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心血管内科接收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经护理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以76.7%明显不及观察组的93.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以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者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 介入治疗 心律失常 综合护理
当前,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介入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力度不断加大,但患者于手术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对治疗效果造成较为恶劣的影响,故而应给予患者必要的治疗与护理[1]。本文以我院接收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护理对策与效果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接收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6-80岁,平均(65.2±3.2)岁,5例为窦性心动过缓,7例为心室颤动合并阿-斯综合征,18例为室性心动过速;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5-81岁,平均(64.9±3.4)岁,6例为窦性心动过缓,7例为心室颤动合并阿-斯综合征,17例为室性心动过速,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给予其相应护理,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行综合护理,具体如下(1)术前准备:护理人员于患者进入介入导管室后对其病情进行初步了解,术前已经表现为心律失常与血液动力学改变者应提前为其准备的利多卡因、肾上腺素、阿托品以及胺碘酮等急救药物以及除颤仪、吸引器、呼吸机等;(2)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会因起病急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事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进而对其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并针对手术治疗情况及形成心律失常的原因进行介绍,使患者以轻松的心态接受治疗;(3)术中护理:患者进入导管室手术间后应先对其血压、心率做好监测,若出现阵发性室速、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异常心电监护提示立即告知医生,以便尽快处理,帮助手术顺利进展;(4)药物处理:导管室护理人员应对抗心律失常常用药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等熟练掌握,如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而言,应先给予其利多卡因、胺碘酮进行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者应给予其0.5-1.0mg阿托品静脉注射;(5)仪器处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若出现室速与室颤时,应尽快给予患者电复律,做好除颤准备,期间应保证心脏有足够的电流通过,转复后给予患者胺碘酮,避免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必要时可将除颤仪设定为手动状态,确保患者室颤时可第一时间得到处理,为抢救节约时间。若出现缓慢型心律失常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应及时给予患者植入临时起搏器辅助治疗,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3个等级;(2)护理满意度: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以及非常满意。
1.4 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经治疗后,心律失常相关症状完全且迅速缓解视为显效;心律失常相关症状所有缓解为有效;不符合上述标准者为无效[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本文中所涉及的所有数据行分析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时,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组间对比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经护理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以76.7%明显不及观察组的93.3%(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以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P<0.05),見表2。
3 讨论
虽然急诊介入治疗应用较为广泛,但急诊介入治疗手术过程中所出现的心律失常大部分患者均没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因而除了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外,还应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
综合护理较之于常规护理,其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促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多个层面获得满足。就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而言,给予其综合护理时,充分考虑到患者对疾病治疗方案与手术治疗情况了解不全面、且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率高等因素,故而在护理中针对上述因素给予其相应护理后,不仅可提高其适应能力,且可使患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有效巩固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3-4]。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以76.7%明显不及观察组的93.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以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充分表明综合护理较之于常规护理的效果要好。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患者应及时给予其相应的护理,患者行综合护理后,可有效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伟泽.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2(30):229-230.
[2]张洁. 探究急诊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发生心律失常时的有效护理对策[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5(01):96-97.
[3]徐佳丽,张慧.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中医分析及护理评价[J]. 环球中医药,2014,5(S1):148.
[4]王秋菊,钟颖珠.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分析[J]. 当代医学,2012,6(12):138-139.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 介入治疗 心律失常 综合护理
当前,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介入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力度不断加大,但患者于手术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对治疗效果造成较为恶劣的影响,故而应给予患者必要的治疗与护理[1]。本文以我院接收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护理对策与效果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接收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6-80岁,平均(65.2±3.2)岁,5例为窦性心动过缓,7例为心室颤动合并阿-斯综合征,18例为室性心动过速;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5-81岁,平均(64.9±3.4)岁,6例为窦性心动过缓,7例为心室颤动合并阿-斯综合征,17例为室性心动过速,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给予其相应护理,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行综合护理,具体如下(1)术前准备:护理人员于患者进入介入导管室后对其病情进行初步了解,术前已经表现为心律失常与血液动力学改变者应提前为其准备的利多卡因、肾上腺素、阿托品以及胺碘酮等急救药物以及除颤仪、吸引器、呼吸机等;(2)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会因起病急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事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进而对其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并针对手术治疗情况及形成心律失常的原因进行介绍,使患者以轻松的心态接受治疗;(3)术中护理:患者进入导管室手术间后应先对其血压、心率做好监测,若出现阵发性室速、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异常心电监护提示立即告知医生,以便尽快处理,帮助手术顺利进展;(4)药物处理:导管室护理人员应对抗心律失常常用药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等熟练掌握,如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而言,应先给予其利多卡因、胺碘酮进行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者应给予其0.5-1.0mg阿托品静脉注射;(5)仪器处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若出现室速与室颤时,应尽快给予患者电复律,做好除颤准备,期间应保证心脏有足够的电流通过,转复后给予患者胺碘酮,避免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必要时可将除颤仪设定为手动状态,确保患者室颤时可第一时间得到处理,为抢救节约时间。若出现缓慢型心律失常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应及时给予患者植入临时起搏器辅助治疗,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3个等级;(2)护理满意度: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以及非常满意。
1.4 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经治疗后,心律失常相关症状完全且迅速缓解视为显效;心律失常相关症状所有缓解为有效;不符合上述标准者为无效[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本文中所涉及的所有数据行分析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时,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组间对比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经护理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以76.7%明显不及观察组的93.3%(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以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P<0.05),見表2。
3 讨论
虽然急诊介入治疗应用较为广泛,但急诊介入治疗手术过程中所出现的心律失常大部分患者均没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因而除了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外,还应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
综合护理较之于常规护理,其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促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多个层面获得满足。就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而言,给予其综合护理时,充分考虑到患者对疾病治疗方案与手术治疗情况了解不全面、且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率高等因素,故而在护理中针对上述因素给予其相应护理后,不仅可提高其适应能力,且可使患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有效巩固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3-4]。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以76.7%明显不及观察组的93.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以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充分表明综合护理较之于常规护理的效果要好。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患者应及时给予其相应的护理,患者行综合护理后,可有效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伟泽.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2(30):229-230.
[2]张洁. 探究急诊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发生心律失常时的有效护理对策[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5(01):96-97.
[3]徐佳丽,张慧.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中医分析及护理评价[J]. 环球中医药,2014,5(S1):148.
[4]王秋菊,钟颖珠.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分析[J]. 当代医学,2012,6(12):138-139.