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听觉叙事除了关注相关听觉文化问题,还致力于分析叙事文本中的听觉表征,提供听觉角度的叙事再关注.《推拿》是毕飞宇创作的以盲人为主要人物的小说,后经娄烨改编成同名电影.小说的听觉叙事由全知叙述者补充完成,通过他来沟通盲人与正常人的感知鸿沟,而电影则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剪辑、对叙事的裁剪和对情感的提炼,凸显故事内的听觉空间.听觉叙事作为与视觉叙事并行的叙事手段,天然具有向内转和微观叙事的倾向,电影改编中的听觉叙事取决于故事体量、情节快慢、情感倾向、隐喻程度等综合性因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觉叙事除了关注相关听觉文化问题,还致力于分析叙事文本中的听觉表征,提供听觉角度的叙事再关注.《推拿》是毕飞宇创作的以盲人为主要人物的小说,后经娄烨改编成同名电影.小说的听觉叙事由全知叙述者补充完成,通过他来沟通盲人与正常人的感知鸿沟,而电影则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剪辑、对叙事的裁剪和对情感的提炼,凸显故事内的听觉空间.听觉叙事作为与视觉叙事并行的叙事手段,天然具有向内转和微观叙事的倾向,电影改编中的听觉叙事取决于故事体量、情节快慢、情感倾向、隐喻程度等综合性因素.
其他文献
李安的电影一直是东西方文化的代名词,东西方不同的思想观念导致了影片中情感表达的对立.贯穿李安电影的主线是压抑和渴望的博弈,导演通过《卧虎藏龙》《色·戒》和《饮食男女》这三部电影,表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下的人们内心不同的渴望和受到的来自不同方面的约束.
在社会文化与时代的发展进程中,中国战争片的叙事重点也在不断地发生转变,叙事不再是表现单一的战场、单一的主角、单一的视角,而是从多维度对战争进行诠释与思考,并不断契合现代人的价值观与日益发展的精神需求.本文以电影《八佰》为例,从民族性的角度出发,研究其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对民族群像、民族文化心理与民族“深层集体心理”的勾勒,并进一步思考战争片与当下文化态势、格局、诉求等的关系.
“技术赋权”下小镇青年自我呈现和表达成为可能.通过短视频平台,小镇青年们展示自己的日常,表达自己的想法.本文旨在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以快手App为载体,探讨小镇青年在快手短视频中的自我呈现.通过网络参与式观察,进一步揭示小镇青年形象的独特规律.
影片通过白鹤、黑烟等意象符号和“堵烟囱”“埋人憋气游戏”等情节的隐喻及对比,展现农村土葬与现代化火葬制度推行所带来的冲突,以“老马”自杀式的个人选择象征城市化进程中乡土传统的失语,与中国现当代“乡土小说”“寻根文学”等文化艺术形成了在影视领域的隔空呼应,颇具“后寻根”的色彩.
党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广泛地弘扬和传播党史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以及启迪青年群体坚定理想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觉醒年代》为代表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全民学史的浓厚氛围中,通过优质的剧集内容、与时俱进的传播方式向受众传递党史文化.与此同时,也为今后的主旋律影视作品继续弘扬和传播党史文化蹚出了一条新路.
战争电影往往具有十分突出的社会记忆功能,在“还原”历史和真相、构建历史与民族认同感、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2020年上映的影片《波斯语课》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从犹太人吉尔斯的视角出发,描绘了战争背景下小人物的经历,展现出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与撕裂,唤醒和强化了社会记忆的功能.
在华语电影对上海空间的怀旧想象中,明星、江河、家宅这些最具代表性的老上海元素逐渐被取代、改造乃至消失,余下的只有模仿复古造型的明星、沦为背景的江河图景、打造“老洋房”民宿的家宅.景观背后的人文主义和时代精神丧失,让位于消费社会的系列商业操作.
进入新世纪后,上海怀旧电影层出不穷,创作者在将目光对准老上海、再现老上海城市景观的同时亦在重构老上海.由于时代亲缘性,老上海成为当下怀旧的出口.近几年的怀旧电影借助后现代逻辑、以视觉奇观为基础重构着老上海的地理文化景观,然而在对狂欢与奇观追求的过程中,城市主体性无可避免地面临着解构与消解的危机.站在历史此岸对历史彼岸老上海的重构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怀旧,并于无形之中改写了历史与记忆、真实与想象之间的关系.
新媒体的更新迭代,使网络剧在创作上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近几年,悬疑剧发展迅猛.从最初的探索发展阶段到如今精耕细作的创作阶段,强悬念、快节奏、高密度的悬疑剧满足了受众的审美需求,逐渐形成了互动性、开放性、去中心化的叙事方式.
泰国恐怖电影展现了诸多凝视场景,并完成对古希腊美杜莎神话的召唤和逆写.电影中男性和女性通过凝视呈现视觉政治,并由此展现性别政治.在视觉政治和性别政治的争夺中,男性通过掌控视觉技术而获得机械之眼,并对女性施加视觉和性别暴力;女性却经由身体的唤醒而重拾肉身之眼,并借此反抗视觉和性别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