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餐与京剧同为国粹,亦是姐妹艺术。
我们还是由一个字说起——爨。
“爨”是《新华字典》中笔划最多的字之一。在汉字造字中的“六书”中,它就占了三法:象形、指事、会意。它的头上是一个象形的“甑”,甑是用于蒸食的古器,两边以“臼持之”。中部的“冖”是个灶口,下部表示“推林纳火”,整个字形象地推演了中国发明蒸食文化的过程,所以“爨”的第一种意思便是“炊也”,即做饭。“爨室”即是厨房。老朽是研究食文化的,自号“爨翁”,即为此也。爨还有第二个意思,是戏曲名称。《辍耕录》说:“宋徽宗时,爨国人来朝,见其衣装、巾裹、举动皆可笑,使优人效之以为戏焉。”后世遂将“爨弄”来指代戏曲。由此可见戏曲与饮食关系密切之一斑。
日本学者奥野信太郎把京剧和烹调称为中华文化“最大的两座高峰”,余觉得毫不为过。老朽在为友人题箑时,曾写到“舞者的(定)格,京剧的(亮)相,津菜的扒,中医的望(闻问切),妙处全在飞白。白受彩,甘受和,表现了有限中的无限。所以,中国书画以不画处为画,有画处以息为形,无画处将息化气。所以,大画无形,大乐无声,大味必淡,不说是真禅。其妙在和也。”
中餐与京剧都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也就是年轻一代说的“很有中国味”。什么是味呢?就是隐在中餐与京剧后面的不可见文化的整合。凡是带有“中国味”的文化门类,诸如中餐、京剧、中国书画、中医药等,经过这种不可见文化的整合制约后,无不例外地被打上了“中国印”,而展现出浓浓的传统之味,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而得以世代传承。其中重要的一种文化全息基因码即为“和”。
《淮南子》记载了“厨祖”易牙“桓公甘易牙之和”的故事。“甘”作动词,表示欣赏;“和”就是烹调或菜肴的代称。“和”的本意属于音乐的范畴,其古体字形是“龢”或“咊”,“龢”字左边是多管乐器的形象,表示多音阶共奏;变体为口字旁,表示一唱一和。您看,烹调的五味调和与京剧的听戏听味,都讲究和谐,具有同样的艺术属性。幽默小品大家林语堂先生断言,“西餐把菠菜和烧鹅分别做熟,一起放在盘中,是不懂得调和。”中餐与西餐在饮食史上有着粒食、肉食的根本差异,这是古之生产方式决定的,使中西餐饮与戏曲背后的文化哲学支持大相径庭。
道明了中餐与京剧的文化血缘之后,再谈天津这方生长繁育中餐与京剧文化的热土。
高成鸢先生考察发现,京剧与中餐这两座高峰竟然是同时崛起的。京剧的形成,公认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而中国烹饪的成熟,饮食文化研究界公认以大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的问世为标志(1792年)。差不多成熟于同一时期。
天津在中国是一个晚近发展起来的城市,如果从元代的直沽寨算起至多也不过六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天津的文化发展,遇到了一些特殊的历史因素,这便是余在多篇文章中提到的“四个九”机缘,即“九河下稍、九五之门、九方杂居、九国租界”。
“津菜”进入社会,为较大消费阶层所接受,并初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体系,应该是清代中叶以后的事情。道光诗人崔旭的诗句,“翠釜鸣姜海味稠,咄嗟可办列珍馐。烹调最说天津好,邀客且登通庆楼。”把当时天津的高级餐饮业的地位说得很是清楚。
当时的天津有不少巨贾,特别是盐商有钱没处花,便附庸风雅,盖起上好的园林,一来接驾,哄得皇帝老儿高兴,讨些好处。二来可以招引大批文人墨客来就食,以示雅好。这些人不用掏腰包,便可白吃白住,焉有不乐之理?以至“江东才子,投屐争来,邺下词人,停车不去。”铁嘴铜牙的纪晓岚评曰:“文人往来于斯,不过寻园林之乐,作歌舞之欢,以诗酒为佳兴云耳。”然而,正是有了文人的介入,天津餐饮才不仅服务于达官贵人和巨商富贾,“以饫老饕”的鸡鸭鱼肉。二是开始上了书本,上升为文化,上了更高层次,以至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鉴了不少的天津餐饮文化素材。
清末民初,专门为帝后服务的宫廷厨师和戏剧演员流落到民间。天津毗邻京都,又有九国租界,是外国资本的滩头,失意的军阀政客腰缠窃国万金纷纷来做寓公。他们无所事事,天天酒食征逐。仅末代皇帝在津开支每月就在银元万元以上。失去宫廷依托的高级厨师和演员纷纷被市场所接纳,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激烈的商业竞争,促进了烹饪和戏剧在京津两地的迅速发展。
天津与“首善之区”的北京相比,比北京更开明而“摩登”。“吃尽穿绝天津卫”,使得王公贵族以及后来的军阀政客,没有了僭越的顾虑,食遍中西华洋。出了菜馆进戏院,成为几代人最时尚的生活方式。
余幼年生活在天津的南市荣业大街,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是个饭馆与戏院扎堆的地方。记得当年居所附近的饭馆有:天一坊、十锦斋、天源楼、天和楼、五芳斋、同福楼、松竹楼、晋春楼、泰丰楼、义和成新记、聚合成、蓬莱春祥记、聚庆成、登瀛楼饭庄、燕春楼羊肉馆、燕坊楼、恩华元饭庄、会宾楼、永元德羊肉馆、增兴德等。戏院有庆云、群英、升平、聚华、大舞台等。那时家里来了客人,一般是打电话叫饭庄送饭,不用多大功夫,饭庄伙计便提着提盒送到,上桌时饭菜还是热的。饭后,就可以就近定个包厢请客人听戏。余是个戏迷,特别爱听戏,每到下午四点左右,戏园子便“门户开放”,于是,几乎每天都可以骑在家人的脖子上,站在后排,白看“戳腿戏”。餐饮业和戏院的繁荣,使天津成为上个世纪二十到四十年代的京剧和烹饪中心。
烹饪与京剧融入天津市民的生活成为了一道特殊的社会风景。京剧唱的地道与否,那叫“味”,是要借助饮食语言来表达。俗语说,“马连良的腔,山东馆的汤”,形容都是精品。还有人拿京剧的“唱念做打”跟菜肴的“色香味形”相提并论。四十年代时,著名老旦李多奎的《钓金龟》唱段,轰动了京津沪沈,一时街头巷尾,时常有人学唱。当时的听众把其中“叫张义”等三段唱誉为“红三段”,意思是唱完之后必有叫好声。同业又把这三段唱称作“三做鲤鱼”。这京剧名段怎么又和美食联系起来了呢?原来,“鲤鱼三吃”是名鲁菜,天津又有不少鲁菜馆,所以得名。一段“叫张义我的儿听娘教训”称为“红烧鱼头”,“有几个贤孝子听娘来论”称为“酱汁中段”,“这几辈贤孝子休得来论”称为“清炖鱼尾”。好吃又叫座,可见艺术相通矣。
天津是京剧名角和京剧嗜爱者们集中的大都市。她地处南北通衢要冲,凡是由北京到各地入京演出的演员,都愿意先到天津演出,意为经过天津观众的认可,再到各地演出才有把握。一是因为天津观众懂戏,擅于细致鉴别优劣。二是天津的票房林立,很多的票友文化水平和艺术造诣都很高。“老乡亲”孙菊仙、李宗义都是天津籍票友下海。李东园先生有全套戏箱戏服,经常“傍”金少山、侯喜瑞、荀慧生等名角演出。戏迷群的出现给天津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
1935年渤海大楼建成,1936年中国大戏院建成,遂使劝业场地区成为天津乃至华北最繁华的商业区。中国大戏院是当时华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新的戏院,开业时许多名角来这里连台演出,场场客满,盛况空前。由于这样的戏曲氛围,几乎所有著名的京剧演员,如梅、程、尚、荀四大名旦,杨、谭、马、奚四大名生,以及杨小楼、郝寿辰、高庆奎、李少春、李万春、叶盛章等,在排出新编剧目以后,多愿意先到天津演出,以博取天津观众的鉴赏和认定。
这些名角到了天津,自然离不开天津的美食,因为这些艺术家出于职业修养、养生需要,大都钟情于美食。
梅兰芳先生到天津演出喜欢吃苏闽菜馆的“周家鱼”。荀慧生先生爱吃名厨周大文的“核桃饹”。马连良先生在天津有“疙瘩楼”,喜吃南市永元德的涮羊肉。谭富英先生喜吃黄家花园“又一村”的“扒肘子”。奚啸伯先生到天津演出,余看的次数最多,他喜欢吃东马路“中立园”的“虾仁 面筋”。杨宝森先生好的一口,是天增里饭馆的“吃白斩鸡,就白兰地下酒”。他们戏台上是角儿,台下是美食家,场合不同,“多味斋”里演绎多味人生矣。
在天津餐饮史上,曾经有多位精通百艺的大厨。周大文是其中之一。周曾任过要职,卸职后开餐馆并下海主厨。天津玉华台饭庄是经营淮扬菜的老字号,其名称便是由创始人马玉林的“玉”字和周华章(大文)的“华”字而得名。他酷爱烹调艺术,虚心向老前辈请教,逐步自成一家,成为与穆祥珍、陈士和齐名的津门三大厨。他的厨艺吸引了许多当时的名人前来品尝,如郭沫若、荀慧生等,就连各国驻华使节也常来光顾。周大文不但精通厨艺,还酷爱京剧,常常粉墨登场“傍”名角演戏。有记载的就有和南铁生、乐元可、高联庆,还有小说家张恨水等同台演出过。
还要特别提出的是余之师友耿福林先生,耿老是中国烹饪大师,长期在利顺德主厨,厨艺高超,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做餐饮服务。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剧团的团长入住利顺德,耿老得以结交了不少名角“大腕”,如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赵燕侠、张君秋、厉慧良、鲜灵霞(评剧)、银达子(河北梆子)等,他(她)们对耿老的厨艺交口称赞,结下了京剧与烹调艺术之缘。
京剧与烹调艺术的互通,还产生了不少“京剧菜”,比如,京剧有《贵妃醉酒》,上海有以红葡萄酒烹制的“贵妃鸡”。天津有以10只鹌鹑为料烹制的“十老安刘”、以肥肠和青椒为料烹制的“乾坤圈”、以元鱼和鸡为料烹制的“霸王别姬”、以鸡胸肉和口蘑、冬笋、青豆为料烹制的“打金枝”、以牛舌和鸭舌为料烹制的“舌战群儒”、以鸡胸肉、虾仁、海参为料烹制的“古城会”、以大王鱼、小笋鸡为料烹制的“龙凤呈祥”,美食后面有故事,好吃又有文化品味。
余自幼既好美食又爱听戏,后来因研究食文化又结识了不少烹饪界与戏剧界的朋友,但自认为还是此两圈外的“棒槌”。好在,学习京剧京胡的小孙女拜在了名师门下,而且近日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演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圆了老朽的追寻艺术之梦,幸矣!
中国的京剧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养育了中华民族的中餐文化经过新饮食观念的整合,也必将发扬光大。
(下期预告:中国食文化四大贡献之一——大豆及豆腐)
我们还是由一个字说起——爨。
“爨”是《新华字典》中笔划最多的字之一。在汉字造字中的“六书”中,它就占了三法:象形、指事、会意。它的头上是一个象形的“甑”,甑是用于蒸食的古器,两边以“臼持之”。中部的“冖”是个灶口,下部表示“推林纳火”,整个字形象地推演了中国发明蒸食文化的过程,所以“爨”的第一种意思便是“炊也”,即做饭。“爨室”即是厨房。老朽是研究食文化的,自号“爨翁”,即为此也。爨还有第二个意思,是戏曲名称。《辍耕录》说:“宋徽宗时,爨国人来朝,见其衣装、巾裹、举动皆可笑,使优人效之以为戏焉。”后世遂将“爨弄”来指代戏曲。由此可见戏曲与饮食关系密切之一斑。
日本学者奥野信太郎把京剧和烹调称为中华文化“最大的两座高峰”,余觉得毫不为过。老朽在为友人题箑时,曾写到“舞者的(定)格,京剧的(亮)相,津菜的扒,中医的望(闻问切),妙处全在飞白。白受彩,甘受和,表现了有限中的无限。所以,中国书画以不画处为画,有画处以息为形,无画处将息化气。所以,大画无形,大乐无声,大味必淡,不说是真禅。其妙在和也。”
中餐与京剧都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也就是年轻一代说的“很有中国味”。什么是味呢?就是隐在中餐与京剧后面的不可见文化的整合。凡是带有“中国味”的文化门类,诸如中餐、京剧、中国书画、中医药等,经过这种不可见文化的整合制约后,无不例外地被打上了“中国印”,而展现出浓浓的传统之味,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而得以世代传承。其中重要的一种文化全息基因码即为“和”。
《淮南子》记载了“厨祖”易牙“桓公甘易牙之和”的故事。“甘”作动词,表示欣赏;“和”就是烹调或菜肴的代称。“和”的本意属于音乐的范畴,其古体字形是“龢”或“咊”,“龢”字左边是多管乐器的形象,表示多音阶共奏;变体为口字旁,表示一唱一和。您看,烹调的五味调和与京剧的听戏听味,都讲究和谐,具有同样的艺术属性。幽默小品大家林语堂先生断言,“西餐把菠菜和烧鹅分别做熟,一起放在盘中,是不懂得调和。”中餐与西餐在饮食史上有着粒食、肉食的根本差异,这是古之生产方式决定的,使中西餐饮与戏曲背后的文化哲学支持大相径庭。
道明了中餐与京剧的文化血缘之后,再谈天津这方生长繁育中餐与京剧文化的热土。
高成鸢先生考察发现,京剧与中餐这两座高峰竟然是同时崛起的。京剧的形成,公认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而中国烹饪的成熟,饮食文化研究界公认以大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的问世为标志(1792年)。差不多成熟于同一时期。
天津在中国是一个晚近发展起来的城市,如果从元代的直沽寨算起至多也不过六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天津的文化发展,遇到了一些特殊的历史因素,这便是余在多篇文章中提到的“四个九”机缘,即“九河下稍、九五之门、九方杂居、九国租界”。
“津菜”进入社会,为较大消费阶层所接受,并初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体系,应该是清代中叶以后的事情。道光诗人崔旭的诗句,“翠釜鸣姜海味稠,咄嗟可办列珍馐。烹调最说天津好,邀客且登通庆楼。”把当时天津的高级餐饮业的地位说得很是清楚。
当时的天津有不少巨贾,特别是盐商有钱没处花,便附庸风雅,盖起上好的园林,一来接驾,哄得皇帝老儿高兴,讨些好处。二来可以招引大批文人墨客来就食,以示雅好。这些人不用掏腰包,便可白吃白住,焉有不乐之理?以至“江东才子,投屐争来,邺下词人,停车不去。”铁嘴铜牙的纪晓岚评曰:“文人往来于斯,不过寻园林之乐,作歌舞之欢,以诗酒为佳兴云耳。”然而,正是有了文人的介入,天津餐饮才不仅服务于达官贵人和巨商富贾,“以饫老饕”的鸡鸭鱼肉。二是开始上了书本,上升为文化,上了更高层次,以至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鉴了不少的天津餐饮文化素材。
清末民初,专门为帝后服务的宫廷厨师和戏剧演员流落到民间。天津毗邻京都,又有九国租界,是外国资本的滩头,失意的军阀政客腰缠窃国万金纷纷来做寓公。他们无所事事,天天酒食征逐。仅末代皇帝在津开支每月就在银元万元以上。失去宫廷依托的高级厨师和演员纷纷被市场所接纳,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激烈的商业竞争,促进了烹饪和戏剧在京津两地的迅速发展。
天津与“首善之区”的北京相比,比北京更开明而“摩登”。“吃尽穿绝天津卫”,使得王公贵族以及后来的军阀政客,没有了僭越的顾虑,食遍中西华洋。出了菜馆进戏院,成为几代人最时尚的生活方式。
余幼年生活在天津的南市荣业大街,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是个饭馆与戏院扎堆的地方。记得当年居所附近的饭馆有:天一坊、十锦斋、天源楼、天和楼、五芳斋、同福楼、松竹楼、晋春楼、泰丰楼、义和成新记、聚合成、蓬莱春祥记、聚庆成、登瀛楼饭庄、燕春楼羊肉馆、燕坊楼、恩华元饭庄、会宾楼、永元德羊肉馆、增兴德等。戏院有庆云、群英、升平、聚华、大舞台等。那时家里来了客人,一般是打电话叫饭庄送饭,不用多大功夫,饭庄伙计便提着提盒送到,上桌时饭菜还是热的。饭后,就可以就近定个包厢请客人听戏。余是个戏迷,特别爱听戏,每到下午四点左右,戏园子便“门户开放”,于是,几乎每天都可以骑在家人的脖子上,站在后排,白看“戳腿戏”。餐饮业和戏院的繁荣,使天津成为上个世纪二十到四十年代的京剧和烹饪中心。
烹饪与京剧融入天津市民的生活成为了一道特殊的社会风景。京剧唱的地道与否,那叫“味”,是要借助饮食语言来表达。俗语说,“马连良的腔,山东馆的汤”,形容都是精品。还有人拿京剧的“唱念做打”跟菜肴的“色香味形”相提并论。四十年代时,著名老旦李多奎的《钓金龟》唱段,轰动了京津沪沈,一时街头巷尾,时常有人学唱。当时的听众把其中“叫张义”等三段唱誉为“红三段”,意思是唱完之后必有叫好声。同业又把这三段唱称作“三做鲤鱼”。这京剧名段怎么又和美食联系起来了呢?原来,“鲤鱼三吃”是名鲁菜,天津又有不少鲁菜馆,所以得名。一段“叫张义我的儿听娘教训”称为“红烧鱼头”,“有几个贤孝子听娘来论”称为“酱汁中段”,“这几辈贤孝子休得来论”称为“清炖鱼尾”。好吃又叫座,可见艺术相通矣。
天津是京剧名角和京剧嗜爱者们集中的大都市。她地处南北通衢要冲,凡是由北京到各地入京演出的演员,都愿意先到天津演出,意为经过天津观众的认可,再到各地演出才有把握。一是因为天津观众懂戏,擅于细致鉴别优劣。二是天津的票房林立,很多的票友文化水平和艺术造诣都很高。“老乡亲”孙菊仙、李宗义都是天津籍票友下海。李东园先生有全套戏箱戏服,经常“傍”金少山、侯喜瑞、荀慧生等名角演出。戏迷群的出现给天津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
1935年渤海大楼建成,1936年中国大戏院建成,遂使劝业场地区成为天津乃至华北最繁华的商业区。中国大戏院是当时华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新的戏院,开业时许多名角来这里连台演出,场场客满,盛况空前。由于这样的戏曲氛围,几乎所有著名的京剧演员,如梅、程、尚、荀四大名旦,杨、谭、马、奚四大名生,以及杨小楼、郝寿辰、高庆奎、李少春、李万春、叶盛章等,在排出新编剧目以后,多愿意先到天津演出,以博取天津观众的鉴赏和认定。
这些名角到了天津,自然离不开天津的美食,因为这些艺术家出于职业修养、养生需要,大都钟情于美食。
梅兰芳先生到天津演出喜欢吃苏闽菜馆的“周家鱼”。荀慧生先生爱吃名厨周大文的“核桃饹”。马连良先生在天津有“疙瘩楼”,喜吃南市永元德的涮羊肉。谭富英先生喜吃黄家花园“又一村”的“扒肘子”。奚啸伯先生到天津演出,余看的次数最多,他喜欢吃东马路“中立园”的“虾仁 面筋”。杨宝森先生好的一口,是天增里饭馆的“吃白斩鸡,就白兰地下酒”。他们戏台上是角儿,台下是美食家,场合不同,“多味斋”里演绎多味人生矣。
在天津餐饮史上,曾经有多位精通百艺的大厨。周大文是其中之一。周曾任过要职,卸职后开餐馆并下海主厨。天津玉华台饭庄是经营淮扬菜的老字号,其名称便是由创始人马玉林的“玉”字和周华章(大文)的“华”字而得名。他酷爱烹调艺术,虚心向老前辈请教,逐步自成一家,成为与穆祥珍、陈士和齐名的津门三大厨。他的厨艺吸引了许多当时的名人前来品尝,如郭沫若、荀慧生等,就连各国驻华使节也常来光顾。周大文不但精通厨艺,还酷爱京剧,常常粉墨登场“傍”名角演戏。有记载的就有和南铁生、乐元可、高联庆,还有小说家张恨水等同台演出过。
还要特别提出的是余之师友耿福林先生,耿老是中国烹饪大师,长期在利顺德主厨,厨艺高超,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做餐饮服务。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剧团的团长入住利顺德,耿老得以结交了不少名角“大腕”,如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赵燕侠、张君秋、厉慧良、鲜灵霞(评剧)、银达子(河北梆子)等,他(她)们对耿老的厨艺交口称赞,结下了京剧与烹调艺术之缘。
京剧与烹调艺术的互通,还产生了不少“京剧菜”,比如,京剧有《贵妃醉酒》,上海有以红葡萄酒烹制的“贵妃鸡”。天津有以10只鹌鹑为料烹制的“十老安刘”、以肥肠和青椒为料烹制的“乾坤圈”、以元鱼和鸡为料烹制的“霸王别姬”、以鸡胸肉和口蘑、冬笋、青豆为料烹制的“打金枝”、以牛舌和鸭舌为料烹制的“舌战群儒”、以鸡胸肉、虾仁、海参为料烹制的“古城会”、以大王鱼、小笋鸡为料烹制的“龙凤呈祥”,美食后面有故事,好吃又有文化品味。
余自幼既好美食又爱听戏,后来因研究食文化又结识了不少烹饪界与戏剧界的朋友,但自认为还是此两圈外的“棒槌”。好在,学习京剧京胡的小孙女拜在了名师门下,而且近日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演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圆了老朽的追寻艺术之梦,幸矣!
中国的京剧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养育了中华民族的中餐文化经过新饮食观念的整合,也必将发扬光大。
(下期预告:中国食文化四大贡献之一——大豆及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