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色学校建设是挖掘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贵州省遵义市教育局依托自身教育基础条件,借助课堂内外(集团)新课堂教育发展中心与中国教科院北京时代学林专业机构优势力量,链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等部门知名专家,整合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东师大、重庆教育评估院等优质教育资源,联盟重庆谢家湾小学、清华中学等全国特色名校,借力《中国教育报》、《中国德育》等教育媒体力量,于2012年5月在全市范围内启动“红色遵义 多彩校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通过学校内涵发展能力的培育,实现每一所学校发展的优质化,改变“千校一面”的教育现状,整体提升遵义市基础教育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走出去学习先进,开阔眼界走对路
2012年12月5日,时值“红色遵义 多彩校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正式启动之初,遵义市教育局副局长罗义国率领项目办公室全体人员、遵义市各县、区(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以及第一批30所项目学校校长一行,前往重庆市北碚区中山路小学、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和重庆市铁路中学三所示范学校参观考察,学习特色学校建设的先进经验。
本次考察学习过程中,各县、区(市)和项目学校负责人学习热情高涨,积极听取示范校老师的讲解,热烈讨论、提问,并记录关键要点、收录外显素材,认真学习、了解重庆特色学校教育的创新理念和机制。本次考察为“红色遵义 多彩校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的全面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为遵义市各项目学校点燃了特色学校建设的热情。
示范调研、找出问题、把脉方向促发展
为更加高效、有序地开展本次基线调研,遵义市教育局项目办谨慎分析讨论,将全市15个县、区(市)及下辖30所项目学校划分为5个区域,按区域分别组建特色学校指导专家小组,并将习水县、赤水市所在区域定为示范调研区域。
2012年12月17日至19日,项目指导小组率先对习水县、赤水市两地完成示范调研,为在全市范围内大规模推进基线调研工作奠定了示范基础。重庆新课堂教育机构特邀专家、原重庆市涪陵教科所所长张华义,担任本次示范调研专家组组长,由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小学校长周绪田、重庆市九龙坡区天宝实验学校校长任权民担任专家组核心成员,利用三天时间,专家组一行先后对习水县金州实验小学、习水土城镇中学和赤水市第一小学、赤水文化中学进行实地考察。
在调研过程中,专家组首先参观考察项目学校的校园环境、教学设施、文化氛围等,认真听取并记录项目学校校长的特色学校基础工作汇报,然后就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思路、教学经验等方面,与学校领导班子和骨干教师进行分组交流和积极讨论,最后,专家组对本次调研收集的学校信息进行汇总,客观分析学校的优势资源、存在问题和发展机遇等要素,并反复论证,为后续指导特色建设实施奠定有效基础。
本次示范调研顺利开展,效果显著,为其他县、区(市)的基线调研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同时也标志“红色遵义 多彩校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第一阶段实施工作全面推进,并拥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 ——遵义特色学校建设的行动策略
特色学校建设只有战略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如何从实践意义上去实现遵义市特色学校建设的战略意图。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战略规划,政策驱动,学术引领,学校主动发展”。
政策驱动。在政策引领、资源配置的统筹规划下,通过自上而下的学校特色建设的行动策略,要让每一所学校在特色上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跨越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高原区。遵义市教育局要把学校特色建设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研究特色学校建设行动方案、特色学校评估方案,设计了特色学校分层发展、全面发展的实施方案。所谓分层发展,是基于城乡教育发展差异较大的客观现实,实施有差异的特色学校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校在自身办学资源下实现特色发展;所谓全面发展,是指遵义市的每一所学校都能够获得发展机会,充分体现均衡教育的思想。
学术引领。在深入分析、明确特色学校内涵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市教育的实际,积极探索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教育科研机构为支撑、以学校发展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的特色学校发展模式,先期培育了一部分各具特色的学校,培养了一批具有特色理念的校长。组织举办区域性的特色学校专题培训、研讨、考察活动,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和名校校长作学术交流,为本市校长提供学习机会,更为遵义特色学校走向全国搭建了平台。
学校主动发展。特色学校建设成败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学校是否具备主动发展的意识和发展能力。学校全面、主动并有特色地发展了,满足了老百姓对教育的基本选择需要,特色学校建设就成功了。“政策驱动,学术引领”的着力点就在于培育学校的生长能力,充分体现“授之以渔”的功能而不是包办代替。为此,要十分重视培养具有特色理念的校长和学校班子。无论是从校长及班子的管理、选拔和任命,还是特色学校学术活动的开展,都要体现了这些观点。同时,重视挖掘学校的成功经验,让他们影响带动一批又一批学校的成长。
遵义市力争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实现下列具体目标:
1. 通过“百校领跑”工程,建成遵义市各具特色的市级项目示范学校100所。
2. 通过遵义市特色学校的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实现人人都发展、校校有特色的变化。开展“1+N”学校捆绑发展项目带动本区域其他学校共同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
3. 学校办学理念更加适合学校的发展定位。学校资源配置、校园文化环境、教育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优质学校数量增加,薄弱学校的数量减少,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贵州省遵义市教育局依托自身教育基础条件,借助课堂内外(集团)新课堂教育发展中心与中国教科院北京时代学林专业机构优势力量,链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等部门知名专家,整合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东师大、重庆教育评估院等优质教育资源,联盟重庆谢家湾小学、清华中学等全国特色名校,借力《中国教育报》、《中国德育》等教育媒体力量,于2012年5月在全市范围内启动“红色遵义 多彩校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通过学校内涵发展能力的培育,实现每一所学校发展的优质化,改变“千校一面”的教育现状,整体提升遵义市基础教育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走出去学习先进,开阔眼界走对路
2012年12月5日,时值“红色遵义 多彩校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正式启动之初,遵义市教育局副局长罗义国率领项目办公室全体人员、遵义市各县、区(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以及第一批30所项目学校校长一行,前往重庆市北碚区中山路小学、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和重庆市铁路中学三所示范学校参观考察,学习特色学校建设的先进经验。
本次考察学习过程中,各县、区(市)和项目学校负责人学习热情高涨,积极听取示范校老师的讲解,热烈讨论、提问,并记录关键要点、收录外显素材,认真学习、了解重庆特色学校教育的创新理念和机制。本次考察为“红色遵义 多彩校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的全面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为遵义市各项目学校点燃了特色学校建设的热情。
示范调研、找出问题、把脉方向促发展
为更加高效、有序地开展本次基线调研,遵义市教育局项目办谨慎分析讨论,将全市15个县、区(市)及下辖30所项目学校划分为5个区域,按区域分别组建特色学校指导专家小组,并将习水县、赤水市所在区域定为示范调研区域。
2012年12月17日至19日,项目指导小组率先对习水县、赤水市两地完成示范调研,为在全市范围内大规模推进基线调研工作奠定了示范基础。重庆新课堂教育机构特邀专家、原重庆市涪陵教科所所长张华义,担任本次示范调研专家组组长,由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小学校长周绪田、重庆市九龙坡区天宝实验学校校长任权民担任专家组核心成员,利用三天时间,专家组一行先后对习水县金州实验小学、习水土城镇中学和赤水市第一小学、赤水文化中学进行实地考察。
在调研过程中,专家组首先参观考察项目学校的校园环境、教学设施、文化氛围等,认真听取并记录项目学校校长的特色学校基础工作汇报,然后就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思路、教学经验等方面,与学校领导班子和骨干教师进行分组交流和积极讨论,最后,专家组对本次调研收集的学校信息进行汇总,客观分析学校的优势资源、存在问题和发展机遇等要素,并反复论证,为后续指导特色建设实施奠定有效基础。
本次示范调研顺利开展,效果显著,为其他县、区(市)的基线调研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同时也标志“红色遵义 多彩校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第一阶段实施工作全面推进,并拥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 ——遵义特色学校建设的行动策略
特色学校建设只有战略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如何从实践意义上去实现遵义市特色学校建设的战略意图。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战略规划,政策驱动,学术引领,学校主动发展”。
政策驱动。在政策引领、资源配置的统筹规划下,通过自上而下的学校特色建设的行动策略,要让每一所学校在特色上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跨越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高原区。遵义市教育局要把学校特色建设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研究特色学校建设行动方案、特色学校评估方案,设计了特色学校分层发展、全面发展的实施方案。所谓分层发展,是基于城乡教育发展差异较大的客观现实,实施有差异的特色学校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校在自身办学资源下实现特色发展;所谓全面发展,是指遵义市的每一所学校都能够获得发展机会,充分体现均衡教育的思想。
学术引领。在深入分析、明确特色学校内涵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市教育的实际,积极探索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教育科研机构为支撑、以学校发展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的特色学校发展模式,先期培育了一部分各具特色的学校,培养了一批具有特色理念的校长。组织举办区域性的特色学校专题培训、研讨、考察活动,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和名校校长作学术交流,为本市校长提供学习机会,更为遵义特色学校走向全国搭建了平台。
学校主动发展。特色学校建设成败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学校是否具备主动发展的意识和发展能力。学校全面、主动并有特色地发展了,满足了老百姓对教育的基本选择需要,特色学校建设就成功了。“政策驱动,学术引领”的着力点就在于培育学校的生长能力,充分体现“授之以渔”的功能而不是包办代替。为此,要十分重视培养具有特色理念的校长和学校班子。无论是从校长及班子的管理、选拔和任命,还是特色学校学术活动的开展,都要体现了这些观点。同时,重视挖掘学校的成功经验,让他们影响带动一批又一批学校的成长。
遵义市力争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实现下列具体目标:
1. 通过“百校领跑”工程,建成遵义市各具特色的市级项目示范学校100所。
2. 通过遵义市特色学校的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实现人人都发展、校校有特色的变化。开展“1+N”学校捆绑发展项目带动本区域其他学校共同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
3. 学校办学理念更加适合学校的发展定位。学校资源配置、校园文化环境、教育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优质学校数量增加,薄弱学校的数量减少,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差距进一步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