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爱心;正义;博学;平等;赏识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3-0022-01
中学阶段是人的身体,心智和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一般而言,这个阶段奠定了个体未来发展的基本格调和方向。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知识、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中学生的心理呈现出复杂性、丰富性、时代性和多元性等特点,这都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如何才能做好工作,如何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以爱为导向的人格感召
“爱”是教育的出发点和生命线,班主任对学生的爱首先要以真诚为前提,任何不真诚和欺骗都会从根本上摧毁教育的全部并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班主任的爱是具体的、可感受的,如关心学生的成长,了解学生的特长、家庭状况、学习状况等。当学生的情绪发生变化或遇到重大问题时,及时与他们沟通,增加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诚心和爱心感染学生。这些爱的行为必须是学生能够感受到的,他对爱的感受越深刻,爱植入他内心就越深,就越能生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作为旁观者的同学也会因人类天然的心理感受而间接地受到感染,进而产生强大的传导效应。
二、以正义为准则的人格力量
正义是对爱的边界的修正,是对爱的正确方向的坚守,是对非爱的直接抵制,更是勇气和信心的来源。正义的外在表现就是恰当的行为规范,爱的教育产生的直接效果是善良与宽容,正义的教育为善良和宽容植入了内在的力量,从而使爱的教育效果得以持久。班主任自身强烈的正义感就是爱的表现,他的言传身教是传递这种正义感的最有效的方式。
三、以博学为载体的职业要求
现代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是职业化,班主任首先是教师,不是单纯的班级管理者。班主任应该是一名出色的任课教师,对所教学科有精深的研究和全面的把握,并能把知识准确、系统、科学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同时,还要涉猎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所有这些学问都会从不同方面、不同层面承载起爱的教育和正义教育的使命。渊博的知识、广泛的兴趣、优雅的谈吐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形工具,娴熟地使用这些工具,会令学生由衷钦佩,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于无形中树立起班主任的威信。
四、平等与合作
爱和正义的前提是人格和精神的平等,因为爱是给予,不是居高临下的命令,正义的内涵是捍卫尊严和被尊重的权利,不是强权和强制。所以,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健康和成长,引领他们走向真善美。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刻薄的语言讽刺、挖苦、嘲笑和打击学生,尤其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同时,教学相长的现代含义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合作,平等是合作的前提,所以,班主任与学生要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要经常与学生平等交换意见,采纳他们的合理意见。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平等的人来看待,对待学生的弱点、缺点乃至错误,要给予真诚、严肃的批评教育和帮助,而不是歧视、讽刺和挖苦。除此之外,还应该尊重学生应有的权利,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班级各项活动要放手让学生去做。
五、赏识与分享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对学生而言,赏识就像生命中的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是必不可少的。给予学生赏识实际上是主动分享了学生成功和进步的喜悦,是表达爱、正义和平等的最有效的方式,它意味着以一个满含爱意、人格平等的人对进步的完全认同,这种分享是形成师生互动的唯一心理机制。对好学生要赏识,对那些所谓的后进生更要多给一些关爱和赏识,因为他们更需要鼓励,更需要信心。一个信赖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都可能带来巨大的效应。班主任要时时提醒自己不嘲讽学生,尊重学生的见解,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无形鞭策。我们在工作中应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予以赏识、鼓励,使他充满自信,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让表扬和鼓励成为他们走向成功的催化剂。
编辑:陈富祥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3-0022-01
中学阶段是人的身体,心智和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一般而言,这个阶段奠定了个体未来发展的基本格调和方向。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知识、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中学生的心理呈现出复杂性、丰富性、时代性和多元性等特点,这都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如何才能做好工作,如何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以爱为导向的人格感召
“爱”是教育的出发点和生命线,班主任对学生的爱首先要以真诚为前提,任何不真诚和欺骗都会从根本上摧毁教育的全部并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班主任的爱是具体的、可感受的,如关心学生的成长,了解学生的特长、家庭状况、学习状况等。当学生的情绪发生变化或遇到重大问题时,及时与他们沟通,增加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诚心和爱心感染学生。这些爱的行为必须是学生能够感受到的,他对爱的感受越深刻,爱植入他内心就越深,就越能生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作为旁观者的同学也会因人类天然的心理感受而间接地受到感染,进而产生强大的传导效应。
二、以正义为准则的人格力量
正义是对爱的边界的修正,是对爱的正确方向的坚守,是对非爱的直接抵制,更是勇气和信心的来源。正义的外在表现就是恰当的行为规范,爱的教育产生的直接效果是善良与宽容,正义的教育为善良和宽容植入了内在的力量,从而使爱的教育效果得以持久。班主任自身强烈的正义感就是爱的表现,他的言传身教是传递这种正义感的最有效的方式。
三、以博学为载体的职业要求
现代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是职业化,班主任首先是教师,不是单纯的班级管理者。班主任应该是一名出色的任课教师,对所教学科有精深的研究和全面的把握,并能把知识准确、系统、科学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同时,还要涉猎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所有这些学问都会从不同方面、不同层面承载起爱的教育和正义教育的使命。渊博的知识、广泛的兴趣、优雅的谈吐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形工具,娴熟地使用这些工具,会令学生由衷钦佩,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于无形中树立起班主任的威信。
四、平等与合作
爱和正义的前提是人格和精神的平等,因为爱是给予,不是居高临下的命令,正义的内涵是捍卫尊严和被尊重的权利,不是强权和强制。所以,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健康和成长,引领他们走向真善美。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刻薄的语言讽刺、挖苦、嘲笑和打击学生,尤其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同时,教学相长的现代含义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合作,平等是合作的前提,所以,班主任与学生要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要经常与学生平等交换意见,采纳他们的合理意见。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平等的人来看待,对待学生的弱点、缺点乃至错误,要给予真诚、严肃的批评教育和帮助,而不是歧视、讽刺和挖苦。除此之外,还应该尊重学生应有的权利,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班级各项活动要放手让学生去做。
五、赏识与分享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对学生而言,赏识就像生命中的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是必不可少的。给予学生赏识实际上是主动分享了学生成功和进步的喜悦,是表达爱、正义和平等的最有效的方式,它意味着以一个满含爱意、人格平等的人对进步的完全认同,这种分享是形成师生互动的唯一心理机制。对好学生要赏识,对那些所谓的后进生更要多给一些关爱和赏识,因为他们更需要鼓励,更需要信心。一个信赖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都可能带来巨大的效应。班主任要时时提醒自己不嘲讽学生,尊重学生的见解,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无形鞭策。我们在工作中应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予以赏识、鼓励,使他充满自信,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让表扬和鼓励成为他们走向成功的催化剂。
编辑:陈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