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kikuk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小学教学课堂中深入,教师突破了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束缚,逐步提升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视,积极的采用创新性的教育方式,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小学数学是一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科,但是在传统流程式的教学氛围下,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意识。本文将以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探究如何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167-01
  素质教育改变传统教育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影响下,促进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教学目的。很多人都认为小学数学是一门被数字和符号限制的学科,实际上在运算过程中充满着变换,即使是同一个题目也存在多种解题方式,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探索精神以及合作能力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所以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具有可行性。
  一、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通过分析小学数学课堂可以发现,很多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无形中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压迫感,加之很多学生本身就存在害羞、惧怕等负面情绪,所以在课堂上直接表现出不积极发言、交头接耳、开小差等行为,所以说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为学生建立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感受不到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感,抛弃害羞等情绪,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与教师进行互动。
  例如在学习《圆》这一章节时,因为与学生的生活比较接近,并且学习的内容比较简单,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调动课堂氛围,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向学生展示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圆形物体,像汽车轮胎、井盖、甜甜圈等等,下面请学生自行发言,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圆形的,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拿出一个事先剪好的椭圆形纸片问学生:“这是圆形的吗?”,学生们大声的回答道:“这不是。”教师进一步询问道:“为什么呀,这个也没有棱角,也可以像轮胎一样转动起来,为什么这就不是原形了?”通过上述环节,学生的注意力从观察圆形到观察圆形和椭圆形之间的区别,并创造性的探究圆本身具有的独特性。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课堂和课下时间观察、思考和总结,并在这一系列的思维过程中发现适合自己的思维模式,从“要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要学”,不断形成结实的实施基础。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不同,所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参差不齐,而教师作为一根“拐杖”,虽然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都能起到作用,但是毕竟不能做到适合每一个学生,所以最佳的教育教学方式之一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1]。
  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要特别注意“引”的作用,首先引导要奇异,假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使用设置情景的方式,例如使用学生比较喜欢的游戏的方式来提出问题。其次引导要贴近生活,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切蛋糕为例子,让学生将两块切割成不同数量的蛋糕,平均的分给几个人。最后教师的引导要有层次性,在符合当前学生知识接受程度的基础上,从深度、广度等方面进行引导。
  三、构建扎实知识系统,培养创新思维
  实际上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安排比较松散,对于学生来说那已形成系统性,所以就需要教师辅助学生养成建立知识系统的习惯。首先是建立错题簿,传统教学中只发挥了错题簿加深学生印象的作用,而没有深究到为什么会做错、如何避免犯同一种错误,例如在《分数》章节教学当中,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没有通分;(2)计算错误;(3)分母公倍数错误;(4)马虎。通过对学生错误原因的分析,学生就能够针对出错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加强。
  另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养成复习回顾的习惯,例如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内容后,让学生总结两种图形之间的相关性,并且观察运算、公式等方面是否具有联系。同理,在学习《圆形》和《扇形》内容后让学生自行在笔记本上总结[2]。
  四、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在学习《正方形》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的方式,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在游戏中学习、动手中进步[3]。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正方形物体,然后使用手中的笔、尺子等工具在画纸上画一个正方形的,最后将画的正方形剪出来,并通过折叠等方式发现正方形的特点。
  总结
  综上所述,创新教育不仅仅指的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创新,还指教师的专业素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创新,即创新教育要勇于突破表层性的束缚,扩充创新教育应用的范围和深度,深耕创新教育的作用。另外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巩固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接受新鲜事物,转变自身的角色认知,从“教育者”过渡到“引导者”,局域学生充分的课堂自主性,真正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
  参考文献
  [1]靳玉斌.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J/OL].学周刊,2019(16):86[2019-08-03].
  [2]谢东玲.创新课堂教学理念下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0):125.
  [3]吴杏元.试论新时期小学数学课程创新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7(13):161.
  作者簡介:李文训(1974-),男,汉族,本科,籍贯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翟镇,二级教师,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方向:中小学教育教学。
其他文献
本文以AUTOCAD与数据库技术为平台,建立起道路及附属设施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连接,对城市道路信息数据的采集、分层专题管理以及信息的查询等。
GM记者:请问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促成了有着百年历史的代斯米集团(DESMI)在中国落地生根?同时请您介绍一下代斯米泵业技术(苏州)有限公司现在的发展状况。
利用集总参数法研究锅炉灭火后汽轮机保持低负荷运行不发生水冲击的时间,为实际运行提供参考。
刚进师范的新生有来自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农村,也有来自现代都市,他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连鼠标都不太会用,有的却是“电脑高手”,每个班级基本上都有这两类学生,在教计
对下列题目以"√"或"×"作出回答。1.我认为学习一点儿也没有意思。2.我是迫于形势才不得不学习的。3.我一学习就觉得没劲。4.学习没有什么用。5.我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
期刊
物理选择题是高考试卷中很重要的一类题型,它既有单选题又有多选,它包含的知识点多,信息量大,灵活多变等特点。下面介绍一些做好选择题的特殊方法:  1.选项特征法  例1:如图1所示,位于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的小木块,大小为F、方向与水平面成α角的拉力下,沿地面做加速运动,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的加速度为  (A) (B)  (C) (D)  分析:由于M的加速度a= ,满足这一特征选
灌溉水温度是作物生长系统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实践表明,微灌节水灌溉系统适宜的灌溉水温变化与调节对于促进作物正常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一种新的蓄流分离式灌溉技术和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中高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转型的重要阶段,有掉进“中等收入陷阱”的潜在可能。而通过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从而实现技术进步、达到产业升级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一个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手段。其中一个途径就是引用外国资本,它作为改革开放的初衷之一,能使我国创新能力获得提高,弥补我国的资本技术不足。但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利用外资领域的经济、技术水平总体上虽然得到了提高,地区间的发展速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实现中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就必须对传统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本文就中职学校电子电工专业的实验教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