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就业岗位对一线生产技能型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中职学校人才评价体系也已从单一的学校评价逐步向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多元化复合评价转变,那么就对中职学校的育人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如何合理运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从培养兴趣、强化能力和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校内外相结合 “工学交替” 提高就业能力
“工学交替”是国家创新职业教育,通过“校企合作”实施人才培养的新型教学模式,所谓“工学交替”,即是将中职学生的学习过程分解为在学校学习和企业生产岗位工作交替进行的培养模式,是在校企双方联合办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实质是产学合作、联合育人,利用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以直观的育人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随着就业岗位对一线生产技能型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中职学校人才评价体系也已从单一的学校评价逐步向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多元化复合评价转变,那么就对中职学校的育人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校自2010年开始,通过订单培养,以“冠名班”的形式很好的将“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运用到中职教育之中,并结合农业职业学校的专业特点,合理运用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工学交替”,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形成了“教、学、做”合一的育人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中职新生大部分都是初中刚毕业的学生,其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对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也只处于懵懂的状态,加之现阶段中职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且有较严重的厌学现象,如何在一入学就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出来,对于今后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是非常关键的。我校主要采取的是“引企入校”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和“激发”到最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冠名班”的新生入学是将企业引入学校,通过企业的笔试和面试择优录取的,在录取过程中,学生就对将来所要就业的企业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通过择优录取的这一过程,又让获得入学资格的学生产生了一定的优越感,随着课程的学习,学校还适时组织新生进入企业参观,了解行业特点,同时还定期与企业联合开展专业学术报告会、专业主题讲座以及就业员工交流会,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方向、热点问题和专业技能,以及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工作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一入学就确定了自己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交流中爱行业、爱专业,并树立起努力学习的信心。
二、采取多层次“工学交替”,强化实践能力
常规“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是指校内学习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和企业的工作岗位实践交替进行的。但往往会出现理论和实践脱节,特别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就不能很好地将“工”和“学”融合在一起。为此,我校在实施实践教学时则采取了多层次的“工学交替”,即在校内实训场建立小规模生产流程式车间,为学生营造一个小型生产企业的实践环境,让学生掌握初步的理论和实践,经过多次的训练后,再集中到企业进行实地大规模生产实践,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校实训时就能扎实的掌握实践技能,还可在进入企业后很快的能进入角色。对于我们农业职业学校而言,此种做法更适合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这种分层次、分规模的“工学交替”更具实用性,农业类专业所对应的企业大部分的生产环节也是需要一定的季节性的,要随着季节而调整生产时间的,我校则根据生产实际灵活掌握“工”和“学”分段教学的时间,部分学科甚至从一开始就在“工”为主,而“学”则是在“工”的实际应用中逐步渗透和融入,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学生 。例如肉鸡饲养管理课程,学校则采取的是分段式“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从该课程的一开始,学校就以校内禽类实训中心为教学现场,从一批肉鸡出雏开始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充分提高学校实训中心的利用率,不以理论教学时间为学习期限,而是以养殖企业的一个品种的生产周期而定,实训指导教师以生产实际为课堂,将理论知识融入生产实际中,及时提出教学重点、难点,并对疑难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待到45天出栏,学生对小规模肉鸡饲养管理的全过程已经初步掌握。那么在进入真正的企业中所进行的“工学交替”就可以弥补校内生产环节中难以接触到的实践教学难点, 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加强培养中职学生社会适应性,提升就业能力
现阶段的中职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一线技术工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多数学生难以适应,就业稳定性不好。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大部分中职生是独生子女,劳动能力较差,体质相对较弱,而且不具备吃苦耐劳精神,就业后眼高手底、粗活累活动不愿干,一次就业时兴高采烈地进入企业,不出一个月就会有大部分学生离开就业岗位,就业能力较弱。为此,我校在校内实施“工学交替”时,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热情,并在实际生产实践中还要强化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仅要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还要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学生在就业岗位上能够成为“留得下、用得上、稳得住”的技术人才。对于农业学校而言,农业类生产项目的操作环境相对要脏,劳动强度要重,为提升我校学生就业能力,我校实行了实践教学导师制,在校内小规模的“工学交替”过程中,一个生产项目要确定几名指导导师,一名导师带几名学生,导师身先士卒,手把手地带领学生进行生产实践,通过生产和学习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学生在校内就具备较强的就业能力,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几年来不断的探索和应用,我校学生的就业能力相对较强,而且还有一大部分学生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学校的就业工作成绩显著。
总之,目前中职教育实施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育人模式,较好的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以专业为根本合理运用多形式、多阶段 “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则真正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为中职学生就业稳定率的提高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职教育中应得到更好的应用。
关键词:校内外相结合 “工学交替” 提高就业能力
“工学交替”是国家创新职业教育,通过“校企合作”实施人才培养的新型教学模式,所谓“工学交替”,即是将中职学生的学习过程分解为在学校学习和企业生产岗位工作交替进行的培养模式,是在校企双方联合办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实质是产学合作、联合育人,利用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以直观的育人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随着就业岗位对一线生产技能型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中职学校人才评价体系也已从单一的学校评价逐步向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多元化复合评价转变,那么就对中职学校的育人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校自2010年开始,通过订单培养,以“冠名班”的形式很好的将“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运用到中职教育之中,并结合农业职业学校的专业特点,合理运用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工学交替”,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形成了“教、学、做”合一的育人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中职新生大部分都是初中刚毕业的学生,其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对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也只处于懵懂的状态,加之现阶段中职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且有较严重的厌学现象,如何在一入学就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出来,对于今后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是非常关键的。我校主要采取的是“引企入校”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和“激发”到最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冠名班”的新生入学是将企业引入学校,通过企业的笔试和面试择优录取的,在录取过程中,学生就对将来所要就业的企业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通过择优录取的这一过程,又让获得入学资格的学生产生了一定的优越感,随着课程的学习,学校还适时组织新生进入企业参观,了解行业特点,同时还定期与企业联合开展专业学术报告会、专业主题讲座以及就业员工交流会,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方向、热点问题和专业技能,以及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工作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一入学就确定了自己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交流中爱行业、爱专业,并树立起努力学习的信心。
二、采取多层次“工学交替”,强化实践能力
常规“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是指校内学习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和企业的工作岗位实践交替进行的。但往往会出现理论和实践脱节,特别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就不能很好地将“工”和“学”融合在一起。为此,我校在实施实践教学时则采取了多层次的“工学交替”,即在校内实训场建立小规模生产流程式车间,为学生营造一个小型生产企业的实践环境,让学生掌握初步的理论和实践,经过多次的训练后,再集中到企业进行实地大规模生产实践,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校实训时就能扎实的掌握实践技能,还可在进入企业后很快的能进入角色。对于我们农业职业学校而言,此种做法更适合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这种分层次、分规模的“工学交替”更具实用性,农业类专业所对应的企业大部分的生产环节也是需要一定的季节性的,要随着季节而调整生产时间的,我校则根据生产实际灵活掌握“工”和“学”分段教学的时间,部分学科甚至从一开始就在“工”为主,而“学”则是在“工”的实际应用中逐步渗透和融入,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学生 。例如肉鸡饲养管理课程,学校则采取的是分段式“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从该课程的一开始,学校就以校内禽类实训中心为教学现场,从一批肉鸡出雏开始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充分提高学校实训中心的利用率,不以理论教学时间为学习期限,而是以养殖企业的一个品种的生产周期而定,实训指导教师以生产实际为课堂,将理论知识融入生产实际中,及时提出教学重点、难点,并对疑难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待到45天出栏,学生对小规模肉鸡饲养管理的全过程已经初步掌握。那么在进入真正的企业中所进行的“工学交替”就可以弥补校内生产环节中难以接触到的实践教学难点, 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加强培养中职学生社会适应性,提升就业能力
现阶段的中职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一线技术工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多数学生难以适应,就业稳定性不好。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大部分中职生是独生子女,劳动能力较差,体质相对较弱,而且不具备吃苦耐劳精神,就业后眼高手底、粗活累活动不愿干,一次就业时兴高采烈地进入企业,不出一个月就会有大部分学生离开就业岗位,就业能力较弱。为此,我校在校内实施“工学交替”时,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热情,并在实际生产实践中还要强化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仅要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还要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学生在就业岗位上能够成为“留得下、用得上、稳得住”的技术人才。对于农业学校而言,农业类生产项目的操作环境相对要脏,劳动强度要重,为提升我校学生就业能力,我校实行了实践教学导师制,在校内小规模的“工学交替”过程中,一个生产项目要确定几名指导导师,一名导师带几名学生,导师身先士卒,手把手地带领学生进行生产实践,通过生产和学习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学生在校内就具备较强的就业能力,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几年来不断的探索和应用,我校学生的就业能力相对较强,而且还有一大部分学生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学校的就业工作成绩显著。
总之,目前中职教育实施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育人模式,较好的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以专业为根本合理运用多形式、多阶段 “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则真正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为中职学生就业稳定率的提高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职教育中应得到更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