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破题中揭示创新

来源 :科技创新与品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ner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十二五”规划展现出了一幅中国科技事业的壮美画卷,在继续坚持创新导向、需求牵引、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和跨越式发展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中国科技发展将围绕着加快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发展、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提升传统产业等各个方面来进行。这其中,中心城市如何凸显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地方科技主管部门如何真正做到引领当地科技产业的发展脉络?
  哈尔滨市科技局给了我们一系列完美的答案。他们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核心,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为手段,以激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目标,取得了优异成效。而能够走近哈尔滨市科技局局长李凯英并透彻了解了她几年来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坚持,则更让我们对中国科技事业的前景充满了的信心。
  
  锐意改革 巾帼不让须眉
  
  在哈尔滨市科技局我们见到了局长李凯英,上任之后六年来的励精图治,只是让她的脸颊稍显清瘦,但眼神更显得清澈而坚毅。谈起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李凯英的话语直截了当,直点主题:“我们在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既是一种尝试,也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李凯英所提到的尝试,就是哈尔滨市科技局自2006年以来针对项目管理、生成机制作为切入口,逐步建立的由科技立项、专家评审、经费管理三个层面构成的新型科技计划服务体系。这套体系积极推进了教育、制度、监督、改革、政风、预防等项工作,加强了制度建设,加大了监督力度,极大地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实现了关口前移、源头防腐……
  “传统的管理体制下,多年的习惯难以改变,人情利益的牵连难以割舍,条块的格局难以打破。作为一把手,要管好整个系统不出问题,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从制度上下手,打破一些旧的条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于是,哈尔滨市科技局选择了“长痛不如短痛”,以李凯英为核心的局领导班子开始大刀阔斧地建立起职责清晰、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全新体制,精彩自此演绎!
  “我们先从项目申报的弊端入手,然后把项目评审、过程服务、资金使用这一整条链条捋顺,做到快捷及时、公开透明。”在李凯英口中,一连串新鲜的名词让我们感到惊奇,“24小时在线”、“背靠背”、“顶层设计”、“砍块改革”……以前,企业在项目申报方面一直头疼的事情就是项目申报和评审制度。科技局能否实现网上在线申报,24小时随时申报,天天受理。李凯英一声令下,在线申报系统排除争议、达成共识,迎难而上。实践证明,在线系统的技术实现并不难,难的是改变工作人员的心态和观念:过去申报是限定期限,而如今是全年全天候,工作量陡然增加不说,原来的“甲方”还要变成“乙方”,服务的意识也要加强……这期间,李凯英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但是从2006年起所有项目一律实行网上申报后,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的管理人员笑逐颜开。申报方便了、容易了,不用今年不成待明年,市场的时机终于有机会掌握在自己手里了。李凯英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以前项目申报、立项、验收和过程服务都是由一个业务处‘封闭运行’,我们把它改为由科技项目管理中心、业务处、独立评审机构、综合计划处‘分段运行’,这种方式促进了立项、评审、决策、执行的相互协调与制约,自然也就提高了项目生成质量。”
  不过,这仅仅是开始。多年和主管部门打交道的企业仍有顾虑,自己如果没有能力跑关系、请专家,项目评审是否能够做到公正?
  李凯英要做的,就是打消企业的所有顾虑。在项目评审这一环节,市科技局独辟蹊径地引入了网上专家背对背评审的新模式。以前的评审形式,是众多专家聚到一起由一位评审组长主持,现在的形式是所有材料都经网上传给每一位专家,他们背对背打分。专家的意见由评估中心综合,提出拟调研的项目,科技局再组织人员到企业调研,决定是否立项。另外,专家名单由科技局建立的数据库随机抽选,谁是项目的评审者,企业不清楚,专家之间也不了解。而且,项目申请单位、咨询专家、评估机构在科技局都有一份“信用档案”,若是发现企业、专家或者评估机构徇私舞弊,将被记录在案并取消申报、评估或者评审资格。“背对背评审防止了几个问题,一是组长个人行为影响组织的评选结果,二是评审组人为影响因素的干扰。我们这个背对背,申报者不知道专家是谁,也无从去打人情牌。从2006年以来,以科技进步奖为例,通过背对背评审再也没有发生过任何异议,其他的评审也没有出现过纠纷问题。”
  在科技资金的使用上,李凯英力推高效机制。她以女性特有的敏锐和少有的魄力,改变了以往按处室砍块的做法,提出了根据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而确定,集中力量支持顶层设计、重大招标和产学研结合项目,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合理安排资金。为了保证项目质量,做到专款专用,哈尔滨市科技局专门对下达项目采取了分期拨付科技资金的方式,按照先期70%,验收后再拨付30%的方式,提高了项目履约率,还推进了产业化项目如期达产。这些做法使科技经费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在整个机制体制变革的末端,李凯英没有忘记监管的重要环节。哈尔滨市科技局改革伊始,就加强了对科技项目和科技资金使用的绩效管理,定期对项目的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估,对没有达到要求的要追究责任。局里建立了安全的资金监管机制,确定了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提高了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建立监督机制,每年由多位局领导带队,对各类科技计划执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重点考核,形成了综合计划、行政效能、审计督查全方位监督的工作格局。
  如今,在创新的科技管理体制下,哈尔滨市科技局的领导班子成员带领全体干部走进了企业,走进了科研院所。他们倾听企业家的呼声和建议,了解科研工作者的愿望和需求,全力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其寻找新的增长点。“十一五”期间,一系列骄人的成绩展现在我们面前: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值实现2042亿元,占全省的51.8%;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3%;专利申请量实现6526件,占全省的63.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257件,占全省的80%;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获批数量连续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两位;技术合同交易额实现50.9亿元,占全省的95.4%,跻身全国前列。“我最高兴的一件事情,就是代表区域和国家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数量和质量在我们哈市大幅提高。国家公布的2010年全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排行榜上,我们市位列东北三省各城市之首,授权量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排名第八位,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省授权总量的87.4%。”李凯英说。
  
  硕果累累 创新助力腾飞
  
  李凯英最骄傲的,不是自己获得了哪些荣誉和奖励,在采访中她口中经常谈到的,是哈尔滨市农业、新材料、生物医药、工业制造等领域的各项成果,以及那些因为科技局的帮助和协同,产生了巨大收益的大学、院所和企业。
  李凯英告诉记者,目前哈尔滨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在黑龙江省已经占到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及新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和高效节能与环保、现代农业六大高新技术领域格局初步形成。
  在农业种植方面,科技局在原有优势基础上继续加强了水稻、玉米、大豆等新品种的培育。其中,育成了哈丰2号收敛型玉米新品种,填补了黑龙江省优质、耐密、高产并适于机收品种的空白。完成了“五优稻一号”及其系列品种提纯复壮产业化项目,使其栽培面积上升到100万亩;开发了高蛋白大豆黑农43、黑农54等四个品种,并在巴彦县等大豆主产区推广80万亩;在生物型水稻专用肥的研制和开发方面,针对粮菜作物农药残留超标,突出顶层设计和产学研合作,选择了生物型高效水稻专用肥进行公开招标;确定由省农科院与益农生化联合攻关,使稻田化肥施用量减少20%-30%,对哈市及黑龙江省的绿色水稻生产起到较大促进作用。市科技局过去几年推进了兽用生物疫苗、现代农机装备、食品安全等方面关键技术攻关,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全市乃至全省农业的良性发展。
  在工业领域,哈尔滨市科技局设计并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产学研项目,在工业领域开展众多的重大项目。例如,实施百万等级电站成套装备设计及制造关键技术攻关,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百万等级电站装备研制企业群体;以科技为先导,积极建设LED(半导体)材料及深加工产业基地。支持作为LED原料生产企业的哈工大奥瑞德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开展LED基础材料——大尺寸蓝宝石项目的研发生产;以哈飞汽车工业集团、东安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为龙头,以哈飞汽车研究所、东安发动机研发中心等科研单位为技术支撑,形成了汽车制造特色产业基地。另外,就是整合优势资源组织开展国产碳纤维材料应用的重大攻关。
  哈飞集团是市科技局关注的重点企业之一,其直九系列直升机产品和运12系列轻型飞机产品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科技局的‘撮合’下,我们把哈飞、哈工大和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组合在了一起,成立了一个联合攻关课题组,专门从事国产碳纤维材料应用研究,科技局支持了450万元的经费。目前,在前期产学研支持的基础上,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研究被列为重大项目,确立了我市在国内该领域的领军地位。”李凯英不无自豪地说。
  在社会发展领域,哈尔滨市科技局也是亮点频现。科技局联合由哈医大等省级医院的知名专家,投入200万元重点支持四个重大科技攻关,研究探索冠心病的最佳防治手段、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措施、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前瞻性干预及并发症的早期治疗;针对北方冬季供暖存在的顽固问题,科技局投入财力,以哈工大和哈尔滨电站成套设备设计研究所为技术依托,组织开展了集中供热系统节能关键技术应用与示范课题,进行集中供热系统热源节能减排关键技术、锅炉及烟气高效除尘脱酸一体化技术装备、降低集中供热管网输配能耗关键技术和采暖热计量收费关键技术研究。另外,在推进口服胰岛素、人纤维蛋白原、体外生物诊断试剂等一批创新药物及产品的研制方面,市科技局以哈药集团、利民医药科技园、哈尔滨开发区医药园区为载体,依托哈医大、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医药科研所等单位的技术、人才优势,进一步加大了创新药物研制支持力度,提高了哈尔滨市的医药产业竞争力……
  在这些辉煌的成绩背后,我们领略了一个科技管理者的高瞻远瞩和管理创新。因为能看到产业发展的前景,所以她对于需要扶持、需要搭建桥梁的企业、院所有信心,敢于支持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因为对管理的理解,她能科学地、系统地把科技局的职能与科技企业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李凯英常说,自己的脾气急,说话直,因此并不一定能让别人接受。可是我们知道,在她的率真和理性后面,是地区科技事业的提升、经济财富的累积。这种宝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尊敬和赞赏,更值得借鉴和学习。
其他文献
何正嘉,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机械装备诊断与控制研究所所长、机械基础实验教学国家级示范中心主任。196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应用力学专业,1982年获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工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日本九州工业大学信息工学博士学位。现担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故障诊断学会副理事长职务,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08/SC5中国专家组成员。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
期刊
在海南省白沙县科协办公室主任的岗位上,他努力践行自身职责,扎扎实实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在开展科技培训和新技术新品种试验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他就是海南省白沙县科协办公室主任林建勇。    林建勇非常重视农村科普工作,并懂得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比如不懂电脑的他,从2004年起就开始自学电脑知识和视频制作技术,很快就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了实际工作当中。  2005年9月,百年一遇的“达维”台
期刊
梁春花是广西科技馆党委书记,1991年,21岁的她被分配到广西科协工作。2006年年初,她参与了广西科技馆的筹建。在该馆立项之初,梁春花作为参与筹建的领导认为:目前国内科技场馆的建设已经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要用长远、科学、现代的思维指导好各类科技馆的筹建规划工作。按照这一思路,广西科技馆确立了“探索 科技 创新”的办馆主题。  此后的2009年8月,教育部、团中央及中央电视台为庆祝建国六十周
期刊
这是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也是一位五次站在科技进步奖领奖台上的能人。他的科技创新能力很强,每过两年他就能解决一项蔬菜种植的重大技术难题。几十年时光匆匆而过,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那片农业发展的蓝图上,没有人知道他留下过多少心血与汗水,但是他本人不后悔,他只想用自己独到的创新成果与坚定的党性原则,为世人留下无公害蔬菜种植新技术。这个人就是王彦平,一名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一个扎根在宁夏南部山区的普通科技工
期刊
2008年1月,身为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的云露,被选任为海南省医学会秘书长。  上任伊始,云露就面临着一个困局:48个专业委员会有近半数届满尚未改选,更有个别专业委员会已多年未开展学术活动。云露认为,学术活动是学会的主业,而专业委员会是开展学术活动的主体,不健全专业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很难保障学术活动的正常开展,所以在经过深入调研后,云露提议,可经常务理事会通过,修订《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学术
期刊
43岁的韩伟,是1999由天津锅炉总厂调入天津宝成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并从事锅炉的设计研发工作。在宝成公司的这段时间,他充分利用了公司提供的优越设计平台,主持开发了燃油、燃气、电热锅炉的设计工作,并带领技术人员先后设计、开发、改进近300多种产品,为宝成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做出了贡献。他自己也从一名设计人员成长为副总工程师、第二党支部(技术中心)书记。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以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身份,发挥着先
期刊
着眼大局抓学习    2006年6月,其美调任阿里地区科技局党组副书记、局长。走马上任后的其美深知,在西藏阿里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科技创新的步伐还是比其他地区迈得要艰难一些,他未来要打响的将是一场特殊的战役。  其美非常重视研究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实践与新情况,对于“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他反复学习。在强化学习的同时,其美非常注重调查研究,比如他会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他常说,科技
期刊
作为海南省铁道学会秘书长,徐大能深知铁道学会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徐大能认为,学会是一个重要部门,应该进入一个健康持续发展的状态。学会既要为企业创新与技术改造当好参谋助手,更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这样才能在有所作为中,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     因此近年来,徐大能在参谋助手作用的发挥上,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了粤海铁路公司的技术攻关上。在徐大能的组织下,学会大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技术创新活动。比如,20
期刊
从北国冰城哈尔滨到首都北京,有很多次列车长年往返在铁路线上,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客运段北京车队T17/T18次列车就是其中之一。T17/T18次每个月要往返6次,历经十年风雨洗礼,张淑丽与T17/T18次列车在哈尔滨与北京之间,往返了7万余公里。    十年的车长工作,张淑丽以一个优秀党员的形象,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先后获得过省级服务明星和段先进个人等荣誉。“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理念,在她的身上得到
期刊
科学数据是科学研究的生命,任何科学研究都离不开科学数据的支撑。随着我国科技研究的日益繁荣,各界对科学数据的需求也随之越来越迫切,科学数据共享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有效推进,开启了我国科学数据的共享新篇章,而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科学界众多有识之士多年来的呼吁和不断努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孙九林便是其中一员。     孙九林是我国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