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学生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已并非个别,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作文难,作文难,碰到作文心就烦。”这是学生写作心态的真实写照。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说得好。但大多数时候,兴趣都是暂时的,很容易因为失去新鲜感或遇到挫折而慢慢消失,写作文也一样。那么,如何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自信是学生写作兴趣的源泉。
那如何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其长久保持浓厚的写作兴趣呢?
一、用欣赏的眼光阅读,提高学生写作的信心
教师应用欣赏的眼光阅读学生的作文,应用满怀期待的心情阅读学生的作文,多看优点,淡化缺点,要记得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教师要让学生也期待你成为他的热心读者,使自己成为学生在写作时心中的一个对象,一个可以倾诉、恳谈、交流的对象。教师的这种注目和期待能创造一种激发兴趣、情感和表现欲的写作情境。
对学生的每篇作文,都应该用欣赏的眼光阅读,在作文评改时要以鼓励为主,如果总是给习作提问题、挑刺儿,如此这般,学生拿出自己的作文一看,呀!怎么尽是问题?试想他还愿意写吗?下次作文,不随便抄一篇应付老师才怪呢。其实每一个学生的作文或多或少都有其可圈可点之处。我们做老师的应该睁开自己的一双“慧眼”,从习作中找出其应该肯定的地方,甚至不妨加以强调突出。某个词用得好,批个“好”字;某个句子写得好,画条曲线,批个“妙”字。好作文的标准有很多条,如果你达到一条,我鼓励一条,渐渐地,学生就会改掉他作文中的不足,作文水平就会有所提高,哪里还会在“老套子”中转悠呢?
你要常发现作文中的闪光点,帮学生一点一点地树立信心,再把学生的思想引领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境地,使他们感受到思想的光华和魅力,才能更加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树立写作信心,从而使他们的写作出现“质”的飞跃。
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用鼓励培养写作的信心
教师要做一个能给学生写出示范文章的写作爱好者。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而我要说:知其能而信其言。试想,如果你自己都写不出一篇好文章给学生看,学生又怎么相信你的做法呢?同时教师也要做一个能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知心朋友。作为教师,对学生习作中反映出来的种种情绪,不能熟视无睹,置之不理,而应或鼓励,或赞赏,或抚慰,或释疑,或疏导,或交流,这样学生就愿写、乐写。曾听过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的一节语文示范课《反对自由主义》。课堂上先了解学生最反对的是什么,大家各抒己见。最后商量确定以《反对重男轻女》为题仿写课文。教师逐段学习分析课文,逐段模仿写作,学生兴致高涨,教师循循善诱,很好地体现了教师的写作功底和对学生心理的合理疏导。一节课下来,学生既通过学习摹仿了课文的写作技巧,又列出了《反对重男轻女》的提纲,课后学生写出优秀的作文就不足为奇了。长久下去,学生会巧用摹仿树立自信,又跳出摹仿进行再创造,作文水平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三、创造自由的空间,积聚学生写作的信心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自由施展才华的舞台空间,精心呵护学生的写作信心,让学生在一点一滴的成功体验中积聚信心,使写作成为内需。
首先,给学生一个空间说生活,写生活。生活是人生最好的老师,但是生活这位老师给人的教育从来都不是滔滔不绝的说教和明白无误的结论,而是暗示。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审视生活,随时把生活中的奇闻趣事记下来,集成“社会见闻录”积累写作素材;并要求他们从日常的普通现象悟出生活的哲理,从多彩的自然现象联想到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也把它集成“生活启示录”。我就要求每次上课,都有一个学生上台说一件印象深刻的事,然后把它写在周记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从中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悟性。
其次,要注意用心命题,激励写作。除了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审视生活,我也经常布置学生做命题或话题作文,我认为作文题目(话题)命得好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所以题目(话题)要让学生感兴趣,能激发学生写作的激情,给学生有一吐为快之感,这样学生就乐于写。同时,在作文前不要干巴巴地说各项写作要求及选材、立意等理论,而要想办法创设一定的语境,用热情洋溢的感情、抑扬顿挫的语调,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达到心理亢奋,产生写作欲望,学生愿意写、想写,思维之花必然绽放,试问作文还会千人一面吗?
再次,少要求,多鼓励。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同一个水平、同一个思想、同一种经历、同一等智力,因此指导时要因材施教,特别是要遵循少要求、多鼓励的原则。在写作教学中尽量打消学生作文的顾虑,低起点、少要求、多鼓励,让学生放开胆子。学生放开了手脚尽情表达,不让写作思维僵死在条条框框中,还怕学生不能写出个性各异、酣畅淋漓的文章吗?国学大师季羡林回忆:能有这样的成就,和中学时老师的宽松要求分不开。老师每次布置作文,只在黑板上写上:随意写来。这种自由的方式给了他思想驰骋的空间,为他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坚持做到以上几点,我相信学生爱上写作将不再遥远。
(作者单位: 广东省英德市黄花中学)
那如何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其长久保持浓厚的写作兴趣呢?
一、用欣赏的眼光阅读,提高学生写作的信心
教师应用欣赏的眼光阅读学生的作文,应用满怀期待的心情阅读学生的作文,多看优点,淡化缺点,要记得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教师要让学生也期待你成为他的热心读者,使自己成为学生在写作时心中的一个对象,一个可以倾诉、恳谈、交流的对象。教师的这种注目和期待能创造一种激发兴趣、情感和表现欲的写作情境。
对学生的每篇作文,都应该用欣赏的眼光阅读,在作文评改时要以鼓励为主,如果总是给习作提问题、挑刺儿,如此这般,学生拿出自己的作文一看,呀!怎么尽是问题?试想他还愿意写吗?下次作文,不随便抄一篇应付老师才怪呢。其实每一个学生的作文或多或少都有其可圈可点之处。我们做老师的应该睁开自己的一双“慧眼”,从习作中找出其应该肯定的地方,甚至不妨加以强调突出。某个词用得好,批个“好”字;某个句子写得好,画条曲线,批个“妙”字。好作文的标准有很多条,如果你达到一条,我鼓励一条,渐渐地,学生就会改掉他作文中的不足,作文水平就会有所提高,哪里还会在“老套子”中转悠呢?
你要常发现作文中的闪光点,帮学生一点一点地树立信心,再把学生的思想引领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境地,使他们感受到思想的光华和魅力,才能更加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树立写作信心,从而使他们的写作出现“质”的飞跃。
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用鼓励培养写作的信心
教师要做一个能给学生写出示范文章的写作爱好者。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而我要说:知其能而信其言。试想,如果你自己都写不出一篇好文章给学生看,学生又怎么相信你的做法呢?同时教师也要做一个能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知心朋友。作为教师,对学生习作中反映出来的种种情绪,不能熟视无睹,置之不理,而应或鼓励,或赞赏,或抚慰,或释疑,或疏导,或交流,这样学生就愿写、乐写。曾听过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的一节语文示范课《反对自由主义》。课堂上先了解学生最反对的是什么,大家各抒己见。最后商量确定以《反对重男轻女》为题仿写课文。教师逐段学习分析课文,逐段模仿写作,学生兴致高涨,教师循循善诱,很好地体现了教师的写作功底和对学生心理的合理疏导。一节课下来,学生既通过学习摹仿了课文的写作技巧,又列出了《反对重男轻女》的提纲,课后学生写出优秀的作文就不足为奇了。长久下去,学生会巧用摹仿树立自信,又跳出摹仿进行再创造,作文水平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三、创造自由的空间,积聚学生写作的信心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自由施展才华的舞台空间,精心呵护学生的写作信心,让学生在一点一滴的成功体验中积聚信心,使写作成为内需。
首先,给学生一个空间说生活,写生活。生活是人生最好的老师,但是生活这位老师给人的教育从来都不是滔滔不绝的说教和明白无误的结论,而是暗示。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审视生活,随时把生活中的奇闻趣事记下来,集成“社会见闻录”积累写作素材;并要求他们从日常的普通现象悟出生活的哲理,从多彩的自然现象联想到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也把它集成“生活启示录”。我就要求每次上课,都有一个学生上台说一件印象深刻的事,然后把它写在周记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从中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悟性。
其次,要注意用心命题,激励写作。除了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审视生活,我也经常布置学生做命题或话题作文,我认为作文题目(话题)命得好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所以题目(话题)要让学生感兴趣,能激发学生写作的激情,给学生有一吐为快之感,这样学生就乐于写。同时,在作文前不要干巴巴地说各项写作要求及选材、立意等理论,而要想办法创设一定的语境,用热情洋溢的感情、抑扬顿挫的语调,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达到心理亢奋,产生写作欲望,学生愿意写、想写,思维之花必然绽放,试问作文还会千人一面吗?
再次,少要求,多鼓励。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同一个水平、同一个思想、同一种经历、同一等智力,因此指导时要因材施教,特别是要遵循少要求、多鼓励的原则。在写作教学中尽量打消学生作文的顾虑,低起点、少要求、多鼓励,让学生放开胆子。学生放开了手脚尽情表达,不让写作思维僵死在条条框框中,还怕学生不能写出个性各异、酣畅淋漓的文章吗?国学大师季羡林回忆:能有这样的成就,和中学时老师的宽松要求分不开。老师每次布置作文,只在黑板上写上:随意写来。这种自由的方式给了他思想驰骋的空间,为他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坚持做到以上几点,我相信学生爱上写作将不再遥远。
(作者单位: 广东省英德市黄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