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是指“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实验教学是以实验为手段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具有科学客观、直观形象等诸多优点,因而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许多教师认为实验教学只是自然等学科的事,与语文教学无关。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认识。近几年来,笔者在挖掘语文教材因素,努力实践实验教学上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其结果表明,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实验教学大有可为。
一、操作类实验
所谓操作类实验,是指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它能够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现象及活动过程,能够有效地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
1.利用实验,让插图“动”起来。
教材中的课文,大多配有插图。通过看图,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但插图都是静止的,如何化静为动呢?运用实验就是一种好办法。
在教学第四册语文中的《雷雨》一文时。我首先在课前准备了一只能移动的“蜘蛛”,让“蜘蛛”从教学挂图的网上垂直向下移动,并画上一条细的直线,当作蜘蛛的丝。这样一来,不需我多费口舌,学生对“垂”字的意思便心领神会。再如“蜘蛛又坐在网上”这句话为什么要用“又”字呢?我只把那“逃走”的蜘蛛再移回去,学生就能体会到这个“又”字的妙处了:蜘蛛本来就坐在网上,是被大风吓跑的,现在风停雨止,所以它又回到原处了。第七册语文中的“趵突泉”,图为三个大泉眼“冒,冒,冒,好象永远不感到疲乏……”。教学中,我让一名学生上讲台用一根吹管向水槽中的水吹气,学生听着“咕咕”的水声,看着翻滚的水流,自然就能体会到大泉眼是怎么冒的,并进而体会到大自然的力量有多伟大!
2.利用实验,让情境“创”起来。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意义的情境创设是他们(学生)始终以积极态度参与的无形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状态,积极主动地动眼、动口、动手、动脑。
在教学《刻舟求剑》时,我通过实验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讲台正中摆放着一个透明的盛着水的大玻璃水槽,用一个无盖长方形的塑料盒作“舟”。在塑料盒的尾部放着一把小刀,把小刀推入水中,同时在该盒上用彩笔做上记号,然后让“小船”驶向对岸,问学生:“在做笔记的地方的水底下能摸到小刀吗?谁上台来试一试?”学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并很快明白,原来掉剑做记号的地方不是停船时做记号的地方,船再移动,位置在变化。此举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与课文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3.利用实验,让难点“易”起来。
在《捞铁牛》一文中,铁牛是怎样离开水底,并被捞上岸来的,学生较难理解,是该文的难点之一。如用常规教法,恐难奏效。但利用实验却能使难点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迎刃而解。我是这样教学的:用一个透明的玻璃水槽作“河”,用两个小铁盒当作两条“船”,用一个小铁块作“铁牛”。从“铁牛”分别牵出一根绳子拴在两个铁盒的中间。铁盒里各装了相同重量的钩码,然后同时从两个铁盒由小到大逐步取出钩码,随着钩码的减少,绳子越拉越紧,最后“铁牛”终于脱离了水底,再慢慢移动铁盒靠“岸”,“铁牛”就慢慢地被拉回了“岸”边,这样,把平常不易理解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从而突破了难点。
4.利用实验,让写作“活”起来。
写作课常常让不少语文教师和学生头疼。多数教师教学时,往往讲讲习作要求,简单提示习作内容,就放手让学生写,这样的指导,学生往往无话可说,即使写出来的也是空话、套话连篇。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想到了学生感兴趣的实验,何不把实验引进作文教学中来呢?经过充分酝酿,我指导学生写作《鸡蛋能掉进杯子里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前,我说:“同学们,我们下节课做实验……”学生一听,都欢呼雀跃起来,“为了做这个实验,请每个小组(5人)准备鸡蛋一个、硬纸片一张、顶针一个。”第二天当我走进教室,看见同学们坐得端端正正,每个小组桌上都整齐地摆着上述用品。我把从仪器室领来的烧杯发放到每个小组,并装上三分之二的水。在讲台上,我用硬纸片盖上水杯,硬纸片上放顶针,再把鸡蛋竖在顶针上。学生不知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都伸长了脖子,露出既兴奋又疑惑的神情。我板书题目:《鸡蛋能掉进杯子里吗》,学生顿时议论纷纷,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有的说鸡蛋会打碎……学生争执不下。我说,大家不必争了,试试不就知道了吗?只见我手指对着硬纸片迅速一弹,纸片被弹飞,鸡蛋和顶针一块落入水中,鸡蛋完好无损。学生都很惊诧。我说,同学们可大胆地试一试,于是,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做起试验来。趁着学生意犹未尽,我说,请你们拿起笔,把你想说的写下来。于是个个奋笔急书,课堂上再不见咬笔杆迟迟不动笔的现象了。从学生此次的作文来看,大多做到了内容具体,鲜活形象,有感而发。
二、活动类实验
所谓活动类实验,是指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从事的某种活动。小学语文“新大纲”特别强调:“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试验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有机穿插活动类实验,显得尤为重要。
1.利用实验,巧妙导入。
《蝙蝠和雷达》一文,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做个实验。”用手绢蒙住几个同学的眼睛,分别让他们来“贴鼻子”。结果,有的同学把鼻子贴到下巴上,有的则贴到额头上。同学们笑得直不起腰来。“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他们都贴错了?”学生答:“因为他们的眼睛被蒙住了,看不见!”“对!他们的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当然贴错了,那么,被蒙上眼睛的蝙蝠会怎么样呢?”此时我再问:“为什么蝙蝠不会撞墙上呢?”有趣的实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欲探询究竟。
2.利用实验,精彩收课。
学完《乌鸦喝水》一课后,同学们都说乌鸦真聪明。我说:“你们更聪明,现在你们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装着不到半瓶豆奶的玻璃瓶,有一块硬冰,但吸管断了,只有半截,你们要用半截吸管喝到瓶里的豆奶,但不能移动豆奶瓶,有办法吗?”各小组议论纷纷,最后都想出把冰块捣碎,投入豆奶瓶中,顺利地喝到了豆奶。虽然下课了,但同学们仍言犹未尽,回味无穷。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干。”很多抽象的知识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活动,集体讨论,学习效果会更好。
总之,实验教学,既可师生动手操作,也可师生参与活动。实践证明,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是显著的。我们要做有心人,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实验因素,努力实践实验教学。但是,实验教学的运用。必须注重语文学科的特点,比如注重语言文字的的训练、想象力的培养等等。如果使用不当,反而会煞了课堂风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要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融合,该用时则要用好,不该用时则坚决不用。
一、操作类实验
所谓操作类实验,是指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它能够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现象及活动过程,能够有效地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
1.利用实验,让插图“动”起来。
教材中的课文,大多配有插图。通过看图,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但插图都是静止的,如何化静为动呢?运用实验就是一种好办法。
在教学第四册语文中的《雷雨》一文时。我首先在课前准备了一只能移动的“蜘蛛”,让“蜘蛛”从教学挂图的网上垂直向下移动,并画上一条细的直线,当作蜘蛛的丝。这样一来,不需我多费口舌,学生对“垂”字的意思便心领神会。再如“蜘蛛又坐在网上”这句话为什么要用“又”字呢?我只把那“逃走”的蜘蛛再移回去,学生就能体会到这个“又”字的妙处了:蜘蛛本来就坐在网上,是被大风吓跑的,现在风停雨止,所以它又回到原处了。第七册语文中的“趵突泉”,图为三个大泉眼“冒,冒,冒,好象永远不感到疲乏……”。教学中,我让一名学生上讲台用一根吹管向水槽中的水吹气,学生听着“咕咕”的水声,看着翻滚的水流,自然就能体会到大泉眼是怎么冒的,并进而体会到大自然的力量有多伟大!
2.利用实验,让情境“创”起来。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意义的情境创设是他们(学生)始终以积极态度参与的无形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状态,积极主动地动眼、动口、动手、动脑。
在教学《刻舟求剑》时,我通过实验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讲台正中摆放着一个透明的盛着水的大玻璃水槽,用一个无盖长方形的塑料盒作“舟”。在塑料盒的尾部放着一把小刀,把小刀推入水中,同时在该盒上用彩笔做上记号,然后让“小船”驶向对岸,问学生:“在做笔记的地方的水底下能摸到小刀吗?谁上台来试一试?”学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并很快明白,原来掉剑做记号的地方不是停船时做记号的地方,船再移动,位置在变化。此举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与课文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3.利用实验,让难点“易”起来。
在《捞铁牛》一文中,铁牛是怎样离开水底,并被捞上岸来的,学生较难理解,是该文的难点之一。如用常规教法,恐难奏效。但利用实验却能使难点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迎刃而解。我是这样教学的:用一个透明的玻璃水槽作“河”,用两个小铁盒当作两条“船”,用一个小铁块作“铁牛”。从“铁牛”分别牵出一根绳子拴在两个铁盒的中间。铁盒里各装了相同重量的钩码,然后同时从两个铁盒由小到大逐步取出钩码,随着钩码的减少,绳子越拉越紧,最后“铁牛”终于脱离了水底,再慢慢移动铁盒靠“岸”,“铁牛”就慢慢地被拉回了“岸”边,这样,把平常不易理解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从而突破了难点。
4.利用实验,让写作“活”起来。
写作课常常让不少语文教师和学生头疼。多数教师教学时,往往讲讲习作要求,简单提示习作内容,就放手让学生写,这样的指导,学生往往无话可说,即使写出来的也是空话、套话连篇。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想到了学生感兴趣的实验,何不把实验引进作文教学中来呢?经过充分酝酿,我指导学生写作《鸡蛋能掉进杯子里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前,我说:“同学们,我们下节课做实验……”学生一听,都欢呼雀跃起来,“为了做这个实验,请每个小组(5人)准备鸡蛋一个、硬纸片一张、顶针一个。”第二天当我走进教室,看见同学们坐得端端正正,每个小组桌上都整齐地摆着上述用品。我把从仪器室领来的烧杯发放到每个小组,并装上三分之二的水。在讲台上,我用硬纸片盖上水杯,硬纸片上放顶针,再把鸡蛋竖在顶针上。学生不知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都伸长了脖子,露出既兴奋又疑惑的神情。我板书题目:《鸡蛋能掉进杯子里吗》,学生顿时议论纷纷,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有的说鸡蛋会打碎……学生争执不下。我说,大家不必争了,试试不就知道了吗?只见我手指对着硬纸片迅速一弹,纸片被弹飞,鸡蛋和顶针一块落入水中,鸡蛋完好无损。学生都很惊诧。我说,同学们可大胆地试一试,于是,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做起试验来。趁着学生意犹未尽,我说,请你们拿起笔,把你想说的写下来。于是个个奋笔急书,课堂上再不见咬笔杆迟迟不动笔的现象了。从学生此次的作文来看,大多做到了内容具体,鲜活形象,有感而发。
二、活动类实验
所谓活动类实验,是指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从事的某种活动。小学语文“新大纲”特别强调:“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试验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有机穿插活动类实验,显得尤为重要。
1.利用实验,巧妙导入。
《蝙蝠和雷达》一文,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做个实验。”用手绢蒙住几个同学的眼睛,分别让他们来“贴鼻子”。结果,有的同学把鼻子贴到下巴上,有的则贴到额头上。同学们笑得直不起腰来。“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他们都贴错了?”学生答:“因为他们的眼睛被蒙住了,看不见!”“对!他们的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当然贴错了,那么,被蒙上眼睛的蝙蝠会怎么样呢?”此时我再问:“为什么蝙蝠不会撞墙上呢?”有趣的实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欲探询究竟。
2.利用实验,精彩收课。
学完《乌鸦喝水》一课后,同学们都说乌鸦真聪明。我说:“你们更聪明,现在你们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装着不到半瓶豆奶的玻璃瓶,有一块硬冰,但吸管断了,只有半截,你们要用半截吸管喝到瓶里的豆奶,但不能移动豆奶瓶,有办法吗?”各小组议论纷纷,最后都想出把冰块捣碎,投入豆奶瓶中,顺利地喝到了豆奶。虽然下课了,但同学们仍言犹未尽,回味无穷。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干。”很多抽象的知识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活动,集体讨论,学习效果会更好。
总之,实验教学,既可师生动手操作,也可师生参与活动。实践证明,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是显著的。我们要做有心人,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实验因素,努力实践实验教学。但是,实验教学的运用。必须注重语文学科的特点,比如注重语言文字的的训练、想象力的培养等等。如果使用不当,反而会煞了课堂风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要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融合,该用时则要用好,不该用时则坚决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