报考的高校中,哪一所高校开设有最适合自己报考的专业,而这个专业又刚好是该校的王牌专业。当然,学校王牌专业的录取分数一般都不会低,这就需要考生们认真思考之后再做决定。
(三)不同科类的考生选专业时要注意的问题
文史类考生和理工类考生选专业的思路应有所不同。文史类考生应以文科专业见长的大学为首选;理工类考生应以理工科专业见长的大学为首选。若想就读财经类专业,应首选财经类大学或综合性大学;若想就读法学专业,应首选政法大学或综合性大学;若想就读医学类专业,应首选医科大学或综合性大学等,这样有利于考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
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对文史类考生和理工类考生有所区别,即使是文理兼招的专业,对文史类、理工类考生投放的指标也是有区别的。如会计学专业文理兼招,但是对文史类考生的招生计划数就远远大于对理工类考生的招生计划数;而部分医学专业也是文理兼招的,但是其对文史类和理工类考生的招生计划数与会计学专业的恰恰相反。
(四)选专业要考虑专业受限问题
平行志愿填报模式、顺序志愿填报模式……這些志愿填报模式都是对院校录取规则的设定。当考生的志愿档案投到某所高校后,高校还要根据本校招生章程中的专业录取规则,对已经进档的考生进行专业投档。每所院校的专业录取规则不尽相同,所以考生在报考时要注意体检受限、单科成绩受限、民族成分受限、年龄受限、性别受限等专业受限问题,这就需要考生提前把所要报考院校的专业录取规则查阅清楚。
(文章整理自《求学·2018年专业选报特刊》,预知更多专业详情,欢迎登录求学微店购买)
在高考志愿填报中,不会选择专业的关键点在于对专业的信息不了解,其中包括专业内涵、专业前景、专业与就业的关系、专业的招生形式、专业的實力水平以及专业的录取规则和录取分数。能够熟练驾驭这些信息,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才能使自己的专业录取满意度高,才能够真正地成为高考的赢家。那么,如何把与专业相关的信息收集完整?如何私人订制属于你的专业?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高校名称中找寻高校的优势专业
中国的高校众多,在经过近年来令人眼花缭乱的合并、升格、更名后,要让学生和家长在短时间内从林林总总的高校中,特别是校名已改得面目皆非的高校中找到自己满意的专业,就变得难上加难了。尽管如此,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结合实际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虽然改了校名,但是能反映该高校特色的关键词还保留在其名称中,其优势专业没有变,从高校的称谓上一眼就能看出。如华东石油大学改为中国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学院改为西安石油大学,它们的品牌专业仍在石油方面;如青岛海洋大学改为中国海洋大学,其品牌专业仍在海洋和水产方面;如重庆交通学院改为重庆交通大学,其品牌专业仍在交通运输方面;如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更名为北京建筑大学,其品牌专业仍在土木、建筑方面,等等。
第二种:高校的名称全部改变,与合作伙伴是同一类高校,其优势专业得到了加强,并无多大改变。如中国纺织大学与上海纺织专科学校合并后,更名为东华大学,其强势专业仍然在纺织工程和服装设计方面。还有就是高校名称完全改变,是由几所不同性质的高校合并而成的,其优势专业应该是二者(甚至是多家)相加,可从合并前的高校名称中 “猜出”其优势专业。比如,西南师范大学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后更名为西南大学,其优势专业一下子增加了很多,但是不外乎是原先西南师范大学的强项(如教育学、汉语言文学)和西南农业大学的强项(如农学、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再如,由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合并后的武汉理工大学,其优势专业便是原三所高校的强势专业(如材料科学与工程、轮机工程、车辆工程等)。
第三种:有些高校多次改名(或因合并、升格),从其原有的名称中很难看出其优势专业,只有从其“前身”入手,才能寻找到它的踪迹。如由“院”升“校”的例子——2006年西安工程科技学院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无论从现在的名字还是升格前的名字来分析都猜不出它的优势专业,你可能会猜想是建筑、桥梁、船舶、冶金、地矿,但是该高校的王牌专业其实是纺织工程、服装设计,因为该校在2001年前叫西北纺织工程学院,是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原纺织部直属的全国三大纺织高校之一。
第四种:由几所较大规模的综合性大学合并而成的超大规模高校。这部分高校可能是“强强联合”,也可能是“强弱联合”,加之合并后学科门类繁多,所以填报志愿时,考生需要对这部分高校仔细判别。
最后,我们也可以通过高校往年各个专业的录取分数来判定高校的优势专业。如果高校的某一个专业连续几年的录取分都处于这所高校的最高录取分数的位置,我们就可以推断出该专业是该高校的优势专业。
二、六要素打造属于你的私人订制专业
(一)专业与自身潜能相结合
考生可以从自身潜能出发,全面分析个人的特长所在,判断自己是理性思维占优还是感性思维占优;判断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孰强孰弱。高校不同的专业对学生的个性要求有所不同,例如,对语言文学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适应等方面的能力是学习此类专业的必备素质;又如航空航天类专业,对学习者的物理、数学知识水平的要求较高,同时还要求学习者应具备较强的解决极限难题的能力。对于理工类考生来讲,如果数理化成绩突出,并且动手能力强、思维缜密,可优先选择航空航天类、电气类、材料类、能源动力类、自动化类、土木类、建筑类、机械类专业。如果考生某一科目的成绩突出,则可以结合该科目所对应的专业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如,化学学得较为轻松的考生,就可以选择医学类、材料类、化工与制药类专业。
(二)专业与兴趣爱好相结合
了解是基础,喜欢是动力。考生只有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自身的潜质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考生应该将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因素考虑周全,判断出自己对所报考专业的兴趣是深入的还是浅层的。高校的专业众多,一般都是与高中阶段所学习的课程相对应的。喜欢学习数学的考生,可以选择数学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经济学类专业;喜欢学习物理的考生,可以选择力学类、机械类、电气类、土木类、自动化类、能源动力类专业;喜欢学习生物和化学的考生,可以选择材料类、化工与制药类、医学类、生物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类、轻工类、纺织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植物生产类专业;喜欢学习政治的考生,可以选择哲学类、社会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法学类专业;喜欢学习语文或外语的考生,可以选择中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或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三)专业与自身性格相结合
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不仅仅要考虑自身潜能、兴趣爱好,还要考虑自己的性格特征。性格特征决定一个人的职业发展。无论是性格内向还是性格外向的考生,都应该了解自己的性格所适合从事的职业,再根据职业对专业的要求来选择专业。有些考生对事实、记录、文件、数字程序感兴趣,注意细节,做事情一丝不苟,喜欢处理数据,整理信息,如果是性格较为温和的女生,就适合选择会计学、统计学、档案学、图书馆学等专业;如果是性格外向且喜欢户外活动的男生,则可以选择测绘类、土木类、交通运输类等毕业后会有较多时间在野外工作的专业;如果是性格内向的男生,就可以选择毕业后会长期待在办公室里工作的专业,如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 (四)专业与自身性别相结合
大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某些行业中,男性的比例远远大于女性,或者女性的比例远远大于男性。这或许是造物主的无意安排。在现实中,一些职业的确更适合女性来从事,比如护士;有一些职业更适合男性来从事,比如采矿技术员。在外语类、财经类高校中,你会发现美女如云;而在理工类高校中,则是男子汉的天下。网上曾流传过这样一件趣事: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12级采矿班一共有30个学生,其中男生29人,唯一的女生邬琳是毫无争议的“班花”。然而,“班花”在新学期开学不久,便向学校提出转专业申请,于是,班上29位男生急了,集体写情书挽留“班花”。高校不同专业的男女比例悬殊,由此可见一斑!
据统计,在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中,有七成以上是女生。女性从事医疗、卫生、教育、语言、财经、管理等领域的工作较为普遍。而在大多数工科专业里,男女学生的比例一般都是10︰1。因为在工程技术领域,有很多工作不适合女性。目前,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两院院士中,女性院士仅占5.01%。很多工科专业如土木工程、冶金、道路桥梁、采矿、机械、石油、水利水电、测绘等,都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毕业后工作环境艰苦,在野外工作机会较多,需要从业者具有较好的体力,而这一切正是女性所欠缺的。
(五)专业与家庭的人脉资源相结合
如今,就业市场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在选择专业时,家长根据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来帮助孩子确定专业。有些家长喜欢自己的职业,希望孩子以后也能从事这个行业的工作,有一些家长恰恰相反。但是,无论怎样,考生在选择专业时,还是应该细细思量一下,自己是不是适合父辈们所从事的职业。如果适合,在学习相关的专业和就业过程中的“利”就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自己的确不喜欢也不适合,那就要另当别论了。之所以会有“星二代”,我想“星爸星妈”的人脉资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再比如我们周围,父母是医生孩子也是医生,父母是教师孩子也是教师的例子比比皆是。
(六)专业与自身的发展方向相结合
选择专业,意味着选择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考生要明确职业定位,考虑自己日后想从事何种工作,职业期望值是什么。如,希望在高校工作还是在科研院所工作,希望在企业工作还是在事业单位工作,愿意做事务性的工作还是创新性的工作等。工作内容往往与大学专业的学习内容差别很大。例如,土木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力学、数学知识,对考生的几何绘图能力有一定要求,如果考生在高中阶段擅长这几项,那么选择土木工程专业自然很合适,工作起来也会得心应手;如果考生并不喜欢整天进出建筑施工现场,那么土木工程专业显然就不适合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社会地位与考生的心理期望值有落差。例如,高级护理专业是培养护师的专业,在医院里,护师介于医生和护士之间,负责培训护士,协助医生工作,属于辅助性角色。这对于成绩优异,希望在工作中担任主角的考生来讲,工作以后的心理落差就会很大。
三 、选择专业时还要关注哪些问题?
(一)要关注所选专业的社会需求
考生选择专业时,既要考虑当前市场的人才需求形势,又要将眼前与未来发展相结合,不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也不把薪酬待遇作为选择专业的唯一标准。考生及家长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善于发现暂时不被看好,而在将来拥有广阔就业前景的专业。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精神,国家当前优先支持农业、林业、水利、气象、地质、矿业、石油天然气、核工程、软件、微电子、动漫、现代服务业等重点公益、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及新型产业紧缺人才的培养。与上述有关的重点领域12类紧缺人才培养相关的专业,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不妨予以考虑。
(二)选专业要与选学校紧密结合
在志愿填报中,专业和高校是密不可分的“双子星”。同样的专业开设在不同的高校里面,其实力会有所不同。比如,大多数工科高校都开设有电气类、电子信息类、机械类专业,一些以文史类学科见长的高校也开设有这类专业,在工科高校里学习这些专业,显然要比在以文史类学科见长的高校里学习这些专业更有优势。此外,这些专业在不同的工科高校里的实力也不一样。如东南大学的建筑类、土木类专业就要优于机械类专业,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要优于其他专业等。在填报志愿时,有明确的专业目标的考生,要筛选出在准备要报考的高校中,哪一所高校开设有最适合自己报考的专业,而这个专业又刚好是该校的王牌专业。当然,学校王牌专业的录取分数一般都不会低,这就需要考生们认真思考之后再做决定。
(三)不同科类的考生选专业时要注意的问题
文史类考生和理工类考生选专业的思路应有所不同。文史类考生应以文科专业见长的大学为首选;理工类考生应以理工科专业见长的大学为首选。若想就读财经类专业,应首选财经类大学或综合性大学;若想就读法学专业,应首选政法大学或综合性大学;若想就读医学类专业,应首选医科大学或综合性大学等,这样有利于考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
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对文史类考生和理工类考生有所区别,即使是文理兼招的专业,对文史类、理工类考生投放的指标也是有区别的。如会计学专业文理兼招,但是对文史类考生的招生计划数就远远大于对理工类考生的招生计划数;而部分医学专业也是文理兼招的,但是其对文史类和理工类考生的招生计划数与会计学专业的恰恰相反。
(四)选专业要考虑专业受限问题
平行志愿填报模式、顺序志愿填报模式……這些志愿填报模式都是对院校录取规则的设定。当考生的志愿档案投到某所高校后,高校还要根据本校招生章程中的专业录取规则,对已经进档的考生进行专业投档。每所院校的专业录取规则不尽相同,所以考生在报考时要注意体检受限、单科成绩受限、民族成分受限、年龄受限、性别受限等专业受限问题,这就需要考生提前把所要报考院校的专业录取规则查阅清楚。
(文章整理自《求学·2018年专业选报特刊》,预知更多专业详情,欢迎登录求学微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