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本文提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五大途径,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贯穿于两课主渠道、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党建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
关键词:高职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途径
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高职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相对偏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贯穿于他们学习生活的全过程。
一、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是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依据。
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理论性强,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形式上,可以运用案例、图表、影视作品、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强化对学生的视觉冲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打破教材的局限性,拓宽思路,通过开展“一对一”结对子、家访和谈心等活动,掌握第一手资料,解决高职学生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和思想上存在的困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二、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
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比如,在新生入学时,开展爱家、爱校、爱国系列教育;开展校园好声音、新生歌舞大赛、女生节等活动;开展重大节日、纪念日主题演讲、征文评比活动,以及专题班会和组织生活会等,在活动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净化心灵。
将学校的办学特色、校训、校风等文化要素固化在一些建筑上,可以用电子显示屏、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途径和载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使学生一入校就感受到学校精神和环境的熏陶。
三、发挥社会实践育人作用
一方面,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等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高职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
另一方面,要充分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每年寒暑假组织学生围绕家乡变化、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等开展调查研究,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志愿投身服务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四、发挥学生党建的龙头作用
在高职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中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党的理论体系学习,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发挥学生党员等优秀学生群体的模范带头引领作用,以榜样和典型带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
五、充分运用网络资源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是“95后”,他们喜欢在网络上接受教育。实践证明,同样的内容,学生们更喜欢在网上交流和沟通。
我们可以建立集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网站,开设网上课堂、博客等栏目,由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向与学生的互动模式转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
六、发挥辅导员的骨干作用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知心朋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辅导员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教育本身。辅导员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三观”。为此,学校应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关心辅导员的成长,使辅导员培养出更多积极、健康的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多方面共同努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多途径、多载体共同培育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测评发展新趋势[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
[2]陈必华,王鹏.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和方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3]贾迅.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能力的培育[J].高教探索,2012(6).
[4]程迪.对增强高职高专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32).
(作者单位: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关键词:高职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途径
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高职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相对偏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贯穿于他们学习生活的全过程。
一、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是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依据。
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理论性强,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形式上,可以运用案例、图表、影视作品、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强化对学生的视觉冲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打破教材的局限性,拓宽思路,通过开展“一对一”结对子、家访和谈心等活动,掌握第一手资料,解决高职学生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和思想上存在的困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二、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
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比如,在新生入学时,开展爱家、爱校、爱国系列教育;开展校园好声音、新生歌舞大赛、女生节等活动;开展重大节日、纪念日主题演讲、征文评比活动,以及专题班会和组织生活会等,在活动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净化心灵。
将学校的办学特色、校训、校风等文化要素固化在一些建筑上,可以用电子显示屏、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途径和载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使学生一入校就感受到学校精神和环境的熏陶。
三、发挥社会实践育人作用
一方面,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等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高职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
另一方面,要充分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每年寒暑假组织学生围绕家乡变化、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等开展调查研究,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志愿投身服务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四、发挥学生党建的龙头作用
在高职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中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党的理论体系学习,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发挥学生党员等优秀学生群体的模范带头引领作用,以榜样和典型带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
五、充分运用网络资源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是“95后”,他们喜欢在网络上接受教育。实践证明,同样的内容,学生们更喜欢在网上交流和沟通。
我们可以建立集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网站,开设网上课堂、博客等栏目,由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向与学生的互动模式转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
六、发挥辅导员的骨干作用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知心朋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辅导员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教育本身。辅导员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三观”。为此,学校应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关心辅导员的成长,使辅导员培养出更多积极、健康的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多方面共同努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多途径、多载体共同培育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测评发展新趋势[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
[2]陈必华,王鹏.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和方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3]贾迅.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能力的培育[J].高教探索,2012(6).
[4]程迪.对增强高职高专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32).
(作者单位:渤海船舶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