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专业历史传承、独特的区域优势,结合行业发展特点,探讨了地方高校三峡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专业定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突出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体系,培养有别于国内其他高校同类学科专业、在水利电力行业具有特长的人才。
关键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特色;核心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余海洲(1978-),男,湖北荆门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讲师;刘文俊(1971-),男,黑龙江绥化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副教授。(湖北 宜昌 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峡大学重点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201200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5-0034-02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进行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调整时设立的一个本科专业。该专业涵盖了原来的铸造、锻造、焊接等材料加工类老专业的工艺及设备内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虽然就业前景广阔,但面临的就业竞争也日益激烈。[1]据统计2010年全国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共792所,其中学院430多所、大学350多所,绝大部分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均设立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同时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已经形成了博士、硕士、本科不同层次的供给体系。[2]地方高校在客观条件上,如科研水平、师资力量、教学条件、教学环境以及新生入学水平等方面弱于重点大学,如何能在众多开设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学校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专业准确定位、办出特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三峡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专业定位及特色凝练
三峡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前身为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起源于原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的金属结构与焊接专业。该本科专业创立于1989年,为原电力部品牌专业,具有较强的水电特色,在过去二十几年的发展中得到了水电行业和社会的一定认可,其学生就业率在全校工科专业一直名列前茅。[3]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水电金属结构设计、制造行业中约50%的专家级工程师为我校该专业的毕业生。同时,我校地处世界水电之都湖北省宜昌市,周边有众多大型水电站及金属结构制造和施工企业,有很多急需解决的重要的金属结构工程问题。这些不仅为人才培养提供了难得的实习和实践的场所,也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另外,我国水利电力行业在目前乃至今后20年内都处于大发展时期,其金属结构工程量之大和技术要求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需要大量金属结构焊接、金属结构设计、制造和安装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为其服务。另一方面,由于国家电力主辅分离改革,降低了地方高校学生进入电力设计研究院的门槛,为我校学生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教师们长期从事金属结构的设计与制造,对铁搭、杆塔结构有深刻的认识,同时我校在前期开设输电线路专业的基础上也培养了大批懂杆塔结构设计、制造与安装的师资队伍。目前,全国仅有包含我校在内的四所本科院校的输电线路专业涉及到杆塔结构设计方面,其他三所高校分别为东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南京工程学院。
因此,根据专业历史传承、独特的区域优势,结合行业发展特点,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定位于服务水利电力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以大型水工金属结构设计制造与安装、杆塔结构设计与制造为特色。
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核心课程体系的研究
按照教育部有关四年制工科大学生总教学时数及实践性环节安排的指导原则,结合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内在联系和教育教学规律,建立“两平台、三模块、一拓展”的课程体系框架,以适应专业方向和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如图1。其中“两平台”分别为实践教学平台和理论教学平台;“三模块”分别为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一拓展”为素质拓展项目,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不仅能够为开展专业教学提供依据,培养合格人才,而且能更好地为形成专业特色提供扎实基础。[4]因此,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课程体系中需重点解决专业课程体系的问题,以专业课程体系为切入点,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专业特色。本文重点构建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1.厚基础、宽口径,构建专业基础模块
材料成型专业是一门多交叉学科形成的领域,含有材料学、材料成型科学、制造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4]因此,专业基础课程的构建一方面需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另一方面需结合专业定位和专业特色方向。
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特色是大型水工金属结构设计制造与安装、杆塔结构设计与制造。在金属结构设计与杆塔结构设计中需要较强的机械基础、力学基础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因而构建了如图2所示的专业基础核心模块。在专业基础核心模块中加大机械、力学和计算机相关课程的设置。机械方面的核心课程为机械制图和机械设计基础;力学方面的核心课程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核心课程为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及软件实训。在专业基础模块设置中围绕“材料基础”、“机械基础”、“力学基础”、“计算机应用”为核心整合课程,不仅有利于真正夯实专业技术基础,从而也体现专业特色。同时,为达到“加强基础、注意衔接、避免重复”的效果,对材料类课程进行了适当融合,围绕材料基本原理—性能—应用的主线,把材料科学基础、金属材料学和金属材料力学性能三门课程开设为机械工程材料,内容适当整合,加大学时。另外,为体现宽口的原则和拓宽学生知识面,在专业基础模块中设置了大量选修课程。
2.突出专业特色,构建特色专业方向模块
学科专业是高校办学方向的具体体现,办出特色才会有更大的社会影响,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优势。依托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科优势和世界水电之都的地理优势,立足学校的办学传统、理念、精神以及所处的区域位置与区域发展需求、学校的服务面向,构建“一个专业,两方向,三个子模块”的特色专业方向核心模块,如图3。
其中方向一包含两个子模块,分别为焊接子模块与金属结构子模块,共计五门核心课程。焊接子模块根据专业定位,偏重于焊接工艺,包含焊接冶金学、焊接结构、焊接工艺与质量控制三门核心课程。金属结构子模块偏重于大型水电金属结构的设计、制造与安装,包含金属结构设计、金属结构制造与安装两门核心课程。方向一是我校该专业的历史传承,其目的是培养既懂金属结构又懂焊接工艺的水电行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该方向培养的毕业生得到了水电行业和社会的广泛认同。方向二是该专业特色的进一步拓展,包含焊接和杆塔结构设计两个子模块,重点突出电力杆塔的设计、制造与安装。前文已经说明了目前全国仅有包含我校在内的四所本科院校的输电线路专业涉及到杆塔结构设计方面,因而开设方向二重点突出杆塔结构设计、制造与安装具有巨大广阔的前景。另外,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就业面,在专业基础模块中也设置了一定量的选修课,比如模具设计、模具强化技术、无损检测等。
综上所述,通过专业基础核心模块与专业方向核心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可以体现本专业的特色,培养有别于国内其他高校同类学科专业的在水利电力行业具有特长的人才,提高其专业竞争力。
三、结语
由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历史背景不同,其专业定位和课程体系的整合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现在的工作仅是初步的、探索性的,将继续立足于专业定位与专业特色,不断优化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努力实现专业方向和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大新,周述积,张元好,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9,(3).
[2]马澜,熊季霞.基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定位研究[J].产业科技论坛,2011,(14).
[3]付建科,刘文俊,余海洲.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建立与探讨[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1,(152).
[4]肖兵,陈哲.材料成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装备制造技术,2009,(11).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关键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特色;核心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余海洲(1978-),男,湖北荆门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讲师;刘文俊(1971-),男,黑龙江绥化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副教授。(湖北 宜昌 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峡大学重点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201200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5-0034-02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进行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调整时设立的一个本科专业。该专业涵盖了原来的铸造、锻造、焊接等材料加工类老专业的工艺及设备内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虽然就业前景广阔,但面临的就业竞争也日益激烈。[1]据统计2010年全国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共792所,其中学院430多所、大学350多所,绝大部分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均设立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同时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已经形成了博士、硕士、本科不同层次的供给体系。[2]地方高校在客观条件上,如科研水平、师资力量、教学条件、教学环境以及新生入学水平等方面弱于重点大学,如何能在众多开设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学校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专业准确定位、办出特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三峡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专业定位及特色凝练
三峡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前身为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起源于原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的金属结构与焊接专业。该本科专业创立于1989年,为原电力部品牌专业,具有较强的水电特色,在过去二十几年的发展中得到了水电行业和社会的一定认可,其学生就业率在全校工科专业一直名列前茅。[3]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水电金属结构设计、制造行业中约50%的专家级工程师为我校该专业的毕业生。同时,我校地处世界水电之都湖北省宜昌市,周边有众多大型水电站及金属结构制造和施工企业,有很多急需解决的重要的金属结构工程问题。这些不仅为人才培养提供了难得的实习和实践的场所,也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另外,我国水利电力行业在目前乃至今后20年内都处于大发展时期,其金属结构工程量之大和技术要求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需要大量金属结构焊接、金属结构设计、制造和安装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为其服务。另一方面,由于国家电力主辅分离改革,降低了地方高校学生进入电力设计研究院的门槛,为我校学生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教师们长期从事金属结构的设计与制造,对铁搭、杆塔结构有深刻的认识,同时我校在前期开设输电线路专业的基础上也培养了大批懂杆塔结构设计、制造与安装的师资队伍。目前,全国仅有包含我校在内的四所本科院校的输电线路专业涉及到杆塔结构设计方面,其他三所高校分别为东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南京工程学院。
因此,根据专业历史传承、独特的区域优势,结合行业发展特点,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定位于服务水利电力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以大型水工金属结构设计制造与安装、杆塔结构设计与制造为特色。
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核心课程体系的研究
按照教育部有关四年制工科大学生总教学时数及实践性环节安排的指导原则,结合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内在联系和教育教学规律,建立“两平台、三模块、一拓展”的课程体系框架,以适应专业方向和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如图1。其中“两平台”分别为实践教学平台和理论教学平台;“三模块”分别为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一拓展”为素质拓展项目,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不仅能够为开展专业教学提供依据,培养合格人才,而且能更好地为形成专业特色提供扎实基础。[4]因此,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课程体系中需重点解决专业课程体系的问题,以专业课程体系为切入点,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专业特色。本文重点构建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1.厚基础、宽口径,构建专业基础模块
材料成型专业是一门多交叉学科形成的领域,含有材料学、材料成型科学、制造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4]因此,专业基础课程的构建一方面需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另一方面需结合专业定位和专业特色方向。
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特色是大型水工金属结构设计制造与安装、杆塔结构设计与制造。在金属结构设计与杆塔结构设计中需要较强的机械基础、力学基础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因而构建了如图2所示的专业基础核心模块。在专业基础核心模块中加大机械、力学和计算机相关课程的设置。机械方面的核心课程为机械制图和机械设计基础;力学方面的核心课程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核心课程为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及软件实训。在专业基础模块设置中围绕“材料基础”、“机械基础”、“力学基础”、“计算机应用”为核心整合课程,不仅有利于真正夯实专业技术基础,从而也体现专业特色。同时,为达到“加强基础、注意衔接、避免重复”的效果,对材料类课程进行了适当融合,围绕材料基本原理—性能—应用的主线,把材料科学基础、金属材料学和金属材料力学性能三门课程开设为机械工程材料,内容适当整合,加大学时。另外,为体现宽口的原则和拓宽学生知识面,在专业基础模块中设置了大量选修课程。
2.突出专业特色,构建特色专业方向模块
学科专业是高校办学方向的具体体现,办出特色才会有更大的社会影响,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优势。依托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科优势和世界水电之都的地理优势,立足学校的办学传统、理念、精神以及所处的区域位置与区域发展需求、学校的服务面向,构建“一个专业,两方向,三个子模块”的特色专业方向核心模块,如图3。
其中方向一包含两个子模块,分别为焊接子模块与金属结构子模块,共计五门核心课程。焊接子模块根据专业定位,偏重于焊接工艺,包含焊接冶金学、焊接结构、焊接工艺与质量控制三门核心课程。金属结构子模块偏重于大型水电金属结构的设计、制造与安装,包含金属结构设计、金属结构制造与安装两门核心课程。方向一是我校该专业的历史传承,其目的是培养既懂金属结构又懂焊接工艺的水电行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该方向培养的毕业生得到了水电行业和社会的广泛认同。方向二是该专业特色的进一步拓展,包含焊接和杆塔结构设计两个子模块,重点突出电力杆塔的设计、制造与安装。前文已经说明了目前全国仅有包含我校在内的四所本科院校的输电线路专业涉及到杆塔结构设计方面,因而开设方向二重点突出杆塔结构设计、制造与安装具有巨大广阔的前景。另外,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就业面,在专业基础模块中也设置了一定量的选修课,比如模具设计、模具强化技术、无损检测等。
综上所述,通过专业基础核心模块与专业方向核心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可以体现本专业的特色,培养有别于国内其他高校同类学科专业的在水利电力行业具有特长的人才,提高其专业竞争力。
三、结语
由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历史背景不同,其专业定位和课程体系的整合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现在的工作仅是初步的、探索性的,将继续立足于专业定位与专业特色,不断优化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努力实现专业方向和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大新,周述积,张元好,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9,(3).
[2]马澜,熊季霞.基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定位研究[J].产业科技论坛,2011,(14).
[3]付建科,刘文俊,余海洲.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建立与探讨[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1,(152).
[4]肖兵,陈哲.材料成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装备制造技术,2009,(11).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